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押题卷)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押题预测卷(苏教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押题卷)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押题预测卷(苏教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0.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6-29 16:18: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押题预测卷(北师大版)
一、填空题
1.小新从家到学校要走15分钟,学校要求必须在早上7:50之前到校,他最晚应( )时( )分从家出发。
2.两根钢筋,一根长1.7米,另一根长1.8米。将它们焊接起来,焊接时会有一部分重叠在一起,焊好后的长度是3.2米,重叠部分的长度是( )米。
3.小明的妈妈下午参加核酸检测志愿者服务,她要工作( )时( )分。
4.张叔叔的货车上装了31袋萝卜,每袋萝卜69千克,估一估,张叔叔车上大约装了( )千克萝卜。
5.小军用7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纸片测量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如图所示),测得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如果在这个长方形中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余下部分的周长是( )厘米。
6.计算50×60,可以想:5个( )乘60,得300个( ),是( )。也可以想:5个( )乘6个( ),得30个( ),是( )。
7.7×4得28个一,70×40得28个( );如果算式3□×20的积的末尾有两个0,□里可以填( )或( )。
8.边长是( )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例如( )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在1平方米的地面上,大约可以站你们班( )名同学。
9.小红每天早上7时30分到校,11时50分放学回家;他上午在校( )小时( )分。科技展览馆每天上午9时开馆,下午5时闭馆,每天展览( )小时。
10.长方形有两组对边,其中一组对边的长都是8厘米,已知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0厘米,这组对边之间的距离是( )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1.一个双层书架,一共有188本书,如果从上层搬20本书到下层,那么两层书的本书正好相等,原来上层有( )本书。
12.“小马虎”在计算“”时,不小心先算了减法,再算了除法,算出的结果是12,这道题正确的结果是( )。
13.一种食用油每瓶55元,“618”商场进行“买2瓶送1瓶”的活动。张叔叔连买带送一共拿了18瓶这样的食用油。他一共付了( )元。
14.美术课上,阳阳在一个长26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卡纸上剪了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做相框背景纸,这个相框背景纸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剩下的做明信片,给明信片四周装饰彩带,至少需要彩带( )厘米。
15.小明用长2分米、宽1分米的文具盒量了写字桌的桌面(如图),这张写字桌桌面的周长是( )分米,面积是( )平方分米。
二、判断题
16.如果一个加数增加5.6,另一个加数不变,那么它们的和也增加5.6。( )
17.两根一样长的彩带,第一根用去,第二根用去,第二根剩下的彩带长一些。( )
18.从南京到上海乘汽车需要3小时,汽车13时出发,16时到达。( )
19.每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天数一样多。( )
20.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面积也一定相等。( )
21.一年中有30天的月份是二月、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 )
22.去掉算式(54+72)÷3中的小括号后,计算结果不改变。( )
23.两个末尾没有0的数相乘,积的末尾一定没有0。( )
三、选择题
24.小芳和小明都收集了一些邮票。小芳拿出自己邮票的,小明拿出自己邮票的,结果他们都拿出了12张。她们原来的邮票相比,( )。
A.小芳多 B.小明多 C.一样多 D.无法比较
25.如图,甲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相等。甲长方形的长减少5米,宽不变;乙长方形的宽减少5米,长不变。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剩下的面积大B.乙剩下的面积大 C.甲乙剩下的面积相等 D.无法确定
26.妈妈在超市看中一款青花瓷碗,每只碗27元,妈妈买了18只这样的碗。图的竖式中,虚线框中的27表示( )。
A.1只碗要27元 B.10只碗要27元
C.1只碗要270元 D.10只碗要270元
27.一列火车6月30日18:00开出,经过16小时到达目的地,这时已经是( )。
A.6月31日晚上6时 B.7月1日晚上6时 C.7月1日上午10:00 D.6月31日上午10:00
28.贝贝和明明一共搬了120本书,其中贝贝搬的是明明的3倍,那么贝贝搬了( )本书。
A.30 B.40 C.90 D.100
29.位于合肥市滨湖新区环巢湖道路的南淝河大桥是合肥市最长的一座跨河大桥,该桥梁全长为856( )。
A.吨 B.米 C.千米
30.如图所示,在一个损坏的桥梁的限制载重量标志牌上,只看到数30,计量单位部分损坏了,缺损部分应该是( )。
A.kg B.km C.t
31.小明和小美两家住在同一幢楼的同一个单元的1楼和12楼,每相邻两层楼之间的台阶都是18级,从小明家到小美家一共有( )级台阶。
A.144 B.198 C.216
32.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的面积( )。
A.长方形较大 B.正方形较大 C.不能确定
33.小明走这段路用了8分钟,平均每分钟走( )米。
A.40 B.50 C.60 D.70
四、计算题
34.直接写出得数。
10×48= 3×500= 630÷9= = 1.7-0.6=
20×30= 5.3+4.1= 7.8-3.5= = 450÷5=
35.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23×14= 45×36= 90×76= ★78×59=
36.计算下面各题。
125+3×20 1000-27×14 75÷5×68 160÷(87-79)
37.求图中实线内的图形面积。
五、作图题
38.(1)在方格图中画一个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
(2)画一个周长是20厘米的正方形,并将它的画上阴影。
六、解答题
39.王校长要为学校会议室地面铺地砖,会议室地面长15米,宽6米,王校长选择下面哪种地砖比较合算?
40.宋阿姨打算在今年6月用一个月时间看完一本924页的中国古典名著,她前18天平均每天看26页,剩下的她打算每天看36页,宋阿姨能在原定时间内看完这本书吗?
41.暑假里,兄弟两人去池塘钓鱼,哥哥说“我钓的鱼是你的3倍。”弟弟说:“哼!我知道你比我多钓了20条,有什么了不起!”你知道哥哥和弟弟各钓了多少条鱼?(先把图补充完整再列式解答。)
弟弟钓的鱼:
哥哥钓的鱼:
42.新情境知识科普成语“退避三舍”的意思是为了避免冲突,主动退让。“舍”是一个长度单位,古代以30里为“一舍”,“2里”是1000米。那么“退避三舍”指一共退让了多少千米?
43.学校开展“故事大王”比赛,李主任要购买以下文具作为奖品:32个笔袋、70本笔记本和160支签字笔。李主任购买的笔记本每本8元,笔袋每个14元,签字笔每支2元,购买的笔袋比笔记本少用多少元?(先根据问题整理所需要的条件,再解答。)
44.位于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的合肥大剧院又名天鹅湖大剧院。主要由歌剧厅、音乐厅、多功能厅等部分组成。其中音乐厅有25排,每排38座,这个音乐厅可以容纳1000人同时观看演出吗?
45.“天宫课堂”开讲以来深受广大师生喜爱。“天宫课堂”第一次授课,航天员用了约60分钟演示了有趣的科学实验。“天空课堂”第二次授课时长是第一次授课时长的,第三次授课时长是第一次授课时长的,“天空课堂”第二次授课和第三次授课时长各约多少分钟?
46.在“扶农助农”活动中,星光农庄里有一批西瓜的批发价格如下表。丁丁、丽丽和星星三人分别购买了15千克、27千克和32千克这种西瓜。
购买数量/千克 20以下 20~40 40以上
每千克价钱/元 15 12 10
(1)三人分别购买,各需要多少元?
(2)请你设计一个最优惠的购买方式,算算一共需要多少元?最优惠方案:__________________。
47.奶奶家有一块正方形的菜地,菜地一侧靠墙(如图),把这块菜地围上篱笆,共用篱笆48米(连接处忽略不计)。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8.军军家窗户上的一块长方形玻璃被打碎了(如下图)。爸爸请工人师傅换上了一块新玻璃,并在这块玻璃的四周围了一圈密封条,密封条全长30分米(重叠部分忽略不计)。换上的这块玻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
1.7 35
【分析】根据题意,用小新到校的时刻减去路上用的时间就是他最晚从家出发的时刻。
【解答】早上7:50也就是7:50;
7:50-15分钟=7:35
他最晚应7时35分从家出发。
【点评】此题是考查时间的推算,明确结束时刻-经过时间=开始时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0.3
【分析】焊接时会有一部分重叠在一起,所以两根的长度和会减少,减少的长度正好等于重叠部分的长度,然后用1.7米加上1.8米,再减去焊好后的长度3.2米即可。
【解答】1.7+1.8=3.5(米)
3.5-3.2=0.3(米)
重叠部分的长度是0.3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集合问题,解答本题关键是明确:两根的长度和减少的长度正好等于重叠部分的长度。
3.2 30
【分析】把普通计时法转化成24计时法时,上午时刻不变,只要去掉“早晨、上午”等词语即可;下午时数加12时,同时去掉“下午、晚上”等词语即可;下午2:30用24计时法表示是14:30,下午5:00用24计时法表示是17时;经过的时间=用结束时刻-开始时刻,代入数据即可求出她要工作的时间,据此解答。
【解答】下午2:30用24计时法表示是14:30,
下午5:00用24计时法表示是17时,
17时-14时30分=2时30分
小明的妈妈下午参加核酸检测志愿者服务,她要工作(2)时(30)分。
【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有:普通计时法与24计时法的转化、时间的推算、时间的单位换算,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
4.2100
【分析】此题是估算,估算时,把两位数看作最接近它的整十数,31看作30,69看作70,据此计算。
【解答】31×69≈30×70=2100(千克)
则张叔叔车上大约装了2100千克萝卜。
【点评】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28 14
【分析】通过观察图形可知,这个长方形的长是7厘米,宽是4厘米,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求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如果在这个长方形中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剩余部分的长是4厘米,宽是(7-4)厘米,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解答】7×4=28(平方厘米)
(7-4+4)×2
=7×2
=14(厘米)
所以:小军用7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纸片测量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如图所示),测得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8平方厘米;如果在这个长方形中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余下部分的周长是14厘米。
6.十/10 十/10 3000 十/10 十/10 百/100 3000
【分析】口算整十数乘整十数时,可将第一个因数看成几个十,然后再计算;也可以将2个因数都看成几个十,然后再计算,依此解答。
【解答】计算50×60,可以想:5个十乘60,得300个十,是3000。也可以想:5个十乘6个十,得30个百,是3000。
【点评】熟练掌握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百 0 5
【分析】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再数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70×40,先算7×4=28,表示7个十乘4个十等于28个百,在28的后面添上2个0,70×40=2800。 3□×20,乘数的末尾已有1个0,要使积的末尾有两个0,3□的末尾有0,□里可以填0;或者20的十位上的2乘3□的个位□里的数得到0,根据乘法口诀二五一十,□里可以填5。
【解答】7×4得28个一,70×40得28个(百);如果算式3□×20的积的末尾有两个0,□里可以填(0)或(5)。
【点评】熟练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是解题关键。
8.1 指甲盖 5
【分析】因为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所以1厘米×1厘米=1平方厘米,指甲盖的宽约是1厘米,它的形状似正方形,则面积约为1厘米×1厘米=1平方厘米;因为1个同学大约可以站20平方分米的地面,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20=5,则1平方米的正方形地面大约可以站5个同学,由此解答。
【解答】因为1厘米×1厘米=1平方厘米
所以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为1平方厘米
因为指甲盖的宽约是1厘米
所以指甲盖的面积约为:1厘米×1厘米=1平方厘米
因为1个同学大约可以站20平方分米的地面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00÷20=5
所以1平方米的正方形地面可以站5个同学。
【点评】此题考查了正方形的面积算法及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要熟练掌握。
9.4 20 8
【分析】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下午时间要转换成24时计时法再进行计算。
【解答】11时50分-7时30分=4小时20分;
下午5时=17时,17时-9时=8小时。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经过时间的计算,必要时要将下午时间转换成24时计时法的时间再进行计算。
10.12 96
【分析】用40-2×8求出另一组对边的和,再除以2即可求出这组对边之间的距离;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代入相关数据即可解答。
【解答】40-2×8
=40-16
=24(厘米)
24÷2=12(厘米),所以这组对边之间的距离是12厘米;
12×8=96(平方厘米),所以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96平方厘米;
【点评】本题考查了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学生应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
11.114
【分析】总的有188本书,两层的书本数量正好相等,则上下两层各有的书本的数量就用总的书本数量除以2,即188除以2,上层的书本加上搬到下层的书本数量,就是原来上层有的书本数量。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188÷2+20
=94+20
=114(本)
原来上层有114本书。
12.68
【分析】先算减法,再算除法,就变成,先用12乘上3求出的结果,再用用84减去求出的积,求出的值,再按照先算除法,再算减法的计算方法求解。
【解答】应该是:
84-12×3
=84-36
=48
正确的结果是:
84-48÷3
=84-16
=68
【点评】解决本题根据乘除法以及加减法的互逆关系求出的值,再按照正确的计算顺序求解。
13.660
【分析】“买2瓶送1瓶”的活动,可以把3瓶作为一套,用18÷3,先算出总共多少套,其次花2瓶的价格可以买到3瓶,也就是3瓶的实际价格是(55×2)元,用套数乘三瓶实际价格可得出他一共付了多少钱。
【解答】由分析可得:
2+1=3(瓶)
(18÷3)×(55×2)
=6×110
=660(元)
综上所述:一种食用油每瓶55元,“618”商场进行“买2瓶送1瓶”的活动。张叔叔连买带送一共拿了18瓶这样的食用油。他一共付了660元。
【点评】本题考查了联系生活实际,读懂“买2瓶送1瓶”的真正含义,再通过总价=数量×单价解题即可。
14.225 52
【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在一个长方形里面找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就是这个长方形的宽,据此可以得出这个最大正方形的边长。再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得出这个相框背景纸的面积。
由于正方形的边长是15厘米,比长方形卡纸的长的一半要大,故可以得出剩下的部分是一个长方形,用原来长方形卡纸的长减去15得出剩下部分的宽,原长方形卡纸的宽就变成了长,据此可以得出剩下部分是一个长为15厘米,宽为(26-15)厘米的长方形,根据长方形周长=(长+宽)×2求出其周长,也就得出这个装饰彩带需要多少厘米。
【解答】结合分析可知:
这个相框背景纸的面积=15×15=225(平方厘米)
剩下部分是一个长方形,长为15厘米,宽为26-15=11(厘米)
装饰彩带的长度=(15+11)×2=26×2=52(厘米)
15.24 32
【分析】通过观察图形可知,这张桌面的长是(2×4)分米,宽是(1×4)分米,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解答】2×4=8(分米)
1×4=4(分米)
(8+4)×2
=12×2
=24(分米)
8×4=32(平方分米)
即这张写字桌桌面的周长是24分米,面积是32平方分米。
16.√
【分析】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增加几或减少几,和也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
【解答】依据分析可知:如果一个加数增加5.6,另一个加数不变,那么它们的和也增加5.6。
故答案为:√
【点评】熟练掌握和的变化规律是解题关键。
17.√
【分析】两根彩带的长度相等,哪根彩带用去的少,那根彩带剩下的就长,据此比较和的大小解答。
【解答】因为,所以第一根彩带用去的多,第二根剩下的彩带长一些。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分子相同时,分母小的分数大。
18.√
【分析】根据题意,用13时加上3小时,求出汽车到上海的时间。
【解答】13时+3小时=16时
从南京到上海乘汽车需要3小时,汽车13时出发,16时到达。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是时间的推算,掌握开始的时间+经过的时间=结束的时间是解答的关键。
19.√
【分析】1年有12个月,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是大月,每月31天,4月、6月、9月、11月是小月,每月30天,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一年有4个季度, 7月、8月、9月的天数相加即可算出第三季度是(31+31+30)天,10月、11月、12月的天数相加即可算出第四季度是(31+30+31)天,再比较两个季度天数即可。
【解答】31+31+30
=62+30
=92(天)
31+30+31
=61+31
=92(天)
每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天数一样多。
故答案为:√
【点评】熟记年、月、日的知识是解题关键。
20.×
【分析】假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都为8,则正方形的边长为2,长方形的长为3,宽为1,再求出它们的面积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假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为8,则正方形的边长为2,长方形的长为3,宽为1;
长方形面积:3×1=3;
正方形面积:2×2=4;
所以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面积不一定相等。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采用了假设法,假设法使题目变得具体化,简单化。
21.×
【分析】一年有12个月,其中大月有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和12月,共7个;小月有4月、6月、9月和11月,共4个月。平年2月有28天,闰年2月有29天。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一年中有30天的月份是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平年二月有28天,闰年二月有29天。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年月日的认识,熟记口诀“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天。”
22.×
【分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法则分别计算(54+72)÷3和54+72÷3的结果,再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54+72)÷3
=126÷3
=42
54+72÷3
=54+24
=78
42<78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法则:(1)没有括号的算式,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2)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3)遇到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边的。
23.×
【分析】根据两数相乘,积的末尾有0的3种情况:(1)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2)其中一个因数末尾有0;(3)两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得到是整十数,整百数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当两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得到是整十数、整百数时,积的末尾有0,
例如,所以两个末尾没有0的数相乘,积的末尾不一定没有0。
故答案为:×
24.A
【分析】表示把小芳收集的邮票平均分成4份,拿出其中的一份是12张,那么4份是12×4=48(张);表示把小明收集的邮票平均分成3份,拿出其中的一份是12张,那么3份是12×3=36(张),然后比较。
【解答】12×4=48(张)
12×3=36(张)
48>36
原来的邮票相比小芳多。
故答案为:A
25.A
【分析】由题可知甲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相等,由图可知两个长方形的宽相等,那么两个长方形的长也相等。甲剩下的面积=(长-5)×宽,即长×宽-5×宽,乙剩下的面积=长×(宽-5),即长×宽-5×长,显然5×长>5×宽,那么有长×宽-5×宽>长×宽-5×长,即甲剩下的面积>乙剩下的面积。
【解答】由题可知:
甲剩下的面积=(长-5)×宽=长×宽-5×宽
乙剩下的面积=长×(宽-5)=长×宽-5×长
长×宽-5×宽>长×宽-5×长,即甲剩下的面积>乙剩下的面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要分析出两个长方形原本的长和宽都是相等的,再由此列出数量关系式去比较。
26.D
【分析】27乘18的竖式中18的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是10只碗,乘每只碗27元,积是27个十表示270元,即10只碗要270元。
【解答】由分析可知:竖式中,虚线框中的27表示10只碗要270元。
故答案为:D
27.C
【分析】先计算6月30日18:00到24:00经过了多少小时,剩下的时间是第二天行驶的时间,据此即可解答。
【解答】24:00-18:00=6小时,16-6=10小时,所以到达时间是7月1日上午10:00。
故答案为:C。
【点评】注意开出时间和到达时间不在同一天,要分2天进行计算。
28.C
【分析】根据题意,把明明搬书的本数看作1份,贝贝搬的是明明的3倍,则贝贝和明明搬的总数为3+1=4份,也就是把书的总本数平均分成4份,用总本数除以4,就是明明搬书的本数,再用明明搬书的本数乘3,即可求出贝贝搬了多少本书。
【解答】120÷(3+1)
=120÷4
=30(本)
30×3=90(本)
贝贝和明明一共搬了120本书,其中贝贝搬的是明明的3倍,那么贝贝搬了90本书。
故答案为:C
29.B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南淝河大桥的全长用米作单位。
【解答】由分析得:
位于合肥市滨湖新区环巢湖道路的南淝河大桥是合肥市最长的一座跨河大桥,该桥梁全长为856米。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30.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限制载重量标志牌上的单位肯定是质量单位,桥梁的载重量用吨比较合适。
【解答】根据分析可知,该桥梁的限制载重量应该是30t。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常识的掌握。
31.B
【分析】从1楼到12楼,一共要爬12-1=11(个)楼层的台阶,每相邻两层楼之间的台阶是18级,用11乘18,即可求出从小明家到小美家一共有多少级台阶。
【解答】(12-1)×18
=11×18
=198(级)
从小明家到小美家一共有198级台阶。
故答案为:B
32.B
【分析】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相等,正方形的面积比长方形的面积大。可以通过举例证明,如它们的周长都是24厘米,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然后根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进而得出结论。
【解答】如它们的周长都是24厘米,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
长方形的面积:8×4=32(平方厘米);
正方形的面积:6×6=36(平方厘米);
答:周长相等的正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大。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根据它们的面积公式计算,明确周长相等的正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比长方形的面积大。
33.B
【分析】1千米=1000米,小明从距植物园1000米的地方走到距植物园600米的地方,走了(1000-600)米;小明走的路程除以走的时间,即可算出他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也可以这样算,小明从距图书馆1600米的地方走到距图书馆1200米的地方,走了(1600-1200)米;小明走的路程除以走的时间,即可算出他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解答】1千米=1000米
1000-600=400(米)
400÷8=50(米)
小明走这段路用了8分钟,平均每分钟走50米。
故答案为:B
34.480;1500;70;1;1.1
600;9.4;4.3;;90
【解答】略
35.322;1620;6840;4602
【分析】整数乘法法则:从右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就和第二个因数的哪一位对齐; 然后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乘法验算可以将两个因数的位置交换相乘进行验算。
【解答】23×14=322 45×36=1620

90×76=6840 ★78×59=4602
验算:
36.185;622;1020;20
【分析】计算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时,同级运算时,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小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据此解答。
【解答】125+3×20
=125+60
=185
1000-27×14
=1000-378
=622
75÷5×68
=15×68
=1020
160÷(87-79)
=160÷8
=20
37.56平方厘米
【分析】观察图发现,图中实线内图形面积=正方形面积-长方形面积,依次计算出正方形面积与长方形面积,再作差即可。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长方形面积=长×宽。
【解答】8×8=64(平方厘米)
(8-6)×(8-4)
=2×4
=8(平方厘米)
64-8=56(平方厘米)
所以图中实线内的图形面积为56平方厘米。
38.见详解
【分析】(1)长方形的面积=长×宽,12=6×2,据此画一个长为6厘米、宽为2厘米的长方形;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20÷4=5(厘米),画一个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即可;表示把正方形平均分成5份,把其中的2份涂上阴影。
【解答】(1)、(2)画图如下:
(长方形的画法不唯一)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长方形面积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确定长方形的长与宽以及正方形的边长各是多少,然后再进行作图即可。
39.第二种
【分析】先根据长方形面积=长×宽,计算出会议室的面积和第一种地砖的面积,再根据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计算出第二种地砖的面积,用总面积分别除以这两种地砖的面积,得到每一种需要多少块地砖,再用地砖的块数乘每种地砖的价格,得到每一种地砖需要的总价,比较价格低的就更合算。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15×6=90(平方米),90平方米=9000平方分米
长方形地砖面积:2×3=6(平方米),需要块数:9000÷6=1500(块),花费:1500×5=7500(元);
正方形地砖面积:3×3=9(平方米),需要块数:9000÷9=1000(块),花费:1000×7=7000(元)。
7000<7500
答:铺第二种地砖比较合算。
40.不能
【分析】她前18天平均每天看的页数×18=她前18天看的页数,她后12天平均每天看的页数×12=她后12天看的页数,她前18天看的页数+她后12天看的页数=她一个月看的页数,她一个月看的页数<924页,说明不能在原定时间内看完这本书。
【解答】18×26+(30-18)×36
=468+12×36
=468+432
=900(页)
924>900
答:不能在原定时间内看完这本书。
41.哥哥30条;弟弟10条(图见详解)
【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如下图所示线段图。根据线段图可知,20条鱼对应的是2份,即可求出每份是多少,再去求哥哥弟弟各钓了多少条鱼即可。
【解答】
20÷(3-1)
=20÷2
=10(条)
10+20=30(条)
答:哥哥钓了30条鱼,弟弟钓了10条鱼。
【点评】本题考查了差倍问题,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能找出哥哥比弟弟多钓的20条鱼对应的是几份。
42.45千米
【分析】根据题意,1千米=1000米,“2里”是1000米,也就是2里是1千米。用30里除以2里,求出一舍是多少千米。再用一舍的千米数乘3就是三舍退让的千米数。
【解答】1千米=1000米
2里=1千米
30÷2=15(千米)
15×3=45(千米)
答:“退避三舍”一共退让了45千米。
43.112元
【分析】用每本笔记本的价钱乘笔记本数量,求出购买笔记本的钱数。用每个笔袋的价钱乘笔袋数量,求出购买笔袋的钱数。再用购买笔记本的钱数减去购买笔袋的钱数解答。
【解答】
笔记本 8元/本 70本
笔袋 14元/个 32个
70×8-32×14
=560-448
=112(元)
答:购买的笔袋比笔记本少用112元。
【点评】本题考查经济问题,根据总价、单价和数量之间的关系解答,关键是找准商品的单价和对应数量。
44.不可以
【分析】用25乘38,求出这个音乐厅共有多少个座位,再与1000比较大小,据此解答。
【解答】25×38=950(座)
950<1000
答:这个音乐厅不可以容纳1000人同时观看演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及应用,熟练掌握计算的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5.40分钟;50分钟;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将第一次授课时长平均分成3份,第二次授课时长为其中的2份;将第一次授课时长平均分成6份,第三次授课时长为其中的5份;因此用第一次授课时长除以平均分的份数,再乘第二次、第三次授课时长的份数即可解答。
【解答】60÷3×2
=20×2
=40(分钟)
60÷6×5
=10×5
=50(分钟)
答:“天空课堂”第二次授课时长约40分钟,第三次授课时长约50分钟。
46.(1)丁丁:225元;丽丽:324元;星星:384元
(2)最优惠方案:三人合起来购买;740元
【分析】(1)丁丁购买17千克,在20千克以下,每千克15元;丽丽购买27千克,星星购买32千克,都在20~40千克范围内,每千克12元;用分别每个人购买的质量乘每千克的价钱,即可算出三人分开购买,分别需要多少钱。
(2)由表中数据可知,当购买水果质量超过40千克,每千克10元,最划算,所以应该想办法达到这个标准,观察发现15+27=42(千克),15+32=47(千克),27+32=59(千克),15+27+32=74(千克),当只有两个人合买时,总有一个人享受不到最优惠的价格;当三个人一起买时,每个人都是最优惠的,所需钱最少。据此解答。
【解答】(1)丁丁:15×15=225(元)
丽丽:12×27=324(元)
星星:12×32=384(元)
答:丁丁需要225元,丽丽需要324元,星星需要384元。
(2)由分析可知,当三个人一起合起来买时,最优惠。
15+27+32
=42+32
=74(千克)
74千克在40千克以上,所以每千克10元。
74×10=740(千克)
答:一共需要740元。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统计表的分析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每人购买以及合起来购买时对应的单价。
47.256平方米
【分析】篱笆长度是正方形的3个边长,篱笆长度除以3即可算出正方形的边长是(48÷3)米,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把数据代入计算即可。
【解答】48÷3=16(米)
16×16=256(平方米)
答:这块菜地的面积是256平方米。
【点评】熟记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并灵活运用。
48.50平方分米
【分析】密封条长度是这块长方形玻璃的周长,长方形周长=(长+宽)×2,则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把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即可算出这块长方形玻璃的长是(30÷2-5)分米,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把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即可。
【解答】30÷2-5
=15-5
=10(分米)
10×5=50(平方分米)
答:换上的这块玻璃的面积是50平方分米。
【点评】熟记长方形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并灵活运用是解题关键。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