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2024)七年级下册生物学植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练习
一、选择题
1.小朋友在草地上玩,衣服沾染了绿色的草汁。清洗衣服效果最好的是( )
A.清水 B.肥皂 C.白醋 D.酒精
2.如图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操作步骤。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③④②①⑤
B.③为暗处理,目的是让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
C.本实验探究了光照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D.⑤的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3.“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如图所示,关于实验步骤以及实验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步骤b是为了形成一组对照实验
B.通过步骤a可以消耗掉叶片原有的有机物
C.步骤g观察到的变蓝色的部分是遮光部分
D.步骤d需要隔水加热,防止酒精燃烧
4.下列有关植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类食用的牛肉和牛奶来自食用植物的牛
B.如果地球上没有了植物,人类则无法继续生存
C.动物都直接以植物为食
D.小麦、玉米和水稻是人类的主要食物,它们都是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
5.用银边天竺葵为实验材料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准备了如图中的实验(实验开始前已将天竺葵放置暗处一昼夜),以下相关描述中错误的是(注: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
A.暗处理的目的是耗尽叶片中原有的二氧化碳
B.如图中处理天竺葵后,所有叶片都不能制造有机物
C.图中叶片A与叶片B的绿色部分可以形成对照,实验的变量为二氧化碳
D.图中叶片A的绿色部分与非绿色部分可以形成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为叶绿体
6.如图是“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实验的部分步骤,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是丁→乙→甲→丙
②滴加碘液后,遮光部位不变蓝,未遮光部位变蓝
③步骤乙的目的是设置对照实验,变量是光照
④步骤甲中大烧杯内是酒精,目的是为了溶解叶绿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碘液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化学试剂,下列实验不需要用碘液的是( )
A.观察酵母菌 B.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C.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D.制作并观察叶片横切面临时切片
8.下列有关“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将天竺葵提前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的目的是排除原有淀粉对实验的干扰
B.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是为了形成对照
C.滴加碘液是为了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不是淀粉
D.该实验证明了绿叶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9.小秦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时,尝试在天竺葵叶片上做出恐龙剪影(如图)。下列对相关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前将天竺葵置于光照下24小时
B.用黑色剪影纸将叶片的受光面遮盖起来
C.用酒精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
D.将叶片漂洗后滴加碘液,只有遮光处变蓝
10.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绿叶在光照下制造淀粉”这一实验时,整片叶子都变蓝,下列有关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光照强度太弱 B.暗处理不充分或无暗处理
C.光照时间太长 D.遮光不严密或只有半面遮光
11.下图是“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部分步骤。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是丁→甲→乙→丙 B.步骤甲中大烧杯内是酒精
C.步骤乙的目的是设置对照实验 D.丁的目的是消耗环境中的氧
12.某同学用蒜黄(叶片黄色)和蒜苗(叶片绿色)作为材料,设计了如下左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蒜黄叶肉细胞中不含叶绿素
B.可用此装置探究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C.蒜黄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不含有机物
D.蒜黄和蒜苗数量以及生长状况应大致相同
13.如上右图是“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部分步骤,下列四张图片的目的依次是( )
A.③④①② B.④③②① C.①④③② D.①③④②
14.选取甜椒植株上的一片叶,按照如图所示过程进行实验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叶片浸没在酒精中的目的是溶解叶绿体
B.滴加碘液的目的是对细胞内淀粉进行染色
C.实验现象证明:甜椒的叶片内含有淀粉
D.最后漂洗叶片后整个叶片呈蓝色
15.无土栽培所需要的营养液为植物生长提供了( )
A.水和有机物 B.水和无机盐
C.有机物和无机盐 D.所有的营养物质
16.把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用黑圆纸片将①处进行两面遮盖,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后摘下叶片,用酒精脱色处理,滴加碘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B.酒精脱色处理时需隔水加热,②处变成黄白色
C.滴加碘液后②处变蓝、①③两处均不变蓝
D.②③作对照,说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17.在学习了光合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尝试在铜钱草叶片上“作画”(如上右图)。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作画”前,将铜钱草放置于黑暗处24h
B.剪下遮光处理过的叶片,去掉黑纸片
C.用酒精对叶片脱色,清水漂洗后滴加碘液
D.用心形黑纸片将一片叶片的“正面”夹紧,光照3~4h
18.下列关于5个初中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观察叶片结构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③观察种子结构④种子萌发的环境条⑤解剖和观察花的结构
A.①③需使用生理盐水 B.②⑤需使用稀碘液
C.②④需设计对照实验 D.①⑤需使用显微镜
19.下列装置中,能够快速、安全地脱去叶片中叶绿素的是( )
A. B. C. D.
20.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植物放于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 )
A.使叶绿体的数量减少 B.消耗并转运叶片原有的淀粉
C.减少氧气的释放 D.减少水分的蒸腾
二、填空题
1.在“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实验中,需将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 ;经过一系列操作后,向叶片未遮光部分滴加碘液,该部分的颜色变化是 。
2.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在叶片上滴加 可以检验叶片中是否有淀粉产生。
3.“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操作时,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水浴加热的目的是 。
4.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 能。
5.我们通过“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一方面检验了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 ;另一方面证明了 是绿叶制造有机物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三、判断题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植物放在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促进光合作用。( )
2.天竺葵实验暗处理是为了把原有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
3.范 海尔蒙特由柳树栽培实验确定了绿色植物生长需要水。( )
4.在“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实验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绿色植物含叶绿体的器官在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 )
5.要探究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处理变量的方法是选有银边(叶片边缘呈白色)的叶片。( )
四、综合题
1.萨克斯实验是揭开光合作用之谜的终结实验。某生物组在进行“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前2-3天把天竺葵放在暗处是为了 ;步骤②中,部分遮光的目的是 。
(2)光照数小时后,摘下遮盖黑纸片的叶片,进行水浴加热,其作用是溶解 ,经脱色后的叶片呈现的颜色是黄白色。
(3)在脱色的叶片上滴加碘液后,变成蓝色的部位是 。(填“见光部分”或“遮光部分”)
(4)本实验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是 。
2.河北省沧县通过种植旱碱麦将一片片的“不毛之地”蝶变成一个个“聚宝盆”。某生物兴趣小组来到旱碱麦田“打卡”,学习其中蕴藏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盐碱地不适合种植作物,原因是盐碱地的土壤溶液浓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植物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植物根毛细胞会 (填“吸收”或“失水”),从而影响植物生长。
(2)要想旱碱麦稳产、高产,科学合理的田间管理必不可少。喷施叶面肥可为小麦生长提供全面的营养支持,从而促根健苗,增强抗性。叶面肥含有多种无机盐,其中含量最多的是含 的无机盐。
(3)近年来旱碱麦亩均产量屡创新高,小麦开花后还要经过 和 这两个生理过程才能结出饱满的麦粒。
(4)旱碱麦种子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主要是小麦通过 作用合成,再运输到种子的 (填结构名称)中储存起来的。
五、实验探究题
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想利用“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的实验原理,将自己的照片印在了天竺葵叶片上,怎样才能做到呢?他们进行了以下的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光照前,应将天竺葵放到暗处1~2天,原理是植物通过 作用将叶片中原有的 运走耗尽。
(2)如图2所示,将图1中的照片底片放在叶片正面,叶片背面应该使用 (填“透光”或“不透光”)的纸片进行遮盖,用曲别针夹住。原因是避免光进入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进行 作用。
(3)自然光照三天后,去除底片和纸片,取下叶片,把叶片放入盛有 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去除 的干扰,漂洗后滴加碘液。
(4)如图3所示,底片中的“透光”部分对应的叶片结构滴加碘液后 ,而“黑色”部分对应的叶片结构滴加碘液后 。这样,就将照片印在了天竺葵叶片上。
《苏科版(2024)七年级下册生物学植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练习》参考答案
一、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C C D A D D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A A B D D C C B
二、1. 消耗原有的淀粉 变蓝 2.碘液 3.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4.化学 5. 淀粉 光
三、1.错误 2.正确 3.正确 4.正确 5.正确
四、1.(1) 消耗叶片原有的淀粉 形成对照
(2)叶绿素
(3)见光部分
(4) 淀粉 光
2.(1) 大于 失水
(2)氮、磷、钾
(3) 传粉 受精
(4) 光合 胚乳
五、(1) 呼吸 淀粉
(2) 不透光 光合
(3) 酒精 叶绿素
(4) 变蓝 不变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