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前冲刺押题预测卷(北师大版)
一、填空题
1.淘气用小棒摆出了下面的图案。
如果用n表示三角形的个数,则3n表示:( );请你再写出一个可以用3n表示的生活中的规律:( )。
2.淘气用一张长方形纸剪图形(如下图)。请你填出每次剪出的图形形状,并写出长方形和剪出图形的内角和的度数。
长方形 ( )形 ( )形
内角和( )° 内角和( )° 内角和( )°
3.从下面的方格中选两个图形,使它们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又能拼成梯形。正确的答案是( )号和( )号。
4.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5.一个三角形的其中一个内角是60°,另外两个角可能是( °、 °),这个三角形按角分是( )三角形。
6.一个数由6个十、7个十分之一、8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数是( ),它的计数单位是( )。
7.如图所示,两个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如果∠3=130°,那么∠1=( )°,∠4=( )°。
8.把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纸片,按下面的规律拼成长方形。
(1)用( )个小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周长是12厘米。
(2)用n个小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周长是( )厘米。
9.一辆货车自重7.8吨,核载(核定的最大运载质量)13吨,车上已经装了5.2吨的货物。要想安全通过一座载重20吨的大桥,最多还能再装( )吨货物。
10.淘气感冒了,需要吃药。找杯子倒开水需要1分钟,等开水变凉需要一些时间,找药需要1分钟,量体温需要5分钟,吃药需要1分钟。他做完以上事情,至少用10分钟,那么淘气等开水变凉需要( )分钟。
11.奇思站在0.4米高的凳子上和爸爸比身高时,比爸爸高0.06米,已知爸爸身高1.85米,奇思身高( )米。
12.生长在卡拉哈里沙漠的尔威兹加树,被称为“世界上生长速度最慢的树”,100年大约只能长高28厘米。那么尔威兹加树经过20年大约能长( )厘米。
13.一块长方形草坪的长是12.5米、宽是6.8米,如果这种草坪每天每平方米大约可吸收0.02千克的二氧化碳,那么这块草坪每天大约可吸收( )千克的二氧化碳。
14.如图是由一个正方形(甲)和一个长方形(乙)组成的大长方形,则正方形(甲)的周长是( ),长方形(乙)的周长是(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15.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搭出这个立体图形最少要用( )个小正方体,最多要用( )个小正方体。
二、判断题
16.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17.算式0.9×1.6的积一定大于1.6。( )
18.因为小数1.2和小数1.200的大小相同,以它们的意义也相同。( )
19.五个数的平均数是6,这五个数中必有一个是6。( )
20.从上面和正面观察一个正方体魔方,看到的形状都相同。( )
21.军军用5厘米、1厘米、1厘米的3根小棒围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 )
22.在列竖式计算小数乘法和加减法时,要注意小数点对齐。( )
23.不会游泳的淘气要过一条平均水深1.2米的小河,身高1.5米的他也不一定安全。( )
三、选择题
24.奇思用4块小正方体搭了一个立体图形,他给这个立体图形再添一块(如下图所示)。从右面看,形状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B. C. D.
25.根据露出来的角,判断被信封遮住的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还是钝角三角形。以下四种情况,不能判断出三角形类型的是( )。
A.B.C. D.
26.数m、n在数线上的位置如下图所示,那么t所在的位置可能是( )的计算结果。
A.m+n B.n-m C.m×n D.m+n-1
27.同学们用不同的方式表示0.13,其中不正确的是( )。
A.B.C. D.
28.在计算1.5×1.3时,笑笑最初的方法是“1.5×1.3=1×1+0.5×0.3”。她发现这样计算出的结果与正确结果不一致。于是笑笑利用下图进行分析,她发现错误的原因是没有计算图中的(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③ D.②和④
29.将甲、乙、丙、丁四人1分钟跳绳成绩绘制成条形统计图。如果用一条直线表示四人的平均成绩,画得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30.下面各图的大正方形都看作“1”,阴影部分可以用0.03表示的是( )。
A. B. C. D.
31.从下图中找出一个点,与A、B连成一个等腰三角形。这个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2.一个三角形,其中两条边的长度是6厘米和11厘米。这个三角形第三条边的长度可能是( )厘米。
A.3 B.7 C.17 D.22
33.下面关系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四、计算题
34.直接写得数。
0.8×4= 53.8÷10= 1-0.45= 0.09×10=
3×1.5= 8.3-6.7= 0.4+0.23= 2.06×100=
35.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15.4+2.97= 11.6-7.39= 0.86×1.2=
36.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要有解答过程)
2.6+1.4×4 10-1.37-3.63 0.89×1.4+0.89×8.6
37.解方程。
8x÷2=24 4(y-3)=36 2x-0.5×20=18
38.计算如图各未知角的度数。
五、作图题
39.下面点子图上分别画好了图形的一条边,请你接着按要求画出相应的图形。
40.想一想、画一画。
(1)右边4种摆法,从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和图A一样的是( )。
(2)请分别画出图②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
六、解答题
41.周末,张叔叔骑山地自行车进行锻炼。定位目的地后,手机导航显示全程46千米。骑行2小时后,手机提示距离目的地还有6千米。张叔叔平均每小时骑行多少千米?
(1)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可以画一画,写一写。
(2)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42.平谷大桃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有白桃、蟠桃、油桃、黄桃四大系列。果农将桃子按品种分装到大小相同的盒子中,每盒装12个。每个黄桃约重0.3千克,每个蟠桃约重0.25千克。每盒黄桃比每盒蟠桃大约重多少千克?
43.赵阿姨响应“低碳环保·绿色出行”的号召,出门尽量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下图是她的手机APP显示的上周的出行数据。赵阿姨上周使用下面三种出行方式,一共出行了多少千米?
您本周一共: 乘地铁4次:共出行40.6千米 乘公交6次:共出行30.8千米 骑单车9次:共出行26.52千米 感谢您选择绿色出行。 继续加油哦!
44.体质指数法(BMI)是国际社会推荐的评价儿童(≥2岁)超重和肥胖的首选标准。四年级男生的体质指数标准是14.2~20.1kg/m2,乐乐的体质指数是23.2kg/m2,乐乐超重了吗?如果超重,超了多少kg/m2?
45.棋盘山野生动物园一直深受小朋友喜爱。在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都选择游览棋盘山野生动物园。游览时,二年级老师把学生分成15个小队,平均每队30人;三年级老师把学生分成18个小队,平均每队24人。这两个年级平均每个年级有多少学生游览动物园?
46.笑笑的妈妈下班到家后马上开始做晚餐,接水淘米3分钟、洗菜4分钟、切菜10分钟、炒菜15分钟、电饭锅煮饭30分钟。请你和笑笑一起设计一个顺序帮他们尽早开饭,笑笑家最快能吃上晚餐需要多少分钟?
47.AI公园是智能化、科技感十足的主题公园,其中许多设施建设融入现代科普知识,例如:AI竞速跑道、AI互动骑行,漫游星际等。荣荣在AI竞速跑道试跑了三次,第一次用时19.1秒,比第二次多用了0.87秒,第三次比第二次少用0.35秒,第三次用时多少秒?
48.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在这一天,五(3)班的同学分成10组,一共收集48千克可回收垃圾。其中4个女生小组平均每组收集3千克可回收垃圾,剩余6个男生小组平均每组收集多少千克可回收垃圾?(列方程解答)
49.王叔叔加工完一批零件恰好用了9天时间,平均每天加工零件38个。如果分段统计,前5天平均每天加工零件35个,后5天平均每天加工40个零件。王叔叔第5天加工了多少个零件?
50.目前,为了鼓励错峰用电,丽水市采用了峰谷电价政策,具体峰谷电时段和计费方式如下表。
用电高峰时间段(8:00-22:00) 用电低谷时间段(22:00-次日8:00)
0.56元/度 0.29元/度
杨叔叔家的一台空调1小时平均耗电1度,照这样计算,这台空调从19:00开始工作,持续运行到24:00关闭,一共需要电费多少元?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
1.n个三角形中小棒数量 一本笔记本3元,n本笔记本3n元
【分析】一个三角形中有3根小棒。n个三角形中有(3×n=3n)根小棒,那么3n就表示n个三角形中小棒数量。要想用3n表示生活中的规律,可以根据总价=单价×数量,用3表示单价,n表示数量。据此解答。
【解析】如果用n表示三角形的个数,则3n表示:n个三角形中小棒数量;再写出一个可以用3n表示的生活中的规律:一本笔记本3元,n本笔记本3n元。(答案不唯一)
2.三角 三角 360 180 180
【分析】观察长方形,因为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根据直角=90°,所以长方形的内角和=4×90°=360°。第二个图形有三条边,由三条线段首尾相连围成,根据三角形的定义,它是三角形,即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第三个图形同样有三条边,由三条线段首尾相连围成,根据三角形的定义,所以它也是三角形,即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解析】淘气用一张长方形纸剪图形(如下图)。请你填出每次剪出的图形形状,并写出长方形和剪出图形的内角和的度数。
3.③ ④
【分析】根据题意,要选出方格纸中的两个图形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又可以拼成梯形,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③号和④号符合题意,我们可以画出拼成的图形。
【解析】根据分析可得:
拼成平行四边形如下图: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拼成梯形如下图:
(答案不唯一)
4.见详解
【分析】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1份或者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把1.3和1.4之间的线段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0.01,第一个空处于1.3后第6份处,所以填1.36;第二个空处于1.4后第2份处,所以填1.42。
【解析】
5.60 60 锐角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可知,另外两个内角的和是:;其中,因此另外两个角可能是60°、60°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因此这个三角形按角分是锐角三角形(答案不唯一)。
【解析】根据分析可得:
另外两个内角的和是:;
其中,
因此另外两个角可能是60°、60°,此时这个三角形按角分是锐角三角形(答案不唯一)。
6.60.78 0.01
【分析】一个数由6个十、7个十分之一、8个百分之一组成,那么它十位上是6,个位上没有单位写0占位,十分位上是7,百分位上是8。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1,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01,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001……。
【解析】一个数由6个十、7个十分之一、8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数是60.78,它的计数单位是0.01。
7.25 20
【分析】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可知,∠3所在的等腰三角形中,∠1=∠2=(180°-∠3)÷2。这个直角三角形中,每个底角都是(180°-90°)÷2,再减去∠2的度数,即可求出∠4的度数。
【解析】∠1=∠2=(180°-∠3)÷2=(180°-130°)÷2=50°÷2=25°
(180°-90°)÷2
=90°÷2
=45°
∠4=45°-∠2=45°-25°=20°
如果∠3=130°,那么∠1=25°,∠4=20°
8.(1)5
(2)2n+2/2+2n
【分析】(1)拼成的长方形周长是12厘米时,长与宽的和是12÷2=6(厘米)。又因为长方形的宽是1厘米,故长方形的长是6-1=5(厘米),因此用5个小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周长是12厘米。
(2)用n个小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长是n厘米,宽是1厘米,根据长方形周长=(长+宽)×2,据此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拼成长方形的周长。
【解析】(1)12÷2=6(厘米)
长:6-1=5(厘米)
5÷1=5(个)
用(5)个小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周长是12厘米。
用5个小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周长是12厘米。
(2)2×(n+1)=(2n+2)厘米
用n个小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周长是(2n+2)厘米。
9.7
【分析】先用这辆货车的自重加上货物的重量,求出这辆货车与货物的总重。再用这座大桥的载重减去这辆货车与货物的总重,即可求出还能再装货物重量。注意不要超过这辆货车的核载。
【解析】20-(7.8+5.2)
=20-13
=7(吨)
13-5.2=7.8(吨)
7<7.8
还能再装的货物重量没有超过货车核载。
即最多还能再装7吨货物。
10.8
【分析】因为找杯子倒开水1分钟、找药1分钟、量体温5分钟和吃药1分钟这几件事,找杯子倒开水必须单独进行,而找药和量体温可以在等开水变凉的时候同时做,吃药要在开水变凉之后进行,即为:找杯子倒开水→等开水变凉(找药→量体温)→吃药,所以用至少需要的总时间减去找杯子倒开水所用的时间再减去吃药所用的时间,即可求出等开水变凉需要多少时间,据此即可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
10-1-1
=9-1
=8(分钟)
由此可知,淘气等开水变凉需要8分钟。
11.1.51
【分析】用爸爸的身高加上0.06米,求出奇思的身高与凳子的高度和,再减去凳子的高度,求出奇思的身高。
【解析】1.85+0.06-0.4
=1.91-0.4
=1.51(米)
奇思身高1.51米。
12.5.6
【分析】用100年大树长高的高度除以100,求出1年大树长高高度,再乘20,求出20年大树长高高度。
【解析】28÷100×20
=0.28×20
=5.6(厘米)
由此可知,尔威兹加树经过20年大约能长5.6厘米。
13.1.7
【分析】根据题意,明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求出草坪的面积。再用草坪的面积乘每平方米每天大约可吸收二氧化碳的重量,即可求出这块草坪每天吸收二氧化碳的总重量。列式计算即可。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
12.5×6.8×0.02
=85×0.02
=1.7(千克)
一块长方形草坪的长是12.5米、宽是6.8米,如果这种草坪每天每平方米大约可吸收0.02千克的二氧化碳,那么这块草坪每天大约可吸收1.7千克的二氧化碳。
14.4x 2x+2y
【分析】正方形(甲)的边长是x,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解答。长方形(乙)的长是y,宽是x,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解答。
【解析】4×x=4x
(x+y)×2=2x+2y
正方形(甲)的周长是4x,长方形(乙)的周长是(2x+2y)。
15.8 10
【分析】
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可知这个立体图形最下面一层有6个小正方体。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可知这个立方体共2层,上面一层最少有2个小正方体,最多有4个小正方形。那么这个立体图形最少有(6+2)个小正方体,最多有(6+4)个小正方体。
【解析】由分析得:
6+2=8(个)
6+4=10(个)
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搭出这个立体图形最少要用8个小正方体,最多要用10个小正方体。
16.√
【分析】根据小数的性质可知,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据此举例解答。例如:0.3元是3角,0.30元是30分,3角=30分,所以0.3元=0.30元。
【解析】例如:0.3元是3角,0.30元是30分,3角=30分,所以0.3元=0.30元。
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7.×
【分析】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解析】0.9<1,则0.9×1.6<1.6,算式0.9×1.6的积一定小于1.6;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8.×
【分析】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1,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01,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001;以此答题即可。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
因为小数1.2和小数1.200的大小相同,1.2的计数单位是0.1,表示12个0.1;1.200的计数单位是0.001,表示1200个0.001,它们的意义不相同。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9.×
【分析】根据五个数的和÷5=五个数的平均数可知,用5乘6即可求出五个数的和是30,然后通过举例子进行判断即可。
【解析】,所以五个数的和是30,这五个数可以是5、5、5、5、10,也可以是2、8、8、8、4,所以平均数只取决于总和,不要求任何特定数等于平均数,也就是五个数的平均数是6,这五个数中不一定有一个是6,原题表达错误。
故答案为:×
20.√
【分析】由题意得,正方体魔方是由很多个小正方体组成的一个大正方体。从上面和正面看时,都能看见一个大正方形。
【解析】由分析得,从上面和正面观察一个正方体魔方,看到的形状都相同。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1.×
【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必须大于第三边。题目中给出的三根小棒长度为5厘米、1厘米、1厘米。若尝试围成等腰三角形,两条1厘米的边之和为2厘米,小于第三边5厘米,无法满足三角形存在的条件。因此,这三根小棒不能组成等腰三角形。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
军军用5厘米、1厘米、1厘米的3根小棒不能围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2.×
【分析】小数之间的乘法计算时,列竖式时将它们的尾数对齐,然后再进行计算(忽略小数点,同整数乘法一样),最后将积点上相对应的小数点即可(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点几位)。小数之间的加、减法计算时,应先将小数点及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的加、减法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
【解析】例如:
在列竖式计算小数乘法时,小数末尾要对齐,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小数点对齐。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3.√
【分析】根据题意,平均数反应的是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在这组数据中,有比平均数大的数,也有比平均数小的数。据此解答。
【解析】一条小河的平均水深是1.2米,并不说明它的每一处都是1.2米深,有些地方会比1.2米浅,也有些地方会比1.2米深。所以淘气身高1.5米,他也不一定安全。原题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
24.A
【分析】根据题意,观察原题中的图形发现,从右面看有一层两个正方形,据此判断各项,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
A.从右面看有一层两个正方形,形状没有发生变化,符合题意。
B.从右面看有一层三个正方形,形状发生变化,不符合题意。
C.从右面看有二层,下层二个正方形,上层一个正方形靠右,形状发生变化,不符合题意。
D.从右面看有一层三个正方形,形状发生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5.B
【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根据三角形的分类可知,一个内角为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三个内角都为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一个内角为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解析】A.三角形露出的角是直角,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B.一个三角形被遮住了两个角,露出的角是锐角,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个三角形可能是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也可能是直角三角形;
C.三角形露出的角是钝角,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D.三角形露出的两个角是锐角,观察图形边的位置可知,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综上所述,不能判断出三角形类型的是。
故答案为:B
26.C
【分析】根据题意,仔细观察数m、n在数线上的位置,可知:m在0和1之间0.5的位置,n在2和3之间2.5的位置,t所在的位置在1和2之间,以此逐项分析选择正确的答案即可。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
A.0.5+2.5=3,m+n>2,不符合题意。
B.2.5-0.5=2,n-m=2,不符合题意。
C.2.5×0.5=1.25,1<m×n<2,符合题意。
D.0.5+2.5-1=2,m+n-1=2,不符合题意。
数m、n在数线上的位置如下图所示,那么t所在的位置可能是m×n的计算结果。
故答案为:C
27.D
【分析】A.将一个大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每份表示0.01,其中13份表示0.13。
B.计数器的十分位上有1颗珠子,表示1个0.1;百分位上有3颗珠子,表示3个0.01,合起来就是0.13。
C.把0~0.1平均分成10小格,每小格表示0.01,箭头在0.1~0.2的第3小格处,表示0.13;
D.0.13是两位小数,计数单位是0.01。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
A.表示0.13,原选项说法正确。
B.表示0.13,原选项说法正确。
C.表示0.13,原选项说法正确。
D.,0.13由13个0.01组成,原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D
28.B
【分析】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先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出结果,再看两个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末尾从右往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由题意得,计算1.5×1.3时,可以先算出图中各部分的面积,然后再把得数全部加起来。最后再对比找出笑笑没有计算的部分即可。据此解答。
【解析】由图可知,①的面积可以用算式1×1来计算,②的面积可以用算式0.5×1来计算,③的面积可以用算式1×0.3来计算,④的面积可以用算式0.5×0.3来计算。由题意得,在计算1.5×1.3时,笑笑最初的方法是“1.5×1.3=1×1+0.5×0.3”,所以笑笑没有计算的部分是②和③。
故答案为:B
29.D
【分析】平均数是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表现,一组数的平均数要大于这组数据中最小的数,小于这组数据中最大的数。图中的直线要表示平均成绩,那么超过直线的部分和不足的部分要相等。
【解析】A. 图中直线表示的是甲、乙、丙、丁中成绩最小的,平均成绩要大于这组成绩中最小的成绩,所以不符合题意;
B.直线要表示平均成绩,那么超过直线的部分和不足的部分要相等,而图中直线超过的部分和不足的部分不能相等,所以不符合题意;
C.图中直线表示的是甲、乙、丙、丁中成绩最大的,平均成绩要小于这组成绩中最大的成绩,所以不符合题意;
D.图中直线超过的部分和不足的部分大致相等,因此画的最合理,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0.D
【分析】根据题意,0.03表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取其中的3份的数,以此解答。
【解析】A. 图中正方形平均分成3分,取其中的1份,表示的数是,不符合题意;
B.图中正方形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3份,表示的数是0.6,不符合题意;
C.图中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3份,表示的数是0.3,不符合题意;
D.图中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取其中的3份,表示的数是0.03,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1.A
【分析】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相等,在①、②、③、④四个点中逐一选择分析,确定是否为等腰三角形即可。
【解析】A.若这个点为①,连接①、A、B三点,此时点①到A、B两点的距离均为3,因此为等腰三角形;
B.若这个点为②,连接②、A、B三点,此时三边长距离均不相等,因此不是等腰三角形;
C.若这个点为③,连接③、A、B三点,此时三边长距离均不相等,因此不是等腰三角形;
D.若这个点为④,连接④、A、B三点,此时三边长距离均不相等,因此不是等腰三角形。
故答案为:A
32.B
【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的第三边大于两边之差且小于两边之和;已知两边为6厘米和11厘米,则5<三角形第三边<17;逐一验证选项即可。
【解析】根据分析可得:
三角形第三边,
三角形第三边,
因此可得:5<三角形第三边<17;
A.,不满足条件,因此选项错误;
B.,满足条件,因此选项正确;
C.,不满足条件,因此选项错误;
D.,不满足条件,因此选项错误;
故选项为:B
33.D
【分析】从各选项图中可知两种图形的关系应为包含关系,根据各图形的特点和图形之间是否存在包含关系进行判断。
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锐角三角形是三角形按角分类的一种,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三角形按边分类的一种,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又都是四边形,所以四边形包括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但是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没有包含关系。
【解析】A.平行四边形包含长方形,所以关系图错误;
B.三角形包含锐角三角形,所以关系图错误;
C.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没有包含关系,所以关系图错误;
D.等腰三角形包含等边三角形,所以关系图正确。
故答案为:D
34.
3.2;5.38;0.55;0.9
4.5;1.6;0.63;206
【解析】略
35.18.37;4.21;1.032
【分析】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的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位置,点上小数点。
计算小数乘法时,根据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据此解答。
【解析】15.4+2.97=18.37 11.6-7.39=4.21 0.86×1.2=1.032
36.
8.2;5;8.9
【分析】(1)按照运算顺序,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加法;
(2)按照减法的性质:,先把1.37和3.63相结合,再进行简便计算;
(3)根据乘法分配律:,先把0.89提取出来,再进行简便计算。
【解析】
37.x=6;y=12;x=14
【分析】(1)应用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2,等式两边同时再除以8,解方程。
(2)应用等式的性质1和2,等式两边同时除以4,等式两边同时加上3,解方程。
(3)先计算0.5×20=10,应用等式的性质1和2,等式两边同时加上10,等式两边同时再除以2,解方程。
【解析】8x÷2=24
解:8x÷2×2=24×2
8x=48
8x÷8=48÷8
x=6
4(y-3)=36
解:4(y-3)÷4=36÷4
y-3=9
y-3+3=9+3
y=12
2x-0.5×20=18
解:2x-10=18
2x-10+10=18+10
2x=28
2x÷2=28÷2
x=14
38.96°;34°
【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用180°减去已知的两个角的度数,即可求出未知角的度数。
【解析】180°-35°-49°
=145°-49°
=96°
180°-45°-101°
=135°-101°
=34°
左边三角形未知角的度数是96°,右边三角形未知角的度数是34°。
39.见详解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根据梯形的定义: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根据钝角三角形的定义:有一个角大于90°的三角形叫钝角三角形。
据此画图。
【解析】
(画法不唯一)
40.(1)③
(2)见详解
【分析】(1)分别画出这图A和右边的四个几何体从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看哪个和图A一样即可。
(2)图②从正面看有两行,下面一行是两个小正方形排成一排,上面一行是一个小正方形左对齐。从上面看有两行,上面一行是两个小正方形排成一排,下面是一个小正方形左对齐。从左面看有两行,下面一行是两个小正方形排成一排,上面是一个小正方形左对齐。据此画出即可。
【解析】
(1)图A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
图①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与图A的正面看到的形状不一样,左面看到的形状一样。
图②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与图A的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不一样。
图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与图A的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一样。
图④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与图A的正面看到形状一样,左面看到的形状不一样。
所以,从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和图A一样的是(③)。
(2)图②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如下所示:
41.(1)图见详解;全程-平均每小时骑行千米数×时间=距离目的地千米数。
(2)20千米
【分析】(1)根据题意,用平均每小时骑行的距离乘时间就是骑行了多少千米。再用总路程减去骑行的千米数就是距离目的地多少千米。据此可以画出示意图,写出等量关系。
(2)把张叔叔平均每小时骑行多少千米设为未知数,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解析】(1)根据分析,等量关系是:全程-平均每小时骑行千米数×时间=距离目的地千米数。
如图:
(2)解:设张叔叔平均每小时骑行x千米。
46-2x=6
46-2x+2x=6+2x
6+2x=46
6+2x-6=46-6
2x=40
2x÷2=40÷2
x=20
答:张叔叔平均每小时骑行20千米。
42.0.6千克
【分析】用每盒装黄桃个数乘每个黄桃重量,求出每盒黄桃重量。用每盒装蟠桃个数乘每个蟠桃重量,求出每盒蟠桃重量。再用每盒黄桃重量减去每盒蟠桃重量解答。
【解析】12×0.3-12×0.25
=3.6-3
=0.6(千克)
答:每盒黄桃比每盒蟠桃大约重0.6千克。
43.97.92千米
【分析】根据题意,将赵阿姨使用三种方式出行的路程相加,即可求出赵阿姨上周一共出行的总路程。
【解析】40.6+30.8+26.52
=71.4+26.52
=97.92(千米)
答:一共出行了97.92千米。
44.超重;3.1kg/m2
【分析】根据给定的四年级男生体质指数标准范围14.2~20.1kg/m2,判断乐乐的体质指数23.2kg/m2是否在这个范围之外来确定是否超重,若超重则用乐乐的体质指数减去标准范围的上限值得到超重的数值。
【解析】23.2>20.1,乐乐超重了;
23.2-20.1=3.1(kg/m2)
答:乐乐超重了,超了3.1kg/m2
45.441名
【分析】用二年级小队数量乘平均每队人数,求出二年级学生人数。用三年级小队数量乘平均每队人数,求出三年级学生人数。将二年级学生人数加上三年级学生人数,求出学生总人数,再除以2,求出平均每个年级学生人数。
【解析】(15×30+18×24)÷2
=(450+432)÷2
=882÷2
=441(名)
答:这两个年级平均每个年级有441名学生游览动物园。
46.
33分钟
【分析】先接水淘米3分钟,再用电饭锅煮饭30分钟,煮饭的同时可以洗菜、切菜、炒菜,这样可以节约4+10+15=29(分钟),据此计算时间。
【解析】4+10+15=29(分钟)
29<30
所以先接水淘米,再用电饭锅煮饭,煮饭的同时可以洗菜、切菜、炒菜。
3+30=33(分钟)
答:笑笑家最快能吃上晚餐需要33分钟。
47.17.88秒
【分析】用第一次的用时减去0.87秒,求出第二次的用时。再用第二次的用时减去0.35秒,求出第三次的用时。
【解析】19.1-0.87-0.35
=18.23-0.35
=17.88(秒)
答:第三次用时17.88秒。
48.6千克
【分析】设剩余6个男生小组平均每组收集x千克可回收垃圾,根据女生小组组数×每组收集的可回收垃圾质量+男生小组组数×每组收集的可回收垃圾质量=收集的可回收垃圾总质量,列出方程解答即可。
【解析】解:设剩余6个男生小组平均每组收集x千克可回收垃圾。
4×3+6x=48
12+6x=48
12+6x-12=48-12
6x=36
6x÷6=36÷6
x=6
答:剩余6个男生小组平均每组收集6千克可回收垃圾。
49.33个
【分析】根据平均每天加工零件个数×天数=总个数,先求出9天一共加工的这批零件的总个数;再分别求出前5天与后5天加工零件的总个数;因前5天和后5天都包含了第5天,所以把前5天和后5天的个数相加的和就比这批零件的总个数多了第5天的个数,即用前5天和后5天的总和减9天加工的总个数,即得到第5天加工零件的个数。据此解答。
【解析】38×9=342(个)
35×5+40×5
=175+200
=375(个)
375-342=33(个)
答:王叔叔第5天加工了33个零件。
50.2.26元
【分析】由题意得,8:00-22:00时,电费是0.56元/度。22:00-次日8:00,电费是0.29元/度。杨叔叔家的一台空调1小时平均耗电1度,那么这台空调工作几小时就耗电几度。这台空调从19:00开始工作,持续运行到24:00关闭,可以将这段时间分为两段:19:00-22:00和22:00-24:00。可以用减法分别算出两段时间空调工作的时长,也就求出了空调用了多少度电,然后用用电量分别乘上对应的价钱算出两段时间各需要多少电费。最后再把得数相加即可算出一共需要电费多少元。
【解析】22:00-19:00=3(小时)
3×1=3(度)
24:00-22:00=2(小时)
2×1=2(度)
3×0.56+2×0.29
=1.68+0.58
=2.26(元)
答:一共需要电费2.26元。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