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数学期末综合复习题(试题)四年级下册(苏教版)
一、单选题
1.李叔叔上午11:00在停车场停车,下午4:00离开,停车每时收费3元,李叔叔应缴纳( )元停车费。
A.12 B.15 C.18
2.下面的算式中,与 56×40 计算结果相同的是( )
A.400×56 B.560×4 C.560×40
3.如图,一个等腰三角形被挡住了两个角,那么这个三角形按角分类不可能是( )。
A.直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4.某旅行团计划在显通寺集合,显通寺的位置在(4,6),奇奇的位置在(3.4),妙妙的位置在(4,4),甜甜的位置在(6,4),聪聪的位置在(6,3),( )离显通寺最近。
A.奇奇 B.妙妙 C.甜甜 D.聪聪
5.甲、乙两地相距24千米,小明的爸爸骑自行车每时能行12千米,他骑这辆自行车行驶一个来回需要多少小时?列式为( )。
A. B. C. D.
6.小星一天上学时每分钟走60米,20分钟到达学校,放学时每分钟走40米。小星上学、放学平均每分钟走( )米。
A.50 B.48 C.30
7.一个人从县城骑车去乡办厂。他从县城骑车出发,用30分钟时间行完了一半路程,这时,他加快了速度,每分钟比原来多行50米。又骑了20分钟后,他从路旁的里程标志牌上知道,必须再骑2千米才能赶到乡办厂,则县城到乡办厂之间的总路程为( )。
A.15千米 B.18千米 C.21千米 D.50千米
8.一个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10cm、7cm,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可能是( )cm。
A.20 B.20.5 C.34 D.34.5
二、判断题
9.“中”、“工”、“水”都是轴对称图形。(
)
10.小明说用11厘米、5厘米、5厘米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
11.2080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208。(
)
12.在方格纸上的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可以用数对这样表示:A(1,0)、B(1,5)、C(5,3),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
13.某种商品降价一半后,原来购买钱现在可以买原来件数的2倍。( )
14.一个平行四边形木框拉成一个长方形后、周长不变,面积不变。
15.一个数,如果读数时读两个零,写数时也一定只有两个0。( )
三、填空题
16.摆一摆,把下面的数字卡分别摆成符合要求的六位数。
(1)最小的六位数
(2)一个“0”也不读的六位数
(3)只读一个“0”的最大的六位数
(4)省略万位后面的数约等于23万的数
(5)省略万位后面的数约等于24万的数
17.如图,伸缩衣架应用了平行四边形 的特性。
18.看图分一分。
乐乐在给这些图形分类时,将图形②、④、⑤、⑦、⑨分成一类, 将图形①、 ③、⑥、⑧分成一类,他分类的标准是 。
19.根据“15×27=405”,在下面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使等式成立。
4.05=1.5× = ×27=15× = ×270
20.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个角是45°,按边分,这个三角形又是 三角形。
21.2379620000读作 ,八百三十万零七百二十写作 .
22.小乐想把一根长11厘米的吸管剪成3段,再用线穿起来围成一个三角形。他第一刀剪在2厘米处(如图),第二刀可以剪在 厘米或 厘米处。
23.用计算器算出每组的积,再找一找其中的规律,然后按这个规律直接在横线上写下一组。
①67×67= ②667×667= ③6667×6667= ④
四、计算
24.直接写得数
45×20= 25×3×4=
240×3=
30×6= 35×2×5=
900÷30=
25.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带★的要验算)
218×86= 804×28= 540×49=
490÷53= ★597÷28= ★686÷34=
26.脱式计算。
27×105+55
125×15-33
(48+52)×88
五、操作题
27. 三角形ABC如图。
(1)用数对表示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位置,A点是 ,B点是 ,C点是 。
(2)三角形ABC先向右平移3格,再向上平移4格后得到的新图形是三角形A'B'C'。画出新的三角形,并用数对表示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位置。
A': ,B': ,C': ,新的三角形: 。
六、解决问题
28.我国高铁发展令国民自豪,令世界瞩目,一列“复兴号”的运行速度最高达380千米/时,它12小时最多能行驶多少千米?
29.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读书活动,需要给五年级买 157本《诗经》,给六年级买 183 本《诗经》。李老师带 15000元钱够吗?
30.李老师带了一些钱到文具店采购,她买了一个标价是 320 元的篮球,剩下的钱恰好买了16套标价是105元的《童话故事书》。李老师带了多少钱去采购?
31.小嘉有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一个底角是75°,它的顶角是多少度?
32. 从多位数 4967882981 中划去 3个数字,使剩下的7 个数字(前后顺序不变)组成的七位数最大。这个七位数是多少?
33.幸福奶茶店里,一杯芋泥奶茶的价格是18元,现在店里有优惠活动,芋泥奶茶买两杯送一杯。趁着活动,妈妈给一家三口每人买了1杯,平均每杯芋泥奶茶比原来便宜多少钱
34.某科技体验馆,每张门票21元,如果组织四年级298名同学前往体验,准备 6000元买门票,够吗
35.刘叔叔开物流车从县城去北山乡,去的时候每小时行驶48千米,用了3小时;原路返回用了2小时,他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解答】解:上午 11:00 为11时,
下午4:00为16时,
16时-11时=5时,
5×3=15(元),
李叔叔应缴纳15元停车费。
故答案为:B。
【分析】离开的时间-进停车场的时间=停车的时间,停车的时间×停车每小时的收费=一共要缴纳的停车费。
2.【答案】B
【解析】【解答】解:A:400×56,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10倍,积扩大10倍;
B:560×4,一个乘数扩大10倍,另一个乘数缩小10倍,积不变;
C:560×40,两个乘数同时扩大10倍,积扩大100倍。
故答案为:B。
【分析】积不变的规律:两个数相乘,一个乘数扩大或缩小多少倍(0除外),另一个乘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3.【答案】A
4.【答案】B
【解析】【解答】解: 妙妙的位置(4,4)离显通寺(4,6)最近,只相差2行。
故答案为:B。
【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中间用“,”隔开,第一个数字相同,表示同一列,第二个数字相同,表示同一行,据此解答。
5.【答案】C
6.【答案】B
【解析】【解答】解:60×20÷40
=1200÷40
=30(分)
60×20×2÷(20+30)
=2400÷50
=48(米/分)
故答案为:B。
【分析】用去时的速度乘时间求出从家到学校的距离,用这个距离除以放学时的速度求出放学到家的时间,用从家到学校的距离的2倍除以去时和返回的时间和即可求出上学、放学平均每分钟走的路程。
7.【答案】B
【解析】【解答】解:50×20=1000(米)=1千米;
总路程:(1+2)÷(1-)
=3×6
=18(千米)
县城到乡办厂之间的总路程为18千米。
故答案为:B。
【分析】30分钟时间行完了一半路程,一半路程理解为;若不加速,则50分钟共行了全程的,剩下了全程的,剩下的路程包括20分钟加速多行的1千米和未行的2千米,共3千米;具体路程÷对应的分率=总路程,据此解答。
8.【答案】B
【解析】【解答】解:已知三角形的两条边长为10cm和7cm。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设第三边为x,则应满足:10 + 7 > x,10 + x > 7,7 + x > 10,可以得出第三边x的取值范围为:3 < x < 17。
A项:如果周长为20cm,则第三边x=20-10-7=3cm,不满足x的取值范围。
B项:如果周长为20.5cm,则第三边x=20.5-10-7=3.5cm,满足x的取值范围。
C项:如果周长为34cm,则第三边x=34-10-7=17cm,不满足x的取值范围。
D项:如果周长为34.5cm,则第三边x=34.5-10-7=17.5cm,不满足x的取值范围。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的关键在于确定第三边的长度,从而能够计算出三角形的周长。由于三角形的三边长度需满足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条件,我们需先确定第三边的可能长度范围,然后再结合给定选项来找出符合条件的周长。
9.【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解:“水”不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判断:平面内,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10.【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用11厘米、5厘米、5厘米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所以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本题中5+5<11,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
11.【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 2080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208万。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把一个数改写成“万”作单位,只要把末尾4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如果末尾不足4个0,就在万位后面(千位前面)添上小数点,去掉末尾的0,再添上“万”字。
12.【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在方格纸上的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可以用数对这样表示:A(1,0)、B(1,5)、C(5,3),并连接成三角形ABC(下图):
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中间用“,”隔开,据此在方格纸上找到A、B、C三点的位置,然后连接成三角形ABC;
三角形按角分类,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13.【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 某种商品降价一半后,单价降低到一半,总价不变,则原来购买钱现在可以买原来件数的2倍,此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总价÷单价=数量,总价不变,单价降低,数量增加,据此判断。
14.【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将一个平行四边形木框拉成一个长方形后、周长不变,面积变大。【分析】木框的长度不变,所以周长不变,但是由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高变大了,面积也变大了。
15.【答案】错误
16.【答案】(1)200367
(2)236700
(3)763002
(4)230067
(5)237600
【解析】【解答】解:(1)组成最小的六位数,把数字从小到大排列,但是0不能在最高位,这个数是200367;
(2)一个“0”也不读的六位数236700(答案不唯一);
(3)只读一个“0”的最大的六位数,把数字从大到小排列,百位、十位上是0,这个数是763002;
(4)省略万位后面的数约等于23万的数的数万级上的数是23,千位、百位是0,十位上是6,个位上是7,这个数是230067(答案不唯一);
(5)省略万位后面的数约等于24万的数,万级上是23,千位上是7,百位上是6,其余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237600(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1)200367;(2)236700;(3)763002;(4)230067;(5)237600。
【分析】亿以上的数的写法,先看这个数有几级,再从最高级写起,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整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如果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上大的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左起第二位上大的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二位上的数相同,左起第三位上大的数就大······;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看需要保留的下一位数,是0~4舍去,是5~9向前一位进一。
17.【答案】不稳定
18.【答案】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解析】【解答】解:按照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可以将图中图形分成两类:图形②、④、⑤、⑦、⑨是轴对称图形, 图形①、 ③、⑥、⑧不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图形的分类标准识别,关键在于观察图形的特征差异,找到分类的依据;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对称轴,据此判断分类标准。
19.【答案】2.7;0.15;0.27;0.015
【解析】【解答】 4.05=1.5×2.7=0.15×27=15×0.27 =0.015×270
故答案为:2.7;0.15;0.27;0.015。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缩小)多少倍,积就扩大(缩小)多少倍。
20.【答案】等腰
【解析】【解答】解: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个角是45°,按边分,这个三角形又是等腰三角形。
故答案为:等腰。
【分析】90°-45=45°,这个直角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所以这个三角形又是等腰三角形。
21.【答案】二十三亿七千九百六十二万;8300720
【解析】【解答】解:2379620000读作:二十三亿九千六百二十万;八百三十万零七百二十写作:8300720。
故答案为:二十三亿七千九百六十二万;8300720。
【分析】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往下读。读亿级、万级时要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亿”或“万”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往下写,哪一位上有几个单位就在那一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22.【答案】6;7
【解析】【解答】解:11-2=9(厘米)
4+5=9(厘米)
4+2=6(厘米)
5+2=7(厘米),则第二刀可以剪在6厘米或7厘米处。
故答案为:6;7。
【分析】三角形其中一条边的2厘米,2+4=6>5,第三条边只能是4厘米或者5厘米;则第二刀可以剪在6厘米或7厘米处。
23.【答案】4489;444889;44448889;66667×66667=4444488889
【解析】【解答】本题需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在计算器上依次输入每组的数据和运算符号,再算完前三组后找出其中的规律再进行第四组的填写
【分析】考查计算器的用法和找规律的能力,根据题意前三组可在计算器上输入式子后得出正确答案,然后找规律,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每组的乘数都由6和7组成,且个位数都为7,7前面的6随着组数的增加而增加,第一组7前面有1个6,第二组有2个6,以此类推第四组的两个乘数应该有4个6,即66667;再观察其积,每组的积个位数都为9,且第一组的积中,9前面有1个8和2个4,第二组有2个8和3个4,以此类推第四组的积应该有4个8和5个4,即4444488889
24.【答案】45×20=900 25×3×4=300 240×3=720
30×6=180 35×2×5=350 900÷30=30
【解析】【分析】计算乘法时注意进位情况,计算除法时注意确定商的位数;混合运算要先确定运算顺序或简便计算方法后再计算。
25.【答案】解:218×86=18748
804×28=22512
540×49=26460
490÷53=9……13
验算:
★686÷34 =20……6
验算:
【解析】【分析】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先用两位数的个位分别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再用两位数的十位分别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的结果个位要与前面结果的十位对齐,然后两个结果相加就得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结果了。
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时,看被除数的前两位看商,如果不够就看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到哪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要比除数小;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时,可以先用商与除数相乘,乘得的结果再加余数,看是否等于被除数。据此解答。
26.【答案】解:27×105+55
=2835+55
=2890
125×15-33
=1875-33
=1842
(48+52)×88
=100×88
=8800
【解析】【分析】运算顺序: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里面的。
27.【答案】(1)(2,4);(5,4);(0,1)
(2)(5,8);(8,8);(3,5);
【解析】。
【解答】解:(1)A点在第2列,第4行,用数对表示是(2,4)
B点在第5列,第4行,用数对表示是(5,4)
C点在第0列,第1行,用数对表示是(0,1);
(2)
A':(5,8),B':(8,8),C': (3,5)。
故答案为:(1)(2,4);(5,4);(0,1);(2)(5,8);(8,8);(3,5);。
【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前面一个数表示第几列,后面一个数表示第几行;列数一般从左往右数,行数一般从前往后数。
28.【答案】解:380×12=4560(千米)
答:它12小时最多能行驶4560千米。
【解析】【分析】它12小时最多能行驶的距离=这列“复兴号”的运行速度×12,据此代入数值作答即可。
29.【答案】解:(157+183)×42
=340×42
=14280(元)
14280<15000
答:够。
【解析】【分析】给五年级买的本数+给六年级买的本数=买的总本数,买的总本数×每本的钱数=一共花的钱数,一共花的钱数<15000元,说明够。
30.【答案】解:320+16×105
=320+1680
=2000(元)
答:李老师带了2000元去采购。
【解析】【分析】《童话故事书》的单价×买的数量=买《童话故事书》花的钱数,买《童话故事书》花的钱数+买篮球花的钱数=李老师带的钱数。
31.【答案】解:180°-75°×2
=180°-150°
=30°
答:它的顶角是30° 。
【解析】【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三角形的内角和-底角×2=顶角,据此列式解答。
32.【答案】解:这个七位数是9882981。
【解析】【分析】要使所得数最大,则要保证高位上的数字最大。先划掉首位4,使新数最高位上是9;接下来让第二位和第三位上的数字也最大,划掉6 和7,变成8和8,此时新的七位数最大。
33.【答案】解:18×2÷3
=36÷3
=12(元)
18-12=6(元)
答:平均每杯芋泥奶茶比原来便宜6元钱。
【解析】【分析】根据条件“ 芋泥奶茶买两杯送一杯 ”,现在,妈妈给一家三口每人买了1杯,一共需要买3杯,现在只需要支付2杯的价钱,求出现在平均每杯多少钱,然后用原来每杯的价钱-现在每杯的价钱=平均每杯芋泥奶茶比原来便宜的钱数,据此列式解答。
34.【答案】解:21×298=6258(元)
6258>6000
答:准备6000元买门票不够。
【解析】【分析】买门票的总价=单价×数量,然后和6000元比较大小。
35.【答案】解:48×3÷2
=144÷2
=72(千米/时)
答:他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72千米。
【解析】【分析】去的时候的速度×去的时候用的时间=去的时候走的路程,去的时候走的路程÷返回用的时间=返回的速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