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各地中考化学工艺流程题汇编1
1.[2025湖北·中考真题]钢铁工业加速绿色转型,由“碳冶金”向“氢冶金”升级。工程师在高炉炼铁(图甲)的基础上,开发了氢基竖炉炼铁新工艺,其流程如图乙。
(1)赤铁矿石主要成分Fe2O3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2)炼铁高炉进风口附近的反应,主要生成CO2而不是CO的原因是 。
(3)新工艺绿色环保,“还原反应室”中主反应为Fe2O3+3H22Fe+3X。
①X的化学式为 。
②该反应属于 (填字母)。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4)图乙中合成气由甲烷和水反应制得,也可由焦炭制得:C+H2OH2+CO。消耗相同质量的水时,理论上前者与后者制得H2的质量比为 。
2.[2025湖北·中考真题]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是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资源短缺难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I.从海水中获取淡水
反渗透法淡化海水是膜分离技术的应用,原理如图甲所示,其中淡化膜只允许水通过,不允许溶解在水中的物质通过。
(1)海水通过淡化膜前,需将其中的泥沙等难溶物通过先沉降,再 (填操作名称)的方法除去。
(2)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填字母)。
a.淡化膜具有选择性
b.加压后左侧液面上升
c.加压后右侧溶质质量增大
II.从浓缩海水中提取化学品
图甲左侧区域获取淡水的同时,右侧区域获得浓缩海水(含NaCl、MgCl2等),提取NaCl后,母液可进一步提取Mg(图乙)。
(3)图乙中能量转化:潮汐能→机械能→ (用于电解MgCl2)。
(4)步骤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2025四川眉山·中考真题]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巨大的资源宝库。我国海岸线长3.2万千米,主张管辖的海域面积为300万平方千米,海洋资源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如图所示是用海水晒盐并获得氯化钠等产品的大致过程。
(1)图中①是 (填“蒸发”或“冷却”)池。
(2)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海水进入“储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
B.在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大
C.海水引入“结晶池”后继续浓缩,直至达到饱和析出食盐晶体
(3)得到的“粗盐”中除泥沙外还含有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若要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加水溶解后先加入过量的 溶液除去Na2SO4,再加入过量的Na2CO3和NaOH溶液除去 ,过滤后加入稀盐酸调节溶液的pH值,最后处理得到氯化钠。
(4)氯化钠用途广泛,如 (任写一条)。
4.[2025甘肃武威·中考真题]为减缓全球变暖趋势,我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捕集是实现“碳中和”的措施之一,其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溶液以喷淋方式加入,目的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操作a为 。
(3)固体A的名称为 ;反应①属于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4)该流程中除了外,还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5)践行低碳行动的有效措施有 (写一种即可)。
5.[2025福建·中考真题]海洋蕴含宝贵的化学资源。含碳物质在海洋中的部分转化如下图所示。
(1)水生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吸收CO2转化为淀粉等糖类物质,属于植物的 (填“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
(2)科学家通过技术创新,将CO2从“环境负担”转变为CH4等工业原料:,其中X的化学式为 。
(3)水生植物经厌氧发酵可产生乙醇等生物燃料,该燃料与化石燃料相比,其优点有 (写一个)。
(4)将CO2注入海底封存有利有弊,请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谈谈你对利(或弊)的认识: (写一个)。
6.[2025江苏·中考真题]以闪锌矿[主要成分,少量、(硫化镉)]为原料制备硫酸锌的流程如下:
(1)“焙烧”时,金属硫化物(ZnS、FeS和CdS)与氧气反应均转化为金属氧化物和。写出与高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①“酸浸”时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②“酸浸”所得滤液中阳离子有、、和 (填离子符号)。
(3)“除铁”时发生反应:
反应Ⅰ:
反应Ⅱ:
①除铁所得“滤渣2”的用途有 (写一种)。
②铁元素化合价在反应Ⅰ和反应Ⅱ前后的变化情况分别为 (填字母)。
A.升高降低 B.升高不变 C.不变降低 D.降低升高
(4)“除镉过滤”前需先测定溶液中浓度,计算所需锌粉质量的理论值。如图所示的是实际参加反应锌的质量与理论值之比分别为1.2和1.0时,除镉率随时间的变化。
①金属活动性: (填“>”或“<”)
②除镉率接近100%时,的原因是 。
7.[2025四川德阳·中考真题]海水“晒盐”后剩下的“苦卤”也是宝贵的化学资源,其中主要是由氯、钠、镁、硫、钙、钾、溴等元素组成的盐。利用苦卤生产“国防元素”金属镁的工艺流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沉淀池”中分离出Mg(OH)2沉淀的操作名称是 。
(2)“溶解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生产过程中,将“苦卤”中的MgCl2先转化为Mg(OH)2,再将Mg(OH)2重新转化为MgCl2,其目的是_____(填标号)。
A.富集MgCl2 B.提纯MgCl2 C.没有任何价值
8.[2025安徽·中考真题]纳米氧化锌是一种新型高功能材料。工业上利用锌浸出液(主要含、和等)通过水热法制备纳米氧化锌,主要流程示意图如下:
已知:金属活动性顺序为(镉)。
回答下列问题:
(1)锌浸出液需先加酸调节,适宜加入的酸是 (填“稀盐酸”或“稀硫酸”)。
(2)锌粉除铜、镉比锌粒效果好的原因是 ,除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锌粉除铜、镉的试验结果如图所示。增加锌粉用量,铜的去除率不变,镉的去除率上升的原因是 。
(4)水热合成后,“反应器2”中的混合物经 (填操作名称)、洗涤、干燥得到产品。
9.[2025湖南·中考真题]以白云石(主要成分为和)为原料制备的主要流程如图1所示(部分产物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为使白云石反应更充分,煅烧前可对白云石采取的措施是 。
(2)产品的纯度受煅烧窑中煅烧温度的影响,纯度与煅烧温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煅烧白云石最佳温度是 ℃。
(3)反应器中发生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0.[2025江西·中考真题]碳酸镁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实验室以工业废渣(含MgCO3、MgO、SiO2)为原料制备MgCO3的主要实验过程如图:
已知:MgCO3能与酸反应;SiO2不溶于水且流程中不参与反应。
(1)滤渣的成分是 。
(2)工业废渣中的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操作1和操作2的名称都是 ,不能省去操作1的理由是 。
11.[2025云南·中考真题]现代绘画的红色颜料已很少使用赭石,而是通过化学方法制备)。例如可用废铁丝(主要含铁和少量氧化铁,其余杂质不参与反应)制得,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酸浸”过程中,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有 (任填一种)。
(2)“酸浸”过程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的目的是 。
(3)Fe(OH)3高温焙烧得到两种氧化物,化学方程式为 。
(4)流程中的两次过滤均不能省略,其中“过滤1”不能省略的原因是 。
12.[2025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中考真题]“嫦娥六号返回样品揭示月背28亿年前火山活动”入选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从月球背面采集月壤到我国科学家对月壤分析成果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航天科技领域已领先世界。
(1)a~f是月壤中含有的几种元素,如图是它们在周期表中前三周期的位置分布。其中b和d也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
①请写出d的元素符号 。
②请画出f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
③某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中质子、中子、电子总数为5,其中不带电的粒子有1个,则由该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学式为 。
(2)航天技术是一个国家科技与工业实力的重要体现。铝合金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下图是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Fe2O3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流程,请完成下列题目。
查阅资料:Fe2O3能与盐酸反应,但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应原理为2NaOH+Al2O3+3H2O2Na[Al(OH)4],其中Na[Al(OH)4]易溶于水。
①操作a的名称是 ,试剂X是 (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
②反应Ⅳ是电解熔融状态下的Al2O3,该过程中还生成了一种常见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3.[2025山东烟台·中考真题]随着“碳中和”目标的提出,CO2的捕集成为研究热点。氧化钙基吸附剂是目前CO2捕集技术中极具潜力的高温吸附剂。某研究团队对该固体吸附剂吸附性能的最佳改性条件展开探究。
任务一:认识吸附剂的工作原理
【查阅资料1】
①吸附:CaO在高温下与CO2反应生成CaCO3;
②脱附:CaCO3焙烧分解生成CO2和CaO,实现CaO再生。
(1)CaO吸附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在不同温度下,通过不同的溶剂与吸附剂产生相互作用,改变其比表面积等因素,可改良吸附剂的吸附性能。
任务二:探究溶剂种类和温度对吸附剂改性效果的影响
【实验探究】分别用75%的乙醇溶液和纯水在三个不同温度下,浸泡吸附剂进行改性。用等质量改性后的吸附剂进行吸附量的循环实验,得到吸附量与循环次数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
【查阅资料2】
①吸附剂每经过一次吸附和脱附为一个循环;
②吸附量越大,多次循环后吸附量越稳定,改性效果越好。
(2)由甲、乙两图可知:吸附剂的最佳改性条件为 ,理由是 。
吸附剂吸附过程中,生成的CaCO3会覆盖在表面,阻止CO2的进一步扩散,造成吸附性能显著降低,蜂窝状多孔结构有利于CO2向吸附剂内部扩散和吸附。
任务三:探究吸附剂的孔结构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查阅资料3】
①Ca(OH)2与CO2反应制备CaCO3时,CO2流速会影响CaCO3的孔结构;
②由上述方法制得的CaCO3再制备CaO时,原有孔结构可以保留。
(3)设计实验,探究用Ca(OH)2与CO2制备优质CaCO3原料的最佳条件 。
【模型建构】探究多因素对某一变量的影响时,可采用控制变量法。
14.[2025山东烟台·中考真题]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工业废镍材料(含有金属镍及少量Fe、Cu、)回收金属镍(Ni),设计流程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①“转化”过程中发生的反应:;
②“除铁”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溶液pH,使溶液中的硫酸铁生成沉淀,而硫酸镍不生成沉淀。
(1)“酸浸”过程中Ni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酸浸”后,滤渣的成分是 。
(2)“除铁”过程中,生成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置换”过程中,生成镍的化学方程式是 。铁粉能置换出镍,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镍 。
15.[2025四川广安·中考真题]2025年,中国经济新动能澎湃发展,我国制造业向着高质量发展的航道稳健前行。制造业中的芯片用到的高纯度硅,可用石英砂(主要成分:SiO2,含少量其它杂质)为原料制得,制备过程中还可以回收金属铝和铁。其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①SiO2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②;
③其它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Al2O3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 。
(2)在实验室中“操作1”的名称为 。
(3)“酸浸”步骤中发生的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写出焦炭与SiO2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Si和CO的化学方程式: 。
(5)该工艺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 (填化学式)。
16.[2025四川达州·中考真题]州河是达州市的“母亲河”,为本市居民提供生产、生活用水。下图为自来水的生产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向所取州河水中加入明矾做絮凝剂,明矾的作用是______。
(2)过滤可除去水中难溶性固体杂质。在实验室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3)沉降、过滤后的州河水还会有一些有颜色、有气味的杂质,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性进行净化。
(4)用户使用的自来水是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17.[2025四川遂宁·中考真题]氧化铁红(Fe2O3)是常见的含铁颜料。工业上可利用硫酸亚铁、氨水、空气等物质制取氧化铁红,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合成”时发生的主要反应为4FeSO4+O2+6H2O4FeOOH↓+4H2SO4;氨水溶液呈碱性。
(1)FeS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2)“操作a”的名称是 。
(3)“合成”过程中不断加入氨水,溶液的pH仍然保持基本不变的原因是 。
(4)若向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滤液和滤渣,则滤渣中一定有的固体是 。
18.[2025重庆·中考真题]工农业生产中都要践行“碳中和”理念。一种农药的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
(1)反应②的反应类型为 。
(2)将物质B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产农药,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过程中需搅拌,其目的是 。
(3)为实现“碳中和”,科技人员将反应①生成的与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常温下的液体燃料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的化学式为 。甲醇和氢气作为燃料各有优劣,根据题设信息写出甲醇与氢气相比的优点 。
19.[2025四川泸州·中考真题]碘单质微溶于水,广泛用于医药染料等方面。的一种制备方法如下图所示。回答相关问题:
(1)“沉碘富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类型为 。
(2)“置换1”沉淀与铁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后分离出“Ag和Fe”的操作名称是 ,若用化学方法进一步提纯,得到纯净的Ag所需试剂是 (填符号)。
(3)“置换2”所剩“溶液2”中,含有的阴离了主要是 。
20.[2025四川成都·中考真题]成都盛产蛇纹石,利用蛇纹石生产氢氧化镁的工艺如图。
【资料信息】
1、蛇纹石的主要成分为MgO和,含少量、等。
2、难溶于水,不与稀硫酸反应。
3、部分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表。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的pH 2.3 3.5 9.4
沉淀完全的pH 3.2 4.6 12.4
(1)“粉碎”的目的是 。
(2)“酸浸”后,滤液中阳离子有和 (填符号),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 。
(3)“碱洗”时,适宜的pH范围为 。
(4)“沉镁”的化学方程式为 。
(5)“洗涤”时,证明氢氧化镁已洗净的方法是 。
参考答案
1.【答案】(1)+3
(2)进风口氧气充足,碳在氧气充足时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3)① ②c
(4)3∶1
【详解】(1)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氧化铁中铁元素化合价为x,则;
(2)根据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但不会生成一氧化碳,故进风口出生成的主要是二氧化碳;
(3)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反应前有2Fe、3O、6H,反应后有2Fe,故3X中含有6H和3O,故X的化学式是H2O;
②该反应符合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特征,属于置换反应;
(4)根据题意,,,由此可知一个水分子前者生成3个氢分子,后者生成1个氢分子,故等量的水理论上生成氢气的质量比是3∶1。
2.【答案】(1)过滤
(2)c
(3)电能
(4)Mg(OH)2+2HClMgCl2+2H2O
【详解】(1)过滤能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泥沙等难溶物,先沉降后,通过过滤操作可将其除去;
(2)a .淡化膜只允许水通过,不允许溶解在水中的物质通过,说明淡化膜具有选择性,理解正确,不符合题意;
b.加压后,水通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所以左侧液面上升,理解正确,不符合题意;
c.加压后,右侧溶质不能通过淡化膜,溶质质量不变,理解错误,符合题意。
(3)潮汐能先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电能用于电解MgCl2;
(4)步骤②是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Mg(OH)2+2HClMgCl2+2H2O。
3.【答案】(1)蒸发
(2)AC
(3)BaCl2/氯化钡 CaCl2、BaCl2、MgCl2
(4)作调味品(或配制生理盐水、作化工原料等,合理即可)
【详解】(1)海水晒盐是通过蒸发溶剂使溶质结晶析出,图中①是使海水浓缩的过程,利用的是蒸发原理,所以是蒸发池。
(2)A、海水进入 “储水池”,只是暂时储存海水,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A 正确;
B、在蒸发池中,海水逐渐浓缩,溶剂水的质量减少,但氯化钠的质量在结晶析出之前不变,B 错误;
C、海水引入 “结晶池” 后继续浓缩,当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后,继续蒸发水分,就会析出食盐晶体,C 正确。
(3)要除去Na2SO4,可利用氯化钡溶液,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所以先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
加入过量Na2CO3溶液可除去CaCl2以及前面过量的BaCl2(即、);加入过量NaOH溶液可除去MgCl2[即]。
(4)氯化钠在生活中可作调味品;医疗上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工业上可作化工原料等。
4.【答案】(1)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2)过滤
(3)碳酸钙;放热
(4)/氢氧化钠
(5)绿色出行或植树造林或使用清洁能源(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详解】(1)NaOH溶液以喷淋方式加入,目的是: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操作a实现了固液分离,名称是过滤;
(3)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故固体A的名称是碳酸钙;
反应①为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4)该流程中,氢氧化钠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可以循环利用;
(5)践行低碳行动的有效措施有绿色出行,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还可以植树造林,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
5.【答案】(1)光合作用
(2)H2
(3)可再生
(4)减缓温室效应
【详解】(1)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淀粉等糖类物质和氧气,在太阳光照条件下,水生植物将CO2转化为淀粉等糖类物质,这属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在反应中,反应前有1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反应后有1个碳原子、 8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所以4X中应含有8个氢原子,那么1个X分子中含有 2个氢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H2;
(3)水生植物经厌氧发酵产生的乙醇等生物燃料与化石燃料相比,其优点之一是可再生(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4)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将CO2注入海底封存的利:可以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缓解温室效应;弊:可能会影响海洋的生态环境,比如使海水的酸碱度发生变化,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等。
6.【答案】(1)
(2)①复分解反应 ②、
(3)①作炼铁原料(或作红色颜料等,答案合理即可) ②B
(4)①> ②溶液中的硫酸(或)消耗
【详解】(1)由“焙烧”时,金属硫化物(ZnS、FeS和CdS)与氧气反应均转化为金属氧化物和可知,与高温反应生成氧化锌和二氧化硫,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①“酸浸”时发生的反应是硫酸与“焙烧”时产生的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对应硫酸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
②“酸浸”时稀硫酸过量,“酸浸”时发生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所以“酸浸”所得滤液中阳离子有、、和、。
(3)①由反应Ⅰ和反应Ⅱ可知,除铁所得“滤渣2”是氧化铁,氧化铁可作炼铁原料、作红色颜料等。
②铁元素化合价在反应Ⅰ中由反应物硫酸亚铁中的+2价升高到生成物氧化铁中的+3价,反应Ⅱ中反应物硫酸铁和生成物氧化铁中铁元素都显+3价,反应前后化合价不变。
①由流程图可知,“除镉过滤”时,锌能将中的镉置换出来,说明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镉强。
②由于稀硫酸过量,除镉率接近100%时,的原因是溶液中硫酸消耗锌。
7.【答案】(1)过滤
(2)
(3)AB
【详解】(1)过滤是用于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操作。在 “沉淀池” 中,Mg(OH)2是不溶性固体,要将其从溶液中分离出来,采用的操作是过滤。
(2)“溶解池” 中,氢氧化镁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3)苦卤中除了含有MgCl2外,还含有其他物质。将MgCl2先转化为Mg(OH)2沉淀,可与苦卤中的其他杂质分离,然后再将Mg(OH)2转化为MgCl2,这样可以除去杂质,达到富集和提纯MgCl2的目的,不是没有价值。
8.【答案】(1)稀硫酸
(2)锌粉的接触面积更大,反应更充分
(3)硫酸铜已除尽,增加的锌粉仅与硫酸镉反应
(4)过滤
【详解】(1)由流程可知,进入反应器2的为硫酸锌,则说明加入的酸为稀硫酸。
(2)锌粉的接触面积更大,反应更充分,则效果更好。
(3)由于金属活动性顺序:Zn>Cd>Cu,则锌先和硫酸铜反应,再和硫酸镉,则增加锌粉用量,铜的去除率不变,镉的去除率上升的原因是:硫酸铜已除尽,增加的锌粉仅与硫酸镉反应;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氢氧化钠和硫酸锌反应生成氢氧化锌沉淀和硫酸钠,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
9.【答案】(1)粉碎
(2)960
(3)
【详解】(1)为使白云石反应更充分,煅烧前可将白云石粉碎以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2)由图2可知,当温度为时,产品的纯度最大,故白云石煅烧的最佳温度是;
(3)由图1可知与水发生化合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10.【答案】(1)SiO2/二氧化硅
(2)MgO+H2SO4MgSO4+H2O
(3)过滤 使制备的碳酸镁不纯
【详解】(1)工业废渣含,加入过量稀硫酸,MgCO3与稀硫酸反应,MgO与稀硫酸反应,SiO2不溶于水且不参与反应,所以操作 1(过滤 )后,滤渣的成分是SiO2(或二氧化硅)。
(2)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操作1和操作2都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名称是过滤;过滤是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常用方法。不能省去操作1的理由:滤渣中含有SiO2,若省去操作1,SiO2会进入溶液A,后续加入碳酸钠溶液时,SiO2不参与反应,会导致最终得到的MgCO3固体不纯 。
11.【答案】(1)搅拌,加快溶解速率
(2)确保把铁完全溶解
(3)
(4)将未反应的固体杂质除去,以免影响后续实验(合理即可)
【详解】(1)搅拌可以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2)为废铁丝中含有氧化铁,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铁与氯化铁会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加入过量稀盐酸的目的是将铁和氧化铁完全反应,同时防止生成的亚铁离子被氧化;
(3)Fe(OH)3高温焙烧得到两种氧化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Fe(OH)3中含有铁、氧、氢元素,所以生成的两种氧化物为Fe2O3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过滤1”不能省略的原因是如果省略“过滤1”,过量的铁会在后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与生成的氢氧化铁沉淀混合在一起,无法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铁,从而影响最终产物Fe2O3的纯度。
12.【答案】(1)①Al ② He
(2)①过滤 氢氧化钠溶液 ②
【详解】(1)①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O、Si、Al、Fe等,b和d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则b为氧元素,d为铝元素;
②由图可知,b元素和f元素位于同一纵列,即位于同一主族,则f元素为硫元素,硫是16号元素,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故硫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6,故硫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③某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中质子、中子、电子总数为5,其中不带电的粒子有1个,不带电的粒子是中子,即中子数为1,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质子数为2,质子数=原子序数,2号元素是氦元素,由氦元素组成的单质是氦气,化学式为He;
(2)①操作a实现了固液分离,名称是过滤;
Fe2O3能与盐酸反应,但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由图可知,加入试剂X,过滤,得到固体和溶液,则X为氢氧化钠溶液;
②反应Ⅳ是电解熔融状态下的Al2O3,该过程中还生成了一种常见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Al、O,生成物中含Al,故生成物中还应含O,故生成的气体是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3.【答案】(1)
(2)75%乙醇(25℃) 吸附量大,且多次循环后吸附量较稳定
(3)取多分等质量,等浓度的Ca(OH)2浆液,在相同温度和反应时间下,通入不同流速的CO2
【详解】(1)CaO在高温下与CO2反应生成Ca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由甲、乙两图可知:吸附剂的最佳改性条件为75%乙醇(25℃),是因为该条件下吸附剂吸附量大,且多次循环后吸附量较稳定;
(3)取多分等质量,等浓度的Ca(OH)2浆液,在相同温度和反应时间下,通入不同流速的CO2,进行多组Ca(OH)2与CO2的反应制备CaCO3,通过观察或检测CaCO3的孔结构、纯度等指标,综合分析得出制备优质CaCO3原料的最佳条件 。
14.【答案】(1) 置换反应 Cu
(2)
(3) 强
【详解】(1)根据流程图,“酸浸”后产生了,则Ni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镍()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废镍材料中Cu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H之后,不与稀硫酸反应,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所以酸浸后滤渣成分是Cu。
(2)转化过程将亚铁离子全部转化为铁离子,则形成的是硫酸铁。硫酸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
(3) 滤液中含硫酸镍,加入铁粉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镍,化学方程式为。 铁粉能置换出镍,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镍强。
15.【答案】(1)+3
(2)过滤
(3)复分解
(4)
(5)HCl、H2
【详解】(1)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在Al2O3中,氧元素化合价为 2,设铝元素化合价为x,则,解得x=+3。
(2)“操作 1” 是将不溶性固体(滤渣)和液体(滤液)分离的操作,在实验室中,这种操作名称为过滤。
(3)“酸浸” 步骤中,Al2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2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这两个反应都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复分解反应。
(4)焦炭与SiO2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Si和CO,化学方程式为。
(5)根据已知信息,流程中发生反应,需要消耗HCl,同时生成H2,而流程最后一步还原SiHCl3需要使用H2,同时生成HCl,所以H2和HCl在流程中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可循环利用。
16.【答案】
(1)加速沉降
(2)引流
(3)吸附
(4)混合物
【详解】
(1)明矾能吸附水中悬浮的细小颗粒,使它们聚集成较大的絮状物,从而加速沉降;
(2)在实验室过滤操作中,玻璃棒主要用于引流液体,避免液体直接倒入漏斗时冲破滤纸或造成溅洒;
(3)活性炭具有多孔结构,表面积大,能够吸附水中的有色、有气味的杂质;
(4)自来水经过沉降、过滤、吸附、消毒等处理后,仍含有可溶性物质,属于混合物。
17.【答案】(1)+2
(2)过滤
(3)合成时生成的硫酸与氨水发生中和反应
(4)铜、铁
【详解】(1)FeSO4中氧元素显-2价,硫元素显+6价,设FeS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有,解得x=+2;
(2)操作a能将固体FeOOH与溶液进行分离,该操作为过滤;
(3)“合成”时发生的反应除生成FeOOH外还有H2SO4生成,因此不断加入的氨水能被反应生成的H2SO4中和,所以溶液的pH仍然保持基本不变;
(4)金属活动性:,所以若向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和铜,铜不与硫酸亚铁反应,锌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铁和硫酸锌,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滤液和滤渣,说明硫酸亚铁完全反应,故滤渣中一定有的固体是铜和铁,如果锌过量,还有锌。
18.【答案】(1)化合反应
(2) 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更迅速更充分
(3) 便于储存和运输燃料(答到有关于氢气缺点的合理即可)
【分析】反应①为碳酸钙高温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则A为氧化钙,A与水生成B,则B为氢氧化钙,B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氢氧化铜。
【详解】(1)反应②为氧化钙与水生成氢氧化钙,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2)氢氧化钙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氢氧化铜,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过程中需搅拌,其目的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更迅速更充分。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反应前C、O、H原子个数为1、2、6,反应后C、O、H原子个数为1、1、4,则X 为;
根据题设信息,甲醇与氢气相比的优点为便于储存和运输燃料(答到有关于氢气缺点的合理即可)。
19.【答案】(1) 复分解反应
(2) 过滤 (合理即可)
(3)、
【详解】(1)“沉碘富集”反应为硝酸银和KI反应生成AgI和硝酸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
(2)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置换1”沉淀与铁粉反应生成了银,则该反应为铁与AgI反应生成FeI2和Ag,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后分离出“Ag和Fe”的操作名称是过滤,过滤可实现固液分离;
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银和稀硫酸不反应,故若用化学方法进一步提纯,得到纯净的Ag所需试剂是H2SO4;
(3)“置换2”中得到I2,则发生反应为氯气和FeI2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碘,“沉碘富集”中生成了硝酸钾,则所得溶液2中含氯化亚铁和硝酸钾,则含有的阴离子主要是Cl-、。
20.【答案】(1)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2)、、
(3)
(4)
(5)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滴入氯化钡溶液(或无色酚酞溶液 ),无明显变化,说明已洗净
【详解】(1)“粉碎” 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更充分。因为固体粉碎后,与酸的接触面积变大,能提升酸浸效率。
(2)蛇纹石主要成分为MgO和,含少量、。“酸浸”时,MgO、、与稀硫酸反应:,
SiO2不与稀硫酸反应。所以滤液中阳离子有Mg2+和Fe3+、Al3+、H+(稀硫酸过量 );滤渣 1 主要成分是 SiO2。
(3)使Fe3+(沉淀完全 pH=3.2 )、Al3+(沉淀完全 pH=4.6 )完全沉淀,且Mg2+(开始沉淀 pH=9.4 )不沉淀;所以适宜 pH 范围为 4.6≤pH<9.4。
(4)“沉镁”时,MgSO4与过量NaOH反应生成Mg(OH)2沉淀,化学方程式:;
(5)氢氧化镁表面可能残留Na2SO4、氢氧化钠杂质。要检验是否有Na2SO4或氢氧化钠;则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BaCl2溶液(或无色酚酞溶液 ),无明显变化,则证明已洗净(因Na2SO4与BaCl2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氢氧化钠溶液使酚酞溶液变红)。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