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专题九: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与世界格局演变
【热点切入】
2015年4月15日是确定亚洲基础设施投
( http: / / www.21cnjy.com )资银行(亚投行AIIB)意向创始成员国数量的最终日期。据中国财政部的消息,共有来自五大洲的57个国家成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亚投行要做的是与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等现有机构不同的,它更多的是关注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需求给这个世界带来的变化,体现了2009年之后国际秩序、国际格局、国际关系和国际规则的深刻变化。
【知识链接】
一、一战后的世界格局
1.巴黎和会
背景:一战后,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召开巴黎和会,
人物:由英、法、美三国操纵
内容:处置德国。签订《凡尔赛和约》。
对中国影响:《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
历史影响:形成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其他:1920年1月成立了国际联盟,总部在日内瓦,美国没有参加,国联被英、法控制。
2.华盛顿会议
目的:调整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太平洋的矛盾,特别是美日矛盾尖锐
时间:1921-1922年召开华盛顿会议(由美、日、英三国操纵)。
内容: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九国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对中国影响: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华盛顿会议的影响:是凡尔赛会议的继续,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一战后的世界格局:
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战后统治世界的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二战的世界格局
1.两极格局
(1)“冷战”政策含义:是指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为,以“遏制”共产主义。
(2)开始标志: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是破裂、美苏之间的冷战开始。
杜鲁门主义内容: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
目的:称霸世界
冷战政策的表现:①政治上杜鲁门主义;②经济上推行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③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
(3)1955年,苏联联合东欧国家成立华沙条约组织。影响:标志着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形成。
(4)
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两极格局结束。
2.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原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当今的世界格局: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当今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有: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恐怖主义。
1999年3~6月,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对世界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极化趋势的挑战;表明世界多极化将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严重削弱了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
3.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正在逐渐形成一个整体。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表现:①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②跨国公司影响增大,生产活动全球化趋势加快;③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这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作用:通过开放市场和公平贸易,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
中国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表现:①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②2001年举办上海APEC会议。
中国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顺应经济全球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潮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
【巩固训练】
1.一战后,战胜国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不属于这两次会议的相似点的是(
)
A.帝国主义大国操纵会议
B.侵犯中国主权,损害中国利益
C.建立了战后的世界统治新秩序
D.促进了世界的长久和平
2.“冷战”是一场特殊的战争,既威胁了世界和平又维持了相对的和平。“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
A.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3.美国某政治家曾在哈佛大学演讲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提到:“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据此,二战后美国采取的措施是(
)
A.提出杜鲁门主义
B.发表“铁幕”演说
C.实施马歇尔计划
D.建立北约组织
4.在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对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冲突,“应该如何组织人类社会?”成为国际社会的重大课题。而美苏两国做出的反应是(
)
A.发动战争以解决争端
B.寻求世界和平与发展C.采取全方位的对峙与竞争D.加强国际谅解与互信
5.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国家工业生产总体上已恢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水平。促进当时西欧国家经济恢复的原因不包括
A.原有经济基础好
B.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C.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D.欧洲联盟的建立
6.“它结束了曾对
20
世纪的人类社会产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深刻影响的一种发展模式的实践,也结束了曾在战后
45
年间主导国际政治的两极格局。”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
A.德国分裂
B.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
C.苏联解体
D.南斯拉夫一分为五
7.非洲彻底摆脱帝国主义奴役的标志是(
)
A.埃及收回运河主权
B.“非洲独立年”的出现C.纳米比亚独立
D.埃塞俄比亚独立
8.1995年,被誉为“经济领域的联合国”的国际组织成立,促进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该组织是
A.欧洲联盟
B.世界贸易组织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上海合作组织
9.20世纪80年代以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欧盟成立,俄罗斯走出低谷,“东方巨龙”腾飞。这反映了(
)
A.国家之间的对抗加剧
B.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C.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D.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4年8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战争爆发时,一位德国官员绝望地评论道:“这一切都来自这种该死的联盟体系,他们的较量是现代的祸根。”
(1)材料一中“战争”具体是指哪场战争?在“该死的联盟体系”中展开较量的是哪两大集团?他们的较量最终形成了怎样的国际关系格局?(4分)
材料二
1942年夏季开始,第二次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界大战的战场态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日军在太平洋战场陷入了被动局面;德、意法西斯丧失了东北非战场的主动权;德国法西斯在苏联战场不断遭到失败,……人们确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已经到来,战争正在朝着有利于盟军的方面发展。(2)材料二中的“转折”开始于哪一事件?“盟军”采取的什么军事行动迫使法西斯德国陷入两面夹击之中?(2分)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完成了对欧洲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全球霸权的破坏,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了“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并由此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3)材料三中“新的世界格局”是由哪两个大国主宰?这一格局被打破的标志是什么?(3分)
材料四
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心,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4)依据材料四,指出在世界格局的“过渡期”,“权力”的转移趋向?(2分)面对这一现状,中国应该如何应对?(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