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押题提升卷(苏教版)
一、填空题
1.在一个长13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中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剩下部分的周长比原来图形的周长少( )厘米。
2.地球在绕太阳旋转的同时,自己还不停地旋转。地球自己旋转1圈所需要的时间,就定为1日,1日是( )小时。
3.在下边的图形中,涂阴影的小正方形的边长都表示1厘米,这个大正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4.“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教育部要求:要保障小学生每天10小时的睡眠时间。淘气晚上21:30进入睡眠状态,睡眠10小时,他第二天早上( )时( )分起床。
5.下图是四名同学的50米竞赛成绩。在这次比赛中,如果丽丽得了第三名,她用时( )秒;如果她是第一名,她的成绩至少是( )秒。
6.把3个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周长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7.某超市的营业时间是从早上8点30分开始,到晚上8点40分停止营业,他们一天营业的时间是( )小时( )分。
8.学校打算用12米长的栅栏围成一块正方形菜地作为学生的劳动教育基地。如果靠着学校的一面墙来围,围成的正方形地的边长最大是( )米,面积是( )平方米。
9.妈妈买回来18个苹果,第一天吃掉总数的,第一天吃掉( )个,第二天吃掉剩下的,第二天吃掉( )个。
10.从睢宁到上海的高铁中午11:29开出,下午3:06到达,这列高铁从睢宁到上海全程需要( )小时( )分钟。
11.为响应国家节水行动号召,小丽全家四口人,打算每人每天节约用水5千克,那么她家六月份一共能节约用水( )千克。照这样计算,她家大约( )个月就能节约3吨水。
12.学校举行庆六一文艺活动,有24人参加了啦啦操节目表演,其中的队员拿花球,拿彩带的队员有6人,拿花球的比拿彩带的多( )人。
13.欣欣到少年宫要走2千米,她从家出发去少年宫已经走了20分钟,平均每分钟走62米,她再走( )米就到少年宫了。
14.妈妈帮小丽买了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已知买这件上衣用了68元,这条裤子比上衣便宜12元。妈妈买裤子用了( )元,这套衣服一共用了( )元。
15.如图数轴上,每一小格代表( );三个方框所对应的数中最接近0.8的是( )(填A、B或C)。用分数表示A点的数是,用小数表示C点的数是( )。
二、判断题
16.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这一年不一定是闰年。( )
17.估算41×69时,把41看成40,把69看成70,估算的结果是2800。( )
18.估算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不多,所以学习估算毫无用处。( )
19.杭州到北京的公路长约1360米。( )
20.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后再对折,每份是这张纸的。( )
21.正方形的边长扩大到原来3倍,周长就扩大到原来的3倍,面积也扩大到原来的3倍。( )
22.公路一旁,每隔5m栽一棵树,玲玲从第1棵树跑到第260棵树时,跑了1300m。( )
23.边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周长等于面积。( )
三、选择题
24.亮亮晚上9时30分睡觉,第二天早上6时30分起床,他睡觉的时间长( )。
A.8小时 B.9小时 C.10小时
25.如下图,从图① 中去掉一个小正方形得到图② 和图③ 。关于这三个图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②和图①比,面积和周长都减少了
B.图③和图①比,面积和周长都减少了
C.图③和图②比,面积没变,周长增加了
26.用24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有( )种不同的拼法。
A.3 B.4 C.5 D.6
27.用下面三张长方形硬纸片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周长是( )分米。
①16;②20;③24;④25;⑤30;⑥36
A.①⑤ B.④② C.③⑥ D.①⑥
28.如图,大正方形的边长比小正方形(阴影部分)的边长多3厘米,大正方形的面积比小正方形(阴影部分)的面积多39平方厘米,小正方形的面积是( )。
A.13平方厘米 B.25平方厘米 C.36平方厘米 D.52平方厘米
29.文文和天天读一本相同的故事书,1小时后,文文读了这本书的,天天读了这本书的。照这样的速度,( )先读完这本书。
A.文文 B.天天 C.无法确定
30.张老师从家出发,用了2小时到达了离家30千米远的水溪公园。估计一下,张老师的出行方式可能是( )。
A.乘汽车 B.骑自行车 C.步行
31.一个音乐闹钟,每隔一段相等的时间就发出铃声。已经知道上午8:00、8:40、9:20和10:00发出铃声,那么下面( )时刻也能发出铃声。
A.13:40 B.14:40 C.15:00 D.15:40
32.如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B.甲、乙周长相等,乙的面积大
C.甲、乙周长不等,甲的周长长 D.甲、乙周长不等,乙的周长长
33.有甲乙两盒球,分别拿走盒子里的一些球后,下图是剩下的球的情况。原来盒里的球( )。
A.甲盒多 B.乙盒多 C.一样多
四、计算题
34.直接写出得数。
+= 1.9+2.7= 32×40= 80×30=
4-1.5= -= 30×24= 1-=
35.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40×67= ★38×96= 20.2-9.3= 14×23=
36.用递等式计算。
377-45+68 320-120×2 (185+65)÷5
37.求下面图形的面积。
五、作图题
38.下面每一个小方格都是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
(1)画出一个面积是4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2)画出一个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
六、解答题
39.玲玲从图书馆借了一本162页的故事书,她看了6天还剩72页,平均每天看多少页?如果只能借阅10天,玲玲想看完这本书,从第7天起,她每天要看多少页?
40.随着电商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商家选择直播带货。王阿姨的水果直播间平均每天能卖出24箱苹果,每箱苹果16元,一个星期(7天)一共能卖出多少元?
41.图书馆新购进一批图书,其中童话书比故事书多48本, 。购进童话书多少本?(从方框中选择合适的条件,将序号写在横线上,再列式解答。)
①童话书的本数是故事书的3倍 ②故事书比科技书多36本 ③童话书和故事书一共124本
42.李伯伯用竹篱笆围成一个边长6米的正方形花圃,后来需要改建,用原来的竹篱笆围成了一个长8米的长方形,现在这个长方形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3.六年级同学制作“红包灯笼”,装扮校园。其中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一共做了128个“红包灯笼”,第一小组给第二小组12个后,两个小组的数量同样多。原来两个小组各做了多少个“红包灯笼”?(先把下面的线段图补充完整,再解答)
44.如图,张老师带科学社团的同学们参观科技馆。买门票一共要付多少元?
45.王大叔把收获的大蒜装在同样大的袋子里,一共装了50袋。他从中任意抽出5袋称一称,结果分别是29千克、32千克、33千克、30千克、28千克,他一共大约收获大蒜多少千克?
46.王叔叔开着一辆自重3200千克的卡车,准备往车上装3台机器,每台机器大约重2000千克。如果把这些机器装上车,会超载吗?
47.张老师带12名学生乘高铁去外地参加“小记者摄影采风”活动。其中1名学生高1.54米,其余学生的身高均在1.2~1.5米之间。已知每张全价票52元,张老师需要准备多少元为学生买票?
2024年高铁儿童票标准 1.2~1.5米的儿童可享受票面价格的一半,超过1.5米时,应买全价票。
48.王大叔家有一块长方形菜地。为了扩大种植面积将宽增加4米这样菜地面积就增加了72平方米。如果扩建后的菜地正好是一个正方形这块菜地原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先在图上画一画,再解答)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
1.40 16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在这个长方形中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宽,剩下部分的长是8厘米,宽是(13-8)厘米,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解答】8×(13-8)
=8×5
=40(平方厘米)
(13+8)×2-(13-8+8)×2
=21×2-13×2
=42-26
=16(厘米)
则剩下长方形的面积是40平方厘米,剩下部分的周长比原来图形的周长16厘米。
【点评】此题关键是明确最大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宽,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周长公式解答。
2.24
【解答】闰年全年366天,平年全年365天,一年有12个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1天等于24小时,1小时等于60分。
3.16
【分析】小正方形的个数有4个,通过平移正好能填满大正方形的一条边长,所以大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再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即可求出这个大正方形的面积。
【解答】正方形的边长:1×4=4(厘米)
4×4=16(平方厘米)
即这个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6平方厘米。
4.7 30
【分析】一天有24小时,用24时-21时30分求出到24时经过的时间;用10时-到24时经过的时间即可求出第二天早上起床的时间;据此解答。
【解答】24时-21时30分=2时30分
10时-2时30分=7时30分
则他第二天早上7时30分起床。
【点评】熟练掌握结束的时间-开始的时间=经过的时间,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9.3 8.7
【分析】在50米比赛中,用时越少成绩越好;根据一位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把已知三个成绩比较大小,即先比较整数部分,再比较小数部分,结果是8.8<9.2<9.4,如果丽丽得了第三名,则第一名是东东8.8秒,第二名是小梅9.2秒,则第三名小丽的成绩要大于9.2小于9.4,可知小丽的成绩只能是9.3秒;如果她是第一名,则她的成绩至少要比8.8秒小0.1秒,则至少是8.7秒。据此解答。
【解答】根据分析可知:
8.8<9.2<9.4
9.2<9.3<9.4
所以,如果丽丽得了第三名,她用时9.3秒;
8.8-0.1=8.7(秒)
所以,如果她是第一名,她的成绩至少是8.7秒。
6.16 12
【分析】3个边长是2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2厘米,根据长方形周长=(长+宽)×2,长方形面积=长×宽,带入计算即可解答。
【解答】长方形的周长:
(6+2)×2
=8×2
=16(厘米)
长方形的面积:6×2=12(平方厘米)
所以把3个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周长是16厘米,面积是12平方厘米。
7.12 10
【分析】先将开始营业和停止营业的时间转换成24时计时法,再根据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解答。
【解答】早上8点30分即8点30分,晚上8点40分即20点40分。
20时40分-8时30分=12(小时)10(分)
则他们一天营业的时间是12小时10分。
【点评】本题考查经过时间的计算,灵活运用公式解答。普通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的方法:中午12时以前的,直接去掉限制词。中午12点以后的,去掉限制词,“整时”加上12。
8.4 16
【分析】这个基地的一面靠墙,则栅栏长度等于剩下三条边的边长和,用栅栏长度除以3,求出正方形地的边长。再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解答。
【解答】12÷3=4(米)
4×4=16(平方米)
围成的正方形地的边长最大是4米,面积是16平方米。
【点评】本题考查正方形周长和面积公式的应用,需熟记公式,关键是求出正方形地的边长。
9.3 6
【分析】第一天吃掉总数的,表示将18个苹果平均分成6份,吃了其中的1份,用18除以6即可求出其中的1份是3个,18减3求出这时还剩下15个苹果,第二天吃掉剩下的,表示将15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吃掉了其中的2份,用15除以5,求出1份是几个,再乘2即可求出第二天吃的个数。
【解答】18÷6=3(个)
18-3=15(个)
15÷5×2
=3×2
=6(个)
第一天吃掉总数的,第一天吃掉3个,第二天吃掉剩下的,第二天吃掉6个。
10.3 37
【分析】下午3:06化成24时计时法:去掉下午,给3:06加上12。再根据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解答】下午3:06=15时6分
15时6分-11时29分=3小时37分钟
这列高铁从唯宁到上海全程需要3小时37分钟。
11.600 5
【分析】小丽家一天节约用水5×4=20(千克),六月有30天,小丽家六月一共节约用水20×30=600(千克),1000千克=1吨,600×5=3000(千克)=3吨;据此即可解答。
【解答】5×4×30
=20×30
=600(千克)
600×5=3000(千克)=3吨
她家六月份一共能节约用水600千克。照这样计算,她家大约5个月就能节约3吨水。
【点评】熟练掌握年、月、日知识和质量单位的换算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10
【分析】用24除以3,再乘2即等于拿花球的队员人数,拿花球的队员人数减去拿彩带的队员人数即可解答。
【解答】24÷3×2
=8×2
=16(人)
16-6=10(人)
拿花球的比拿彩带的多10人。
【点评】熟练掌握用除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760
【分析】根据题意先算出欣欣已经走的路程,再用总路程减去已经走的路程就是剩余的路程,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20×62=1240(米)
2千米=2000米
2000-1240=760(米)
所以,她再走760米就到少年宫了。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千米与米的换算。
14.56 124
【分析】根据题意,先用68-12求出裤子的价格;再用裤子的价格加上上衣的价格即可求出这套衣服一共用了多少元。
【解答】68-12=56(元)
56+68=124(元)
妈妈买裤子用了56元,这套衣服一共用了124元。
15.0.1;B;;1.9
【分析】根据图示,数轴上的0到1之间平均分成10份,一个小格用分数表示是,用小数表示是0.1,分别用小数表示出A、B、C三个方框对应的小数,如下图,在数轴上标识出0.8的位置,观察各数与0.8之间相差的格数,相差格数越少,越接近0.8,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根据上述分析可得:
每一个小格代表0.1,A点用小数表示为0.3,B点用小数表示为1.1,C点用小数表示为1.9,A点用分数表示为。
A点与0.8相差5格,B点与0.8相差3格,C点与0.8相差11格,所以B点最接近0.8。
所以如图数轴上,每一小格代表0.1;三个方框所对应的数中最接近0.8的是B。用分数表示A点的数是,用小数表示C点的数是1.9。
16.√
【分析】根据平闰年的判断方法,一般年份除4,能除尽就是闰年,不能除尽就是平年,是整百年份就要除以400,能除尽就是平年,不能除尽就是闰年。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这一年不一定是闰年,如1900年;
故判断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闰年的判断方法,根据判断方法即可判断。
17.√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时,将两个因数估成与其接近的整十数,再进行计算。
【解答】41×69
≈40×70
=2800
则估算的结果是2800。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应熟练掌握。
18.×
【分析】估算是根据具体条件及有关知识对事物的数量或算式的结果作出的大概推断或估计。估算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计算物品的总价,很有用处,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9.×
【分析】计量较长的路程,例如公路、铁路、河流等,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双手张开大约是1米。
【解答】由以上分析可知:
杭州到北京的公路长约1360千米,故此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0.√
【分析】分数的意义: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1份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再对折,则把这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每份是这张纸的。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21.×
【分析】假设正方形的边长为1厘米,扩大到原来的3倍就是3厘米,然后计算出原正方形和扩大后的正方形的周长、面积,看扩大后的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是不原正方形周长、面积的3倍,据此即可解答。
【解答】假设正方形的边长为1厘米,扩大到原来的3倍就是3厘米。
原正方形的周长:1×4=4(厘米)
原正方形的面积:1×1=1(平方厘米)
扩大后的正方形的周长:3×4=12(厘米)
扩大后的正方形的面积:3×3=9(平方厘米)
12÷4=3
9÷1=9
所以正方形的边长扩大到原来3倍,周长就扩大到原来的3倍,面积也扩大到原来的9倍,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这种类型的题目可以通过举例来进行判断。
22.×
【分析】此题是典型的植树问题,玲玲从第1棵树跑到第260棵树,相当于植树问题中的两端都栽的情况:间隔数=植树棵数-1;由此即可求得玲玲跑过的间隔数为:260-1=259,每个间隔的距离是5米,由此即可求得玲玲跑的路程。
【解答】(260-1)×5
=259×5
=1295(米)
1295米<1300米
即跑了1300米,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只要抓住这是一个植树问题中的两端都栽的情况,得出间隔数=植树棵数-1即可解决问题。
23.×
【分析】正方形的周长是指围成正方形四条边的总长度,正方形的面积是指围成正方形的大小,意义不同;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4,正方形的面积是边长×边长,计算方法不同;周长的计量单位是长度单位,面积的计量单位是面积单位,计量单位不同;据此解答。
【解答】根据分析:
周长:4×4=16(分米)
面积:4×4=16(平方分米)
所以边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周长和面积不能进行比较,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4.B
【分析】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计算出到晚上24时的睡觉时间,再加上第二天的6时30分钟即可解答。
【解答】晚上9时30分也就是21:30,晚上24时也就是24:00;
24:00-21:30=2小时30分钟
2小时30分钟+6小时30分钟=9小时
故答案为:B。
【点评】分别计算今天晚上和第二天的睡觉时间,再相加。
25.C
【分析】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这个图形的周长;面积是指物体所占的平面图形的大小;依此进行比较并选择即可。
【解答】后面两幅图通过平移,如下图所示:
A.图②和图①比,面积减少了,周长没变,即原说法错误。
B.图③和图①比,面积减少了,周长增加了,即原说法错误。
C.图③和图②比,面积没变,周长增加了,即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熟练掌握对周长和面积的认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6.B
【分析】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由此可知,24个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确定出长与宽即可解答。
【解答】24=24×1=12×2=8×3=6×4
长是24厘米,宽是1厘米;
长是12厘米,宽是2厘米;
长是8厘米,宽是3厘米;
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
一共有4种拼法。
用24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有4种不同的拼法。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图形的拼组,仔细找全拼的长方形种类。
27.B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特征,正方形的4条边的长度都相等,通过观察图形可知,用这三个长方形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是5分米,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解答】拼成的边长为5分米的正方形如下图:
(平方分米)
(分米)
所以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25平方分米,周长是20分米。
故答案为:B
28.B
【分析】根据题图,大正方形比小正方形多的面积是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和减去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这两个长方形的长均为大正方形的边长,宽为3厘米。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可知,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为3×3=9平方厘米,则每个长方形的面积为(39+9)÷2平方厘米。长方形的长=面积÷宽,据此求出长方形的长,也就是正方形的边长。再减去3厘米,求出小正方形的边长。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求出小正方形的面积。
【解答】(39+3×3)÷2
=(39+9)÷2
=48÷2
=24(平方厘米)
24÷3-3
=8-3
=5(厘米)
5×5=25(平方厘米)
则小正方形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B。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和减去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为39平方厘米。再根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解答。
29.A
【分析】两人读的是同一本书,相同时间里,比较两人读书页数大小,哪个人读书页数多,速度就快,就先读完这本书。
【解答】>
1小时后,文文读的页数多,他先读完这本书。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两人读的同一本书,只需要比较和的大小即可。
30.B
【分析】汽车每小时大约行60到80千米,自行车每小时大约行15到22千米,步行每小时大约行4到5千米,根据路程÷时间=速度算出据此判断。
【解答】30÷2=15(千米)
张老师的出行方式可能是骑自行车。
故答案为:B
31.B
【分析】根据终点时间-起点时间=间隔时间,求出这几次发出铃声的间隔时间,找出规律,再根据起点时间+经过时间=终点时间,推算出能发出铃声的时刻。
【解答】8:40-8:00=40(分钟)
9:20-8:40=40(分钟)
10:00-9:20=40(分钟)
发出铃声的间隔时间是40分钟。
10:00+40分钟=10:40
10:40+40分钟=11:20
11:20+40分钟=12:00
12:00+40分钟=12:40
12:40+40分钟=13:20
13:20+40分钟=14:00
14:00+40分钟=14:40
14:40+40分钟=15:20
15:20+40分钟=16:00
14:40时刻也能发出铃声。
故答案为:B
32.D
【分析】长方形周长公式:(长+宽)×2。甲图,将右上角缺的部分,水平的线段向上平移,竖直的线段向右平移,即为1个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的长方形,先求出6与4的和,再乘2,即为甲图的周长。乙图,将上面缺的部分的线段向上平移,可以得到一个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的长方形,乙图的周长=长方形周长+缺的部分的两条竖直线段的长度,由此可知乙的周长大。甲图与乙图都是不规则图形,若将缺的部分补齐,可以补为两个长方形,且长都是6厘米,宽都是4厘米,两个图形缺的部分的线段长度未知,所以补起来的部分面积大小关系也无法计算,甲的面积=6×4-补起来的部分的面积,乙的面积=6×4-补起来的部分的面积,所以甲、乙面积大小关系也不确定。
【解答】
甲图周长:(6+4)×2
=10×2
=20(厘米)
乙图周长:20厘米+两条线段的长度;即乙的周长比甲的周长大。
甲与乙的面积大小关系不能比较。
故答案为:D
33.B
【分析】甲盒还剩总数的,用4乘3求出甲盒原来球的个数;乙盒还剩总数的,用4乘4求出乙盒原来球的个数,再比较大小。
【解答】甲盒:4×3=12(个)
乙盒:4×4=16(个)
12<16,所以乙盒多。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甲盒被平均分成3份,其中1份有4个;乙盒被平均分成4份,其中1份有4个;再进一步解答。
34.;4.6;1280;2400;
2.5;;720;
【解答】略
35.2680;3648;10.9;322
【分析】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时,用第二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尾就和那一位对齐,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验算乘法算式是否正确,可用交换因数的位置,再乘一遍来验算乘法,也可用积÷另一个因数=因数来验算乘法。
笔算小数减法时,先将小数点对齐,从右边最末一位开始算起。计算减法时,哪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再减。
【解答】40×67=2680 ★38×96=3648
验算:
20.2-9.3=10.9 14×23=322
36.400;80;50
【分析】(1)先算减法,再算加法。
(2)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3)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括号外面的除法。
【解答】377-45+68
=332+68
=400
320-120×2
=320-240
=80
(185+65)÷5
=250÷5
=50
37.529平方厘米;308平方分米;480平方米
【分析】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据此即可解答。
【解答】23×23=529(平方厘米)
28×11=308(平方分米)
32×15=480(平方米)
38.见详解
【分析】(1)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2×2=4,则画一个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即可;
(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1×12=12、2×6=12、3×4=12,则画一个长为6厘米、宽为2厘米的长方形即可。(答案不唯一)
【解答】(1)、(2)作图如下:
(长方形的画法不唯一)
【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学生应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
39.15页;18页
【分析】书的总页数减去剩下的页数可以算出已经看了(162-72)页,已经看的页数除以看的天数可以算出平均每天看的页数。如果只能借阅10天,则(10-6)天要看完剩下的页数,用剩下的页数除以还需看的天数即可。
【解答】(162-72)÷6
=90÷6
=15(页)
72÷(10-6)
=72÷4
=18(页)
答:平均每天看15页;她每天要看18页。
【点评】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解答本题关键。
40.2688元
【分析】用平均每天卖出苹果的箱数乘每箱苹果的价钱,求出平均每天卖出苹果的收入,再乘7,求出7天卖出苹果的收入。
【解答】24×16×7
=384×7
=2688(元)
答:一个星期一共能卖出2688元。
【点评】本题考查经济问题,根据总价、单价和数量之间的关系解答。
41.①;76本;
③;86本
【分析】根据题意,①知道童话书的本数是故事书的3倍,则童话书比故事书多的本数是故事书的2倍,用48÷2即可求出故事书的本数,用48加上故事书的本数即可求出童话书的本数;
②由于科技书的本数不知道所以选择故事书比科技书多36本无法求出童话书的本数;
③知道童话书和故事书的总数,用总数减去多的48本即可求出故事书的2倍是多少,据此即可求出故事书有多少本,用48加上故事书的本数即可求出童话书的本数。
【解答】①童话书的本数是故事书的3倍。
48÷(3-1)
=48÷2
=24(本)
24+48=72(本)
答:购进童话书72本。
③童话书和故事书一共124本。
(124-48)÷2
=76÷2
=38(本)
38+48=86(本)
答:购进童话书86本。
42.32平方米
【分析】首先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求出原来篱笆的长度,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用篱笆的长度除以2减去长求出长方形的宽,然后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解答】6×4÷2-8
=24÷2-8
=12-8
=4(米)
8×4=32(平方米)
答:现在这个长方形花圃的面积是32平方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周长公式、长方形的周长公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43.76个;52个
【分析】根据第一小组给第二小组12个后,两个小组的数量同样多,可知第一小组比第二小组多12+12=24个,用128减去24的差再除以2求出第二小组做的个数;再用128减去第二小组做的个数,求出第一小组的个数。
【解答】作图如下:
12+12=24(个)
(128-24)÷2
=104÷2
=52(个)
128-52=76(个)
答:原来第一小组做了76个“红包灯笼”,第二小组做了52个“红包灯笼”。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再确定先算什么,最后再算什么。
44.170元
【分析】由题意可知:需要买1张成人票和15张儿童票,再用“单价×数量=总价”分别计算出成人票和儿童票的钱数,进而得出总钱数。
【解答】20+15×10
=20+150
=170(元)
答:买门票一共要付170元。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实际应用,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是解答此题关键。
45.1500千克
【分析】29千克、32千克、33千克、30千克、28千克都接近30千克,把每袋大蒜质量看作30千克,他一共大约收获大蒜(30×50)千克。
【解答】30×50=1500(千克)
答:他一共大约收获大蒜1500千克。
【点评】整数乘法的估算往往把乘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再计算出结果。
46.会超载
【分析】超不超载与车自重无关。只需要求出需要装上车的机器重量,再与载质量比较即可。
【解答】2000千克=2吨
2×3=6(吨)
6>5
答:如果把这些机器装上车,会超载。
47.338元
【分析】已知一共有12名学生,其中1名学生身高1.54米,超过了1.5米,需要购买全价票;其11名学生身高在1.2-1.5米之间,可享受票面价格的一半,即购买半价票。每张全价票52元,有1名学生购买全价票,可得知买全票的费用;半价票价格为全价票的一半,即52÷2=26元,有11名学生购买半价票,所以用11人乘半票的价格算出购买半价票费;将购买全价票和半价票的费用相加,可得总费用。
【解答】52+(12-1)×(52÷2)
=52+11×26
=52+286
=338(元)
答:张老师需要准备338元为学生买票。
48.252平方米
【分析】根据题意,扩建后的菜地宽度增加4米后,面积就增加了72平方米,由此可以计算出这块菜地的长度,即72÷4=18米,而扩建后的菜地正好是一个正方形,据此可以计算出原来长方形的宽度是18-4=14米,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计算即可解答。
【解答】根据题意画图如下:
长方形的长度:72÷4=18(米)
原长方形的宽度:18-4=14(米)
原长方形的面积:18×14=252(平方米)
答:原来长方形菜地的面积是252平方米。
【点评】本题解答的关键是先求出长方形的长也是扩建后正方形的边长。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