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科学毕业检测模拟卷(50 分)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放大镜的镜片具有中间厚、边缘薄、透明的特点,它的放大倍数和______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______。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安放→对光→______→调焦→观察。
除______外,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______,整个世界都是由______构成的。
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最重要特点是______。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产生______,这种变化属于______变化。
天空中闪亮的银河光带,实际上是由许许多多的恒星组成的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______。
二、判断题(每题 1 分,共 5 分)
所有的物质变化都是不可逆的。( )
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
日食和月食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
我们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细菌的结构。( )
星座在天空中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 )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下列工具中,( )是我们在观察细胞时需要用到的。
A. 放大镜 B. 显微镜 C. 望远镜
把白糖加热到变焦,白糖发生了( )。
A. 物理变化 B. 化学变化 C. 形态变化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铁生锈 B. 水结冰 C. 纸张燃烧
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 )。
A. 相同 B. 相反 C. 无关
下列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
A. 蚂蚁 B. 草履虫 C. 白菜
夏季夜空中,能看到的最亮的恒星是( )。
A. 牛郎星 B. 织女星 C. 天狼星
月食发生时,( )在中间。
A. 太阳 B. 地球 C. 月球
下列关于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气不是物质 B. 物质变化速度都很快 C. 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 )。
A. 越大 B. 越小 C. 不变
下列关于星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星座可以帮助我们辨认方向
B. 星座在天空中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C. 星座是天上的一些恒星组合,它们的形状永远不会改变
四、简答题(共 10 分)
请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哪些,并说明它们的区别。(6 分)
简述太阳系的组成。(4 分)
五、实验题(共 5 分)
在探究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 实验中:
实验前,需要准备哪些材料?(2 分)
混合后,观察到什么现象?(1 分)
如何验证产生的气体是什么?(2 分)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镜片凸度;大
上片
病毒
物质;物质
产生了新物质
二氧化碳;化学
银河系
二、判断题
× 2. × 3. √ 4. × 5. ×
三、单项选择题
B 2. B 3. B 4. B 5. B 6. C 7. B 8. C 9. B 10. C
四、简答题
物理变化:例如水结冰,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由液态变成固态,没有产生新物质;纸折叠,纸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也没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如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等新物质;铁生锈,铁变成了铁锈,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区别: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太阳系由太阳、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天体组成。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质量巨大,吸引着其他天体围绕它旋转。
五、实验题
材料:小苏打、白醋、玻璃杯、玻璃片、火柴、蜡烛等。
现象:产生大量气泡,听到 “嗤嗤” 声,玻璃杯外壁有点凉。
验证方法:把产生的气体倒在燃着的蜡烛火焰上,观察到蜡烛火焰熄灭,说明该气体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初步判断是二氧化碳(还可以通过其他更专业的方法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