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6-30 20:52: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初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说课稿
本次说课,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说课标
1、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2、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二、说教材
1、教学内容:《难忘九一八》是人教版《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节的教学内容。包括:九一八事变,蒋介石不抵抗政策,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西安事变及和平解决的意义。
2、地位作用:
地位作用:本课是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
( http: / / www.21cnjy.com )争”的开篇课,主要介绍了两个重大历史事件,即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这两个历史事件的发生:一是导致了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二是促使国共两党从内战转向合作抗日。是承上启下的一节课,掌握本课内容,将为全民族抗战内容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说学情
【认知分析】
本课内容目标达成的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八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知识的储备,对新生事物感兴趣,尤其对社会热点比较关注。而且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体对抗日战争这段历史有一定的认识。但是比较零散、片面,不系统,只有表象的认识,缺乏实质的理解。
【能力分析】
他们已经具备了阅读能力,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直观形象的事物乐于接受,而对抽象事物则较难理解,对事物的分析理解能力有待训练提高。本课中通过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问题的讨论分析来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情感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他们的认识以感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认识为主,对新鲜、有趣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并具有朴素的爱憎情感。通过对这段历史的了解,激发学生反抗外来侵略保卫祖国的民族责任感,树立学生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人生观。
说目标、重难点:
基于对教材理解的和分析,结合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和能力,遵循课程标准精神,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自主阅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总结、归纳和表述能力;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和识图能力;增强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让学生讲述九一八事变的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程、结果,掌握九一八事变的史实,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让学生阅读史料,了解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及东北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的史实,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
(3)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情景再现,激发学生的兴趣,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
(4)通过让学生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决西安事变,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增强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认识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2)认识中国共产党当在西安事变中的重要作用,认同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华民族的利益。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
2.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解决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史料图片资料,让学生讲述九一八事变的过程、结果,掌握九一八事变的史实。
(2)通过让学生阅读课文、观看视频,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通过让学生小组讨论,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3.教学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解决方法:通过让学生阅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课文、观看视频,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通过让学生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结合当时宏观的社会大背景及国际国内形势,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五、说教学策略
针对历史学科的自身特点、本课内容和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心理特点,在本课教学中采取情景再现、论从史出、设疑讨论、分组合作探究等方法,借助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努力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育理念,从而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1.教法设计:讲述法,图例法,分析法,情景教学法,史料分析法。
2.学法设计:自主学习、阅读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联系实际法。
六、说教学准备:
运用多媒体展示视频课件、图片文字,充分调动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七、说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具实效性,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五个教学步骤:
步骤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时事导入:(历史和现实的结合,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视频:辽宁省沈阳市纪念“9.18事变”84周年,举行防空警报活动。
导入语:同学们,历史上的9月18日究竟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生了什么事,让我们中国人没齿难忘、痛心疾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段苦难的岁月,走进那段令国人深感耻辱的历史。由此进入新课的讲授。
步骤二、新课学习
(一)九一八事变
主要通过5个环节来完成。
环节1:
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学生阅读70页第一段内容,采用图表的形式提问完成九一八事变的时间、地点、经过和结果。解决本课的重点。
设计意图:学生整体感知九一八事变,培养学生表述历史事件的能力。
环节2:
设计问题: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多媒体课件出示一段史料(学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原因:①日本侵略中国计划预谋已久;
②为摆脱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影响;③蒋介石忙于“剿共”为日本提供可乘之机。
设计意图:学生了解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九一八事变,培养学生阅读史料,论从史出的能力。
环节3、出示日军在东北的滔天罪行图片,并配以《松花江上》的音乐。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义愤,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学生反对侵略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环节4、出示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内容,引导学生分析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的原因,通过图片形象的说明不抵抗政策造成的严重后果。
a多媒体课件显示蒋介石对张学良密令
( http: / / www.21cnjy.com ):九一八事变发生前后,蒋介石多次致电张学良,指示“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b学生阅读史料思考回答:面对日寇的侵略,蒋介石实行什么政策?为什么执行这种政策?
c教师:(多媒体课件)显示分析得出的结论。
政策:不抵抗政策;
原因:①认为打不过日本;②重点在“剿共”,镇压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运动;③寄希望国联解决。
结果:只有四个多月时间,东北三省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锦绣山河沦陷。
设计意图:学生了解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及其严重后果。培养学生阅读史料,论从史出的能力。
环节5、出示东北人民抗战的图片。
设计意图:了解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队组成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侵略;中共派杨靖宇等建立东北抗日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马占山嫩江桥抗战等事迹.树立学生的爱国情操,知道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
转折: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东北人民英
( http: / / www.21cnjy.com )勇抗敌,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日决心。最终,在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影响下,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将军联合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西安事变。
(二)西安事变
主要通过5个环节来完成。环环相扣,理清线索,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环节1:师生合作,分析背景
日军侵占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关头。结合一二·九运动的材料,理解中日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知道中共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进一步认识蒋介石的不抵抗态度,这是西安事变的背景,
设计意图:学生了解西安事变的背景,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环节2学生看一段西安事变视频,结合教材完成西安事变的经过的表格的口述。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
环节3、学生分组讨论: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置蒋介石?
同学们的观点不一,出示材料引导学生阅读,回答当时各主要政治力量的不同主张是什么。并出示中共和国民党方面的代表人物的图片,
设计意图:使同学们在发表自己观点的同时,培养参与合作意识。培养分析理解能力。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完。
环节4、学生分组讨论:“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设计意图:理解中共在西安事变中所起的关健作用,对学生进行爱党教育。突破本课的难点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
环节5西安事变最终结果如何?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什么影响?
设计意图:学生理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结果: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张学良释放蒋介石,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影响:使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教师分析讲解:西安事变后,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局势极为动荡。处死蒋介石,中国有可能重新陷入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而内战一起,必使日本有机可乘,从而有利于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不计宿怨,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党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方向转变。
步骤三、思考点题,总结全课:
(多媒体课件)学了”难忘九一八“这一课,请谈谈你难忘这一课里的哪些内容?比如难忘什么样的人、或者难忘什么样的事?为什么让你难忘?
材料展示:我们难忘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难忘蒋介石政府至国家民族利益而不顾实行不抵抗政策的丑恶嘴脸;难忘中国人民团结一致,誓死抗敌的坚强意志;难忘张学良、杨虎城将军以民族利益为重的爱国精神……
步骤四、巩固练习,目标达成
我设计了6道基础性的测试题,与同学们一起完成,共同检验一下学习效果。
步骤五、结合现实,升华提高
本课的课外思考题的布置
思考“‘九一八事变’给我们什么启示?”我们今天如何处理中日关系?
体现读史明智的思想,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
八、板书设计
14
难忘九一八
一、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的开始
1、九一八事变
2、东三省沦陷
3、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
二、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板书设计旨在体现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一目了然,为教学做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