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期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监测
八年级·生物
(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号、姓名、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务必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务必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关于扁形动物和线虫动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扁形动物的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
B.线虫动物的体形为细长圆柱形,·体表有外骨骼
C.扁形动物和线虫动物都有自由生活的种类,也有寄生生活的种类
D.饭前便后洗手、不喝不洁净的生水、管理好粪便等措施能够有效预防蛔虫病
2.下列关于几种无脊椎动物的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A.软体动物用足运动,大多具有贝壳
B.·环节动物身体分节,比线形动物运动更灵活
C.昆虫类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节肢动物的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D.腔肠动物身体辐射对称,可从各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因而比扁形动物更高
3.珍稀动植物是珍贵的自然资源,必须加以有效的保护。下面几种动物为我国特有
①中华鲟②大鲵③扬子鳄④黑颈鹤⑤大熊猫,以下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A.①和②生殖发育方式都为卵生、变态发育
B.④和⑤都有身体被毛、体温恒定、卵生的特征
C.③、④和⑤都表现出了适应陆地生活的一些特征
D,①、②和③都进行体外受精,④和⑤都进行体内受精
4.氧气是大多数生物生存的必需物质。下列关于各种动物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正
的是
①鲸鱼一肺
②蚯蚓一—湿润的体壁
③蜥蜴—肺
④鲫鱼一鳃
⑤青蛙—肺和皮肤
⑥蝗虫一气门
⑦家鸽一肺和气囊
⑧河蚌-鳃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⑧
C.②③④⑤⑥⑦
D.②③④⑤⑦⑧
5.下列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动物在生物圈中能够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
B.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C.
位于食物链顶端的动物大量死亡,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崩溃
D.
动物消化道内有多种消化酶,加快有机物的分解促进物质循环
八年级生物试卷第1页共6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p
6、甲图表示投篮动作,乙图是骨骼肌牵拉骨运动的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动作西
A.乙图中⑤模拟关节,关节既牢固又灵活,适于完成各种动作
B.甲图中动作①到动作②的过程,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C.乙图中④舒张,③收缩牵引①②绕着⑤运动,可模拟完成屈肘动作
D.甲图中投篮动作不仅靠运动系统完成,,还需要其它多个系统的配合
7.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①成群的蝗虫啃食庄稼
②狒狒“首领”带领狒狒群体有序前进
③火蚁在洪水来临时,团队成员在水面上用身体搭建“筏子”,形成一个漂动的“蚁团”
,随水向岸边漂流
④头雁带领雁阵呈“人”字形排列
⑤鲫鱼在水中成群觅食
A.③④⑤
B.①④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
8.中科院海洋所孙超岷团队,在海洋上千份垃圾中筛选,发现一种能在聚乙烯表面产
生明显的降解孔洞的海洋真菌,经过研究发现,该真菌对环境无害。对该真菌的描
述正确的是
A.该真菌在不利环境中通过产生芽孢进行繁殖
B.
该真菌的存在证明所有的真菌对人类都是有利的
C.该真菌能够降解聚乙烯,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D.该真菌能自己“养活”自己,作为生产者参与物质循环
9.·“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保存技术得
到了迅速发展。以下食品保存方法与基本原理不相符的是
序号
食品保存方法
基本原理
A
巴氏消毒法
用适当温度和保温时间杀死微生物
干燥处理香菇
降低食品自身含水量,抑制微生物的繁殖
C
把黄桃做成罐头
隔绝空气,低温抑制微生物生长和繁殖
D
低温冷藏新鲜蔬菜
低温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A.A
B.B
C.C
D.D
10.我国兴建青藏铁路时,在穿过可可西里等自然保护区的线路上修建了许多涵洞或高
架桥,以尽量避免干扰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这样做的生态意义是
A.增加生态环境的复杂性
B.减少青藏铁路的建设投资
C.体现了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D.保护野生动物栖息环境,维持生态平衡
八年级生物试卷第2页共6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60 分)
1. B
解析:线虫动物体表有角质层,而非外骨骼,外骨骼是节肢动物的特
征,B 错误。A、C、D 均正确。
2. D
解析:腔肠动物身体辐射对称,扁形动物身体两侧对称,两侧对称比
辐射对称更有利于动物的运动和捕食,因此扁形动物比腔肠动物更高
等,D 错误。A、B、C 均正确。
3. C
解析:③扬子鳄(爬行类)、④黑颈鹤(鸟类)、⑤大熊猫(哺乳类)
都表现出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如羊膜卵、肺呼吸等),C 正确。A
中②大鲵是变态发育,①中华鲟是卵生非变态;B 中⑤大熊猫胎生,
④黑颈鹤卵生;D 中③扬子鳄体内受精。
4. B
解析:⑥蝗虫气体交换场所是气管,⑦家鸽气体交换仅在肺,气囊辅
助呼吸,B 正确。A、C、D 包含错误选项。
5. B
解析:分解者(如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关键,动物可
促进循环,但非必需,B 错误。A、C、D 均正确。
6. B
解析:甲图中动作①到②是伸肘,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B
错误。A、C、D 均正确。
7. D
解析:社会行为需有组织、分工、等级,②③④符合;①⑤无组织分
工,D 正确。
8. C
解析:该真菌作为分解者降解聚乙烯,参与物质循环,C 正确。A 中
芽孢是细菌休眠体,真菌靠孢子繁殖;B 中真菌有利有弊;D 中真菌
异养,非生产者。
9. C
解析:罐头制作原理是高温灭菌+隔绝空气,而非低温,C 错误。A、
B、D 原理正确。
10. D
解析:修建涵洞或高架桥是为保护野生动物栖息环境,维持生态平衡,
D 正确。
11. A
解析:30~45℃时二氧化碳产生量最高,酵母菌活性最强,A 正确。B
中温度过高酵母菌失活;C 中馒头无酒精残留;D 中低温抑制活性而
非冻死。
12. C
解析:A 组因食物奖励形成复杂反射(学习行为),受遗传和环境影
响,②④正确;①两组学习能力无差异,③行为可能改变,C 正确。
13. B
解析:甲瓶煮沸无菌,乙瓶未处理有菌,未打断瓶颈时乙瓶会变质,
B 错误。A、C、D 均正确。
14. C
解析:图甲(细菌)无成形细胞核,图丙(真菌)有,C 正确。A 中
芽孢是休眠体非繁殖;B 中病毒靠复制增殖;D 中病菌变异是自发的,
抗生素起选择作用。
15. D
解析:水稻和小麦同科,油菜和水稻同门,科<门,故水稻和小麦共
同特征更多,亲缘关系更近,D 错误。
16. A
解析:制作面包利用酵母菌发酵,A 错误。B、C、D 均正确。
17. B
解析:乙图中亚硝酸盐含量第 4 天最高,第 12 天后较低,此时食用
合理,B 错误。A、C、D 均正确。
18. C
解析:白鲟洄游产卵是先天性行为,C 正确。A、B 中白鲟灭绝影响生
态系统多样性,与人类活动有关;D 中“停止一切捕捞”不现实。
19. B
解析: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利用基因多样性,B 错误。A、C、D
均正确。
20. D
解析:使用一次性洗刷用品浪费资源,不符合环保主题,D 错误。
二、非选择题(每空 2 分,共 40 分)
21.(14 分)
(1)分解者(细菌、真菌)
(2)叶绿体
(3)外骨骼;附肢
(4)白鹭
(5)基因
(6)生态系统
22.(12 分)
(1)不同品牌洗手液的抑菌功效相同吗?
(2)对照
(3)接种;异养
(4)品牌 B
(5)可信度较低,未重复实验(或样本量少)。
23.(14 分)
(1)胎生;哺乳
(2)牙齿大而平(或臼齿发达);犬;棕熊饮食结构更丰富,适应性
更强
(3)结构
(4)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