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顾庄学区三校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PDF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兴化顾庄学区三校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PDF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6-30 18:40:00

文档简介

2016年春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测试
七年级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C
D
C
C
C
D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D
C
B
C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题号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A
B
B
B
三.
材料分析题(30分)
21.(1)三省六部制(2分)
(2)行省制(2分)
(3)A:废除宰相制度(2分);B:设立军机处(2分)
(4)逐步加强(2分)
22.(1)文成公主入藏或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2分)
(2)回族(2分);元朝的统一给各族人民相互交往和学习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或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任一得2分)
(3)金瓶掣签制度(2分)
(4)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国家富强的前提和保证或民族团结能促进国家统一(任一得2分)
23.
(1)鉴真东渡或玄奘西行(2分);
(2)指南针(2分)
(3)郑和(2分)
(4)闭关锁国(2分);
(5)坚持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加强中外交流(任一得2分)2016
年学期春期末学业质量测试
七年级历史试卷
注意:1.
本试卷共
4页,卷面满分为
50分;
2.
考生答题前,务必将本人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3.
本试卷所有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内,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1.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其中②处代表的相关历史事件是
A.隋朝建立
B.隋灭陈,完成统一
C.隋炀帝登基
D.开凿大运河
2.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的运河,全长
2000
多千米,它沟通了五大水系,是我国
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大运河的中心是
A.长安
B.洛阳
C.涿郡
D.余杭
3.(右图)魏征是中国古代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他先后给当时的皇帝上

200多次,提醒皇帝要居安思危。请问当时的皇帝是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4.杜甫在《忆昔》这首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他描写的是唐朝哪个皇帝在位时
期的繁荣景象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5.唐太宗曾说,“法乃天下之法,非朕一人之法”,因此组织修订了
A.《贞观政要》
B.《隋律》
C.《唐律疏议》
D.《大秦律》
6.“这种制度提供了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
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极大影响。”材料中的“制度”指的是
A.分封制
B.宰相制度
C.科举制
D.郡县制
7.南宋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这最能说明南方
A.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B.地理位置重要
C.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交通十分发达
8.当你去购买商品的时候,你一定会体会到人民币(纸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
利。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中国古代的北宋时期。请你指出它是
A.会子
B.瓦子
C.关子
D.交子
七年级历史试卷

4


1

9.北宋时一位商人来到都城东京,到了一个热闹非凡的场所,有说书唱曲的、卖药材、古
玩字画的、甚至还有算卦的等等,请推断他大概到了
A.市场
B.瓦舍
C.酒店
D.茶楼
10.
宋朝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当时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在
A.洞庭湖流域
B.太湖流域
C.鄱阳湖流域
D.洪湖流域
11.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的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它的发明对世界历史发展
作出了巨大贡献。北宋时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是
A.蔡伦
B.毕昇
C.李春
D.李时珍
12.《宋史》记载“……有造突火枪,内安子窠,如燃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
闻五十余步。”它描绘的是我国“四大发明”中的哪一项的应用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13.漳州“戚公祠”、福安“继光饼”的由来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
抗击葡萄牙入侵
B.
平定“三藩之乱”
C.
抗击倭寇
D.
平定回部贵族叛乱
14.郑成功之所以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A.设置台湾府县,加强管理
B.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
C.从事反清复明大业
D.传播先进技术,发展台湾经济
15.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在抨击明朝的一项统治政策时,认为它束缚思想、扼杀创造力,
称其危害“等于焚书”。他抨击的是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八股取士
D.设立宣政院
二.判断题(正确为
A,错误为
B
本题共
5
小题,每题
1
分,共
5
分)
16.为巩固隋朝统治,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
17.唐太宗时期政治清明,经济恢复发展,社会安定,史称“贞观之治”。
18.元朝的建立者是成吉思汗。
19.明初的远洋航行最远到达欧洲和地中海一带。
20.清政府设立的军机大臣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三.材料分析题
(共
30分)
21.自秦朝开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起来,历代封建王朝在巩固政权方面做出了很大
胆的尝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的哪一政治制度
(2分)
七年级历史试卷

4


2

材料二:(元朝疆域)“北与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
及焉”。
——《元史〃
地理志》
(2)元世祖忽必烈为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2分)
材料三:
明清专制统治的加强
朝代
措施


明朝(明太祖)
A
加强了皇权
清朝(雍正帝)
B
它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3)请完成材料三表格中
A、B两处的填空。(4分)
(4)以上材料表明中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2分)
22.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也是国家富强的前提和保证,我国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阅读下列
材料,回答问题。(10
分)
材料一:
青海玉树文成公主庙
(1)材料一中的图片与历史上哪一事件有关?(2分)?
材料二:
元朝的统一给各族人民相互交往和学习提供了有利的环境。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
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女真等族人民早已进入黄河流域,各族
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当时,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
同维吾尔、蒙、汉等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下)
(2)材料二中“形成一个新的民族”是哪一民族?(2分)请根据材料二归纳这一新民族
形成的原因。(2分)
七年级历史试卷

4


3

材料三:
清政府颁赐的金奔巴瓶
(3)根据材料三中的图片和所学知识,说出清政府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制定了哪一制度?
(2分)
(4)综合以上材料,请你说说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关系。(2分)
23.我国古代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也促进了世界
文明的发展。(10分)
材料一:盛唐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都体现出胡汉交融和中西贯通的特点,展示了博大开
放、汇纳百川与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下)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唐代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例。(2分)
材料二: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并
设有“藩市”藩学“,还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
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下)
(2)材料二中“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这种情况出现得益于当时哪一技术发明的应用?
(2分)
材料三:[1431年某人自述]自永乐三年(1405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
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
——摘编《中国古代史资料选集》
(3)材料三中的“某人”是指谁?(2分)
材料四:清朝乾隆皇帝在给英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以通
有无”……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下)
(4)材料四中乾隆帝的话在当时演化成什么对外政策?(2分)
(5)纵观古代中国对外政策的变化,请你说说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何借鉴?(2分)
七年级历史试卷

4


4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