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分层作业设计
单元 第三单元 物质的变化 课题 产生气体变化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目标:引导学生形成 “化学变化有规律可循” 的观念,通过探究产生气体变化的过程,理解气体产生的原因、条件,培养学生对科学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科学思维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分析思维,能够在实验和生活现象中敏锐捕捉气体变化的关键信息,如气泡产生的速率、颜色变化等,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比较与归纳。 探究实践目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实验验证某物质在特定条件下是否会产生气体,或解释生活中与气体变化相关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态度责任目标:引导学生关注气体变化与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到气体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 。
理解掌握 练一练 ☆☆☆ 预估时间
1.科学家经过大量研究表明,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气体,它能使燃烧的火柴 。 2.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发生的变化是 变化,伴随的现象是 。 3.红磷燃烧会消耗掉 并生成固体的 ;磷燃烧会产生 物质,不可直接接触或闻其气味。 4.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伴随着一些现象,如 、 、 、 等现象,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但仅仅凭这些就肯定地判断是化学变化,这是不对的。如 可以改变颜色; 可以发光发热; 产生沉淀; 产生气体等都是 ,因为它们都 。 3分钟
实验探究 做一做 ☆☆☆☆ 预估时间
5.白醋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品,其实白醋不仅可以用于调味,还有很多妙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给蔬菜沙拉中的紫甘蓝上加入了白醋,发现紫甘蓝变成了 色。 (2)小明不小心把鸡蛋壳掉进了打开的白醋瓶中,发现产生了气体,这种变化属 于 (填“化学”或“物理”)变化。 (3)小明在家利用白醋和小苏打做一个吹气球小实验。他选用的材料有:塑料瓶、白醋、小苏打、气球。实验前在气球里加一定量小苏打,在塑料瓶中装一定量白醋(如下图) ① 将白醋与小苏打混合后,小明观察到气球鼓起来了,说明 (填“没有”或“有”) 产生气体。 ②猜一猜:实验中气球会一直变大吗 请回答并说明原因: 。 5分钟
实践应用 固一固 ☆☆☆☆ 预估时间
6.物质的变化研究。 小明在实验室进行小苏打和白醋的实验探究。首先在烧杯中加入10毫升白醋,然后依次加入4平勺小苏打,每加入1平勺便观察记录一次,等反应完全停止后再加入1平勺。实验记录如下: 操作过程加入第1平勺加入第2平勺加入第3平勺加入第4平勺实验现象有大量气泡快速产生有少量气泡产生没有气泡产生,烧杯底部有少量沉淀____,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物
(1)下列属于白醋特点的是( )。 A.白色液体 B.白色有酸味的液体 C.无色有酸味的液体 (2)小明加第4平勺时,将实验中的一个现象忘记了,根据已有的实验记录分析,上面表格中“____”处最有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有大量的气泡产生 B.有少量的气泡产生 C.没有气泡产生 (3)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不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冒气泡 B.杯壁变凉 C.杯壁变热 (4)小明将实验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沿着烧杯壁缓慢倾倒(如图),我们能观察到甲、乙两支蜡烛,先熄灭的是 蜡烛。说明该气体有 的性质,科学家通过大量研究,证明该气体是 气体。 (5)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留在杯中的液体 (填“是”或“不是”)含有新物质的液体。 (6)请根据整个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推理判断: 时烧杯中白醋反应完了。 (7)水沸腾时冒气泡和小苏打白醋混合后冒气泡的变化原理 (填“是”或“不是”)一样的。理由是
5分钟
迁移创新 试一试 ☆☆☆☆☆ 预估时间
7.生活中物质的变化 VC泡腾片是一种含有大量维生素C的片状物品,把泡腾片直接放到水中,会产生大量气泡,喝起来有种喝汽水的感觉;冰糖葫芦是中国传统小吃,制作冰糖葫芦一般包括串果、熬糖、蘸糖、冷却四个步骤。 (1)把VC泡腾片投入水中,将收集到的气体倒入烧杯,如图所示,发现下方的蜡烛比上方的蜡烛先熄灭,说明该气体具有 、 的性质。 (2)根据这种气体的特征进行检索,这种气体最有可能是 。 物质名称颜色气味可燃性轻重二氧化碳天色无味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氧气无色无味能帮助燃烧比空气重氢气无色无味能燃烧比空气轻氮气无色无味不支持燃烧比空气轻
(3)VC泡腾片放入水中产生的气体与( )混合产生的气体有相同的性质。 A.小苏打和水 B.食盐和白醋 C.小苏打和白醋 D.食盐和水 (4)在紫甘蓝上滴加 VC泡腾水,发现它变成了红色,将紫甘蓝浸泡在( )中,它也会变红色。 A.清水 B.肥皂水 C.白醋 D.小苏打溶液 (5)制作冰糖葫芦时,把白糖与水倒入锅中,用猛火熬20分钟后,水明显变少,这是因为水变成了( )。 A.糖浆 B.水蒸气 C.二氧化碳 D.冰 (6)加热白糖会发生一系列变化,( )不属于化学变化时伴随的现象。 A.白糖颗粒熔化成液态糖 B.液态白糖变焦黄 C.冒出浓烟 D.勺子里残留黑色物质 (7)白糖在加热过程中,会冒出细小密集的气泡,冒泡说明( )。 A.有气体产生 B.有氧气产生 C.白糖变成了碳 D.固态的白糖变成了气态 (8)食物进入我们体内,经历复杂但平稳的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才能转化为身体所需要的能量。 8分钟
项目类、实践类 (合作完成)☆☆☆☆☆ 预估时间
8.皮皮不小心将鸡蛋壳掉进了白醋里,发现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无色气体是什么呢?”他询问爸爸。爸爸提供了下表资料。 (1)皮皮对照资料后对爸爸说:“我认为肯定不是二氧化氮和氯气。”你认为皮皮推测的理由是 。 气体名称特点二氧化氮比空气重,棕红色,有刺激性气味,支持燃烧氧气比空气重,无色,支持燃烧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无色,无毒性,不支持燃烧氙气比空气重,无色,不助燃,不可燃氯气比空气重,黄绿色,强烈刺激性气体,支持燃烧氮气比空气略轻,无色,常用作保护气体,不支持燃烧氢气气体中最轻,无色,可燃性,易爆性
(2)皮皮和爸爸一起继续进行了两个探究活动。 探究一:把点燃的木条伸进杯子中,看到的是木条立即熄灭。 探究二:把气体倒入简易天平的B端,发现B端下沉。(见右上图) ①根据探究一,皮皮判断所产生的气体 ,所以肯定不是剩下气体中 和 。 ②根据探究二,皮皮判断所产生的气体 ,所以肯定不是剩下气体中 。 (3)实验后,皮皮认为该气体肯定是二氧化碳了,爸爸说不一定,爸爸的理由是 。 10分钟
参考答案:
1.【答案】熄灭
2.【答案】化学;产生气体
3.【答案】氧气;五氧化磷;有毒
4.【答案】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混合红墨水和清水;电灯发光;泥水静置;水被烧开;物理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
5.【答案】(1)红
(2)化学
(3)有;不会一直变大,因为反应物有限,不会一直生成二氧化碳
6.【答案】(1)C
(2)C
(3)C
(4)乙;密度比空气大、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
(5)是
(6)加入第 3 平勺小苏打
(7)不是;水沸腾冒气泡是物理变化,是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水变成水蒸气逸出;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冒气泡是化学变化,是二者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
7.【答案】(1)比空气重;不助燃
(2)二氧化碳
(3)C
(4)C
(5)B
(6)A
(7)A
(8)化学
8.【答案】(1)因为产生的气体无色,二氧化氮是棕红色的,氯气是黄绿色的,所以肯定不是二氧化氮和氯气
(2)不支持燃烧;氧气;氢气;比空气重;氮气
(3)因为不支持燃烧和比空气重的气体不-定是表格中的二氧化碳,还有可能是其他气体。所以根据上面两个实验,不能判断这是什么气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