(共35张PPT)
4 孙权劝学
温故知新
知识复盘
字音字形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孤岂 ( ) 欲卿 ( ) 治经为博士邪 ( )
涉 ( ) 猎 孰 ( ) 遂 ( )
qǐ
qīnɡ
yé
shè
shú
suì
通假字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同“____”,含义:__________
邪
耶
语气词。
词语理解
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卿今当涂掌事
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涂:______________
古代君对臣、长辈对晚辈的爱称。朋友间也以“卿”为爱称。
当权、掌权。
(2)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________
推托。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孤:__________________
治经:________________
古时王侯的自称。
研究儒家经典。
(4)但当涉猎
但:____________
涉猎:______________
只,只是。
粗略地阅读。
(5)见往事耳
见:________
了解。
(6)蒙乃始就学
乃:____________
于是,就。
(7)及鲁肃过寻阳
及:____________
到,等到。
(8)即更刮目相待
刮:________
擦拭。
(9)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见事:__________________
明白事理、事势。
一词多义
4.解释下列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当
①卿今当涂掌事( )
②但当涉猎( )
掌管,主持
应当,应该
(2)见
①见往事耳( )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了解
明白
(3)以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
②自以为大有所益( )
用
与“为”连用,认为
古今异义词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1)但当涉猎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
副词,只,只是。
连词,表转折,但是。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官名,始设于战国时期,西汉中期之后专掌经学讲授。
学位的最高一级。
(3)即更刮目相待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
另外,再。
更加。
特殊句式
6.“蒙辞以军中多务”是倒装句,用现代汉语的顺序应写为“____________
____”。
蒙以军中多务辞
文化文学常识
7.作家作品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文学家、
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________(体例)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
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黄龙元
年(229)称帝于武昌(今湖北鄂州),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
苏南京)。
编年体
问题导思
孙权劝说吕蒙,使之“就学”,他的劝说技巧高妙在何处?
首先,孙权一语道出学习的重要性,即吕蒙“今当涂掌事,不可不
学”。继而孙权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来反问吕蒙,有些许责备之
意,随后说“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言辞恳切,以情感人。最后,孙权
现身说法,以身作则,“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
益”,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托,“乃始就学”。
4 孙权劝学
聚焦核心
1.文章结构
2.文章主题 这篇文章讲述了三国时期孙权劝将领吕蒙学习的故事。
吕蒙在孙权的鼓励下开始勤奋学习,其学识和才能迅速提升,赢得了鲁
肃的赞赏,并与之结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是提升自我、增长才
干的重要途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3.写作特点 剪裁得当,主题突出。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赞
学两个片段。写孙权劝学,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现他的善劝,而
没有写吕蒙是如何学习的;写鲁肃赞学,着重以二人富有风趣的一问一
答来表现吕蒙才略的惊人进步,也没有直接写吕蒙是如何学有所成的。
短文剪裁得当,记事简练,很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4 孙权劝学
靶向练习
基础巩固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2题。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
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编纂此书的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 )、民
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
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孙权劝学》选自该书,文中孙权说:“但
当涉猎,见往事耳。……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自此,大将吕蒙
开始学习,他的进步让鲁肃刮目相待。这个故事向我们 quán( )释了
只要肯学习就会有进步的道理。
1.阅读语段,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盛衰( )
(2)quán ( )释
shuāi
诠
2.请结合语境,解释语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
(1)涉猎:______________
(2)刮目相待:____________________
粗略地阅读。
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A.卿今当涂/掌事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蒙/乃始/就学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解析】应为:卿/今/当涂掌事
4.下列相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D
A.《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
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B.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爱称、敬称等。例如:“孤”属
于自称,“卿”属于爱称,“大兄”“尊君”属于敬称。
C.本文“治经”中的“经”是指《易》《书》《诗》《礼》《春秋》等儒家
经典。
D.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魏国的创建者。
【解析】孙权是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
能力提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
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
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
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C
A.卿今当涂掌事 但当涉猎
B.蒙辞以军中多务 自以为大有所益
C.孰若孤 未若柳絮因风起(《咏雪》)
D.与蒙论议,大惊曰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解析】A.掌管,主持/应当;B.用/与“为”连用,认为;C.都意为“比得
上”;D.很,非常/年长,排行第一
6.下列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
性,令吕蒙无法推托。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了孙权劝学的效果,也进一步说明
学习的重要性。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者之间的真实性
情和融洽关系。
D.短文主要通过简洁生动的对话表现人物,寥寥数语,就使读者能够感
受到人物的情态。
【解析】“正面烘托”说法有误,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是侧面烘托。
B
7.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蒙辞以军中多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
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地的阿蒙了!
8.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锦囊
侧面描写是通过对与描写对象相关的人、事、物等的描写,来间
接展现描写对象的特征、性质等,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
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所以愿意与之结交,表明鲁肃的爱才、
敬才,且二人志趣相投。作用:与前文照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
进一步衬托吕蒙通过学习取得的巨大进步。
综合拓展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
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
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
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
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孙权劝学》)
【乙】初,吕蒙闻曹操欲东兵,说孙权于濡须水口立坞 。诸将
皆曰:“上岸击贼,洗足入船,何用坞为!”蒙曰:“兵有利钝,战无百
胜,如有邂逅,敌步骑蹙 人,不暇及水,其得入船乎?”权曰:
“善!”遂作濡须坞。春,曹操率四十万进军濡须。权率众七万御之,相
守月余。操见其军伍整肃,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乃撤军还。
(节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注释】①濡须:水名。②立坞:建立营寨。坞,防卫用的营寨。
③邂逅:偶然遇见,不期而遇。④蹙(cù):紧迫。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B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十二章》)
B.及鲁肃过寻阳 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C.权率众七万御之 夫君子之行(《诫子书》)
D.操见其军伍整肃 见往事耳
【解析】A.成为,做/替;B.都是“经过”的意思;C.代词,代曹操及其进
攻/结构助词,的;D.看见/了解
10.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A.【甲】文详写孙权劝学和鲁肃“结友而别”,略写吕蒙就学,详略得当。
B.【甲】文中,鲁肃不禁发出赞叹,从侧面表现吕蒙的长进非同一般。
C.【乙】文中,吕蒙建议在濡须建立营寨,他的建议得到了孙权的赞赏。
D.两篇选文在刻画人物时都以语言描写为主,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解析】“详写孙权劝学和鲁肃‘结友而别’”说法有误,【甲】文详写孙
权劝学,略写吕蒙就学和鲁肃“结友而别”
1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2)初,吕蒙闻曹操欲东兵,说孙权于濡须水口立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当初,吕蒙听说曹操打算向东出兵,劝说孙权在濡须水口的两岸修建营寨。
12.结合选文内容,说说曹操为什么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孙权善于培养人才,任用人才,他培养吕蒙,能听取吕蒙在濡须
水口的两岸修建营寨的建议。②孙权有勇有谋,面对敌众我寡、败绩在
先的情况,临危不乱,军容整肃,与曹操抗衡月余。
13.孙权有哪些优点值得我们学习?请结合两篇选文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甲】文中,孙权关心部下,为吕蒙着想,劝吕蒙学习;
善于劝说,现身说法,成功劝说吕蒙学习;勤奋好学,经常读书。【乙】
文中,孙权知人善用,他听取吕蒙的建议,在濡须水口的两岸建立营寨,
成功抵抗曹军;他治理军队有方,带领的军队“军伍整肃”。孙权的这些
优点都值得我们学习。
【乙文参考译文】当初,吕蒙听说曹操打算向东出兵,劝说孙权在
濡须水口的两岸修建营寨。将领们都说:“上岸攻击敌军,洗洗脚就上
船了,要营寨有什么用 ”吕蒙说:“军事有顺利之时,也有失利之时,
不会百战百胜,如果有不期而遇的情况出现,敌人的步兵和骑兵紧紧逼
迫,我们连水边也到不了,难道能上船吗 ”孙权说:“很对!”于是修筑
濡须营寨。春季,曹操率领四十万大军攻到濡须。孙权率领七万人抵抗
曹军,两军相持一个多月。曹操看到孙权的军队严整,叹息说:“
(如果)生儿子,应当像孙权(那样有才能)!”于是撤军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