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伐无道 诛暴秦”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伐无道 诛暴秦”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6-30 21:18: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课标要求】知道陈胜吴广起义。
【学习目标】
1.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了解陈胜、吴广起义过程以及秦朝灭亡、楚汉之争的基本历史知识。
2.通过对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原因的探究,培
( http: / / www.21cnjy.com )养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比较归纳能力。
3.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学习重点】陈胜吴广起义和秦末农民战争推翻秦的统治。?
【学习难点】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学习过程】
本课内容设计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官逼民反”。第二部分为“揭竿起义”。第三部分为“楚汉之争”。
一、官逼民反
1.阅读教材,秦的暴政表现在哪些方面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时在秦国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
材料二
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据估计,当时全国人口有2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三十万,南戍五岭又五十余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又七十余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
材料三
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
根据三则材料概括秦的暴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二、揭竿起义
1.读图并回答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结果——
意义——
2.各抒己见
假如没有这场大雨,你认为秦末农民战争还会不会爆发?为什么?
3.畅所欲言
有人说,秦始皇统一天下,功不可没,是个伟人;也有人说,秦始皇穷奢极欲,统治暴虐,是个暴君,你的观点是什么呢?
4.强盛一时的秦王朝迅速灭亡,留给你怎样的启示?
三、楚汉之争
1阅读教材找出巨鹿之战的时间、双方、结果。
2.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先后性质是否一样?为什么?
【自主构建】
【直击中考】
1.(2013年·辽宁省鞍山市)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太平天国运动
2.(2013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起义地点是(

A.陈
B.大泽乡
C.巨鹿
D.荥阳
3.(2013年·辽宁省鞍山市)“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高祖建的政权称西汉。被称作高祖的是(

A.陈胜
B.吴广
C.刘邦
D.项羽
4.(2011·宿迁)楚霸王项羽——宿迁的骄傲,成语“破釜沉舟”表现他勇往直前,绝不后退的决心。该成语出自下列那次战役(

A.涿鹿之战
B.牧野之战
C.巨鹿之战
D.官渡之战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郭沫若
材料二
就人类文明史而言,对书籍和读书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迫害时时都在发生从未中止。类似“焚书坑儒”这样的举动在中国历史上既非第一次,更远远算不上最大的一次。“焚书“更早在秦始皇之前一个半世纪即已发生:在商君教引下秦孝公“燔《诗》、《书》而明法令”。如果我们重新查帐的话,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直接后果真算不得十分严重。
——《“焚书坑儒”新说》
(1)两则材料所说的是历史上的什么事件?
(2)当时统治者是谁?他采纳谁的建议而实行的?他“烧残书籍”的目的何在?
(3)这次事件中在民间得以保留的书籍有哪些?
(4)材料中“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指的是什么局面?
(5)两则材料中,对于此事有不同的看法,你同意哪一种观点?为什么?
【课后反思】
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一、官逼民反
1.略
2.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严酷的刑法。
一、揭竿起义
1.时间——公元前209年
地点——大泽乡
领导人—陈胜、吴广
结果——失败
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放抗残暴的统治。
2.会。自己自圆其说。
3.评价任何一个历史人物都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
4.
启示:要实行仁政,爱惜民力。
三、楚汉之争
1.略
2.
不一样。秦灭亡之前属于农民战争,秦亡后属于统治阶级争夺帝位的斗争。
直击中考
1.A
2.B
3.
C
4.C
5.(1)焚书坑儒。(2)秦始皇。李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3)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4)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局面。
(5)这种做法不可取。这种做法虽然对巩固统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它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对我国古代文化造成了莫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