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非选择题(共6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17.(11分)为研究遮阴和加盐胁迫下银叶树幼苗的光合生理及适应能力,以银叶树幼苗为研
究对象,经60天的处理,测定其叶绿素含量与光合速率如表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表2
处理
光照强度
叶绿素a
叶绿素b
最大净光合速率
盐
呼吸速率
组别
(mg'g-)
(mg'g-1)
(umol.m-2.s-1)
(umol.m-2.s-1)
CK
100%
0%
1.17
0.33
11.65
1.70
FLS
100%
2.5%
0.33
0.11
2.72
0.72
SWS
20%
0%
1.29
0.49
10.36
0.69
SAS
20%
2.5%
0.56
0.25
3.09
0.80
注:CK为对照组:FLS为正常光照、加盐胁迫组:
SWS为遮光率为80%、无盐胁迫组:SAS为遮光率为80%、加盐胁迫组。
(1)在无盐胁迫条件下,对比幼苗中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含量比值,SWS
(填“大
于”或“小于”)CK;在施盐条件下,对比幼苗中叶绿素b含量,SAS
(填“大
于”或“小于”)LS。在遮阴或加盐处理下,银叶树为了维持植株正常生长,其表现出
的适应性为降低
(2)植物的气孔由叶表皮上的两个保卫细胞构成。保卫细胞吸水体积膨大时气孔打开,反之关
闭。施盐显著降低了银叶树幼苗最大净光合速率,这可能是由于盐胁迫激发渗透胁迫,导
致
此时其体内的
(激素)含量会明显升高。
(3)已有研究表明:保卫细胞含有叶绿体,在光下可进行光合作用;蓝光可作为一种信号促进
保卫细胞逆浓度梯度吸收K+:用饱和红光(只用红光照射时,植物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所
需的红光强度)照射某植物叶片时,气孔开度可达最大开度的60%左右。某研究小组实
验发现:在饱和红光的基础上补加蓝光照射叶片,气孔开度可进一步增大。他们将相关信
息用如图7所示的思维流程图表示:
红光+光合产物
+胞内渗透压Y→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打开
蓝光
x
注:图中“→”均代表促进作用
图7
图中的“Y”所代表的变化是
根据思维流程图可以得出在饱和红光的基础上补加
蓝光照射叶片,气孔开度可进一步增大的原因是:蓝光促进保卫细胞逆浓度梯度吸收K+。
请你推测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生物学第5页(共8页)
18.(12分)某地区开采后废弃的矿山最初表现为土壤少,但含有部分繁殖体。经过多年的连
续观测,该地在无人为干扰条件下长出植物,主要物种相对数量随时间变化如表3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表3
时间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相对数量
第4年第5年
第6年第7年
商陆(草本)
3
20
60
98
55
21
15
紫穗槐(灌木)
0
3
13
20
42
65
46
马尾松(乔木)
0
0
0
0
3
6
(1)矿山开采后导致生态系统被破坏,
抵抗力稳定性
,原因是
(2)该矿山群落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类型为
演替。在植物群落演替的早期阶段,该
地植物应对环境变化的策略是
(填策略类型的序号)。
①胁迫忍耐策略(低干扰,高胁迫)
②杂草策略(高干扰,低胁迫)
(3)调查该区域紫穗槐的方法一般为
·法,调查发现不同地段紫穗槐的种群密度不同,
这体现了群落空间结构中的
结构。
(4)第4年开始,该区域的动物种类开始增加,动物取食植物将
(填“加速”或“减
缓”)群落演替速度,原因是
(从2个角度回答)。
19.
(13分)玉米(2如=20)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玉米存在雄性不育株,表现为雄花不育、
雌花可育。现有两株雄性不育突变体甲和乙,两者的不育性状均由单基因突变所致(不考
虑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当植株可育时花粉均可育)。甲与纯合野生型玉米杂交得到子代丙,
丙自交后代中正常育性:雄性不育=3:1。回答下列问题。
(1)若对玉米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应该测
条染色体的DNA序列。甲的雄性不育突变
为
(填“显性”或“隐性”)突变,在进行杂交实验时甲充当(填“父”或
“母”)本。
(2)若甲的雄性不育由M2基因(由M1基因突变而来)控制,则丙自交后代中正常育性的基
因型可表示为
。丙自交的子代之间随机交配,后代中正常育性:雄性
不育=
(3)若甲、乙的雄性不育基因由不同基因突变产生,且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将乙与丙杂交,
F1均为正常育性,F1自交,所得的F2中具有两种不育基因的雄性不育株理论上占比为
生物学第6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