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2015年高中地理优质课鲁教版必修三4.2《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课件(22张ppt) 教案 学案 视频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烟台市2015年高中地理优质课鲁教版必修三4.2《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课件(22张ppt) 教案 学案 视频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7-01 20:54:54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 第二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东北地区为例新闻话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部分摘要
——(四)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产能,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主产区建设,探索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推进产业链和价值链建设,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学习目标认识黑土、林区、湿地开发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保护措施;
通过合作学习、合作探究,探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树立人地和谐的发展观。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 东北黑土区是世界仅存的“三大黑土区”之一。研究表明,黑土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土层深厚,生产力高,属于肥沃的土壤类型。但是,东北地区黑土层的形成过程十分漫长,每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需要400年。 (一)黑土的开发(1)东北地区黑土开发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2)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解决措施有哪些?粮安天下,地为根基! 学习探究1:(二)湿地保护功能:①调节气候②蓄洪防洪③促淤造陆④降解污染,被称为“地球之肾”⑤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⑥湿地还是鹤类等大型水禽的栖息地 原因沼泽地的开垦;
湿地植被的破坏措施建立湿地保护区退田还湿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三)林业的发展林海之乡林场忙忙林场萧条(1)东北地区林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2)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解决措施有哪些?学习探究3:(小组活动)(四)特色农业拓展探究1、观看视频,请你简要说明龙口市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做了哪些有益举措?
2、结合我们学习的知识,为当地农民增产、增收,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你还能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 发展特色农业,能带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发展特色农业,必须遵循“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走科技兴农之路”的原则,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统一。当堂小结森林资源减少、覆盖率下降、
森林质量下降、生态环境恶化重采轻育、采伐量超过生长量、森林火灾、毁林开荒、滥砍乱伐以营林为主,合理采伐;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生态环境。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湿地面积逐年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沼泽地的开垦;湿地植被的破坏。建立湿地保护区,退田还湿,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黑土的潜力尚未充分发挥
土壤冲刷,表土流失严重,肥力下降,作物单产和品质下降。黑土开垦为耕地,自然平衡破坏;降水集中,多暴雨;平原地势有起伏等科学耕作——少耕深松,耕松结合,深松蓄水; 加强黑土的培肥,增施有机肥,秸杆还田; 植树造林,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一般思路基本状况存在问题产生原因解决措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振兴东北要从发展现代农业开始”,今后黑龙江垦区将围绕“粮、牧、企”的结构模式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尽早实现“北大荒”走向“北大仓”之后再走向“北大商”的基本构想。据此回答1~2题。
1.目前,黑龙江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有 (   )
A.黑土农业作业区撂荒严重
B.不合理灌溉引起土壤盐碱化
C.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
D.过度开垦,土地荒漠化十分严重
2.对黑龙江垦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粮、牧、企”结构中的“企”是指为粮、牧提供机械化生产支持的企业
B.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的过程主要依赖加大科技投入
C.“北大仓”要走向“北大商”必须依靠扩大耕地面积
D.产业结构调整多面向国内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巩固练习CD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下图为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完成3、4题。3.根据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可推断出( )
A.甲地海拔较高 B.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
C.丁地地势低平 D.丁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甲地
4.目前,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大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是( )
①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②增加耕地面积 ③增加农业资金投入 ④改变耕作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B课后作业 东北地区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也十分重视特色农业的发展,形成了许多特色农业基地。结合教材“课后活动”内容,搜集相关资料,查找:东北地区出产哪些特色农产品?形成规模的特色农业基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区域?感谢各位的参与!祝同学们学习愉快!《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东北地区为例》第二课时导学简案

【导入新课】
新闻话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部分摘要
——(四)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产能,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主产区建设,探索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推进产业链和价值链建设,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学习目标】
1、认识黑土、林区、湿地开发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保护措施
2、通过合作学习、合作探究,探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3、树立人地和谐的发展观,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
【教学内容】
(一)黑土的开发
材料展示:PPT相关图片
学习探究1:
通过对PPT图片材料的观察、思考,结合课本P95—P96“黑土的开发”,对照东北地区地形图,探究学习、问题作答:
(1)东北黑土的开发出现了什么问题?
(2)黑土退化的原因是什么?
(3)解决存在问题的措施有哪些?
探究小结:
(二)湿地的保护
材料展示:视频资料
学习探究2:
通过观看视频,结合课本P96“湿地的保护”P97“知识窗” ,对照东北地区湿地分布图探究学习、问题作答:
(1)湿地有哪些功能?
(2)东北地区湿地开发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3))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4)保护湿地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探究小结:
(三)林业的发展
材料展示:PPT相关图片
学习探究3:
通过对PPT图片材料的观察、思考,结合课本p96“林业的发展 ”,对照东北地区林业分布图,探究学习、问题作答:
(1)东北林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2)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解决措施有哪些?
探究小结:
(四)特色农业:
借鉴龙口市当地特色农业的发展之路,通过自主学习、小组检测的形式,课后完成对东北地区特色农业相关知识的探究学习。
材料展示:龙口市乡土材料视频
乡土地理探究:
(1)观看视频,请你简要说明龙口市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做了哪些有益举措?

(2)结合我们学习的知识,为当地农民增产、增收,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你还能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
(开放性答案)
基本思路: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走科技兴农之路
【当堂小结】
【巩固练习】
“振兴东北要从发展现代农业开始”,今后黑龙江垦区将围绕“粮、牧、企”的结构模式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尽早实现“北大荒”走向“北大仓”之后再走向“北大商”的基本构想。据此回答1~2题。
1.目前,黑龙江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有 (   )
A.黑土农业作业区“撂荒”严重 B.不合理灌溉引起土壤盐碱化
C.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 D.过度开垦,土地荒漠化十分严重
2.对黑龙江垦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粮、牧、企”结构中的“企”是指为粮、牧提供机械化生产支持的企业
B.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的过程主要依赖加大科技投入
C.“北大仓”要走向“北大商”必须依靠扩大耕地面积
D.产业结构调整多面向国内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下图为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完成3、4题
3.根据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可推断出( )
A.甲地海拔较高B.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
C.丁地地势低平D.丁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甲地
4.目前,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大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是( )
①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②增加耕地面积 ③增加农业资金投入 ④改变耕作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课后作业】:
东北地区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也十分重视特色农业的发展,形成了许多特色农业基地。结合教材“课后活动”内容,搜集相关资料,查找:东北地区出产哪些特色农产品?形成规模的特色农业基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区域?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第二学时教案
莱阳市第一中学
2015.11
教材分析
教材本部分内容介绍了东北地区主要由于人为方面的原因导致黑土、林业以及湿地等产生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做好黑土、林业和湿地的整治工作,是东北地区农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
教学重点:认识黑土、林区、湿地开发利用中产生的问题以及保护措施。
教学难点:探讨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树立人地和谐的发展观点。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一节了解东北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土地资源优势和开发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结构和以及农业生产布局,使学生对东北的农业生产现状和发展方向有了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发现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总结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思路
教学目标
1、认识黑土、林区、湿地开发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保护措施
2、通过合作学习、合作探究,探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人地和谐的发展观。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
教学过程设计
导课:“十三五规划纲要”
新授:
教师点拨:探究区域发展问题的一般步骤:
现状→问题→原因→措施
(一)黑土的开发
【学习探究一】:根据图文资料及课本p95—96“黑土的开发 ”结合东北地区的地形、气候,回答以下问题。
①东北黑土开发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②黑土退化的原因是什么?
③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展示,点评。
(二)湿地的保护:
【学习探究二】:观看视频,结合课本P96“湿地的保护”P97“知识窗”自主完成以下问题
①湿地有哪些功能?
②东北地区湿地开发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③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④保护湿地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展示,点拨。
(三)林业的发展:
【学习探究三】:结合图片并阅读课本p96“林业的发展 ”快速找出以下问题:
①东北林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③解决措施有哪些?
(四)特色农业
拓展探究:观看视频探究以下问题:
1、观看视频,找出龙口市在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做了哪些有益举措?
2、结合我们学习的知识,为当地农民增产、增收,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你还能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
小结:
随堂练习:
作业:
东北地区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也十分重视特色农业的发展,形成了许多特色农业基地。结合教材“课后活动”内容,搜集相关资料,查找:东北地区出产哪些特色农产品?形成规模的特色农业基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