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河北少儿版)八年级上册导学案:第四单元2.2动物行为的类型(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河北少儿版)八年级上册导学案:第四单元2.2动物行为的类型(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06-30 16:41: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2.2动物行为的类型
【学习目标】
举例说出动物的各种行为类型,知道各种行为类型对动物的生存和生殖的意义。
【重难点】
举例说出动物的各种行为类型。
二.【学习过程】
(一)预习检测
1、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采取__________和________有时是这两种方法的结合,从而掌握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法是在
中实地观察动物的各种行为。观察时,要详细、

地作好记录。
3、实验法是通过各种
研究动物的行为。通常是诱导某些动物行为发生的
,然后
动物行为怎样进行,再
动物行为产生的缘由。
4、复杂多样的动物行为,对于生物的生存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动物对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请完成下表。
动物行为的类型
概念
特点
意义
举例
获取生存所需食物
捕食
维持个体生存
猫捉老鼠
攻击行为
动物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域等相互攻击的行为
很少

有利于维持

两只狗争夺骨头
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
躲避敌害
有利于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
蜥蜴断尾
与繁殖后代有关的行为
越高等的动物,繁殖行为越
有利于种族的繁盛
母鸡抱窝
随地球、日、月的周期变化形成的有周期、节律的行为
周期性
动物适应环境节律的结果
鱼的洄游
同种生物维系群体共同生存的行为
、共同维系
有利于种族的生存和延续
蜂群
(二)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1.防御行为与攻击行为的区别。
行为类型
争斗双方
目的
特点
防御行为
动物
捕食
你死我活的斗争
攻击行为
动物
个体
争夺

和配偶
2.一只老鹰在天空盘旋,当发现草地上有野兔时,立即俯身冲下捕捉野兔,野兔发现老鹰就飞快地奔向洞穴躲藏起来。想一想,老鹰和野兔的行为各是什么行为及这些行为的意义是什么。
3.观察蚂蚁搬运食物的图片。
(1)蚂蚁搬运食物是一种什么行为
(2)还有什么动物具有这种行为
(3)在社群行为中处于首领地位的动物,是怎样得到“领导”地位的 它在群体中享有哪些特权
(三)交流展示
学生展示本组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利用都媒体课件纠错、强调和补充。
三、【抽测达标】
1.
下列研究行为的方法中,属于实验法的是
(
)
A.
用摄像机拍摄猎豹的运动,研究猎豹追击猎物的方法
B.
用望远镜观察鸟类繁殖的活动
C.
动物园用闭路电视研究东北虎生育幼虎的过程
D.
用声波干扰水中活动的海豚,观察海豚对声波的反应
2.
下列行为不属于觅食行为的是
(
)
A.
羊吃草
B.
瓢虫食蚜虫
C.
蟾蜍冬眠
D.
猫吃鼠
3.
唐朝诗人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写到:“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琢春泥”,这句诗反映了鸟的
(
)
A.
攻击行为
B.
贮食行为
C.
繁殖行为
D.
防御行为
4.
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防御行为的是
(
)
A.
黄鼬在遇到敌害追击时释放臭气
B.
青蛙在繁殖季节雌雄抱在一起
C.
大雁冬去春来
D.
蜜蜂的群体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5.
我们说蚂蚁的群体是一个社群,也就是说蚂蚁具有社群行为。这是因为
(
)
A.
蚁群中蚂蚁的数目很多
B.
蚁群中各个成员能够独立生活
C.
蚁群中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D.
蚂蚁聚集在一起可以防御敌害
6、下列行为是攻击行为的是
(
)
A.两只雄海豹为了争夺一只雌海豹而斗争
B.一条蛇在追击一只青蛙
C.一只鹰捕食一只飞行的小鸟
D.螃蟹举起蟹钳反击天敌的进攻
7、马蜂遭受袭击时,蜂群共同向侵犯者发起攻击,从个体和群体的角度来看分别属于(
)
A.
攻击行为和社群行为
B.
防御行为和社群行为
C.
取食行为和社群行为
D.
学习行为和防御行为
四、拓展延伸
某动物学家在野外观察到一组镜头:一群狼追捕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群鹿。开始鹿群在吃草,当狼群接近时,有一只鹿突然尾巴停止摆动,然后向水平方向伸出,最后竖起尾巴,露出肛门周围的白色后盾,拔腿就跑,其余的鹿看到白色的肛门后盾,立即竖起尾巴跟着为首的鹿逃跑。在逃跑的途中,一只跛脚的鹿终于掉队了,狼群嚎叫着抢食猎物,你争我夺,相互厮杀。
(1)为首的鹿先露出白色的肛门后盾,这是一种________行为;狼群间的相互争斗是一种________行为。
(2)狼捕食鹿,对鹿的个体生存________,但对鹿的种族延续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狼捕食鹿的这种行为是不是攻击行为?为什么?
五、反思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参考答案】
(一)预习检测
1、观察法
实验法
动物行为的规律和发生的原理
2、自然环境
真实
客观
3、实验
外在因素
观察
分析
4、觅食行为
受到致命性伤害
个体生存
种族延续
防御性为
繁殖行为
复杂
节律行为
社群行为
分工合作
(二)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1、
行为类型
争斗双方
目的
特点
防御行为
不同种动物
捕食
你死我活的斗争
攻击行为
同种动物不同个体
争夺领域、食物和配偶
不以伤害对方为目的
2、老鹰捕捉野兔是捕食行为,野兔飞快地奔向洞穴躲藏起来属于防御行为。它们的行为都有利于自身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
3、(1)蚂蚁共同搬运食物,是一种共同合作的行为,属于社群行为。
(2)蜜蜂、大猩猩、狮子、狒狒、猴子等。
(3)首领地位,是通过攻击行为而获得的。在攻击行为中总占优势的动物个体,就获得了这个群体的“领导”地位。它有对食物、配偶等选择的优先权。
【抽测达标】
1、D
2、C
3、C
4、A
5、C
6、A
7、B
【拓展延伸】
(1)防御
攻击(2)不利
有利
( http: / / www.21cnjy.com )
淘汰弱小的个体,保存强大的个体
(3)不是,这不是发生在同种个体之间,而是两种生物之间的捕食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