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高频考点专训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二章 高频考点专训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6-30 15:57: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项训练一:物态变化现象及吸放热情况
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它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判断物态变化的关键是先弄清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始、末状态,然后再根据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来判断。
物态变化的判断
1.(中考·泰安)吃刚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的冰糕,舌头往往会被冻在冰糕上,
这是因为舌头上的水发生了(  )
A.熔化
B.凝固
C.蒸发
D.凝华
2.(中考·绵阳)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象:现象一,剥开冰棒纸时,冰棒周围冒“白气”;现象二,在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以上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分别是(  )
A.冰棒局部升华;呼出的水蒸气液化
B.冰棒局部升华;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C.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呼出的水蒸气液化
D.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3.(2015·锦州)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凝华现象
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4.(中考·桂林)以下物态变化的事例中,属于凝华的是(  )
A.冬天池塘的水面上结了一层薄冰
B.北方的冬天,冰冻的衣服在-10
℃时也能晾干
C.刚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在其表面上附着一层“白霜”
D.刚从冰箱取出的冰棒,在其表面周围“冒”出的“白气”
5.(中考·娄底)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
  
6.实施人工降雨时,撒在云层上的干冰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_
_______(填“吸”或“放”)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形成降雨。
7.(中考·雅安)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  )
①春天,冰雪融化
②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③秋天,清晨出现的雾
④冬天,早晨在太阳照射下,草地上的霜消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放热及应用
8.(中考·新疆)今年四月下旬,新疆多地普遍降雪,融雪时气温下降,这是因为雪(  )
A.熔化放热
B.凝固放热
C.熔化吸热
D.凝固吸热
9.下列各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升华吸热的是(  )
  
 
  
 C.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没熔化却变小
10.下列现象中利用了升华吸热的是(  )
A.向地上洒水会使周围更凉快
B.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冰凉
C.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
D.游完泳上岸后感到有点冷
专项训练二:用图像法描述物理过程
 图像法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由于它表示一个量随另一个量的变化情况,它形象、直观。例如,晶体在熔化前(后)吸热升温,反映在图像上是上升曲线;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反映在图像上是与横轴(时间轴)平行的直线。在解题时要注意弄清图像中横坐标、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以及图像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凝固)图像
1.(2015·龙岩)一杯温水放入正常工作的冰箱冷冻室内,图中能正确反映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
2.(中考·随州)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如图甲所示)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加热时间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如图乙所示(M为实线,N为虚线),在35
min内M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第2题)
A.这种加热方法一般称为“水浴法”,优点是被加热物质受热比较均匀,缺点是加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

B.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晶体
C.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非晶体
D.由图乙知,M肯定是晶体,N肯定是非晶体
液体沸腾图像
3.(2015·泰安)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水沸腾过程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4.(中考·吉林)在探究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沸腾实验时,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如图是甲、乙两组同学绘制的沸腾图像。由图像可知,水在沸腾时的特点是:吸收热量,__________。为合理缩短实验时间,________组应适当减少水的质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 )(第4题)
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5.教室内的气温为25
℃,小江同学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图中能比较正确地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6.(中考·资阳)室内温度为20
℃,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画出能正确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的大致图像。
( http: / / www.21cnjy.com / )(第6题)
答案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专项训练一
1.B 2.C
3.C 点拨: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选项A错误。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液化现象,选项B错误。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选项C正确。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不属于凝固现象,选项D错误。故选C。
4.C 5.C 6.升华;吸 7.B 8.C 9.C
10.C 点拨:A中现象是汽化(蒸发)吸热;B中现象是熔化吸热;C中现象是升华吸热;D中现象是汽化(蒸发)吸热。
专项训练二
1.D
2.A 点拨:由于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是100
℃,当水达到沸点时,虽然继续加热,但其温度保持不变,因此“水浴法”加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
℃,A正确;根据图像可知,M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因此M一定是晶体;而N仍然是固体,没有熔化,不知其是否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因此不能确定它是晶体,还是非晶体,故B、C、D都错误。
3.D
4.停表(钟表);温度计;温度保持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变;乙 点拨:探究水的沸腾,即探究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所以需要用到温度计测量温度,停表(钟表)来测量时间;由图像知,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甲乙两组的沸点相同,乙组加热用的时间较长,所以乙组水的质量较大,应减少乙组的水的质量。
5.D 点拨:开始由于酒精蒸发吸热,温度计的示数会逐渐降低,当酒精蒸发完以后,温度计的示数会逐渐升高,直至与室温相同。因此符合的图像是D。
6.解:如图所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 )(第6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