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素养质量检测卷-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如下图所示,一扇窗户打开后,用窗钩AB可将其固定,这里所运用的原理是( )。
A.三角形的稳定性 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D.垂线段最短
2.下面各图是平面图形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应用的特性与其他三幅图不同的是图( )
A. B. C. D.
3.一个等腰三角形周长是30厘米,底比腰长3厘米。它的腰是多少厘米?( )
A.9厘米 B.12厘米 C.15厘米 D.18厘米
4.下面四个算式中,“5”和“3”可以直接相加减的是( )。
A.5元6角+3角 B.456+372 C.9.57+3.2 D.4.52-2.3
5.下面是用小棒拼成的一组按规律排列的图形,从左边开始,第1幅图用4根小棒拼成,第2幅图用7根小棒拼成,第3幅图用10根小棒拼成。照这样拼下去,第8幅图用( )根小棒拼成。
A.22 B.25 C.28 D.32
6.小丽在计算6×(▲+■)时,错算成了6×▲+■,结果比正确答案小了。如果把少算的部分圈出来,下面圈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7.有两根长度分别为6cm、4cm的小棒,如果想再添上一根小棒(长度取整厘米数)搭成一个三角形,添上的这根小棒最长是( )cm。
8.今年“五一”假期,文旅消费市场“热力值”持续攀升,朝阳区监测的9家重点商圈累计实现销售额415136000元,约为( )亿元(保留一位小数)。
9.已知两个数的乘积是810,如果一个数不变,另一个数拆成10×9,那么这三个数的积是( )。
10.0.027里面有( )个千分之一;8个百分之一写成小数是( );把0.034扩大到原来的100倍是( );把96缩小到原来的( )是0.096。
11.划去括号中不合适的数。
我是小宇,今年10岁了,身高(1.5分米 1.5米),体重(39.2千克 4000克),我跑100米用了(7.6分钟 17.80秒)。
12.近年来,我国铁路事业呈现高质量发展的蓬勃态势。截至2024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62000千米,其中高铁运营里程突破4.8万千米,稳居世界首位。把横线上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保留整数约是( )万。
13.李艳参加歌咏比赛,各位评委的评分分别是:89分、91分、93分、94分、94分、94分。如果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李艳的平均得分是( )分。
14.在括号里填上“>”“<”或“=”。
8.01( )7.999 0.5( )0.500 2.3÷100( )230 240kg( )2.4t
15.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3厘米和6厘米,它的第三条边是( )厘米。
16.如图所示,四(1)班按照身高从低到高的顺序,从前往后排座位。第1行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0厘米,第5行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8厘米,第1列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8厘米。以上数据中,你认为用( )厘米代表四(1)班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更合适。
三、判断题
17.从左面观察,看到的图形是。( )
18.99×36+36=36×100,这是使用了乘法分配律。( )
19.把一个数先缩小到原来的,再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得到的是89.08,这个数原来是890.8。( )
20.7.37中的两个“7”,整数部分的“7”比小数部分的“7”大6.8。( )
21.小强身高1.4m,他在平均水深是1.2m的泳池内游泳,肯定不会有危险。( )
四、计算题
22.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选择其中一题进行验算。
9.8+7.28= 80-5.46= 50.32-37.5=
23.脱式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1)39+243+61 (2)25.83+1.17-5.83
(3)25×17+25×23 (4)32×[216÷(33-15)]
五、解答题
24.一根绳子长15米,第一次用去4.25米,第二次用去比第一次多1.75米。还剩多少米?
25.四年级三个班植树,一班植树56棵,二班比一班多植14棵,三班植的是一班和二班总和的一半。三个班共植树多少棵?
26.白马山小学四年级有24名老师和636名学生去参加研学,每辆大车可坐50人,租金1000元;每辆小车可坐20人,租金500元,怎样租车最省钱?
27.白马山小学403班周子倩同学为了画一幅校园全景图,将学校足球场的长和宽都缩小到原来的,这时长是7.2厘米,宽是4.2厘米,原来足球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8.两个数相乘,如果第一个因数增加14,第二个因数不变,那么积增加70;如果第一个因数不变,第2个因数增加14,那么积增加532,原来的积是多少?
29.北京新能源小客车指标在2025年共下发14万个。其中,除了1.46万个“个人指标”和0.7万个“单位、营运指标”之外,都是“家庭指标”。今年“家庭指标”有多少万个?
30.客、货两车同时从甲地开往乙地,客车每小时行驶112千米,货车每小时行驶78千米,客车到达乙地后立即返回,8小时后两车第一次相遇,甲、乙两地相距有多远?
31.北海公园位于故宫博物院西北侧,是保存极为完整、文化沉淀深厚的皇家园林之一。某校计划组织四年级师生共285人到北海公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怎样租车最省钱?最少要花多少钱?
车型 限乘人数 每辆车租金
大车 45人 900元
小车 30人 750元
《期末素养质量检测卷-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A C A D B A
1.A
【分析】从图中可知,用窗钩AB将打开的窗户固定后,窗钩与窗户和窗框之间构成了三角形(如下图),因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容易变形,这样使窗户的位置不容易发生变化,从而固定了窗户;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一扇窗户打开后,用窗钩AB可将其固定,这里所运用的原理是:三角形的稳定性。
故答案为:A
2.C
【分析】三角形稳定性是指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有着稳固、坚定、耐压的特点。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据此进行解答。
【详解】A.伸缩门应用了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B.伸缩机应用了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C.框架应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
D.伸缩连接应用了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故答案为:C
3.A
【分析】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相等,根据题意,底=腰+3,则腰+腰+腰+3=30,用30减去3,求出3条腰的长度之和,再除以3,即可求出它的腰是多少厘米。
【详解】30-3=27(厘米)
27÷3=9(厘米)
它的腰是9厘米。
故答案为:A
4.D
【分析】整数和小数加减法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再进行计算。带单位的数计算时,若单位相同,直接计算。若单位不同,先统一单位,再进行计算。要想“5”和“3”可以直接相加减,“5”和“3”在相同的数位上,或单位相同。
【详解】A.5元6角+3角,5的单位是元,3的单位是角,不能直接相加;
B.456+372,5在十位,3在百位,不能直接相加;
C.9.57+3.2,5在十分位,3在个位,不能直接相加;
D.4.52-2.3,5在十分位,3在十分位,能直接相减。
故答案为:D
5.B
【分析】从左边开始,第1幅图用4根小棒拼成,是(1+3)根。第2幅图用7根小棒拼成,是(1+2×3)根。第3幅图用10根小棒拼成,是(1+3×3)根。可知第8幅图需要用(1+3×8)根小棒拼成。
【详解】1+3×8
=1+24
=25(根)
第8幅图用25根小棒拼成。
故答案为:B
6.A
【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可知,6×(▲+■)=6×▲+6×■,与6×▲+■相比,有相同的6×▲,也就是比较6×■与■,相差5个■,据此解答。
【详解】6×(▲+■)=6×▲+6×■
6×▲+6×■-(6×▲+■)
=6×▲+6×■-6×▲-■
=6×■-■
=5×■
圈法正确的是。
故答案为:A
7.
9
【分析】根据题意,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第三边必须大于两边之差且小于两边之和。已知两根小棒分别为6厘米和4厘米,第三边长度需满足:6-4<第三边<6+4,即2<第三边<10。由于长度取整厘米数,第三边最长为9厘米。以此答题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6-4=2(厘米)
6+4=10(厘米)
10-1=9(厘米)
有两根长度分别为6cm、4cm的小棒,如果想再添上一根小棒(长度取整厘米数)搭成一个三角形,添上的这根小棒最长是9cm。
8.4.2
【分析】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在亿位的后边,点上小数点,去掉小数点末尾的0,并加上一个“亿”字。
保留一位小数,即小数精确到十分位,要看百分位上的数字。根据四舍五入法的原则,若百分位上的数字大于等于5,就向十分位进1;若百分位上的数字小于5,就舍去百分位及其后面数位上的数。
【详解】415136000元=4.15136亿元≈4.2亿元
今年“五一”假期,文旅消费市场“热力值”持续攀升,朝阳区监测的9家重点商圈累计实现销售额415136000元,约为4.2亿元(保留一位小数)。
9.810
【分析】原来是两个数相乘,把另一个数拆成10×9之后变成了三个数相乘,根据乘法结合律,可知积不变。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详解】例如:9×90
=9×10×9
=90×9
=810
已知两个数的乘积是810,如果一个数不变,另一个数拆成10×9,那么这三个数的积是(810)。
10. 27 0.08 3.4 千分之一
【分析】由数位表可知小数点后边的第一位是十分位,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或0.1),第二位是百分位,百分位的计数单位是(或0.01),第三位是千分位,千分位的计数单位是(或0.001);0.027里面有7个千分之一和2个百分之一,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2个百分之一相当于20个千分之一,所以0.027里面有27个千分之一;有几个计数单位,所对应的数位上就是几,8个百分之一即百分位上是8,写成小数是0.08;
根据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把0.034扩大100倍,就是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即3.4;把96缩小到原数的多少是0.096,就是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也就是缩小到原来的千分之一,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0.027里面有27个千分之一;8个百分之一写成小数是0.08;把0.034扩大到原来的100倍是3.4;把96缩小到原来的千分之一是0.096。
11.;;
【分析】(1)根据生活经验和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可知,伸开双臂,两手指的距离大约是1米,因此小宇的身高用1.5米比较合适;
(2)根据生活经验和对质量单位的认识可知,4000克=4千克;生活中两瓶矿泉水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人的体重一般用千克作单位,因此小宇的体重选择39.2千克比较合适;
(3)根据生活经验和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可知,生活中一般走1000米需要15分钟,走100米大约1分钟,所以跑100米用的时间比1分钟少,所以跑100米用17.80秒比较合适;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我是小宇,今年10岁了,身高( 1.5米),体重(39.2千克 ),我跑100米用了( 17.80秒)。
12.
16.2
16
【分析】把一个数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在万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把末尾的0去掉同时在后面写上“万”字;
保留整数,看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5,就向前一位进一,小于5就舍去。
【详解】由分析知:把162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16.2万,保留整数约是16万。
13.93
【分析】先将各个分数比较大小,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再将剩下的分数相加求和,用总分数除以4,求出李艳的平均得分。
【详解】89<91<93<94=94=94
去掉一个89分和一个94分。
(91+93+94+94)÷(6-2)
=372÷4
=93(分)
如果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李艳的平均得分是93分。
14. > = < <
【分析】(1)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先看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就看十分位,十分位大的这个数就大,十分位相同的就看百分位,百分位大的这个数就大……,据此解答即可;
(2)根据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3)先计算左边的算式,计算出结果,再与右边的数字比较即可;
(4)1t=1000kg,据此换算后,再进行比较。
【详解】(1)8.01>7.999;
(2)0.5=0.500;
(3)2.3÷100=0.023,即0.023<230,所以,2.3÷100<230;
(4)240÷1000=0.24,即240kg=0.24t,0.24t<2.4t,所以,240kg<2.4t。
15.
6
【分析】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三角形3条边的关系是:任意两边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长度之差小于第三边,依此确定出这个等腰三角形的第三条边长。
【详解】3厘米+3厘米=6厘米,因此第三条边长不能为3厘米;
6厘米+6厘米>3厘米,6厘米-3厘米<6厘米,
因此第三条边长是6厘米。
16.138
【分析】平均数: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数值最低和最高的,以及单独的一个数值都不能代表平均数;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第1排属于前面,都是个子矮的,那么第1排同学的平均身高不能代表全班的平均身高;
第5排属于后面,都是个子较高的,那么第5排同学的平均身高也不能代表全班的平均身高;
而第1列同学包含从矮到高的同学,那么第1列同学的平均身高更能代表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
即以上数据中,你认为用138厘米代表四(1)班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更合适。
17.×
【分析】根据对三视图的认识进行判断,从左面看,能看到2层,第一层为2个小正方形,第二层为1个小正方形,且这个小正方形在左边,据此解答。
【详解】
根据题意,从左边看到的图形是,不是。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8.√
【分析】乘法分配律的定义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等于将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后再相加。将36看成36×1,然后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据此判断。
【详解】99×36+36
=99×36+36×1
=36×(99+1)
=36×100
=3600
由此可知,99×36+36=36×100,使用了乘法分配律;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9.×
【分析】根据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一个数先缩小到原来的,就是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再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也就是相当于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得到的是89.08,把89.08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即可得到原来这个数是8.908,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把一个数先缩小到原来的,再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得到的是89.08,这个数原来是8.908。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0.×
【分析】整数部分的7在个位上,表示7个1,即7;小数部分的7在百分位上,表示7个0.01,即0.07。两者的差为7-0.07=6.93,与题目中的6.8不符。
【详解】7-0.07=6.93
根据分析可知:7.37中的两个“7”,整数部分的“7”比小数部分的“7”大6.93,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1.×
【分析】平均数只能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不能反应这组数据的中所有数据的大小。平均水深1.2m的泳池,说明某些区域的水深可能不超过1.2m,也可能超过1.2m,甚至还可能超过小强的身高1.4m,因此存在危险的可能性。
【详解】平均水深1.2m并不表示泳池所有区域的水深都是1.2m。若某些区域水深超过1.4m,小强在此处游泳会有危险。因此,题目中“肯定不会有危险”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2.17.08;74.54;12.82
【分析】小数加减法,当小数位数相同时,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也就是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从末位算起,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算出得数的小数点要与横线上面的小数点对齐。当小数位数不同时,根据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先在位数较少的小数的末尾添上“0”,变成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再计算。
加法的验算可以用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法。或者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减法的验算,用差+减数=被减数,或者被减数-差=减数。
【详解】9.8+7.28=17.08 80-5.46=74.54 50.32-37.5=12.82
验算
(验算的题目不唯一)
23.343;21.17
1000;384
【分析】(1)先用加法交换律,把243和61交换位置,再计算;
(2)25.83减去5.83可以得到整十数,所以先算25.83-5.83,再加上1.17;
(3)根据乘法分配律的逆应用计算,将算式变为25×(17+23);
(4)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的除法,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乘法;
【详解】(1)39+243+61
=39+61+243
=100+243
=343
(2)25.83+1.17-5.83
=25.83-5.83+1.17
=20+1.17
=21.17
(3)25×17+25×23
=25×(17+23)
=25×40
=1000
(4)32×[216÷(33-15)]
=32×[216÷18]
=32×12
=384
24.4.75米
【分析】根据题意,用4.25+1.75,求出第二次用去的长度,再用绳子的总长度减去第一次和第二次用去的长度,即可求出还剩多少米。
【详解】15-4.25-(4.25+1.75)
=15-4.25-6
=10.75-6
=4.75(米)
答:还剩4.75米。
25.189棵
【分析】根据题意,已知四年级三个班植树,一班植树56棵,二班比一班多植14棵,三班植的是一班和二班总和的一半。用56加上14,求出二班植树的棵数;再用56加上二班啊植树的棵数的和,除以2,求出三班的植树的棵数;最后把三个班的植树的棵数相加;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56+(56+14)+[56+(56+14)]÷2
=56+70+[56+70]÷2
=56+70+126÷2
=56+70+63
=189(棵)
答:三个班共植树189棵。
26.租13辆大车和1辆小车或者租12辆大车和3辆小车
【分析】租大车每人需要:1000÷50=20(元),租小车每人需要:500÷20=25(元),所以租大车省钱,要尽量多租大车。
首先用636+24=660(人),求出老师和学生的总人数,再用总人数除以每辆大车限乘的人数,660÷50=13(辆)……10(人),租13辆大车,剩余的人数租1辆小车,用每辆大车的租金乘13,求出租13辆大车的钱数,再用租13辆大车的钱数加上租1辆小车的租金,求出租13辆大车和1辆小车需要的钱数。
租12辆大车,3辆小车,12×50=600(人),660-600=60(人),租12辆大车,剩余人数刚好租3辆小车,且没有空位,用每辆大车的租金乘12,求出租12辆大车的钱数,用每辆小车的租金乘3,求出租3辆小车的钱数,再把租13辆大车的钱数和租3辆小车的钱数相加,求出租13辆大车和租3辆小车需要的钱数,最后再把两种方案所需要的钱数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1000÷50=20(元)
500÷20=25(元)
尽量租大车
636+24=660(人)
660÷50=13(辆)……10(人)
租13辆大车,1辆小车,
租13辆大车,1辆小车,需要的钱数:
1000×13+500×1
=13000+500×1
=13000+500
=13500(元)
租12辆大车,3辆小车,
12×50=600(人)
660-600=60(人)
租12辆大车,剩余人数刚好租3辆小车,且没有空位,
租12辆大车,3辆小车,需要的钱数:
1000×12+500×3
=12000+500×3
=12000+1500
=13500(元)
13500元=13500元
答:租13辆大车和1辆小车或者租12辆大车和3辆小车最省钱。
27.3024平方米
【分析】根据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长和宽都缩小到原来的,也就是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三位,得到的长是7.2厘米,宽是4.2厘米,那么把长7.2厘米和宽4.2厘米的小数点分别向右移动三位,即长是7200厘米,宽是4200厘米,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用7200×4200,求出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再根据10000平方厘米=1平方米,把平方厘米转换成平方米,即可求出原来足球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详解】7.2×1000=7200(厘米)
4.2×1000=4200(厘米)
原来足球场的长是7200厘米,宽是4200厘米
7200×4200=30240000(平方厘米)
30240000平方厘米=3024平方米
答:原来足球场的面积是3024平方米。
28.190
【分析】第一个因数增加14,第二个因数不变,就是增加了14个第二个因数,用第一个因数增加的积除以第一个因数增加的数,据此可求出第二个因数;第一个因数不变,第二个因数增加14,就是增加了14个第一个因数,用第二个因数增加的积除以第二个因数增加的数,据此可求出第一个因数,然后将两个因数相乘,据此计算可解此题。
【详解】第二个因数:70÷14=5
第一个因数:532÷14=38
原来的积:38×5=190
答:原来的积是190。
29.11.84万个
【分析】本题可根据已知条件,用2025年下发的新能源小客车指标总数减去“个人指标”数和“单位、营运指标”数,即可得到“家庭指标”的数量。
【详解】14-1.46-0.7
=12.54-0.7
=11.84(万个)
答:今年“家庭指标”有11.84万个。
30.760千米
【分析】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用客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乘行驶的时间,求出客车行驶8小时的总路程,用货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乘行驶的时间,求出货车8小时行驶的路程,再把客车行驶8小时的总路程加上货车8小时行驶的路程,求出两车行驶的总路程;客车到达乙地后立即返回,途中与货车相遇,即两车行驶的路程刚好是甲、乙两地距离的2倍,所以用两车行驶的总路程除以2,即可求出甲、乙两地相距有多远。
【详解】(112×8+78×8)÷2
=(896+78×8)÷2
=(896+624)÷2
=1520÷2
=760(千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有760千米。
31.
租5辆大车和2辆小车;6000元
【分析】用每辆大车的租金除以大车的限乘人数,求出大车的人均单价,同样用每辆小车的租金除以小车的限乘人数,求出小车的人均单价。通过比较后尽量选人均单价低的大车,尽可能少留位置。用总人数除以每辆大车限乘人数,求出需要租用的大车辆数,结合余数判断租用小车辆数,并求出所需要的钱数。
【详解】大车:(元)
小车:(元)
20<25,大车人均费用更低,优先租大车;
(辆)……15(人)可租6辆大车和1辆小车;
租6辆大车和1辆小车的费用:
(元)
余下15人租一辆小车有空位,可考虑少租一辆大车,也就是租5辆大车,剩下的人坐小车;
坐小车的人:
(人)
(辆)可租5辆大车和2辆小车;
租5辆大车和2辆小车的费用:
(元)
6150>6000
答:租5辆大车和2辆小车最省钱,最少要花6000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