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5 黄河颂
温故知新
知识复盘
字音字形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山巅( ) 劈( )开
气魄( ) 浊( )流
屏( )障 哺( )育
榜( )样
diān
pī
pò
zhuó
pínɡ
bǔ
bǎnɡ
2.给下列形近字注音并组词。
澜( )______
斓( )______
谰( )______
彰( )______
障( )______
幛( )______
lán
波澜
lán
斑斓
lán
谰言
zhānɡ
表彰
zhànɡ
屏障
zhànɡ
幛子
词语理解
3.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______: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2)______: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3)______:喂养,也比喻培养。
(4)__________:原形容水势广阔浩大,后形容声势雄壮,规模宏大。
狂澜
屏障
哺育
浩浩荡荡
文化文学常识
4.作家作品 本文作者________, 诗人、文学评论家。他作的歌词《五
月的鲜花》,广为传唱。其组诗《黄河大合唱》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经
________(人名)谱曲后风行全国。
光未然
冼星海
问题导思
读了课文,在你看来,黄河为我们中华民族做了哪些伟大的贡献?
示例一: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诗人把黄河比作“中华民族的摇篮”,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
示例二:黄河保卫着中华民族。诗人将黄河比作“民族的屏障”,黄河
天险在地理上可以作为军事屏障,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更足以成为中华
民族精神上的城防。
示例三:黄河激励着中华民族。“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发扬滋长”,
诗人歌颂黄河滋养中华文明,激励着中华民族,启迪着我们勇往直前。
5 黄河颂
聚焦核心
1.文章主题 这首诗歌通过塑造黄河源远流长、胸襟博大、气势宏
伟的形象,歌颂了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激励中华儿
女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定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2.写作特点(1)长短句并用,音律和谐。这首颂歌以短句为主,
兼有长句,长短句结合,自由奔放且错落有致。歌词部分押韵,换韵自
然,形成了自然和谐的韵律。
(2)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诗中综合运用呼告、反复、比喻等修
辞手法,热情歌颂黄河的伟大精神。如诗的结尾用呼告的修辞手法来表
达诗人对黄河的赞美;诗人反复运用“啊!黄河”的句式来抒发热爱黄河、
热爱祖国的感情;“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歌颂黄
河像一道天然屏障,保卫着中华民族。
5 黄河颂
靶向练习
基础巩固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4题。
【礼赞黄河】“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
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掀起万丈狂
lán( )的黄河,哺育了光未然的一腔报国热情。
【治理黄河】黄河蜿蜒曲折,浩浩荡荡,跨越山脉高原,一路奔腾
而下。①黄河穿越东西,沟通南北,书写着一个个传奇故事。
②如今,黄河的保护和治理工作取得显著。③河滩上生长着郁郁葱
葱的树木,河水里游弋着鱼虾,天空中飞翔着鸟儿。河水轰鸣作响,仿
佛是大自然的交响乐,让人____________。④在这里,人们可以漫步于
河岸,徜徉于田野,感受大自然的慷慨,体会生命的律动和蓬勃。
1.阅读语段,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体魄( )
(2)狂lán( )
pò
澜
2.结合语境,解释语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
(1)哺育:____________________
(2)浩浩荡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喂养,也比喻培养。
原形容水势广阔浩大。后形容声势雄壮,规模宏大。语段中用前意。
3.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的成语,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
C
A.慷慨淋漓 B.心不在焉 C.心旷神怡 D.可歌可泣
【解析】A.“慷慨淋漓”形容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不符合
语境。B.“心不在焉”指不专心,精神不集中,不符合语境。C.“心旷神怡”
指心情舒畅,精神愉快,与句子前后一致,符合语境。D.“可歌可泣”指
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不符合语境
4.语段中带序号的句子有一个是病句,请指出并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②句。成分残缺,“取得显著”后面应加上“的成效”。
能力提升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5.下列对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歌通过反复呼唤“啊!黄河”,表达了诗人对黄河的深厚情感和崇敬
之情。
B.诗歌中将黄河比作“中华民族的摇篮”,强调了黄河在中国历史和文化
中的重要作用。
C.诗歌通过“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的比喻,展现了黄河的雄
伟壮观和磅礴力量。
D.诗歌中的“浩浩荡荡”一词仅指黄河的水流气势磅礴,没有涉及黄河对
中华民族精神的影响。
【解析】“浩浩荡荡”不仅描述了黄河的水流气势磅礴,还隐含了黄河对
中华民族精神的影响,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
【答案】D
6.诗歌可以直接抒情,也可以间接抒情。你认为本诗主要采用的是哪种
抒情方式?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诗主要采用直接抒情。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
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以英勇
的气概和坚定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7.诗歌中的画线句“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应该怎样理解?请
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线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黄河比作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
人的躯干,无数条支流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生动展现了黄河磅
礴的气势和巨大的力量。
综合拓展
(一)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黄河之水天上来(节选)
光未然
在黄河两岸,游击兵团,野战兵团,星罗棋布,
散布在敌人的后面;
在万山丛中,在青纱帐里,展开了英勇的血战!
啊,黄河!
你记载着我们民族的年代。
古往今来,在你的身边兴起了多少英雄豪杰!
但是,你从不曾看见四万万同胞像今天这样团结得如钢似铁;
千百万民族英雄,为了保卫祖国洒尽他们的热血。
英勇的故事,像黄河怒涛,山岳一般地壮烈!
啊,黄河!
你可曾听见在你的身旁响彻了胜利的凯歌
你可曾看见祖国的铁军在敌人的后方布成了地网天罗
他们把守着黄河两岸,不让敌人渡过!
他们要把疯狂的敌人埋葬在滚滚的黄河!
啊,黄河!
你奔流着,怒吼着,替法西斯的恶魔唱着灭亡的葬歌!
你怒吼着,叫啸着,向着祖国的原野,响应我们伟大民族的胜利的
凯歌!
向着祖国的原野,响应我们伟大民族的胜利的凯歌!
(选自《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
8.试解释“星罗棋布”在诗中的含义,并说明它如何描绘了游击兵团和野
战兵团的分布情况,写在语段旁的批注处。
小锦囊
分析重点词语的含义,主要关注本义和象征义两个方面。仔细阅
读词语所在的句子、段落,寻找线索来判断词语的意思。对于具有特
殊用法的词语,如比喻、拟人、双关等,需联系上下文理解其在语境
中的具体含义。
“星罗棋布”在诗中形容游击兵团和野战兵团在黄河两岸的分布状态。
这个成语用天空中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比喻我方军队,形象地描绘了我
方军队数量众多且散布范围广,强调了他们在战略上的广泛部署和机动灵活。
9.诗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试从结构和修辞两方
面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构:三次呼告将诗歌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对过去的回顾、对现
状的描述和对未来的展望,展现了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精神象征的多重
含义。
修辞:三次呼告采用反复的修辞手法。重章叠句,环环相扣,逐步
深入,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律美。
10.诗中哪些部分属于间接抒情?请举一例说明,并分析运用这种手法
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例示例:“在黄河两岸,游击兵团,野战兵团,星罗棋布,散布
在敌人的后面;在万山丛中,在青纱帐里,展开了英勇的血战!”这部分
属于间接抒情。
分析示例:这部分通过对黄河两岸的游击兵团和野战兵团的描述,
间接表达了诗人对抗战军民的英勇和智慧的赞美。
(二)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干流上的一座集减淤、
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是治理
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它的建成有效地控制了黄河洪水,基本解除黄
河下游凌汛的威胁。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小浪底水库还可以有效调节径流,增加水量用于城市及工业供水、
灌溉和发电。它处在承上启下控制下游水沙的关键部位,控制黄河该河
段几乎全部输沙量,可滞拦泥沙78亿吨,使下游河床20年不淤积抬高。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 地理八年级上册(商务印书馆/星球地图
出版社)》]
【材料二】万里黄河,纳百川浩瀚。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生
命河,也是一条桀骜难驯的忧患之河。黄河径流泥沙含量世界居首,大
量泥沙淤积在下游河床,形成地上悬河,每当汛期来临或突发洪水,极
易决溢改道。
“黄河宁,天下平”一直是中华民族的梦想。小浪底不仅保障着母亲
河的岁岁安澜,也为沿线土地年年丰收发挥着不可取代的关键性作用。
1994年9月12日,小浪底主体工程正式开工,揭开了治理黄河史上
最辉煌壮丽的一页。2001年,主体工程全部竣工。在复杂地质上建成的
小浪底工程,质量优良、安全可靠,防洪、减淤、防凌、供水、灌溉、
发电等综合效益正逐步发挥。
2024年是小浪底主体工程正式开工30周年,黄河不但成功实现了伏
秋大汛岁岁安澜,而且千年“害河”变“利河”,“国之重器”让千百年来中
华民族控制黄河水患的愿望初步化为现实。
(摘自新华社客户端)
11.下列关于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主要功能包括减淤、防洪、防凌、供水、灌溉
和发电。
B.小浪底水库位于黄河控沙的关键部位,能够有效控制黄河下游的水沙
问题。
C.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仅考虑了防洪和发电,没有考虑对下游生
态环境的影响。
D.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使得黄河下游河床在20年内不会因为泥沙
淤积而抬高。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一个综合性工程,
不仅包括防洪和发电,还涵盖了减淤、防凌、供水、灌溉等多种功能,
且其建设对于控制黄河水患和保护下游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答案】C
12.根据材料和你对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了解,请你分析它为什么对
黄河下游地区如此重要。(至少从两个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减少灾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能够有效控制黄河下游的水沙,
减少下游地区发生洪涝、淤积、凌汛等灾害的风险,保护人民的生命财
产安全和生物多样性。②增加城市及工业供水、灌溉和发电,为黄河中
下游的城市和农业发展提供水利资源。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