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专题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四课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突破主观题型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放性试题的命题
[例] [2024·山东卷,T19(2)]挺膺担当、逐梦未来。
◆一代代奋进为中华。
一本《共产党宣言》,一场伟大的革命,①将真理的力量注入中华民族的血脉。 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高举真理的旗帜,持续推进“中华之崛起”的历史进程。②新 时代,真理赋予了更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中国气象,中国道路拥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 历史纵深。
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以“真理之光与理想之光交相辉映”为主题撰写一篇 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 250字左右。
【审题路径】 本题属于开放类主观题,虽然知识范围较开放,但不是完全放开,根 据情境信息的判断,应主要是运用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撰写。
第一步:审设问、审材料→明方向
审设问,
标出关键词
审材料,
画出关键句 材料中已标记①②
笔记:1问题指向 2评析类
第二步:调知识、找联系→组答案
①
答案
溯源 材料本身 将真理的力量注入中华民族的血脉
教材知识 可联系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两个结合”、百年伟大成就
转化
答题
语言 真理的光芒,穿越历史时空,照亮理想征途。马克思主义以其自身的科学真 理性,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指导思想。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高举马克 思主义旗帜,并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引和带领中国人民 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 会主义制度;推进改革开放,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②
答案
溯源 材料本身 新时代,真理赋予了更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中国气象等
教材知识 可联系走进新时代、中国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
转化
答题
语言 走进新时代,汇聚磅礴伟力,开启新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道路、理论、 制度和文化自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并在深刻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 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过程中,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汇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 代化强国的磅礴伟力,成为照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真理之光
答案:真理之光照亮复兴之路
真理的光芒,穿越历史时空,照亮理想征途。马克思主义以其自身的科学真理 性,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指导思想。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高举马克思主 义旗帜,并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引和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新民 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制 度;推进改革开放,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迎 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走进新时代,汇聚磅礴伟力,开启新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道路、理论、制度 和文化自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并在深刻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 问、时代之问的过程中,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汇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磅 礴伟力,成为照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真理之光。
题型模板
政治小论文必须是政治性强、旗帜鲜明、短小精悍、结构完整、论点突出、说服力强 的小论文。写政治小论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提出论点:这是小论文的“首”,一般为一段,20字左右即可。针对具体的材 料或命题,开门见山,三言两语,直接点明中心论题,揭示出本质性的问题。
(2)分析问题:这是小论文的“干”,围绕中心论点进行有理有据、深人本质的分 析,要有自己的独特的见解。
(3)解决论题:这是小论文的“腹”,针对中心论题提出可行的办法,尽量能有所 创新。
(4)联系实际:这是小论文的“尾”,是政治小论文不可缺少的部分。总之,政治 小论文的结尾要紧扣主题,联系实际,充满感召力。
[押题训练] (2025·山东威海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45年,毛泽东在《在中国革命死难烈士追悼大会上的演说》中说到,“中国共 产党对革命从来没有发生过动摇,也只有共产党才能不动摇,彻底地干下去,不怕死 多少人,不怕牺牲”“我们还剩下一支(枪)”“也要打下去”……展现了中国人不 屈不挠的骨气。40年后,邓小平在《我们有信心把中国的事情做得更好》中说到, “中国人吓不倒”“我相信,在外国的侵略和威吓面前,我们的人民不会怕,我们的 子孙也不会怕”。再次展现了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进入新时代,200千米/小时到400千米/小时的中国高铁,突破西方封锁一跃成为 全球领跑者的5G技术,世界上里程最长、施工难度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港珠澳大 桥……中国成就闪耀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充满自信地说道:“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 定力。”这是新时代中国人骨气和底气的集中体现。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以“中国骨气背后的中国底气”为主 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据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 250字左右。
答案:百年大党风华正茂,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正在意气风发地向着全面建 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背后有伟大的 中国共产党,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更有14亿多人民的坚强后盾,这是他们昂首挺胸阔 步于世界的底气。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 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赋予强大的底气。有底气就有干 劲,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需要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 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 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 丽之花。(此题无答案,本答案仅供参考)
限时跟踪检测
限时跟踪检测(六)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选择题
①为世界各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具体路径
②是新时代党领导经济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
③是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的行动指南
④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并为全球经济发展指明方向
C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习近平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各国经 济发展有差异,该思想不能提供具体路径,①错误。习近平经济思想是在实践中形成 的,把宏观战略与中观微观实践操作相贯通,彰显科学原理和工作艺术相统一,是新 时代党领导经济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②正确。习近平经济思想是科学的理论, 是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的行动指南,③正确。习近平经济思想是我国经济 发展的指导思想,“为全球经济发展指明方向”夸大了习近平思想的作用,④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C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十四个坚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线图”和“方法论”,①说法 错误。“十三个方面成就”总结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 史性变革,全景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理念、成就和经验,既 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的结果,又以一系列重要原创性成果丰富 发展了这一重要思想,②说法正确。“十个明确”集中反映了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 代的理论思考和贡献,③说法错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能统一全党 思想、行动,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④说法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D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强国提供了精神力量,而 不是根本力量,①不选。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 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标志着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其为做好新时代文化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 行动指南,②④正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③不选。
1
2
3
4
5
6
7
8
9
10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B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正确表达了要处理好与邻邦的关系,可以体现坚持推 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十四个坚持”基本方略内涵一致,①符合题意。“明者 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的意思是聪明的人(往往会)根据时期的不同而改变(自 己的策略和方法),有大智慧的人(会)伴随着事物(发展方向)的不同而制定(相 应的)管理方法。这强调了要坚持与时俱进,但“坚持与时俱进”不属于“十四个坚 持”的内容,②不选。“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比喻学好很难,学坏极容易,与“坚 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匹配,③不选。“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表达居安思危的重要性,与“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匹配,与“十四个坚持”基本方 略内涵一致,④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C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因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使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达到新高度,它能统一全党思 想、行动,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②③符合题意。①与题干不能构 成因果关系,排除。应该是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不断开辟自我革命新 境界,④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A
A. 推进实践基础上理论创新,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 观和方法论
B.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中国化和时 代化
C.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解决矛盾问题提供路线图、方法论和具体 举措
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揭示了社会发展规律,决定了社会主义运动 发展的方向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积极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强调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 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的指导意义,A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的指导意义,没 有强调其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中国化和时代化,排除B。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解决矛盾问题提供路线图、方法论,但不提供具体举措,C说 法错误。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但不决定社会主 义运动发展的方向,排除D。
1
2
3
4
5
6
7
8
9
10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B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能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一个重要原 因就在于始终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与活力以及日益完善的制度保障,是坚持和发展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①③正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 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与行动指南,②错误。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 代化,党的领导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政治保证,④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B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造性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是具有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 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根本遵循,①③说法正确。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认识世界 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出发点,而不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②说法错 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④说法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C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材料没有涉及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也没有涉 及中国式现代化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未来趋势,①③不符合题意。中国式现代 化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表明中国式 现代化为推动世界现代化理论创新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式现代化是在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接续提出的新目标,彰显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 理论品质,②④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非选择题
10. (2025·天津滨海三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赴天津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希望天津聚集经 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 引,勇担使命、开拓进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 天津篇章。要引导党员干部真抓实干,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地。要践行人民城 市理念,提升改革的精准度,推动绿色发展。
依据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怎样以中国式现代化奋力谱 写天津发展新篇章。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①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 领导。中国共产党坚持初心和使命,领导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 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理念,奋力 谱写天津发展新篇章,每个人都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④坚 持“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