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4 学年第二学期温州十校联合体期末联考高二年级语文学科 试题
命题学校: 灵溪中学
考生须知:
本卷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瑞典皇家科学院 10 月 8 日宣布,将 2024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两位人工智能先驱——美国科学家约翰·霍普菲尔德和加拿大科学家杰弗里·辛顿,表彰他们在使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机器学习的基础性发现和发明。
人工神经网络是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人工智能领域兴起的研究热点。它从信息处理角度对人脑神经元网络进行抽象,建立某种简单模型,按不同的连接方式组成不同的网络。作为一种运算模型,人工神经网络由大量节点(即神经元)相互连接构成,每个节点代表一种特定的输出函数,每两个节点间的连接都代表一个对于通过该连接信号的加权值,这相当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记忆。
复旦大学智能复杂体系实验室主任、上海数学中心谷超豪研究所所长特聘教授林伟告诉记者: “霍普菲尔德上世纪 80 年代发明的霍普菲尔德神经网络,是用来描述和模拟人脑联想记忆的。”它是一种结合存储系统和二元系统的神经网络,提供了模拟人类记忆的模型。与之相对,辛顿教授将深度学习技术进一步推向前沿,他提出的多层神经网络架构为机器学习带来了更深的学习层次。辛顿曾表示,虽然神经网络的研究历经磨难,但在今天却已经成为人工智能的主流技术。二者的研究成果不仅提升了 AI 的性能,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机交互的未来。
(摘编自解放日报《诺贝尔物理学奖“花落”AI 先驱》)
材料二:
“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替代,而是人的合作伙伴,”苏黎世大学安德·范·泽尔德伦教授说,“将 来,我们与 AI 的互动方式类似于我们与人类的互动。”
范·泽尔德伦教授的实验室里已经出现了这样的崭新未来:约翰娜和约翰坐在桌旁,愉快地与真正的人类一起工作。约翰娜和约翰是看起来像人类的 AI 化身,可以以类似人类的方式做出反应,尽管会有一些延迟。“如果你跟约翰娜说话,她会回应,但需要两到三秒的时间,”范·泽尔德伦解释道,这些是他们数字社会研究计划的一部分。他所在的空间计算实验室是苏黎世大学未来工作领导力中心的一部分。范·泽尔德伦认为,将来很多人将和像约翰娜和约翰这样的化身一起工作。这促使他进行实验,看看我们如何对待由 AI 驱动的“同事们”。他的发现是如果它们具有人类特质,我们更倾向于表现出欣赏之情,并重视他们对团队的贡献。
这意味着,AI 在视觉和行为上越像人类,我们就越容易信任并与之合作。“如果我们想成功地将 AI 整合到日常工作中,我们需要创建虚拟工作环境,让人们以最自然的方式与 AI 进行互动,”范·泽尔德伦解释道。一些公司已经开始提供这些环境——例如,由 Meta(前身为 Facebook)推出的 Metaverse。但根据范·泽尔德伦的说法,目前形式下的 Metaverse 并不吸引人,因此被员工拒绝。这促使他建立了 Openverse 计划,现在已成为一个覆盖 25 所学术机构的全球性运作项目。 Openverse 的目标是提供整合性、开放性和道德责任的虚拟世界。与商业开发项目不同,用于协作 AI设计的数字资源将向 Openverse 社区成员免费提供,他们可以将其用于教学和研究。“像我们与 Openverse 设计的这种虚拟环境有可能彻底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范·泽尔德伦表示。
(摘编自胡滕洛赫尔《AI 走向人性化:未来人机关系》)
材料三:
人工智能奠基、神经网络开创、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辛顿一路走来最了解 AI 尤其是强智能、超级智能。最了解的人一直以来对人工智能深深担忧:“我认为它(AI)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它将与工业革命相媲美,它不会在体力上超越人类,而是会在智力上超越人类。”他补充道,“我担心,这 一切的后果可能是,比我们更聪明的系统最终会掌控一切。”
最了解的人一直以来对人工智能深深担忧,不了解的人更没有理由盲目乐观。舆论对 AI 来袭的反应,心态有些复杂,始终是希望与担心并存。一声声惊呼,一次次发问,只不过随着越来越习惯,惊呼少一些,发问多一些了。
如果不能形成“新三观”,人类将可能 hold 不住超级智能?人类群体智慧里生发出的“新三观”已然成为人类面临未来人智关系的终极命题。
新三观包括创新未来观、科技价值观和智能发展观。创新未来观,意味着对科技业态的全景认知,对科技创新趋向、智能发展走向、产业经济与社会发展走向进行长期持续关注,形成面向未来的观察理解。创新未来观更多是认知。科技价值观,意味着从人机关系、人智关系、科技与社会关系角度,形成个人、企业、社会、国家、国际的科技价值观,以人为本,科技向善。科技价值观更多是观念。智能发展观,意味着人工智能的公共政策、科技产业发展政策、智能社会理念,本着可持续与协调发展原则,落地成为切实可行的措施。智能发展观更多是行动思路。
依此,最终实现我们期许的人智关系的发展,可能相对会经历这样的四个阶段:无障碍、有温度、能共情、可共生。
(摘编自 21 世纪经济报《人机交互的终极命题》)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辛顿教授提出的多层神经网络架构为机器学习带来更深学习层次,将深度学习技术推向前沿。 B.苏黎世大学空间计算实验室致力于观察“人类如何对待由 AI 驱动的‘同事们’”的实验研究。 C.Openverse 计划设计的提供整合性、开放性和道德责任的虚拟环境将彻底改变人类工作方式。 D.创新未来观、科技价值观和智能发展观“新三观”的形成,使人类 hold 住超级智能成为可能。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材料一认为人工神经网络以模拟人脑神经元网络结构信息处理方式,构成当代 AI 重要基础。 B.材料二中提到的约翰娜和约翰,其价值在于证明具象化、拟人化的 AI 更容易被人类团队接纳。 C.材料三认为,随着人类对 AI 的日益习惯,舆论对其的担忧会逐渐消失,只剩下理性的发问。 D.“新三观”的提出,旨在为人类应对超级智能带来的挑战提供认知、观念和行动上指导框架。
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材料二“未来人机关系”特点的一项是(3 分)
豆包助手在对话中通过摄像头观察模拟人类的情绪反应,主动询问用户心情并提供安慰建议。 B.ChatGPT 通过用户在文字输入框中输入问题,根据上下文和语义关联实时生成有意义的回复。
DeepSeek 办公助理以虚拟的形象参与线上会议,根据讨论内容生成可视化方案并解释思路。
某公司研发的 AI 员工“小智”拥有 3D 人形化身,在团队中主动分担任务并接受同事的致谢。
材料中划线处直接引入人物的原话,请任选两处,简要分析其不同的论证效果。(4 分)
材料中提出未来人智关系发展可能有四个阶段:无障碍、有温度、能共情、可共生。请结合三则材料概括人类要实现“可共生”这一终极阶段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并加以分析。(6 分)
(二)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 4 小题,16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学医时期陈存仁①
小学毕业后,我有去投考中华职业教育社珐琅班的想法,入学的人不但不收学费,一个月还有两银元(即大洋)工钱,我看了很是心动。四伯父不以为然,说:“你千万不可参加,你如果遵从父亲的遗命学医,一切由我负担,但是也要中学毕业之后,才能进入医学院。”四伯父的话我只有遵从。
我小学毕业后,即考入民立中学,学费每学期十六元。民立中学的学制是四年,只要成绩好,一样可以“跳班”,我得到国文教师的帮助,只读了三年即告毕业。
在民立中学毕业后,我决心学医,最初投考小南门内南洋医科大学。学费每学期收四十元,和一般学校来比较,这学费已算很贵,我的学费全由我四伯父负担。
在南洋医科大学,我苦读了一年,对医学基础渐有认识。不幸在暑假中我患上了伤寒症,但是西医治伤寒并无对症药物,只是要我静卧四星期,吃葡萄糖和维他命 C 而已,不料病势越来越严重。后来家人力劝就诊于孟河丁甘仁先生,只连服了五天中药,热度竟然退清了。四伯父就对我说:“你学西医,而现在中医把你的病医好了,你不如改学中医。还有一个理由,你将来学成西医之后,开业时节,各项设备,这是一笔很大的数目,恐怕我都负担不起,你就做不成医生了。”
那时节恰好丁甘仁先生创办“上海中医专门学校”,自任校主,延请谢利恒先生为校长。四伯父托人写了一封介绍信,我就去投考“中医专门学校”。
“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的学费,每学期是银元二十四元,四伯父的负担就减轻了许多。我进了这间学校之后,一心攻读中医旧籍,进步很快。我当时已经喜欢买书,可是一走进书店,总要翻上十本书才买一本,普通书薄薄一本只售五分、八分,林琴南翻译的《红礁画桨录》和《茶花女》要卖到大洋四角,我虽欢喜,但觉得价昂,无力购买。
我在中医专门学校读书的时节,每月由四伯父给我零用钱二元,包括鞋袜及膳费车费。那时一顿午餐,吃得省俭一些是铜元八枚,要是吃得丰富一些,要小洋二角。我所能节省出来的只是车费,每天走来走去,很少搭电车。其实那时的电车费,经过华界、法租界到英租界三段,不过铜元五枚而已。
我常常想到“钱”的重要,一定要想办法利用课余时间赚一些钱。恰好购到丁福保先生所办的
《中西医学杂志》,篇末有一则招请抄写和剪贴工作职员的小广告,我就跑去应征。那时丁福保先生声誉卓著。我见他面色红润,一把银白色的胡须,接待时笑容可掬,令人如坐春风。我说明来意之后,他看了我履历上写的国文教师是章太炎、姚公鹤,医学教师是丁甘仁,即刻就破格录用,议定月薪银元六枚。我开始自己赚钱,精神上的愉快简直无法形容。辛辛苦苦地做了一个月,丁福保先生对我的工作很满意,临时加我两元,更令我喜出望外。
第二个月开始,丁福保先生要我助编《说文解字诂林》。这部书他已出版发行,但是他发觉有不少错误,要我把这部书送到章太炎老师处,请他加以评述。章老师原是“小学”专家,他指点要怎样搜集资料,怎样改编。他开列出许多有关小学的古籍名目,从此我就天天到旧书店搜集资料,埋
头工作,我因此更受丁氏的激赏。
一日,我正在工作,丁福保先生对我说:“你明天早上,先行沐浴理发,并预备水果四式,专程地送给我,我准备把理财的秘诀传授给你。”我说:“好极了。”
翌晨,我带了水果礼物,到了丁家,丁福保先生叫我进入内室。那间房间的布置,是日本式的榻榻米,两人盘膝对面坐下,茶几上焚了三炷线香,丁先生正襟危坐,款款而谈,说是:
一个人读了一些书,往往对钱财看得很轻,认为是阿堵物,提到钱就俗了,这是不对的。其实,一个人的生存是脱不了钱的,不善理财一世苦。理财的方法,要是知而不行,等于“无知”,所以我要传授你几个秘诀——
择业要向大众方面着想,选中一个行业,要专心致力地去“做”,只要努力,行行可以出状元。一个人不可以懒,一懒百事休,钱财一定要追求不息,但是不正当的钱,一文也不能妄取的。赚到了钱之后,一定要懂得“节”,赚十文,最少要节三文,等到所业有成,那么赚到十文可能只用二三文,把积下来的钱,筹备更大的计划,因为“由钱生钱”更为容易。能够理财之后,还要会“用”,会用比会管更难,用得不得当是浪费,用得有意义,才算得是理财家。
我听了大为感动,我说:“我也明白,林琴南翻译的狄更斯著的《苦海孤雏》里面有一句名言:赚十个先令,用八个,一生一世快乐;赚八个先令要用十个先令,一生一世苦恼。”丁氏颔首称是。我在读书时能够赚几块钱,真是得来不易,但是生活上又非再多赚几块钱不可。当时上海的《申
报》,天天有一个副刊,叫做“常识”,刊出后每篇稿酬一元。我就开始投稿,专门写一些验方,连续地寄出稿件二十多篇,但是稿件寄出之后,如同石沉大海。可是我并不气馁,在三个月之后,忽然登出一篇“疥疮验方”,这是我的文字第一次在报上见到。领稿费时,只见稿费单上附注了“着投稿人来与编者沈思孚一谈”几个字,我知道沈思孚就是沈信卿,是一位江苏省教育界前辈。
沈思孚见到我穿了青布长衫,如学生模样,态度极和蔼。他问我的学历之后,又问我的境况,我也依实相告,他说:“好,你的稿件尽管不断寄来,我每月登出八篇,以助你求学时的需要。”我称谢而归。
这次领到的一元稿费,也是我生平第一次用文字换钱,当天意兴豪发,拉了六七位同学到邑庙 “春风得意楼”去吃茶。茶资是铜元八枚,各种小吃,如生煎馒头、蟹壳黄等,又吃掉了铜元二十余枚,在那几位同学看来,简直是一件豪举。
在中医学校肄业的最后一年,就在校主丁甘仁老师处开药方。别的同学做录方的工作,总要等候三个月以上,只有我一进丁老师的诊所,就有资格为他写药方,写了三个月,丁老师很是满意。到这时,我自己计算一下,我在银行中的积蓄,已经有了两百元以上,这个数目,在当时已是
很可观了。
(节选自《银元时代生活史》,有删改)
[注]①陈存仁(1908 年-1990 年),一代名医、理财家、慈善家、大辞典编辑家。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父亲去世,四伯父负担我的学费,他有读书人的清高,看不起去工厂里做个工人,一心让我遵从父亲遗命去学医。
在当时的上海,学西医和西医从业都要比中医需要更大的投入,贫困子弟难以入行,我从学西医转为学中医就有此因。
在“春风得意楼吃茶”片段中,作者以具体的数字强化叙事的真实性,展现自己领到首笔稿费时的心境,店名也与此心境形成巧妙呼应。
作者回忆学医时期的几件事,以时间顺序展开,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地展现了作者的成长历程,语言质朴而有韵味。
关于文中描写丁福保先生的文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丁福保先生教我理财时,充满了仪式感,环境布置、人物动作、鲜活语言历历在目,表现了老派知识分子的特有风采。
丁福保传授理财秘诀时强调“由钱生钱”,语言通俗易懂,但表意深刻,既体现了传统师长的教诲方式,也暗含了处世智慧。
对丁福保先生“面色红润,一把银白色的胡须”的描写,寥寥数笔就刻画出人物形象,体现了传统白描的艺术特色。
丁福保“破格录用”陈存仁,仅因看中其医学能力,体现丁福保慧眼识才的伯乐精神,之后更是对陈存仁青睐有加。
本文多次提到“钱”,这对塑造“我”这一形象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 分)
所谓人生机遇有着偶然因素,但“上天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请以陈存仁学医时期的经历和最终成就,来谈谈你对这个生活道理的认知。(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2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材料一:
韩遂杀边章及北宫伯玉、李文侯,拥兵十馀万,进围陇西,太守李相如叛,与遂连和。凉州刺史耿鄙率六郡兵讨遂。鄙任治中程球,球通奸利,士民怨之。汉阳太守傅燮谓鄙曰:“使君统政日浅,民未知教。贼闻大军将至,必万人一心,边兵多勇,其锋难当;而新合之众,上下未和,万一内变,虽悔无及。不若息军养德,明赏必罚,贼得宽挺,必谓我怯。群恶争势,其离可必。然后率已教之民,讨成离之贼,其功可坐.而待也!”鄙不从。夏,四月,鄙行至狄道,州别驾反应贼,先杀程球,次害鄙,贼遂进围汉阳。城中兵少粮尽,燮犹固守。
时北地胡骑数千随贼攻郡,皆夙怀燮恩,共于城外叩头,求送燮归乡里。燮子幹,年十三,言于燮曰:“国家昏乱,遂令大人不容于朝。今后不足以自守,宜听羌、胡之请,还乡里,徐俟有道而辅之。”言未终,燮慨然叹曰:“汝知吾必死邪!圣达节,次守节。殷纣暴虐,伯夷不食周粟而死。吾遭世乱,不能养浩然之志,食禄,又欲避其难乎!吾行何之.,必死于此!汝有才智,勉之勉之!主簿杨会,吾之程婴①也。”
狄道人王国使故酒泉太守黄衍说燮曰:“天下已非复汉有,府君宁有意为吾属帅乎?”燮按剑叱衍曰:“若剖符之臣,反为贼说邪!”遂麾左右进兵,临陈战殁。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五十》)
材料二:
汉之将亡,有可为社稷臣者乎?唯傅燮乎!讨黄巾而有功,赵忠欲致.之而予以侯封,燮不受也。当其时,有军功而拒宦寺,非直赏不及焉,还以受罪。燮拒忠而忠弗能挫惮其名而弗敢害燮之德威詟权奄而制之也大矣。
燮之拒忠也,曰:“遇不遇,命也;有功不论,时也。”守正而不竞,安命而不为已甚之辞,坦夷以任天,而但尽其在己,自以雅量沖怀适然于宠辱之交,而小人莫能窥其际。其在汉阳也,方且自逊以引身之不早,而不待引亢爽之气以自激其必死之心。夫如是,岂小人之所可屈.,又岂小人之所可伤哉!若燮者,托以六尺之孤,正色从容而镇危乱。故知燮非徒节义之士也,允矣其可为社稷 之臣矣。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八灵帝》)
[注]①程婴,春秋晋国义士。晋景公三年,赵氏家族遭难,程婴抱赵氏孤儿匿养山中,从而保全赵氏后代不灭。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 1 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 分)
燮拒忠
而忠弗能挫
惮其名 C 而弗敢害
燮之德威詟权
奄而制之
也 G 大矣。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其功可坐而待也”中的“坐”与成语“坐而论道”中的“坐”意义相同。 B.之,动词,到、往,与《曹刿论战》中“公将鼓之”的“之”意义用法不同。 C.“赵忠欲致之”的“致”与《过秦论》“以致天下之士”的“致”意义不同。 D.屈,使……屈服,使动用法,与《苏武传》“屈节辱命”的“屈”用法相同。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耿鄙任用程球,导致军民不满,同时因为他主持政务时间不长,百姓未教化,军民不同心,傅燮对此劝告耿鄙改进,耿鄙不听,最终在讨伐韩遂途中被杀。
傅燮曾有恩于北地郡的胡人,他们心怀感激,在跟随贼军攻打郡城时,一起在城外叩头,请求傅燮弃城,并承诺护送其返乡。
傅燮为了让儿子在乱世施展才干,将其托孤给杨会,在他看来,杨会是程婴那样的义士。王夫之认为,傅燮能控制危险和祸乱,也是值得信任的托孤对象。
傅燮认为自己没有遇到明主,有功却不能论功行赏,是由命运和时机决定的。王夫之却认为,
这是他洁身自好、不追逐名利、安于天命、踏实做事的表现。
把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不若息军养德,明赏必罚,贼得宽挺,必谓我怯。
故知燮非徒节义之士也,允矣其可为社稷之臣矣。
王夫之认为傅燮“可为社稷之臣”,材料一中有哪些事实可以佐证王夫之的观点?请简要概括。
(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16 题。
感怀
陈与义①
少日急名翰墨场,只今扶杖送斜阳。 青青草木浮元气,渺渺山河接故乡。作吏不妨三折臂②,搜诗空费九回肠③。子房④与我同羁旅,世事千般酒一觞。
[注]①陈与义,诗尊杜甫,江西诗派三宗之一。此诗写于宣和年间,作者因党派之争被贬陈留。
②三折臂,即三折肱,出自宋张耒《赠无咎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为韵》:“医肱待三折,剑铁要百炼。”③九回肠:愁肠反复翻转,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安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④子房,西汉开国大臣张良的字。曾行刺秦始皇未遂,逃亡下邳。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将“少日急名”与“只今扶杖”对比,突出诗人从少年意气到暮年衰颓的人生巨变。 B.颔联“青青草木”与“渺渺山河”相对,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然之景的蓬勃辽阔。 C.颈联应用“三折臂”“九回肠”的典故,直接写出了自己为官和诗歌创作的艰辛与挫折。 D.尾联借张良(子房)流亡事迹自况,表明自己与张良一样,都是漂泊不定、身不由己的旅人。
本诗尾联“世事千般酒一觞”以酒解忧,而颈联却言“搜诗空费九回肠”忧肠难解,两者是否矛盾?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复杂的情感。(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同学们假期泛舟游湖,解开游船缆绳,任其随波自由漂荡于宽阔江面,此景正应《赤壁赋》中“ ▲ , ▲ ”的描写。 。
新闻记者在报道边防战士事迹时,引用《燕歌行》中“ ▲ , ▲ ”,赞美其视死如归的气节。
春日里我们时常能听见杜鹃鸟鸣,会想起文人墨客自古以来就爱用“杜鹃”或“子规”表达哀痛与愁思,如: ▲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5 小题,18 分)
近年来,多地出现过因使用空调、淋浴喷头等感染军团菌的案例。什么是军团菌?军团菌其实 就是革兰氏阴性杆菌,它如今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引发重症肺炎的重要病源体之一。我们该如何防犯潜伏在空调中的这一“隐形杀手”呢?
军团菌广泛存在于自然水体中,不过它更偏爱“寄宿”在湿热的空调系统中。空调停机后,积水盘里残留的冷凝水为军团菌提供了理想的繁殖环境。这些“狡猾”的微生物还会分泌生物膜,形成顽固的“细菌堡垒”。当空调重启时,沉积的灰尘与含菌水雾形成的气溶胶,便成为传播病菌的载体。( 甲 )。温热水流冲刷管道会形成生物膜,每次使用喷头时,喷涌而出的水雾都可能携带病菌。当人们不经意间吸入混有军团菌的水雾或气溶胶后,病菌就会突破肺泡巨噬细胞的防线,在人体细胞内疯狂复制,最终引发炎症风暴。
军团菌感染,主要分为庞蒂亚克热和军团菌肺炎两种类型。前者类似流感,一般 3-10 天自愈;后者才是真正的“隐形杀手”,患者初期会出现感冒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胸痛、呼吸困难、腹泻呕吐、意识模糊,甚至多器官衰竭。
其实,预防军团菌并不难,关键在( 乙 )。专家建议,对于使用频率较高的空调系统,应每两个月清洗滤网,同时冲洗空调散热片褶皱,每年聘请专业人员对风道进行深度消杀;淋浴设备的维护同样重要,家里的淋浴喷头也应该每月拆卸冲洗。日常使用时,①空调运行 4 小时应开窗通风 20
分钟;②沐浴花洒在使用前最好放水约 1 分钟左右排出沉积的“死水”,③也可将热水器水温调至
60℃以上并保持 10 分钟,④用高温杀灭病菌。⑤虽然军团菌肺炎凶险,⑥但可防可控。只要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个“隐形杀手”就没机会下手。
文中第一段划线句有两处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2 分)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B.我们的一生就在我们自己的“池子”里度过,以为我们宇宙只包含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 C.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D.一声叫板,便可以使他们坠入艺术之宫,“听了秦腔,肉酒不香”,他们是体会得最深。
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4 分)
文中第四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 分)
好的科普文应该具备哪些要素?请结合第二段简要分析。(5 分)四、写作(60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继国潮、文创之后,创新浪潮又席卷了人工智能、量子计算、高端制造等多个领域。与此同 时,“为什么我们没有?”的追问在年轻人中此起彼伏。有人视这一追问为对标创新的动力,也有
人视其为盲目的“追星式创新”。
对此请明确立场和观点,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2024 学年第二学期温州十校联合体期中联考高二年级语文学科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 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答案:C
解析:根据原文“像我们与 Openverse 设计的这种虚拟环境有可能彻底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过于绝对化,原文是指“有可能”。
答案:C
解析:材料三指出舆论“希望与担心并存”,仅“惊呼少一些”,可见“担忧”未消失。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二“将来,我们将与 AI 的互动方式类似于我们与人类的互动”,ChatGpt 体现的是纯文字交互,无形象、无情感反馈,属于传统生成式 AI,不能体现材料二“未来人机关系”特点。
答案
①材料一引用特聘教授林伟对霍普菲尔德神经网络功能的说明,阐明概念,为下文结论提供依据,增强说服力、权威性和可信度。
②材料二开篇引用苏黎世大学安德·范·泽尔德伦教授的话,直接点题,引出材料二讨论的论题(中心论点),使读者能够迅速理解材料主题,把握论证核心观点。
③材料三引用辛顿的话,表达对 AI 智能的担忧,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启迪读者进一步思考,增强后文论证效果。
评分标准:正确理解引入人物的话 1 分,分析论证效果 1 分,共 4 分,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答案
①深化技术基础性发现与性能优化,实现人机交互无障碍(1 分)。根据材料一,需持续推进人工神经网络等底层技术研究,提升 AI 的记忆能力和深度学习能力,为人机共生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1 分)。
②构建人性化交互与信任机制,为人机共生创造有温度、能共情条件(1 分)。依据材料二,需设计具有人类特质的 AI 化身,并创建自然交互的虚拟环境,以增强人类对 AI 的信任与合作意愿(1 分)。
③健全安全、伦理与政策体系,实现“可共生”制度保障(1 分)。 依据材料三,需确立“新三观”,依此防范超级智能风险,解除人类与未来人智关系深层担忧。(1 分)。
评分标准:每点 2 分,概括 1 分+材料依据分析 1 分,答满三点得 6 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答案:A
解析:A 项“看不起去工厂当工人”,表述错误,属于无中生有,过度解读。
答案:D
解析:“仅因看中医学能力”这一表述错误,应是看重陈存仁的名师背景
答案
① 展现“我”经济独立的成长轨迹(1 分)。从被“两银元工钱”诱惑到拥有“两百元积蓄”的成果,清晰呈现我从经济依赖到经济独立的过程,体现“我”的渐进式成长。(1 分)
② 强化“我”节俭务实的性格特质(1 分)。节俭务实体现在买书“翻十本买一本”,也体现在为省铜元 5 枚而每天走路少搭电车。(1 分)
③ 凸显“我”积极进取的价值观(1 分)。破除“耻于言利”的传统观念,接受丁福保“赚十节三”的教导;又积极通过兼职、投稿等赚取银元。(1 分)
评分标准:答出任意一点 2 分,概括 1 分,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1 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答案:
①陈存仁既学了西医,又学了中医,学贯中西,这为他成为一代名医做好准备。
②陈存仁得到丁福保先生的信任,接受他的理财教育,而他又有很强的领悟力,从而为日后成为理财家做好准备。
③陈存仁帮丁福保先生助编《说文解字诂林》,又得章太炎先生指点,为后来成为大辞典编辑家做好了准备。
④陈存仁得沈思孚先生的无私爱护,助力他求学,心怀感激,这为他后来成为慈善家做好了准备。
评分标准:前 2 点为必答,每点 2 分,后 2 点答出任意 1 点给 2 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断句题(3 分)答案:BDG
评分标准:断错不给分,断对一处给一分,断对两处给两分,断对三处给三分,超过三处给 0 分。
词语辨析题(3 分)答案:C
解析:“赵忠欲致之而予以侯封”,赵忠想要招揽他;“以致天下之士”,来招揽天下的贤士;二者都是“招揽”的意思,意义相同。
A 项正确,“其功可坐而待也”中的“坐”与成语“坐而论道”中的“坐”意义相同,都是“坐着”。
B 项正确,“之”是动词,去,到,往;“公将鼓之”的“之”是音节助词,无实义;二者用法不同。
D 项正确,“岂小人之所可屈”,难道是小人所能够使他屈服的;“屈节辱命”,使气节屈服使使命辱没;二者都是使动用法。
文意理解题(3 分)答案:C
解析:“傅燮为了让儿子在乱世施展才干”理解错误。在材料一中“汝有才智,勉之勉之!”意思是:你有才干,要努力啊!根据对应语句可知,傅燮称其子有才干,勉励儿子要努力,并没有要求其子在乱世施展才干,于文无 据,属于无中生有的内容。
A 项正确,材料一中“鄙任治中程球,球通奸利,士民怨之。……使君统政日浅,民未知教。……鄙不从。……鄙行至狄道,州别驾反应贼,先杀程球,次害鄙,贼遂进围汉阳。”意思是:耿鄙任用治中程球,程球等人大肆营私舞弊,因此官吏和百姓都怨恨他。……您主持政务时间不长,百姓还不懂得教化。……耿鄙不听从。……耿鄙大军行进到狄道,凉州别驾叛变,响应贼军,先杀了程球,再杀耿鄙,贼军因而进围汉阳郡。依此判断选项 A 陈述符合史实。
B 项正确,材料一中“时北地胡骑数千随贼攻郡,皆夙怀燮恩,共于城外叩头,求送燮归乡里。”意思是:当时,北地郡的数千胡人骑兵跟随贼军攻打郡城,都久怀傅燮的恩德,一起在城外叩头,请求护送傅燮返回故乡。B 选项的概述正确。
D 项正确,材料二中“‘遇不遇,命也;有功不论,时也。’守正而不竞,安命而不为已甚之辞,坦夷以任天,而但尽其在己。”意思是:“遇不遇得到明主,这是命运决定的;有功而不能论功行赏,这是时机决定的。”他洁身自好而不追逐名利,安于天命而不发牢骚、不埋怨,宽广坦荡地听任上天的安排,而只是尽自己所能去踏实做事。
翻译题(8 分)
译文:不如停止军事行动、修养德行,严明赏赐、坚决处罚,贼人得到宽缓,必定认为我们怯懦。得分点: “息”,停止、使军队休息;“明”,严明;“宽挺”,宽缓。
评分标准:译出大意给 1 分, “息”“明”“宽挺”,每译对一处给 1 分。
译文:所以知道傅燮不仅仅是守大节、通大义的人,他可以成为身负国家重任的大臣这一点是恰当的。得分点:“故”,所以;“徒”,仅仅、只是;“允”,恰当;
评分标准:译出大意给 1 分, “故”“徒”“允”,每译对一处给 1 分。
简答题(5 分)答案
①耿鄙用人失当,导致军民异心,傅燮建议耿鄙休整军队,培养威信;
②傅燮被围汉阳时坚守城池,宁死不降;
③傅燮面对黄衍的拉拢,严词拒绝。
评分标准:一点 1 分,两点 3 分,三点 5 分。
(二)古诗词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
答案:C
解析:“直接写出”错误,借用典故为间接描写。
答案:
不矛盾。(1 分)
①“搜诗空费九回肠”是诗人复杂情感难以排遣的苦闷表现(1 分)。诗人从少年意气到暮年无成,放眼壮丽山河只有无尽乡愁,加上为官艰辛被贬陈留,愁肠百结,“空费”二字道尽努力以作诗排遣愁绪却无果的苦闷(1 分)。
②“世事千般酒一觞”是无奈后的暂求解脱(1 分)。面对羁旅浮沉、世事千般,往事无常,诗人只能借酒将“千般”愁绪强压于“一觞”,看似洒脱豁达,实为无力抗争的自我麻醉与自我抚慰(1 分)。
③酒在这里成为了他逃避现实痛苦的一种方式,与颈联中以诗难以排解的忧愁并不矛盾,而是在忧愁无法消解的情况下,另一种无奈的情感宣泄,是更深层次的痛苦体现。(1 分)
评分标准:观点明确(不矛盾)1 分,两句诗分句解析各 2 分(情感定位 1 分,内涵阐释 1 分),整体关联 1 分。如学生答“矛盾”不得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答案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凌”“顷”“勋”。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5 小题,18 分)
答案
源-原;犯-范。(2 分)
答案:B
解析:画波浪线的句子和B 项的引号作用都表示“特殊含义”。
A 项表示“特定称谓”;C 项表“讽刺”;D 项表示“引用”。
答案
甲:浴室中的淋浴喷头也同样危险(答出阐述对象“淋浴喷头”或“喷头”1 分,“也同样危险”或语义接近的 1 分)乙:切断传播链/定期冲洗和深度消杀(前者是原文版,估计能答出者寥寥无几;后者是根据下文概括的,“定期冲洗”和“深度消杀”各 1 分)
答案
②修改为:沐浴花洒在使用前最好放水约 1 分钟以排出沉积的“死水”/沐浴花洒在使用前最好放水 1 分钟左右以排出沉积的“死水”;
⑤修改为:军团菌肺炎虽然凶险(正确指出其序号 1 分,修改正确 1 分)
评分标准:②语病为“约”和“左右”“语义重复”,应删去其一;⑤语病为“语序不当”。
答案
①科学性:运用“冷凝水”“生物膜”“气溶胶”等科学术语,给读者介绍科学知识。
②通俗性:“寄宿”“狡猾”运用拟人手法,“细菌堡垒”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③逻辑性:依次介绍军团菌在空调、淋浴喷头里成为“隐形杀手”的过程,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④严谨性:“广泛”“可能”等用词精准严谨。
评分标准:5 分。答出任意一点 1 分,两点 3 分,三点 5 分,意思对即可。只答关键词,不结合材料最高给 2 分。四.写作(60 分)
命题意图
本题紧扣时代脉搏,聚焦当下中国社会在科技与文化领域蓬勃发展的创新浪潮(国潮、文创、AI、量子计算、高端制造等)以及由此在年轻一代中引发的深刻反思——“为什么我们没有?”这一追问。该现象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思辨价值。高中生身处科技创新日新月异、文化自信日益增强的时代,对“创新”这一话题既有关注也有困惑。题目旨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创新本质、培养理性批判精神、明确自身立场与责任、锻炼思辨表达能力。题目贴
近学生认知范围(他们本身就是这“追问”群体的一部分或观察者),同时具有足够的深度和张力,能有效区分不同思维层次。
材料解读
材料正文包含三句话。
第一句:“继国潮、文创之后,创新浪潮又席卷了人工智能、量子计算、高端制造等多个领域。”点明了时代背景: 中国在多个前沿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创新热潮。这既是成就的展示,也为下文年轻人的“追问”提供了具体语境。“席卷”一词强调了创新浪潮的广泛性与强劲势头。
第二句:“与此同时,‘为什么我们没有?’的追问在年轻人中此起彼伏……” 引出核心现象:年轻人在目睹这些创新浪潮时,普遍产生了一种“缺位焦虑”或“追赶意识”,并通过“为什么我们没有?”这一简洁有力的问句表达出来。“此起彼伏”表明这种现象的普遍性和持续性。
第三句话是材料的重点:“有人视这一追问为对标创新的动力,也有人视其为盲目的‘追星式创新’。”明确了对“追问”现象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观点 1(积极评价)认为这种追问体现了忧患意识、对标先进的清醒认知,是激发自主创新、奋起直追的内在动力(动力源);观点 2(消极评价)认为这种追问带有盲目跟风、急功近利的色彩,类似于“追星”的狂热与肤浅,缺乏独立思考和扎实积累,是非理性的、盲目的行为(“追星式创新”)。
第二段的写作要求是“对此请明确立场和观点”因此学生必须清晰、坚定地选择支持材料中提供的某一种观点
(视追问为动力 / 视追问为盲目),或者提出一个更辩证、更深刻的第三种观点(但需明确,且必须建立在对材料两种观点的深刻理解与回应基础上)。文章必须围绕这个核心立场展开论证。模棱两可、立场模糊是重大缺陷。
打分提醒
①核心概念偏离:若文章通篇谈论科技发展、文化自信、青年责任等,但未紧扣“为什么我们没有?”这一特定“追问”现象及其引发的两种评价进行深入分析,视为偏离核心。最高不超过 44 分。行文中部分偏离或弱化此核心,视
程度酌情扣分。若完全脱离“创新”背景(如大谈攀比心理、教育问题等),最高不超过 30 分。
②立场观点不明确:若文章未能清晰表明是支持“动力说”、支持“盲目说”,还是提出并论证一个明确的、更高阶的辩证观点,或者试图“各打五十大板”而无明确主见,或者重心偏移到“我们应该如何创新”(“怎么做”)而忽略了对“追问”现象本身的评价分析,最高不超过 44 分。“怎么做”可以作为文章结尾部分的升华或建议,但不能成为主体论证内容。
③分析论证的深度与针对性不足:若分析流于表面,仅简单重复材料观点或堆砌事例,缺乏对“追问”本质、动因、后果的深入挖掘,或未能有效结合“青年”这一主体身份特征,最高不超过 47 分。
④价值观导向错误:若文章表现出极端的民族虚无主义(全盘否定自身)或盲目自大(无视差距),或宣扬消极躺平、过度焦虑等极端负面情绪,最高不超过 36 分。价值观严重错误、情绪极端负面的,不超过 20 分。
⑤文体不清的文章,赋分视情况而定,但最高 44 分。
⑥建议平均分控制在 43 分左右。围绕核心“追问”现象且立场基本明确的,争取打 43 分以上;分析有一定深度、论证较充分的,争取打 45 分以上;见解深刻、逻辑严密、论证有力、文采斐然的,大胆打高分(48 分以上)。
具体评分标准
第一档(55-60 分)能明确支持材料中某一观点并赋予更深内涵,或提出一个更辩证、更独到且论证充分的新观点
(如指出追问本身是中性的,关键在如何引导和转化;或追问既是动力也是警示,需警惕其异化等)。分析论证精深透彻,对“为什么我们没有?”这一追问现象的根源、本质、双重性(动力与风险)有极其深刻、独到的剖析。紧密结合时代背景与青年身份,论证层层递进,鞭辟入里。能有效运用理论、事例进行有力支撑。文章结构清晰严谨,逻辑自洽。语言表达精准、流畅、有文采,富有思辨性和感染力。
第二档(48-54 分)清晰选择支持“动力说”或“盲目说”,或提出一个明确、合理的辩证观点。能围绕核心立场,对追问现象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如分析其产生原因、积极作用/消极危害、与青年成长的关系等)。论证过程清晰,论据选择恰当,能支撑观点。能体现一定的思辨性。结构完整,语言流畅:文章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语言表达通顺、准确,有一定表现力。
第三档(42-47 分):立场基本明确,但可能不够突出或略显简单。能围绕“追问”现象进行论述,但分析可能比较浅显(如仅停留在现象描述或简单举例),或未能充分展开对两种评价的辨析,或对“青年”视角结合不够紧密。论证过程基本完整,但逻辑性、深刻性有待加强。结构基本完整,语言通顺:文章结构大致清晰,语言表达基本通顺,无明显语病。
第四档(36-41 分)立场模糊或摇摆不定。对“为什么我们没有?”这一特定追问现象关注不足,大量篇幅在泛谈创
新的重要性、科技发展、青年责任等,未能紧扣材料核心分歧进行评价分析。或者重心明显偏移到“我们应该如何创新”(怎么做)。缺乏深入分析,堆砌材料或事例,逻辑不清,论证乏力。结构不够清晰,语言表达平淡或偶有语病。
第五档(31-35 分)基本未围绕“为什么我们没有?”的追问现象及其评价展开。观点混乱或价值观存在明显偏差。缺乏有效论证,内容单薄,逻辑混乱。结构不完整,语言表达多处不通顺。
第六档(0-30 分)套题、离题、较严重的偏题,酌情可得 0—30 分。若仍有部分与主题相关,可给 21-30。有以上问题,并且字数严重不达标的,结构残缺,对于明显全文套题抄袭(包括抄本试卷上的素材)的,要严格打压,打分在 15 分以下。(第六档很难制定更为详细的参照区间,请大家根据以上大体的区间设定,并综合考量文章各方面情
况打分。没那么严重的,不要轻易打 15 分以下。已经很严重的,也请千万不要打 30 分以上。低分作文是仲裁卷的一个重要来源,打分务必谨慎。)
注:①无题目扣 2 分;3 个错别字扣 1 分,重复的不计,最多扣 3 分;标点错 3-5 处扣 1 分,6 处以上扣 2 分,最多扣 2 分。②字数严重不足评分标准:600 字至 800 字,缺 50 扣 1 分;500-600 字,25-35 分;400-500 字,15-25 分; 300 字以下,10 分以内。
附: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韩遂将边章及北宫伯玉、李文侯等杀掉,率军十余万人,包围陇西郡,太守李相如叛变,与韩遂联合。凉州刺史耿鄙率领六郡的部队讨伐韩遂。耿鄙任用治中程球,程球等人大肆营私舞弊,因此官吏和百姓都怨恨他。汉阳太守傅燮对耿鄙说:“您主持政务时间不长,百姓还不懂得教化。贼寇听到大军将到,必然万众一心,边塞的士兵大都勇猛善战,锐不可当;然而刚刚组织的部队,上下尚未和睦,万一发生内乱,尽管后悔也来不及了。不如停止军事行动、修养德行,明确赏赐、坚决处罚,贼人得到宽缓,必定认为我们怯懦。他们之间就会争权夺利,肯定分崩离析。然后率领已经教化好的民众,去征讨叛乱的贼寇,大功可以坐着等待完成!”耿鄙不听从。夏季,四月,耿鄙大军行进到狄道,凉州别驾叛变,响应贼军,先杀了程球,再杀耿鄙。贼军因而进围汉阳郡。城中兵少,粮尽,但傅燮仍然坚守。
当时,北地郡的数千胡人骑兵跟随贼军攻打郡城,都久怀傅燮的恩德,一起在城外叩头,请求护送傅燮返回故乡。傅燮的儿子傅幹只有十三岁,对傅燮说:“皇上昏庸胡涂,致使您在朝中无法容身。如今部下兵少,无法坚 守,应该听从羌人、胡人的请求,回归故乡,将来等待有圣明的天子出来,再去辅佐。”话没说完,傅燮感慨地说:“你知道我必死吗!”圣人可以通达自己的节操,其次可以坚守自己的气节。商纣王暴虐,但伯夷仍然不食周粟而死。我赶上天下大乱,不能实现自己浩然的气节,享受俸禄,又想逃避灾难吗!我将要到哪里去,我一定会死在这里!你有才干,要努力啊!主簿杨会是我的程婴。
狄道人王国派前酒泉太守黄衍劝说傅燮道:“天下已不再是汉朝的天下,您肯留心替我们带领我们吗?” 傅燮摸着剑柄叱责黄衍说:“你身为国家正式任命的官员,反倒替贼人说话吗!”于是就指挥左右的人进兵,在战场上牺牲。
材料二:
汉朝将要灭亡的时候,还有能够作为社稷之臣的人吗?大概只有傅燮堪称社稷之臣吧!他讨伐黄巾而立下功劳,赵忠想要笼络他而封他为侯,傅燮不接受。当时,有军功而拒绝宦官的拉拢,不仅仅是赏赐再也轮不到自己身上,还将因此而获罪。傅燮拒绝了赵忠的拉拢而赵忠不能对他进行打击报复,忌惮他的名声而不敢加害他,傅燮的德行威势足以令掌权的宦官感到害怕而被他所制约,真是太博大了。
傅燮拒绝赵忠拉拢时说:“遇不遇得到明主,这是命运决定的;有功而不能论功行赏,这是时机决定的。”他洁身自好而不追逐名利,安于天命而不发牢骚、不埋怨,宽广坦荡地听任上天的安排,而只是尽自己所能去踏实做事,以自己的雅量来冲淡外界宠辱对自己的影响,而小人不能窥测他的限度。他在任汉阳太守时,其他人都正在自恨没能及早抽身而退,而傅燮却早已经心如铁石,不需要引直爽之气来激励自己的必死之心。像傅燮这样的人,难道是小人能够使其屈服的吗!又难道是小人所能伤害的吗!像傅燮这种人,如果托孤于他,他一定会正色从容地控制危险和祸乱。所以知道傅燮不仅仅是守大节、通大义的人,他可以成为身负国家重任的大臣这一点是恰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