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2024年统编版)期末复习课件:第六单元 单元复习(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2024年统编版)期末复习课件:第六单元 单元复习(共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6-29 08:0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第六单元
单元复习
一、多音字
yūn(晕倒)
yùn(红晕)
hé(荷花)
hè(负荷)


zǎi(记载)
zài(载人)
bó(停泊)
pō(湖泊)


二、易读错字
圆弧(hú) 炽(chì)热
轮廓(kuò) 俯瞰(kàn)
严谨(jǐn) 稠(chóu)密
烧灼(zhuó) 憧(chōnɡ)憬
蹒跚(pán shān) 矗(chù)立
瞩(zhǔ)目 蓦(mò)然
惊心动魄(pò)
三、形近字
签字—鉴定 蓦然—日暮
瞩目—叮嘱 波澜—斑斓
点缀—辍学 闲暇—遐迩
拍摄—蹑手蹑脚
四、易写错字
炽热 轮廓 俯瞰 矗立 憧憬
遨游 蹒跚 浩瀚 严谨 稠密
烧灼 蓦然 千钧重负 惊心动魄
五、词语积累
1.憧憬:向往。
2.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3.矗立:高耸地立着。
4.千钧重负:比喻很沉重的负担。
5.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
6.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7.屏息凝神:暂时抑止呼吸,聚集精神,形容高度集中注意力。
8.不期而至: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
9.心有灵犀:指彼此心意相通。
10.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
11.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谈话等详尽透彻,发挥充分,也形容暴露
得很彻底。
12.波澜起伏:形容水面上的水波泛起时的样子,也指文艺作品情
节曲折。
13.劈波斩浪:形容船只冲过波浪前进。比喻排除前进中的困难和障碍。
六、句子、语段赏析
1.意外出现了。共振以曲线的形式变化着,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
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我几乎无法承受,觉得自己快不行了。(“似乎
都要碎了”“几乎无法承受”“觉得自己快不行了”,具体描述飞船共振给
“我”带来难以承受的痛苦)
2.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
活着!”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运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大声
喊”“鼓掌欢呼”的动作及人们的语言,表现了大家看到“我”安然无恙时的
激动、兴奋之情,体现了战友之间深厚的情谊)
3.我现在还能回想起当时的情形:飞船急速下降,跟空气摩擦产生
的激波,不仅有极高的温度,还伴随着尖利的呼啸声;飞船带着不小的
过载,在不停振动,里面咯咯吱吱乱响。外面高温,不怕!有碎片划过,
不怕!过载,也能承受!(运用心理描写,短句、叹号以及反复的修辞
手法,写出了情况的危急,两个“不怕”及“也能承受”表现了作者临危不
惧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坚强勇敢的精神)
4.其实最折磨人的就是这段过程了。随着一声巨响,你会感到突然
减速;引导伞一开,使劲一提,会把人吓一跳;减速伞一开,又往那边
一拽;主伞开时又把你拉向另一边。(该段由第一人称变为第二人称,
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运用一连串的动词,一
方面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伞、开伞的过程,极具画面感;另一方面营造了
紧张的气氛,表现了开伞过程的危险性)
5.这个决定对她似乎很艰难,她的双手在太空服的手套里,握在胸前,
双眼半闭着,似乎认为地球在我们这次短暂的旅行后就要爆炸了,我不
由笑出声来。(运用动作描写、神态描写。“握”“半闭”生动地表现出她对
这次旅行的慎重和期待。同时设下悬念:这次旅行对她有何重要意义)
6.是的,广阔的草原上到处点缀着星星点点的小花。“能近些看看那
朵花吗?”我蹲下来看。“呀,真美!能闻闻它吗?不,别拔下它!”我
只好趴到地上闻,一缕淡淡的清香。“啊,我也闻到了,真像一首隐隐
传来的小夜曲呢……”(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清香”是嗅觉感受,“小
夜曲”是听觉感受,将两种感觉互通,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小姑娘对花香
和诗意的感受,表现了她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留恋)
7.“……今后,我会按照研究计划努力工作的。将来,也许会有地心
飞船找到‘落日六号’并同它对接,但愿那时我留下的资料会有用。请你
们放心,我现在已适应这里,不再觉得狭窄和封闭了,整个世界都围着
我呀,我闭上眼睛就能看见上面的大草原,还可以清楚地看见那里的每
一朵小花呢……”(运用语言描写。小姑娘对地面美丽世界满是留恋,
她乐观的语言——“整个世界都围着我呀”,让人十分感动,表现了小姑
娘坚强、勇敢、乐观、善良的性格和献身科学的精神)
七、语法知识
1.偏正短语:由修饰语和中心语两部分组成,结构成分之间有修饰
与被修饰的关系,前一部分修饰或限制后一部分,后一部分是整个短语
的核心。一般把前一部分叫作修饰语,把后一部分叫作中心语,中间常
用结构助词“的”或“地”连接。
偏正短语包括定中短语与状中短语。其中的定语和状语都是修饰语。
常见结构类型为:
(1)定语+中心语(名词、代词),如:美丽的大地、小小的声音。
(2)状语+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如:慢慢地走、大范围地推广。
2.动宾短语:由动词与后面受动词支配的宾语组合而成,二者构成
动宾关系,称为“动宾短语”。动宾之间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起支配
作用的成分是动词,受动词支配的成分是宾语,宾语主要是回答“谁”
“什么”“哪里”等,一般由名词、代词等充当。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动词+代词,如找谁、打他、是什么、丢
下它。动词+名词,如写字、玩球、吃包子。
3.补充短语:补充短语的前一部分常常是动词或形容词,后一部分
起补充说明作用,主要由动词或形容词性词语充当。
常见的有两种情形:
(1)动词+补语,动补短语中的补语用来补充说明动作的结果、状
态或处所等。例如:看〈不清〉、去〈一趟〉、印在〈脑子里〉。
(2)形容词+补语,以形容词为中心时它的后面只有补语,因为形
容词不能带宾语。例如:机灵得〈很〉、密得〈不透气〉。
感谢您的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