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2024年统编版)期末复习课件:实战演练(共5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2024年统编版)期末复习课件:实战演练(共5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6-29 08:06: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5张PPT)
实战演练
期末加油站
一、积累运用(22分)
“榜样伴我成长,英雄伴我生活”,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练习。
【榜样的力量】①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一些令人敬仰的榜样,他
们用自己的生命书写着奉献与坚持的篇章。比如那位年过半百的教师,
他的每一根白发都见证了岁月的沧桑,每一页教案都浸透了他的心血。
作业本上那些殷( )红的字迹是他兢兢业业工作的证明。那些深夜里
的灯火,映照着他____________的身影,记录了他的无私付出和勤勤恳
恳。②他以深厚的师德和高尚的学术造诣,成为我们心中不灭的灯塔。
【伟大与平凡】千百年来,中华民族能够无数次从磨难中崛起,得
益于一代又一代有志之士锲而不舍的努力。③他们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民
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翻越老山界、渡过金沙江、研制“两弹一星”……
英雄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了坚不可摧的屏障,实现了民族的独立与富强。
他们的zhuó( )越成就,书写了我们心中伟大的英雄史诗。
④日常生活中,无数平凡之人创造着不平凡的瞬间。比如《台阶》
里低眉顺眼、勤劳一生的父亲,他不甘人后,耗尽心血建造起高高的台
阶,却在建成后处处感到“不自在”。这份复杂的情感让儿子心中百感交
集……这些平凡的故事,同样感动着我们。
1.阅读语段,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1)殷( )红
(2)zhuó( )越
yān

2.结合语境,解释语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2分)
(1)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屏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3.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的成语,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B
A.心不在焉 B.呕心沥血 C.气冲斗牛 D.正襟危坐
【解析】A.“心不在焉”指心思不在这里,不专心,精神不集中,不符合
语境。B.“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血,用来形容教师兢兢业业工作的身影,
符合语境。C.“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不符合语境。D.
“正襟危坐”指整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不
符合语境。
4.语段带序号的句子中有一个是病句,请指出并修改。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②句。搭配不当,“深厚的师德和高尚的学术造诣”应改为“高尚的师德和深厚的学术造诣”。
5.请你根据以下资料夹信息,为语段中提到的老山界做介绍。要求:以
老山界的口吻介绍,顺序合理,信息完整。(4分)
【资料夹】
老山界
主峰猫儿山,海拔约2142米,为华南第一高峰。
在老山界留下一段不朽的历史记忆。
又称瑶山,是五岭之一,自然风光壮丽。
1934年,红军长征曾艰难地翻越这里。
地处广西兴安华江,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我是老山界,又名瑶山,是五岭之一。我拥有壮丽的自然风
光,主峰猫儿山海拔约2142米,为华南第一高峰。我地处广西兴安华江,
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1934年,红军长征曾艰难地翻越这里,留下
一段不朽的历史记忆。
6.根据语境,填写文学常识和古诗文名句。(6分)
古典诗词里体现的家国情怀让人为之感动。家,是①______(人名)
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吟咏“此夜曲中闻折柳,②________________”
的乡愁;家,是岑参在《逢入京使》中的“③________________,凭君传
语报平安”,欲捎家书报平安,却又无纸笔的无奈。国,是木兰面对大军
压境,代父从军,表示“愿为市鞭马,④____________”的勇毅担当。
李白
何人不起故园情
马上相逢无纸笔
从此替爷征
诗歌中写景,常常蕴含诗人对生命的感悟。王维在《竹里馆》用
“深林人不知,⑤____________”勾勒出一幅月华如水、自在惬意的山居
幽林图;韩愈在《晚春》中用“草树知春不久归,⑥________________”
描绘晚春美景,透露出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
明月来相照
百般红紫斗芳菲
7.在每个人的心中,或许都有那么一位或几位英雄,他们可能是历史上
的伟人,也可能是当代的楷模,甚至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这些英雄用
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家国情怀,展现了无私奉献、勇敢坚韧、热爱国家的
精神风貌,成了我们学习的榜样。面向未来,你认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应
该如何传承家国情怀,发扬榜样精神?请你写一段80字以内的议论性文
字。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新时代的青少年应铭记历史英雄,学习他们无私奉献与坚韧
不拔的品质,将家国情怀内化于心,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勇于创新担当,
以实际行动传承榜样精神,共筑国家未来,让青春在为祖国奉献中绽放
光彩。
二、阅读(48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材料一】“由于免签政策,现在我们来中国探亲访友变得非常方
便了。”2024年12月2日,一名日本旅客飞抵深圳机场,顺利免签入境,
对试行的免签政策连连称赞。据悉,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我国
宣布自2024年11月30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对保加利亚、罗马尼亚、
日本等国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
中国城市专家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表示:“免签入境‘朋
友圈’再扩容,叠加国际航班和相关航线不断增加,为我国入境游加快
复苏、繁荣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近一个月我国免签政策迎来两次扩容。11月1日,外交部发布消息,
对斯洛伐克、挪威、芬兰、丹麦、冰岛、安道尔、摩纳哥、列支敦士登、
韩国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11月22日,外交部再次发布消息,
自2024年11月30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对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克罗
地亚、黑山、北马其顿、马耳他、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日本持普通护
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
同时,我国优化入境政策,将交流访问纳入免签事由,将免签停留
期限自现行15日延长至30日。自2024年11月30日起,38个免签国家持普
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交流访问、过境不超过30
天,可免办签证入境。
随着免签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外国游客来华旅游意愿不断增强,越
来越多的外籍人员到访中国、感受中国。据统计,截至11月29日,今年
以来深圳机场口岸入境外籍人员已超48万人次,同比增长123%。享受
免签政策便利的入境外籍人员有18万余人次,超去年同期的6倍。
(选自人民网,有删改)
【材料二】国家移民管理局2024年12月17日发布公告,即日起全面
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由原72小时
和144小时均延长为240小时(10天),同时新增21个口岸为过境免签人
员入出境口岸,并进一步扩大停留活动区域。
符合条件的俄罗斯、巴西、英国、美国、加拿大等54国人员,从中
国过境前往第三国(地区),可从24个省(区、市)60个对外开放口岸
中任一口岸免签来华,并在规定区域停留活动不超过240小时。与之前的
过境免签政策相比,此次政策调整最大特点是允许跨区域通行,即过境
免签的外国人可以在24个省(区、市)允许停留活动区域内跨省域旅行。
最新统计,2024年1月至11月,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2921.8万人次,
同比增长86.2%;其中通过免签入境1744.6万人次,同比增长123.3%。
(选自新华网客户端,有删改)
【材料三】
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口岸和停留活动区域(部分)
序号 省 (区、市) 使用口岸 停留活动区域
52 广西 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口岸 南宁 柳州 桂林 梧州
北海 防城港 钦州
贵港 玉林 贺州
河池 来宾
12市
53 桂林两江国际机场口岸 序号 省 (区、市) 使用口岸 停留活动区域
54 广西 北海福成机场口岸 南宁 柳州 桂林 梧州
北海 防城港 钦州
贵港 玉林 贺州
河池 来宾
12市
55 北海海港口岸(客运) (选自国家移民管理局新闻中心)
续表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自2024年11月30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我国对包括日本在内的多个
国家试行免签政策,以促进中外人员往来。
B.材料通过列举时间、具体国家和政策内容,清晰地展示了我国近期在
免签政策上的调整和扩容情况。
C.2024年1月至11月,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同比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来中国看一看成了很多外国人近期的热门选择。
D.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允许外国人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个口岸免签
入境,并在广西全区停留活动。
【解析】根据【材料三】,广西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的口岸有四
个,停留活动区域为广西的12个市,而不是整个广西壮族自治区。
【答案】D
9.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述我国免签政策在近期发生的主要
变化。(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免签国家范围扩大,新增了包括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日本等多
个国家。②优化入境政策,将交流访问纳入免签事由。免签停留期限从
15日延长至30日。③过境免签政策全面放宽优化,停留时间由原72小时
和144小时均延长为240小时(10天),并新增了21个口岸。
10.结合材料及生活经验,分析我国免签政策的变化对我国及国际旅游
市场有何积极影响。(至少写出两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①这些变化为国际游客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将吸引更多外籍
人员到访中国,感受中国文化。②促进了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为中国入境游的复苏和繁荣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③提升中国的国际形
象和影响力,有助于推动全球旅游业的复苏和发展。(意对即可,至少
写出两点)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父亲陪伴的那个夏天
胡 炎
①那是我人生中最漫长的一个夏天。
②我的高考成绩不理想,仅高出本科录取线3分,稍有闪失就会名
落孙山。我的忐忑在暑热里不断发酵,我开始失眠,一点儿胃口也没有。
③父亲长年在外,有一天,他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陪爸爸到乡
下转转吧。”父亲说。我不大情愿,但又不愿让父亲失望。我们骑着车,
穿过郊区,一直到了县城。
④父亲似乎有用不完的力气,总骑在我前面。后来,我们到了一条
河边。说是河,水却枯了,裸露的河床是一片开阔的沙滩。对岸是一片
树林,蓊蓊郁郁的。父亲说:“咱们到那儿乘凉。”沙子被日头烤得炭一
样烫,脚刚踩上去,就被烫得跳起来。
⑤我唏嘘着,下意识地想转头回去。父亲说:“都大男子汉了,还
那么娇气?”说着,自顾自在前边深一脚浅一脚地走。我无奈地跟随,
脚上的感觉渐渐只剩下了热。半个小时后,父亲上了岸,向我招手,给
我加油。我也上岸了,一瞬间,我有点想哭。
⑥树林的确是个好地方,而且有风把疲惫一点点地舔了去。坐下来
伸出双脚,才知父亲和我都有了轻微的灼伤。父亲说这算什么呀,他小
时候天天就这样光脚跑。但是他还是掐了一些草,揉碎了敷在我的脚上。
过了一会儿,父亲变戏法似的从沙子里扒出一颗花生来。这是农民收割
遗留下的。轻轻一嚼,由于沙子的烘烤,竟格外香甜。
⑦我们捡了截树枝不停地在沙土里翻拣着,找到了不少花生,品尝
了一顿天然的美味。
⑧父亲说:“现在感觉怎样?”
⑨我笑了笑。我很久没有这么轻松地笑了。父亲说:“再难的事,
一咬牙,也就挺过来了。”
⑩休息了一阵后,父亲还未尽兴。我们骑上车,又启程了。
这次,我们进了一片农民收摘后的果林。父亲说:“这树上肯定
还有果子,你能给爸爸摘一个解解渴吗?”我点点头。我很快发现一个
果子,但长得很高。我找农人借来了工具,却怎么也摘不到果子。这时,
父亲在旁边叫我:“过来吃果子啦。”我循声望去,父亲的手里竟托着好
几个果子!我走过去,心灰又自惭。父亲拍拍我的头:“长果子的树不
止一棵,总有适合你摘的。”
我默然无语。
第二天,父亲走了,我的心情却好了些。我开始冷静地想一些事
情,比如落榜后该怎么走,理想的院校未录取该怎么办。我有了思路,
心中渐渐踏实了。
一段日子后,父亲又回来了。父亲拎着网,说:“咱们去河里捉
鱼吧。”
我们沿着过去经常捉鱼的河边走着。该下网了,可父亲说:“往
上游走。”这是我极熟悉的一条河,却又是我极陌生的一条河。人工的
防护堤没了,代之以古朴的桑树、老槐。水清得像空气一样透明,螃蟹
在临水的洞口和水中的石块上悠然地爬行……
我有些沉醉了。
父亲说:“多走几里路,不一样了吧?”
我使劲点头。忽然,父亲笑着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信封,递给我。
我接过来,意外的惊喜让我一下子手足无措:我按第一志愿被录
取了,幸运之神站在了我的身边!
父亲说:“祝贺你,孩子!以后,还要走得再远一些,像这河,
追求无止境啊。”
(选自《意林》,有删改)
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本文按时间顺序写了父亲两次陪伴“我”的经历,“我”对困难的认识逐
渐深入。
B.父亲之所以陪“我”走走,是因为高考之后的那个夏天是“我”人生中最
漫长的夏天,他想让“我”的假期过得有趣些。
C.文章第 段出现了环境描写,既表现出“我”心路的变化,又增加了文
章的美感。
D.本文开头简洁明了,既设置悬念,又引出下文。
【解析】由文章第②段“我的高考成绩不理想……一点儿胃口也没有”可
知,父亲之所以陪“我”走走,是因为“我”遇到挫折,高考成绩不理想,故
而忐忑不安,失眠。为此父亲陪伴“我”、宽慰“我”,是想帮“我”渡过难关。
【答案】B
12.根据文章内容,将下面的表格内容补充完整。(3分)
夏天父亲陪“我”做的事 “我”的心情变化
穿过河床去树林乘凉 从无奈到轻松
在收摘后的果林找果子 从惭愧到①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从好奇到③______
父亲给“我”录取通知书 从惊喜到欣慰
踏实
沿着上游去捕鱼
沉醉
13.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1)树林的确是个好地方,而且有风把疲惫一点点地舔了去。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是他还是掐了一些草,揉碎了敷在我的脚上。(请从人物描写
的角度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风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风的凉爽宜人,表达了“我”在树林里乘凉的惬意和愉快的心情。
这里运用了动作描写,“掐”“揉”“敷”三个动词写出父亲为“我”处理脚上灼伤的情形,表现了父亲对“我”的关爱。
14.文中的父亲是平凡的普通人,但在那个夏天,父亲的话却让“我”备受
启发。你是否也能感同身受?请找出文中任意一处父亲的话,谈谈你的
收获。(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父亲说:“再难的事,一咬牙,也就挺过来了。”这告诉
我们:不要畏惧生活中的困难,只要有毅力,勤思考,一定能克服困难。
[示例二]父亲说:“以后,还要走得再远一些,像这河,追求无
止境啊。”这告诉我们:人生的道路很漫长,我们要有更远的目标,向
着目标不断追求。
(三)古诗词鉴赏(本题共2小题,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5~16题。
木兰诗(节选)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
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
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
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
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
知木兰是女郎。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B
A.《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整首诗富有北方民族的特色,风格刚健质朴。
B.诗歌中的数字有实指也有虚指,“策勋十二转”中的“十二”就是实指。
C.“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从侧面表现了木兰的聪
明和机智。
D.木兰在从军期间展现了非凡的英勇与智慧,最终回归家乡,与家人团聚。
【解析】“十二”是虚指,是“很多”的意思。
16.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谈谈你对诗句“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
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写木兰“开”“坐”“脱”“著”“理”“帖”一系列动作,细腻描绘了木兰
从战场归来,重新穿上女装,整理妆容的过程,反映了木兰回归家乡后
的轻松与释然。同时,也展现了她的女性魅力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四)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
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
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
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欧阳修《卖油翁》)
【乙】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尝语僚属 ,
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 ,盖未
尝顷刻释卷也。谢希深亦言:宋公垂 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
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
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 尔。
(选自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
【注释】①钱思公:即钱惟演,吴越王钱俶的儿子。②西洛:西京
洛阳。③僚属:官府的佐助官。欧阳修、谢绛等都曾是钱惟演的僚属。
④经史:经书和史书。⑤小辞:指短小的诗词。⑥谢希深:即谢绛,欧
阳修的朋友。⑦宋公垂:即宋绶,家富藏书,以读书敏慧强记著名。
⑧属思:构思。
1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B
A.公亦以此自矜 每走厕必挟书以往
B.尝射于家圃 在西洛时尝语僚属
C.睨之久而不去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D.康肃笑而遣之 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
【解析】A.凭借/用,带着;B.都是“曾经”的意思;C.离开/距离;D.代词,
卖油翁/助词,的。
18.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甲】文“尔安敢轻吾射”表现出康肃公的愤怒,从质问、斥责的语气
中,看出他的傲慢无礼。
B.【甲】文内容详略得当。略写陈尧咨在家圃射箭的情形,详写卖油翁
演示沥油的过程。
C.【乙】文中钱思公是一个热爱读书的人,他善于利用时间,博览群书,
他所作的文章,都是在马上、枕上、厕上完成的。
D.【乙】文没有对宋公垂这个人物进行直接描写,而是用同在史院的谢
希深的话进行侧面烘托。
C.有误。原文说的在“三上”作文的是欧阳修。
C
1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无他,但手熟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朗诵的声音清晰响亮,远近都能听到,他好学到了如此地步。
20.【乙】文蕴含了什么道理?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中,钱思公出身富贵,却坐卧、上厕所都不忘读书,宋公
垂读书声清脆,远远就能听见,欧阳修的文章大多用“马上、枕上、厕
上”的时间写出来,说明成功来自勤奋,我们要有效利用时间,集中精
力好好学习。
21.结合【甲】【乙】两文,分析欧阳修更欣赏怎样的人才。(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卖油翁》中,欧阳修评价陈尧咨的射箭技艺“当世无双”,又说他
“以此自矜”,可见欧阳修对陈尧咨的骄傲自满持批评态度。钱思公热爱
读书,虽出身富贵,却仍勤奋刻苦,欧阳修对此赞誉有加。概括来说,
欧阳修更加欣赏具有真才实干、勤奋刻苦、谦虚沉稳的人。
【乙文参考译文】钱思公虽然生长在富贵之家,却没有什么喜好。在洛
阳做官的时候,他曾经对同僚下属说,自己平生唯一的爱好就是读书。
坐着的时候就读经书和史书,躺着休息时就读各种小说,上厕所的时候
就读短小的诗词,从来没有放下过书本。谢希深也说:宋公垂同在史院
的时候,每次去厕所都一定要带着书去,朗诵的声音清晰响亮,远近都
能听到,他好学到了如此地步。我于是对希深说:“我平生所写的文章,
大多是在‘三上’完成的,那就是马上、枕上和厕上。”大概只有在这些地
方,能更专心致志地构思吧。
(五)整本书阅读(7分)
22.复兴中学将每年4月定为“大阅读”主题月,七年级(1)班积极响应学
校号召,拟开展一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为了将读书活动落实到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中去,语文老师设计了
以下活动,请你按照示例,将相关内容补充完整。(3分)
活动栏目 活动内容
好书推荐 同学们相互推荐好书,利用阅读课交流阅读体会。
①_________ 同学们选取一些经典文章,在早读课上进行诵读。
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典诵读
诗词创作
让同学们创作诗歌,感受诗词的魅力。
(2)你所在的班级在阅读名著《骆驼祥子》后举行了读书交流会,共
同分享阅读体验和探究成果,请你将相关内容补充完整。(4分)
《骆驼祥子》是由人民艺术家老舍所著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个普
通的人力车夫祥子为实现①____________________的梦想,经历了三起
三落,最终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变成了一个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的故事。
其中,第三落是为了③________________,祥子又卖掉了车。小说深刻
揭露了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
好占便宜、穷困潦倒、麻木不仁、自私狡猾、自暴自弃(任意几个词语都可)
置办虎妞的丧事
当时社会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压迫
三、写作(5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50分)
只有走出第一步,才知道自己能走多远。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②不抄袭,不套作;③
不得透露生活中真实的校名、人名;④不少于500字。
【写作提示】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中的“只有走出第一步,才知
道自己能走多远”,旨在引导考生深刻理解行动与潜能之间的内在联系,
据此阐发独到见解。学生应深入挖掘材料背后的丰富内涵,探讨行动如
何成为解锁潜能的钥匙,以及在探索自我、挑战极限的过程中,其如何
助力个体逐步挖掘并释放内在力量。学生可结合个人生活经历,讲述勇
敢迈出第一步、实现自我超越的感人故事,以此凸显行动在个人成长过
程中的重要作用;亦可拓宽视野,从社会、历史乃至人类文明发展的宏
观角度,审视、探讨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一步”是如何推动人类社会不断
向前发展的。
感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