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素养质量检测卷-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如果4个大小差不多的梨共重1000克,妈妈买了12个这样的梨,这些梨大约重( )千克。
A.12 B.3000 C.3
2.小马虎红红在计算一道减法算式时,把被减数百位上的“7”写成了“4”。这样算出的得数比原来( )。
A.少300 B.多300 C.无法确定
3.一盒药共有24片,每天吃3次,每次吃2片,这盒药可以吃( )天。
A.6 B.4 C.2
4.有18个梨,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几个,还剩几个。用下面的竖式计算,箭头所指的数表示的意思是( )。
A.一共有16个梨 B.还剩下16个梨 C.4个盘子里一共放了16个梨 D.每盘有16个梨
5.有一串珠子,按下面的顺序依次排列,第24个珠子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6.△○○□□□△○○□□□……照这样的规律摆下去,第33个图形应该是( )。
7.钟表上时针转动属于( )现象,汽车在笔直公路上直线行驶属于( )现象。
8.10只小青蛙,平均跳到2片荷叶上,每片荷叶上有( )只;10只小青蛙,跳到2片荷叶上,一片荷叶上有3只,另一片荷叶上有( )只。
9.在括号里填上“>”“<”或“=”。
1米( )99厘米 8+8( )8×8 47+9( )7+49
77-21( )5×9 6×9+9( )9×7 39( )6×7
10.小马虎在计算“28+□÷4”时,弄错了运算顺序,先算加法后算除法了,结果得数是9,正确的得数应该是( )。
11.狐狸、小熊、松鼠参加了跳绳比赛。小熊比狐狸少跳了3下,松鼠比小熊多跳了6下。这次跳绳比赛中,( )得第一,( )得第二,( )得第三。
12.超市促销:买4盒牛奶送1盒。小明买了12盒,实际得到( )盒。
13.把36÷9=4,18+4=22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 )。
14.在括号里填上“>”“<”或“=”。
5×8( )40÷8 72-27( )5×9 62-53( )9×3
15.3,1,2,3,1,2,3,1,2…这些数字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照这样排下去,第19个数字是( ),这19个数字的和是( )。
16.糖果店有白巧克力51块,黑巧克力29块,如果现在用6块白巧克和4块黑巧克力装一盒,最多可以装( )盒。如果要装8盒,至少还差( )块黑巧克力。
17.小王转动下边的转盘,并在下面表格中用“正”字记录每次指针所指的数。
小王一共转了( )次转盘,把他每次转的指针所指的数加起来是( )。
三、判断题
18.希望小学一共有学生1495人,大约是1500人。( )
19.14-8÷4的运算顺序是先算减法。( )
20.☆÷△=3……2,则△最小是1。( )
21.把12块糖平均分给笑笑和她的2个好朋友,每人分到6块。( )
22.笑笑要买一张12元的哪吒画报,她每天存5元,至少要存3天。( )
四、计算题
23.口算。
42÷6= 9÷1= 36÷4= 35÷5= 8×8=
45÷9= 45-40= 3×4= 48+8= 20+32=
24.列竖式计算。
35÷7= 31÷4= 80÷9=
五、解答题
25.购物。
(1)买4个三明治的钱可以买6个面包,每个面包多少钱?
(2)妈妈准备买5个面包,正好店里搞促销活动,购买6个及以上,每个面包优惠1元,你认为她应该怎样买?
26.周末,二(1)班的同学们参加社区志愿活动,分成9个小组,每个小组4人。如果每辆出租车可以乘坐6名同学,需要几辆出租车?
27.二(1)班有男生30人,女生26人,二(1)班共有多少人?把他们平均分成7组,每组有多少人?
28.学校购进80箱粉笔,学校仓库备用留下26箱,剩下的分给六个年级,每个年级平均能分多少箱?
29.豆包根据小丽的年龄给小丽推荐了一本92页的故事书,她已经看了28页,还剩多少页?剩下的需要8天看完,她平均每天需要看多少页?
30.二(1)班一共有31人,至少需要租几条船?他们一共需要交租船费64元,每条船的租金是多少钱?
31.学校图书馆。
书名 故事书 科学书 漫画书
本数 208本 397本 495本
(1)故事书和漫画书一共约多少本?
(2)故事书和科学书发给700个学生,每人一本够吗?
《期末素养质量检测卷-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C A B C C
1.C
【分析】用12除以4求出12里面有几个4,有几个4大约就有几个1000克,据此计算。1000克=1千克,最后换算成千克作单位。
【详解】12÷4=3(份)
1000+1000+1000=3000(克)
3000克=3千克
这些梨大约重3千克。
故答案为:C
2.A
【分析】根据被减数-减数=差,可知当被减数百位上的“7”变成了“4”时,相当于去掉了3个百,其余各个数不变,用去掉了3个百的部分减去减数得到的差和没有去掉3个百减去减数得到的差,相差的就是去掉的部分,即现在算出来的差会比原来的差少300。找出符合题意的选项即可求解。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把被减数百位上的“7”写成“4”,这样算出来的得数比原来少300。
故答案为:A
3.B
【分析】先计算每天消耗的药片数,再用总片数除以每天消耗量,得出天数。
【详解】2×3=6(片)
24÷6=4(天)
这盒药可以吃4天。
故答案为:B
4.C
【分析】根据题意,梨的总数量÷平均放的盘子数量=每盘放梨的数量……还剩梨的数量。用竖式计算时,除号下面是被除数即梨的总数量;除号外边是除数即平均放的盘子数量;除号上面是商即每盘放的数量;被除数下面是除数和商的积,即4个盘子里一共放了多少个梨;最下边是余数即剩下梨的数量,由此解答。
【详解】A.一共有18个梨,不符合题意;
B.还剩下2个梨,不符合题意;
C.4×4=16(个),4个盘子里一共放了16个梨,符合题意;
D.每盘有4个梨,不符合题意。
则箭头所指的数表示的意思是4个盘子里一共放了16个梨。
故答案为:C
5.C
【分析】
珠子按的顺序循环排列,一组5颗。用24除以每组的颗数,商就是共有的组数,余数是几就是一组中的第几颗,没有余数就是最后一颗。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24÷5=4(组)……4(个)
有这样4组,还余4个,一组中的第4个是。
因此,有一串珠子,按下面的顺序依次排列,第24个珠子是。
故答案为:C
6.○
【分析】这组图形按照△○○□□□为一组重复排列,每组有6个图形,求第33个的图形,用33除以每组图形的数量,若能除尽,则是这组的最后一个图形,若除不尽,则余数是几就是下一组的第几个图形。
【详解】33÷6=5(组)……3(个)
第33个图形是第6组的第3个,是○。
7. 旋转 平移
【分析】平移是物体运动时,物体上任意两点间,从一点到另一点的方向与距离都不变的运动;旋转是物体运动时,每一个点离同一个点(可以在物体外)的距离不变的运动,称为绕这个点的转动,这个点称为物体的转动中心。所以,它并不一定是绕某个轴的;也可以这样说平移是不转动的,旋转自然是转动的,依此根据平移与旋转定义判断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钟表上时针转动属于旋转现象,汽车在笔直公路上直线行驶属于平移现象。
8. 5 7
【分析】由题意可知: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用青蛙的总数减去一片叶子上的青蛙数就可以算出另一片叶子上的青蛙数。据此解答。
【详解】10÷2=5(只)
10-3=7(只)
10只小青蛙,平均跳到2片荷叶上,每片荷叶上有5只;10只小青蛙,跳到2片荷叶上,一片荷叶上有3只,另一片荷叶上有7只。
9. > < = > = <
【分析】有算式先算出算式的得数,根据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要先看它们的位数,如果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则从高位开始比较,相同数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根据1米=100厘米,先将单位统一,再进行比较大小即可。
【详解】1米=100厘米,100厘米>99厘米,所以1米>99厘米
8+8=16,8×8=64,16<64,所以8+8<8×8
47+9=56,7+49=56,所以47+9=7+49
77-21=56,5×9=45,56>45,所以77-21>5×9
6×9+9
=54+9
=63
9×7=63,所以6×9+9=9×7
6×7=42,39<42,所以39<6×7
10.30
【分析】根据题意,先用错误的得数和4相乘,求出28+□的和,再用这个和减去28,求出□代表的数。代入到算式中,先算除法,再算加法,计算出结果即可。
【详解】9×4=36,36-28=8,则□=8;
28+8÷4
=28+2
=30
小马虎在计算“28+□÷4”时,弄错了运算顺序,先算加法后算除法了,结果得数是9,正确的得数应该是30。
11. 松鼠 狐狸 小熊
【分析】由题意可知:小熊比狐狸少跳了3下,即狐狸比小熊多跳了3下,松鼠比小熊多跳了6下,松鼠和狐狸比,比狐狸多跳了3下,故松鼠跳的最多,是第一名,狐狸是第二名,小熊跳的最少,是第三名。
【详解】由分析可得:狐狸、小熊、松鼠参加了跳绳比赛。小熊比狐狸少跳了3下,松鼠比小熊多跳了6下。这次跳绳比赛中,松鼠得第一,狐狸得第二,小熊得第三。
12.15
【分析】买4盒牛奶送1盒。付4盒的钱,实际得到了5盒,小明付了12盒的钱,就是买了12÷4=3(组),实际得到3×5=15(盒)。
【详解】12÷4=3(组)
3×5=15(盒)
即超市促销:买4盒牛奶送1盒。小明买了12盒,实际得到15盒。
13.
18+36÷9=22
【分析】将两个分步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时,需要找到第二个算式中的哪个数是由第一个算式得到的,并用第一个算式代替这个数。第二个算式中的4是由36÷9得到的,因此将18+4中的4替换为36÷9。由于除法运算的优先级高于加法,所以不需要添加括号。
【详解】
18+36÷9
=18+4
=22把36÷9=4,18+4=22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18+36÷9=22。
14. > = <
【分析】有算式先算出算式的得数,根据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要先看它们的位数,如果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则从高位开始比较,相同数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详解】5×8=40,40÷8=5,40>5,所以5×8>40÷8;
72-27=45,5×9=45,所以72-27=5×9;
62-53=9,9×3=27,9<27,所以62-53<9×3。
15. 3 39
【分析】这些数字是按照“3、1、2”为一组重复出现的,即每3个数字一组重复出现,用19除以3,商表示有几组这样的数,没有余数第19个数字就是一组中最后的一个数字;如果有余数,余数是几,第19个数字就是一组中的第几个数字。一组数字的和是3+1+2=6,用组数乘6,再加上余的那几个数字,就是这19个数字的和。
【详解】19÷3=6(组)……1(个)
3+1+2=6
6×6+3
=36+3
=39
第19个数字是(3),这19个数字的和是(39)。
16. 7 3
【分析】分别用白、黑巧克力的总块数除以一盒需要的块数,商就是它们各自可以装的盒数,选择最小的那个商即可。
用一盒需要黑巧克力的块数减装了7盒后剩余的块数即可求出还差多少块。
【详解】51÷6=8(盒)……3(块)
29÷4=7(盒)……1(块)
7<8,最多装7盒。
4-1=3(块)
糖果店有白巧克力51块,黑巧克力29块,如果现在用6块白巧克和4块黑巧克力装一盒,最多可以装7盒。如果要装8盒,至少还差3块黑巧克力。
17. 20 6437
【分析】根据题意,将表格中每个数指的次数相加,就是一共转动的次数,“正”字的每一笔代表1次;一个整数,从右往左依次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千位是几表示几个千(几个千就是几千),百位是几表示几个百(几个百就是几百);十位是几表示几个十(几个十就是几十),个位是几表示几个一(几个一就是几),由此数出每个数所指的次数,写出数字即可。
【详解】1000指了6次(6个千);100指了4次(4个百);10指了3次(3个十);1指了7次(7个一);
6+4+3+7=20(次)
6个千是6000,4个百是400,3个十是30,7个一是7,合起来是6437。
小王一共转了20次转盘,把他每次转的指针所指的数加起来是6437。
18.√
【分析】一个四位数估算成整百的数,把十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得:1495的十位是9,应该“五入”。因此1495大约是1500,此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9.×
【分析】根据四则运算的规则,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应先进行乘除运算,再进行加减运算。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得:
14-8÷4(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14-8÷4
=14-2
=12
故答案为:×
20.×
【分析】在除法运算中,有余数时,余数必须小于除数。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得:
☆÷△=3……2,☆表示被除数,△表示除数,3表示商,余数是2。
根据除法规则,余数(2)必须小于除数(△),即△>2。
因此,除数△的最小整数值是3(因为△必须是大于2的数)。
题目中说“△最小是1”,但1不大于2。所以,说法“△最小是1”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21.×
【分析】根据题意,先用加法计算出一共要平均分给几个人,再用糖的总数量除以平均分的人数,就是每人分到的数量。
【详解】12÷(1+2)
=12÷3
=4(块)
把12块糖平均分给笑笑和她的2个好朋友,每人分到4块,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2.√
【分析】由题意可知:用一张哪吒画报钱除以每天存的钱,算出的商是需要存的天数,余数是剩余的钱数,不管剩余多少钱,都还需要多存一天,故至少存商加1天;据此解答。
【详解】12÷5=2(天)……2(元)
2+1=3(天)
至少存3天。
故答案为:√
23.7;9;9;7;64;
5;5;12;56;52
【详解】略
24.5;7……3;8……8
【分析】100以内数除法列竖式计算,用乘法口诀来试商,商要与被除数的个位对齐,若有余数,余数要小于除数。
【详解】35÷7=5 31÷4=7……3 80÷9=8……8
25.(1)6元
(2)买6个
【分析】(1)用1个三明治的价钱乘4,然后除以可以买面包的个数即可求解。
(2)先算出原价买5个面包的钱数,然后算出买6个优惠后的钱数,最后作比较即可。
【详解】(1)4×9÷6
=36÷6
=6(元)
答:每个面包6元钱。
(2)5×6=30(元)
6×(6-1)
=6×5
=30(元)
30=30,5个<6个。
答:应该买6个面包。
26.6辆
【分析】根据题意,先用每个小组的人数和分成的组数相乘,求出一共有多少人,再用总人数除以每辆出租车坐的人数,就是需要出租车的数量。
【详解】4×9÷6
=36÷6
=6(辆)
答:需要6辆出租车。
27.56人;8人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二(1)班男生人数加上女生人数,等于二(1)班共有多少人;总人数除以平均分成的组数,等于每组有多少人,据此解答。
【详解】30+26=56(人)
56÷7=8(人)
答:二(1)班共有56人;把他们平均分成7组,每组有8人。
28.
9箱
【分析】先用减法计算剩下的粉笔箱数,再用剩下的粉笔箱数除以年级数即可求出每个年级分得的箱数。
【详解】(80-26)÷6
=54÷6
=9(箱)
答:每个年级平均能分9箱。
29.64页;8页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故事书的总页数减去已经看的页数,等于还剩多少页;还剩下的页数除以需要看的天数,等于她平均每天需要看多少页,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92-28=64(页)
64÷8=8(页)
答:还剩64页;剩下的需要8天看完,平均每天需要看8页。
30.8条;8元
【分析】根据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班级总人数÷每条船限乘人数=能坐满的船的数量……剩余的人数,剩余的人数需要另外再租一条船才能全员上船,所以需要在能坐满的船的数量基础上加1,才是最少需要租船的数量。
根据除法的意义,租船的总费用÷租船的数量=每条船的租金,列出算式算出答案即可解答。
【详解】31÷4=7(条)……3(人)
7+1=8(条)
64÷8=8(元)
答:至少需要租8条船,每条船的租金是8元。
31.(1)700本
(2)不够
【分析】(1)根据加法的意义,故事书的数量+漫画书的数量=故事书和漫画书一共的数量,故事书有208本,可以看作大约有200本,漫画书495本,可以看作大约有500本。列出算式算出答案即可解答。
(2)先根据加法的意义,故事书的数量+科学书的数量=故事书和科学书一共的数量,故事书208本可以看作有200本,科学书397本可以看作有400本,算出两种书的总数量后和学生的总数量进行比较大小。若两种书的总数量大于或等于学生的总数量,则每人一本够,反之则不够。
【详解】(1)200+500=700(本)
答:故事书和漫画书一共约有700本。
(2)200+400=600(本)
600小于700,所以700个学生没办法每人一本。
答:每人一本不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