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九江市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6-29 11:4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江市 2024—2025 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题卷
材料二在抗倭斗争中,民族英雄成继光功勋卓著。他曾用“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
豪言壮语表达他的决心和志向。他发现浙江义乌具的矿徒“彪悍可用”,便招募了3000人
组成“成家军”。经过严格训练后,纪律严明,勇猛善战,成为抗倭劲旅。和俞大猷所率海上
军队密切配合,多次给由浙江转向福建的倭宠以重创,从而使东南倭寇最终得以荡平。
一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等主编(中国古代史·下)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戚继光抗倭取胜的原因。(4分)
材料三万历九年(1581),张居正在清文土地的基础上,结合嘉靖、隆庆年间桂尊、庞尚鹏
和海瑞等人的赋役改革经验,在全国范围内改革赋役制度。
一摘编自张海英著《沉暮与新生》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张居正赋役制度改革的作用。(4分)
23.(10分)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与境外的经济交流,因西北疆城较之唐以前大幅度退缩,传统的丝绸之路,已
在其控制之外。由于经济重心南移—尤其向东南移动。对外贸易亦需随其腹地之迁移而
转变方向、通道。故而宋代贸易最盛者,是东面海港的对外贸易。
一摘编自余蔚著《士大夫的理想时代》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代对外贸易的变化。(2分)
材料二船队载满中国的瓷器、茶叶、铁器、农具、丝绸、纱罗及金银等各类商品,换回亚非各
国的特产,如象牙、香料、宝石等海外奇珍异宝。船队每到一地,就用宝船所栽各种货物在当
地进行互惠互利的互市交易。与此同时,还不忘宣扬明朝的国成,邀约各国派使臣到中国来
朝贡,加强明朝与当地的联系。
摘编自张海英著《沉暮与新生》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2分)
材料三
由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
对外贸易,负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代外
商收购我国出口商品,管理外国商人。
摘编自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图5(广州十三行》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清朝采取怎样的对外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政策带来的
消极影响。(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主要趋势。(2分)
期末试题卷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5页(共6页)
24.(10分)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侧读材料,国
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时期,对边运地区的少数民族,不因其壮会发展程度校低,有某些特珠甚至落
后的习俗而歧视、轻贱他们。创立羁康府、州制度,将枕一进来的主要是边腰地区的少处民
族划分为都督府、州、县。朝廷册封当地各族首领人物为都督、刺史、县个,实行世袋制
—摘编自童超《看得见的中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试举一例说明唐玄宗是
如何践行这一政策。(4分)
材料二
妙应寺,俗称白塔寺,位于北京,始建于元朝,是
座藏传佛教寸院。寺内建于元朝的白塔,是我国现存
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藏式佛塔,也是中央政府对西藏
实施有效管理、民族文化深入交融的历史见证。
摘编自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图6妙应寺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2)材料二反映了元朝时期的什么历史现象?(2分)》
材料三清朝对边疆的有效管辖
达赖金印
班禅金印
伊犁将军府
(平定准噶尔图卷(局部
金瓶掣签
图7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朝对边疆治理的主要管理方式。(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认识。(2分)
期末试题卷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6页(共6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