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调研
七年级语文试题
温馨提示:
1.本试卷由三部分构成,共6页,22小题,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域作答,‘选择题在答题卡上指定
区用2B铅笔填涂,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3作答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和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
在答题卡及试卷的指定位置。
一、积累·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关题目。(15分)
“提出一个问题”和“给出一个答案”,哪个更重要?
在人工智能▲的当下,答案似乎唾手可得。从搜索引擎,到问答群组,再到大模型,
常常一键即可获取想要的信息,免去了人们为一个数据、一条语料而埋头纸堆的辛劳。
提问的价值正在彰显。【甲】。
由此观之,学习和教育的意义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
古人云:“好问则裕,自用则小。”问题是通向知识的桥梁,提问则是锻炼思维的
此石。以提问打开知识之门、点亮思维之光,人之为人的力量才能得以彰显,万物灵长
的优势才能得以保持。对大海另一边是什么的好奇,开启了大航海时代的巨变:对月亮
“向何处、去悠悠”的疑问,催动了从万户飞天到嫦娥工程的不xè探索。
问题是创新之源。即便未解之谜,也有助于拓展科学边界、推动社会发展。哥德巴
赫猜想困扰人类近3个世纪,数学家的▲无形中推动了数论领域的发展;“钱学森之问”
虽未完全破解,却早已化作我国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内生动力。
答题是学习之法,借鉴也是▲,但要实现突破性创新,显然不能靠被动应对。以新
问题打造新j梯,才能采撷树梢的果实,开启向科学之巅的攀登。
(节选自《人民日报》2025年05月20日04版,有改动)
(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4分)
(2)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2分)
A.方兴未艾前仆后继必经之路B.方兴未艾前赴后继必经之路
C如火如茶前赴后继不二法门D如火如茶前仆后继不二法门
(3)将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文中【甲】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好的问题,就像一把打开复杂世界的钥匙。
②拿人工智能问答来说,不同的问题设置,输出的文本天壤之别。
③提问不得其法,答案可能让人如坠云雾。
④信息浩如烟海,如何沙里淘金,善于提问是必备技能。
A.①④②③
B.①④③②
C.④②①③
D.④①③②
(4)下列关于画横线句子说法正确的一项(3分)
A句子中的“的”和“了”属于结构助词,而“从”“对”是介词。
B句中“大航海时代”“万户飞天”“嫦娥工程”短语的类型一致。
C.“向何处、去悠悠”是引用,在表意的同时也增加了文字的韵味。
七年级语文试题第1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