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素养】1.3民族 课时精练(原题 解析)-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情境·素养】1.3民族 课时精练(原题 解析)-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6-29 12:05:1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民族(课时精练)
一、单选题
2024年篮球“村BA”球王争霸赛全国总决赛在贵州省举行。“村BA”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事,更是民族文化的彰显。读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及其少数民族民俗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24年篮球“村BA”球王争霸赛全国总决赛举办省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序号与其代表的少数民族及节日匹配正确的是( )
A.①—藏族—雪顿节 B.②—朝鲜族—泼水节
C.③—蒙古族—那达慕节 D.④—傣族—元宵节
【答案】1.B 2.C
【解析】1.①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②是贵州省,③是内蒙古自治区,④是吉林省,2024年篮球“村BA”球王争霸赛全国总决赛举办省是②贵州省,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①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为维吾尔族,雪顿节是藏族的活动,A错误;②是贵州省,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泼水节是傣族的活动,B错误;③是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为蒙古族,其节日为那达慕节,C正确;④是吉林省,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元宵节为汉族节日,D错误;故选C。
2024年11月22—30日,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海南省三亚召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在独竹漂比赛中,来自省级行政区域①的6名运动员参赛并且包揽全部6个一等奖,分布在①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
A.汉族 B.回族 C.壮族 D.朝鲜族
4.举办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
A.有利于各少数民族间的传统文化交流和传承,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B.使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消除地区经济差异
C.响应国家号召,全民参与健身
D.是为了增强人民体质,更好地建设自己的家乡
【答案】3.C 4.A
【解析】3.读图可知,①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分布的主要少数民族是壮族,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举办有利于各少数民族间的传统文化交流和传承,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A正确;不能消除地区经济差异,B错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与全民参与健身关系不大,C错误;体育运动会可以增强人民体质,但与建设家乡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A。
“鄂伦春”一词有两种含义,即“使用驯鹿的人”和“山岭上的人”。鄂伦春族人没有固定住所,“撮罗子”是其传统民居,用天然树枝搭建,外面夏季用桦树皮和树叶覆盖,冬季则加以兽皮。图左为东北地区部分少数民族分布示意图,图右为“撮罗子”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鄂伦春族对应图中( )
A.①少数民族 B.②少数民族 C.③少数民族 D.④少数民族
6.传统民居“撮罗子”建造,主要考虑( )
①树枝搭建,就地取材 ②顶部开口,便于储水
③结构简单,便于搬迁 ④兽皮覆盖,利于散热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答案】5.A 6.A
【解析】5.由题干可知“鄂伦春”一词有两种含义,即“使用驯鹿的人”和“山岭上的人”。由图可知,鄂伦春族对应图中的①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小兴安岭,A正确;②③④少数民族都是分布在平原上,BCD错误。故选A。
6.“撮罗子”用天然树枝搭建而成,当地森林资源丰富,便于就地取材,①正确;“撮罗子”顶部开口主要是为了排烟等,而不是便于储水,②错误;传统的鄂伦春族人没有固定住所,“撮罗子”结构简单,便于拆卸和搬迁,符合他们的生活特点,③正确;冬季用兽皮覆盖是为了保暖,而不是利于散热,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图为春节社会实践部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春节”申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A.全世界人民共同的节日 B.同一时间迎接农历新年
C.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增强 D.中国人遍布世界各地
8.春节期间的传统习俗有( )
①吃年夜饭②赏月③贴春联④赛龙舟⑤放鞭炮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⑤
【答案】7.C 8.B
【解析】7.春节主要是华人文化圈的传统节日,并非全世界共同庆祝,A错误;虽然部分地区(如韩国、越南)也过农历新年,但因为经度不同,时间和习俗存在差异,并非完全同步,B错误;申遗成功的关键原因是春节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实践,展现了其文化价值和国际认可度,C正确;我国虽然海外华人多,但申遗核心是文化实践的代表性,而非人口分布,D错误,故选C。
8.吃年夜饭是春节核心习俗,象征团圆,①正确;②赏月是中秋节习俗,与春节无关,②错误;③贴春联是春节传统,寓意祈福,③正确;④赛龙舟是端午节习俗,④错误;⑤放鞭炮是传统春节活动(部分区域因环保限制已减少),⑤正确,ACD错误,故选B。
二、解答题
9.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东方大国,既有辽阔的陆地国土,又有广袤的海洋国土。56个民族的14多亿中华儿女共同生活在我们伟大的祖国辽阔的土地上。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能源需求越来越大。最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估结果显示,我国海洋石油资源量393亿吨,但深海石油开采难度大。近年来,我国在深海石油开采领域有了重大突破,位于海南岛东南陵水海域的“深海一号”能源站是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
材料二中国疆域示意图和2021年中国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构成图。
【辽阔的疆域】
(1)我国的疆域辽阔的优势是 。
(2)2021年我国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构成中比例最大的产业 ,并说明我国发展该产业的有利条件 。
(3)说出“深海一号”能源站所处海域 及其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 。
【众多的人口】
(4)2020年我国人口总数是14.43亿(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以 线为界,人口分布东南多,西北少。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的原因。 。
【团结的民族】
(5)我国民族分布具有“ ”的特点,汉族主要分布在 。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答案】(1)领土面积广大,资源丰富多样,有利于国家发展建设;疆界长,邻国多,海岸线漫长,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2) 滨海旅游业 海洋面积广阔,滨海旅游资源极其丰富
(3) 南海 琼
(4) 黑龙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腾冲 地形平坦,多平原和丘陵,气候湿润,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历史悠久
(5) 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中部和东部 壮族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疆域辽阔的优势是:领土面积广大,资源丰富多样,有利于国家发展建设;疆界长,邻国多,海岸线漫长,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南北跨度大,东西距离长,地域差异大,形成不同的景观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气候复杂多样,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经济形式发展,促进农作物种类的丰富性,提高产量。
(2)读图可知,2021年我国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构成中比例最大的产业是滨海旅游业,我国发展该产业的有利条件有:我国海洋面积广阔,滨海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不仅有着众多的水光山色、流泉飞瀑、阳光海滩、生物资源等自然风景旅游资源,而且还有悠久而丰富的历史古迹、民族风情、宗教文化等富有中国特色的人文景观。
(3)由材料“位于海南岛东南陵水海域的深海一号”可知,“深海一号”能源站所处海域是南海,其所在省级行政区是海南省,简称“琼”。
(4)我国的人口地理界线为黑龙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腾冲一线,该线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我国东部人口密度大的原因为东部地区地形平坦,多平原和丘陵,气候湿润,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历史悠久;西部地区以高原、山地为主,多沙漠、草原、山地,耕地少,气候干旱,粮食产量低。
(5)我国共有56个民族,民族分布不均,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的特点,汉族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10.央视专题片《边疆行》以新闻纪实的手法,用边行走边观察的方式,从广西防城港市出发到辽宁丹东,逆时针勾勒中国版图。结合“《边疆行》路线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疆域辽阔,陆地领土面积 多万平方千米;海陆位置优越,背靠亚欧大陆,东濒太平洋, 。
(2)《边疆行》摄制组行走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濒临 海、 海。
(3)《边疆行》摄制组经过的①、②、③、④省区中,面积最大、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是 。
(4)《边疆行》沿线少数民族众多,可以领略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 。
【答案】(1) 960 海陆兼备 (2) 南 黄 (3)乌鲁木齐
(4)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解析】(1) 我国疆域辽阔,陆地领土面积约960多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我国海陆位置优越,背靠亚欧大陆,东濒太平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
(2)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边疆行》摄制组从广西防城港市出发到辽宁丹东,广西防城港濒临我国的南海,辽宁丹东濒临渤海。渤海是我国的内海。
(3)读图可知,①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②为云南省、③为内蒙古自治区、④为吉林省。四省区中面积最大、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行政中心是乌鲁木齐。
(4)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分布很不均匀,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民族(课时精练)
一、单选题
2024年篮球“村BA”球王争霸赛全国总决赛在贵州省举行。“村BA”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事,更是民族文化的彰显。读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及其少数民族民俗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24年篮球“村BA”球王争霸赛全国总决赛举办省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序号与其代表的少数民族及节日匹配正确的是( )
A.①—藏族—雪顿节 B.②—朝鲜族—泼水节
C.③—蒙古族—那达慕节 D.④—傣族—元宵节
2024年11月22—30日,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海南省三亚召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在独竹漂比赛中,来自省级行政区域①的6名运动员参赛并且包揽全部6个一等奖,分布在①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
A.汉族 B.回族 C.壮族 D.朝鲜族
4.举办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
A.有利于各少数民族间的传统文化交流和传承,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B.使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消除地区经济差异
C.响应国家号召,全民参与健身
D.是为了增强人民体质,更好地建设自己的家乡
“鄂伦春”一词有两种含义,即“使用驯鹿的人”和“山岭上的人”。鄂伦春族人没有固定住所,“撮罗子”是其传统民居,用天然树枝搭建,外面夏季用桦树皮和树叶覆盖,冬季则加以兽皮。图左为东北地区部分少数民族分布示意图,图右为“撮罗子”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鄂伦春族对应图中( )
A.①少数民族 B.②少数民族 C.③少数民族 D.④少数民族
6.传统民居“撮罗子”建造,主要考虑( )
①树枝搭建,就地取材 ②顶部开口,便于储水
③结构简单,便于搬迁 ④兽皮覆盖,利于散热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图为春节社会实践部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春节”申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A.全世界人民共同的节日 B.同一时间迎接农历新年
C.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增强 D.中国人遍布世界各地
8.春节期间的传统习俗有( )
①吃年夜饭②赏月③贴春联④赛龙舟⑤放鞭炮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⑤
二、解答题
9.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东方大国,既有辽阔的陆地国土,又有广袤的海洋国土。56个民族的14多亿中华儿女共同生活在我们伟大的祖国辽阔的土地上。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能源需求越来越大。最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估结果显示,我国海洋石油资源量393亿吨,但深海石油开采难度大。近年来,我国在深海石油开采领域有了重大突破,位于海南岛东南陵水海域的“深海一号”能源站是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
材料二中国疆域示意图和2021年中国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构成图。
【辽阔的疆域】
(1)我国的疆域辽阔的优势是 。
(2)2021年我国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构成中比例最大的产业 ,并说明我国发展该产业的有利条件 。
(3)说出“深海一号”能源站所处海域 及其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 。
【众多的人口】
(4)2020年我国人口总数是14.43亿(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以 线为界,人口分布东南多,西北少。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的原因。 。
【团结的民族】
(5)我国民族分布具有“ ”的特点,汉族主要分布在 。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10.央视专题片《边疆行》以新闻纪实的手法,用边行走边观察的方式,从广西防城港市出发到辽宁丹东,逆时针勾勒中国版图。结合“《边疆行》路线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疆域辽阔,陆地领土面积 多万平方千米;海陆位置优越,背靠亚欧大陆,东濒太平洋, 。
(2)《边疆行》摄制组行走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濒临 海、 海。
(3)《边疆行》摄制组经过的①、②、③、④省区中,面积最大、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是 。
(4)《边疆行》沿线少数民族众多,可以领略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