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暑假巩固与复习(试题)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一、单选题
1.下面的图案中,( )不是轴对称图形。
A. B. C.
2.在下面的英文字母中,是轴对称图形的字母有( )个。
H J O A L
A.1 B.2 C.3 D.4
3.在计算15×12时,淘气是这样想的:15×10=150,15×2=30,150+30=180,下面( )图表示的是他的思考过程。
A. B. C.
4.下列现象( )是平移。
A.电风扇旋转 B.推拉门打开 C.车轮转动
5.实验小学有32个班,平均每班有24名学生在学校吃午餐,每人一份套餐,一共需要多少份套餐?下面竖式中,虚线部分表示的是( )。
A.3个班学生的套餐数量 B.24个班学生的套餐数量
C.30个班学生的套餐数量 D.32个班学生的套餐数量
6.少先队员在烈士陵园栽树,栽了22行,每行11棵,一共栽树( )棵树。
A.222 B.232 C.242
7.在右边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4这四个数,并且每个数在每行、每列都只出现一次。A=( )。
A.1 B.2 C.3
8.有一种纸,10张约重2克,照这样推算,( )张纸约重2吨。
A.10000 B.100000 C.10000000
二、判断题
9.一个乘数变小,另一个乘数变大,积不变。( )
10.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
11.—节火车车厢的载重是20千克。(
)
12.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 。( )
13.长方形的长增加2米,宽减少2米,长方形的面积不变。( )
14.一条绳子用去 ,还剩 米。( )
15.如图,一条直线把长方形分成了完全相同的两部分,所以这条直线就是这个长方形的对称轴。( )
16.正方形的边长扩大为原来的3倍,周长和面积都扩大为原来的3倍。(
)
三、填空题
17.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 作单位;
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 做单位。
18.一个三角形绕着一个顶点旋转270°后,只有三角形的 改变了,三角形的 和 都没有变。
19.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最高位可能是 位或 位。
20.4.8m2= cm2元= 元
8吨20千克= 千克 5006米= 千米
21.27的30倍是 ;一个数的6倍是78,这个数的8倍是 。
22.如下图,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后,长方形的面积是48cm2。如果长方形的宽是6cm,那么原平行四边形的底是 cm。
23.下面这几个图形中,阴影面积占总面积的的图形有 个
24.动物园统计6只猩猩在6月份一共吃了720千克水果,平均每只猩猩每天吃了 千克水果。
四、计算
25.直接写出得数。
96÷3= 180÷6= 0÷7=
5×80= 17×20= 10×50=
120×4= 20×300= 6000÷2=
26.先估计积大约是多少,再用竖式计算.
(1)50×38=
(2)49×62=
(3)21×93=
27.脱式计算。
(1)12+84÷2
(2)(45+39)÷4
(3)3×(41-18)
五、解决问题
28.学校食堂运来168千克大米,吃了7天正好吃完。平均每天吃多少千克?
29.妈妈把一块长1米的布分成三块。第一块长 米,第二块长 米,剩下的那块长多少米?
30.丫丫把两个长是6厘米,宽是3厘米的长方形纸拼在一起。
(1)如果拼成长方形,拼成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如果拼成正方形,拼成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31.一块长方形菜地的宽是5.6m,长比宽多8.3m,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2.张老师带了960元钱,要买两种不同的书各8套,买哪两套书正合适?
33.温暖小学开展“爱心义卖”活动,为了放置义卖商品,王老师从家带来2个长20分米、宽10分米的长方形地垫,将这两个长方形地垫拼在一起可能会是什么图形?它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34.乐乐有56张邮票,兰兰的邮票张数是乐乐的,林林的邮票张数是兰兰的3倍,林林有多少张邮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解: 对折后两侧的图形不能完全重合,不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C。
【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判断:平面内,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其中的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2.【答案】C
【解析】【解答】解:
所以,这些英文字母中,是轴对称图形的字母有3个。
故答案为:C。
【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判断:平面内,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其中的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3.【答案】B
4.【答案】B
5.【答案】C
【解析】【解答】解:算式中的“72”表示3个十乘以24,即表示30个班学生的套餐数量。
故答案为:C。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首先数位对齐,然后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从个位乘起,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从个位乘起,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注意积的数位对齐。
本题中的“72”表示3个十乘以24,即可得出答案。
6.【答案】C
【解析】【解答】22×10=220,22×1=22,220+22=242棵。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整数的乘法及应用理解,而且关键学生思维要灵活。
7.【答案】C
【解析】【解答】解:A=3。
故答案为:C。
【分析】第4列中有数字3和2,并且与B一行有数字4,则B=1;第一列中有数字2,并且与A的一行中有数字1、4,首先A不能等于2,则A是3。
8.【答案】C
【解析】【解答】解:2吨=2000000克
2000000÷2×10
=1000000×10
=10000000。
故答案为:C。
【分析】先单位换算2吨=2000000克,约重2吨纸的张数=2吨是2克的倍数×2克纸的张数。
9.【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一个因数扩大的倍数和另一个因数缩小的倍数相同,积不变。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多少倍,积也扩大或缩小多少倍。
10.【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 长方形、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关键是找它的对称轴,要想象沿着这条线翻折能不能重叠,据此解答。
11.【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节火车车厢的载重是20吨,所以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质量的单位有:吨、千克、克,本题结合实际情况选出合适的计量单位即可。
12.【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正方形被平均分成8份,涂色部分占3份,可以用表示。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几份,用分数表示,其中分成的总份数作分母,涂色部分的份数做分子。
13.【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 长方形的长增加2米,宽减少2米,长方形的周长不变,面积变了,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据此判断。
14.【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1 -=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一条绳子用去,还剩,因为这根绳子的总长不知道,剩下的长度也就不知道。
15.【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这条线不是长方形的对称轴,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其中,对角线所在的直线不是它的对称轴。
16.【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3×3=9,正方形的边长扩大为原来的3倍,周长扩大3倍,面积扩大9倍。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正方形的边长扩大为原来的3倍,周长扩大3倍;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正方形的边长扩大为原来的3倍,面积扩大9倍。
17.【答案】千米;吨
【解析】【解答】解: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故答案为:千米;吨。
【分析】根据“千米”和“吨”的特征作答即可。
18.【答案】位置;形状;大小
【解析】【解答】解:一个三角形绕着一个顶点旋转270°后,只有三角形的位置改变了,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都没有变。
故答案为:位置;形状;大小。
【分析】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另一个图形的变化叫做旋转。这个定点叫做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改变位置。
19.【答案】百;千
【解析】【解答】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最高位可能是百位或千位。
故答案为:百;千。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如果两个因数的最高位上的数的积等于或大于10,或者积虽小于10,但加上进位上来的数以后就等于或大于10,那么它们的积就是四位数;如果两个因数的最高位上的数的积小于10,且加上进位上来的数后仍小于10,那么这两个因数的积是三位数。
20.【答案】48000;0.07;8020;5.006
21.【答案】810;104
【解析】【解答】解:27×30=810
78÷6×8
=13×8
=104。
故答案为:810;104。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
22.【答案】8
23.【答案】2
【解析】【解答】
解:左起第一个图形中阴影面积占总面积的:;
左起第二个图形中阴影面积占总面积的:;
左起第三个图形中阴影面积占总面积的:;
左起第四个图形中阴影面积占总面积的:
所以阴影面积占总面积的的图形有2个.
故答案为:2
【分析】判断出每个图形被平均分成了几份,阴影部分占几份,即可判断出阴影面积占总面积的的图形有多少个.
24.【答案】4
【解析】【解答】720÷30÷6=4,或720÷6÷30=4,或720÷(30×6)=4。
故答案为:4。
【分析】用连除或乘除混合解决实际问题。
思路一:水果总重量÷天数=6只猩猩每天吃的水果总数,6只猩猩每天吃水果总数÷猩猩只数=平均每只猩猩每天吃的水果重量;
思路二:水果总重量÷猩猩只数=一只猩猩一个月吃的水果重量,一只猩猩一个月吃的水果重量÷天数=平均每只猩猩每天吃的水果重量;
思路三:天数×猩猩只数=总天数,水果总质量÷总天数=平均每只猩猩每天吃的水果重量。
25.【答案】
96÷3=32 180÷6=30 0÷7=0
5×80=400 17×20=340 10×50=500
120×4=480 20×300=6000 6000÷2=3000
【解析】【分析】根据乘除法的计算方法直接口算,计算乘法时注意乘积末尾0的个数;计算除法时注意确定商的位数。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6.【答案】(1)解:50×38
≈50×40
=2000
50×38=1900;
(2)解:49×62
≈50×60
=3000;
49×62=3038;
(3)解:21×93
≈20×90
=1800;
21×93=1953;
【解析】【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先把两位数估成接近的整十数,然后再相乘,据此解答;
整数乘法计算法则: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尾就对齐那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据此列竖式计算.
27.【答案】(1)解:12+84÷2
=12+42
=54
(2)解:(45+39)÷4
=(45+39)÷4
=84÷4
=21
(3)解:3×(41-18)
=3×23
=69
【解析】【分析】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如果有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没有括号,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28.【答案】解:168÷7=24(千克)
答:平均每天吃24千克。
【解析】【分析】平均分,用除法计算,即用总质量除以天数,据此解答。
29.【答案】解:第一块和第二块总长占这块布的 + =
剩下的部分等于:1-
= -
= (米)
答:剩下那块布长 米
【解析】【分析】本题中一块布长度为1米,最后单位是米
30.【答案】(1)解:6×3×2
=18×2
=36(平方厘米)
答: 如果拼成长方形,拼成长方形的面积是 36平方厘米。
(2)解:6×4=24(厘米)
答: 如果拼成正方形,拼成正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
【解析】【分析】(1) 当两个长方形拼接成一个长方形时,其面积等于两个原长方形面积之和 ,先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求出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再乘2即可解答;
(2) 当两个长方形拼接成一个正方形时,其边长等于原长方形的长 ,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即长方形的长×4,计算即可解答。
31.【答案】解: (5.6+8.3)×5.6
=13.9×5.6
=77.84(平方米)
答:这块菜地的面积是77.84平方米。
【解析】【分析】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本题中长=宽+长比宽多的米数,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32.【答案】解:960÷8=120(元)
48+72=120(元)
答:买《百科全书》和《宇宙奇观》正合适。
【解析】【分析】两种书各一本一共需要的钱数=张老师带的钱数÷8,然后将加起来是上式所得的结果加起来即可。
33.【答案】解:有2种拼法,如图:
一种是拼成长20×2=40(分米),宽10分米的长方形。
周长:
(10+40)×2
=50×2
=100(分米)
面积:40×10=400(平方分米)
一种是拼成边长是10+10=20(分米)的正方形。
周长:20×4=80(分米)
面积:20×20=400(平方分米)
答:将这两个长方形地垫拼在一起可能会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它的周长可能是100分米或80分米,面积是400平方分米。
【解析】【分析】第一种拼法:把两条宽边拼在一起,这样长是40分米,宽是10分米;第二种拼法:把两条长边拼在一起,这样拼出的是一个边长20分米的正方形。长方形周长=(长+宽)×2,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周长=边长×4,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根据公式分别计算即可。
34.【答案】解:56÷7=8(张)
8×3=24(张)
24×3=72(张)
答:林林有72张邮票。
【解析】【分析】林林有邮票的张数=兰兰有邮票的张数×3;其中,兰兰有邮票的张数=乐乐有邮票的张数÷7×3。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