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下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伊索寓言》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三下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伊索寓言》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6-30 08:40: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伊索寓言》
整本书阅读导读课
教学设计
书本解读
《伊索寓言》是三下语文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的推荐读物,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故事集。《伊索寓言》里大多都是和动物有关的故事,故事中的动物像人一样,会思维,能说话,妙趣横生,令人百读不厌。动物们身上映射出生活中人的品质。《伊索寓言》作为经典寓言集,语言简洁、情节生动、寓意鲜明,符合三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并能培养学生初步的思辨能力。
学情分析
“整本书阅读”是2022版课标提出的语文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一。将“整本书阅读”纳入课程内容与教学范畴,是语文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提升学生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三年级学生年龄在8-9岁,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对生动有趣的动物故事有浓厚兴趣,但理解抽象道理仍需教师引导。平时我们面临阅读时间不够、阅读质量不高、教学设计困难、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如何领会2022版课标精神、解决实践问题,让“整本书阅读”这一学习任务群落地生根呢?这是我们整本书阅读教学探讨的意义。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本书创作背景、书本基本信息,读懂《伊索寓言》书中的共读故事。
2.掌握寓言故事类整本书阅读的方法:做预测,品句段,联系生活、明道理。
3.激发阅读《伊索寓言》的浓厚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书本信息,激起对阅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预测、联系生活、品句段情节梳理等阅读方法对《伊索寓言》中的故事进行阅读。
教学过程
热身小游戏
大家好,我是来自怀化市铁路第一小学的米老师。我呀,可喜欢小动物了,你们喜欢动物吗?(请生说几个)米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动物魔袋,你来取一个,悄悄告诉老师是什么?你能通过模仿这个动物的动作,或者说说和这个动物相关特点的词语来提示同学们猜一猜吗?(兔子、乌龟、鹿、)
小结:你们太厉害了,其实这些动物也出现在我们以前学过的寓言故事里。(生答)
你们不仅喜欢动物,还知道这么多动物有关的故事。我的魔袋里不仅装着动物,还装着很多和动物有关的寓言故事呢。今天我就带你们去伊索寓言馆参观一下,里面有许多关于动物的寓言故事。
一、情境导入
说到伊索寓言馆,这是一个很有名气的馆,里面包含:作者厅、封面厅、目录厅和故事厅四个展厅。事不宜迟,我们赶紧去看看吧。
二、板块一:作者厅
师:第一站——作者厅
出示视频,伊索是《伊索寓言》这本书里故事的创造者,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本人的介绍吧。(生说感受)
师:孩子们,想不到吧,有这么悲惨的童年的伊索最后成为了世界四大寓言家之一。《伊索寓言》一共有364个故事,其中很多故事都是出自伊索之口,口口相传,经后世几位作家整理编辑才有了《伊索寓言》。话不多说我们赶紧去看看这个本书吧。
三、板块二:封面厅
师:读一本书就好像交一个新朋友,封面就是它的外衣。(贴:读封面)《伊索寓言》这本书在市面上有很多版本,封面都不同,里面的内容也有些许不同,有的收纳的故事多,有的少。老师这找到4个卖得最火的版本,如果是你你最想打开那一本来读读?
小结:是的,封面是读者与书本的首次对话,有时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封面去购买书籍,也可以翻开看看书的内容,当你无法抉择的时候可以把我们的教材作为参考依据。我们语文书就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所以今天米老师就把这个版本的书带来了。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桌上这本书的封面,你从封面上得到了哪些信息?
小结:是的,封面是书籍的身份证。从封面上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书名和图画,还可以读到作者、主编、译者、出版社等信息。
师过渡:想要快速了解书中的内容,除了读封面,我们还可以先读目录(贴:读目录)。走吧,去目录厅瞧瞧。
四、板块三:目录厅
1.关注故事主人公,说发现。
提问:读读目录中的小标题,看看故事的主人公,你有什么发现呢?
预设:目录的故事标题大多数和动物有关。伊索特别擅长讲动物故事, 除了动物之外,人、植物、神、身体部位、物品等也会出现。
小结:再读目录看看伊索是怎样给这些故事起名字的。
2.关注故事题目,说发现。
小结:读这里面寓言故事的题目咱们就会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谁和谁身上,你们可真了不起。
3.关注故事题目、做预测
这么多有趣的故事,你对哪个感兴趣?猜猜会发生什么?
你们很会根据题目做预测(板书:预测)。但我不能透露太多了,想知道其中内容还得你们自己去故事厅看看。
五、板块四:故事厅
1.读第一则寓言故事《农夫和鹰》。
(1)过渡:出示封面,既然你们知道了伊索寓言题目的奥秘,谁来猜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指名说)
(2)预测故事内容。请你猜测一下,它们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指名说)板书:预测
(3)师:那咱们一起到文中去看看吧,自由读读第一自然段。
师:读到这,你能预测一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吗?
我们接着往下读,故事的结局和你预测的一样吗?有的同学说一样有的同学说不一样,看来边读边预测能够给我们的阅读带来小惊喜呢。
(4)品句段演故事
师: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内容呢?
里面有没有你觉得印象深刻的语句?动笔画一画。
师:孩子们找到了这么多的句子,老师最喜欢这一句,我觉得读这一句的时候我就好像能看到农夫生气的样子,特别有画面感。谁能来读一读这句话?
怪不得大家都喜欢听伊索讲故事,加上表情、动作。你的语气非常到位,你就是个小伊索,学学他的样子一起读读这句话。
你们个个都是当代的伊索呀,真会讲故事。
小结:看来我们抓住故事中的关键句段就能更好地读懂故事。(板书:品句段)
过渡:寓言故事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小故事——大道理
师:谁能来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好心有好报)
小结:是的,读懂了故事就能帮我们明白故事中的道理。(出示课文方法)(板书:明道理)
(5)联系生活悟道理
师小结:好心有好报。老师觉得你们说的都对,有的寓言故事的道理在我们的故事里,有的需要自己去体会。
师:同学们,你们身边有像农夫或者鹰一样的人吗?有帮助过人或者被人帮助的经历吗?请大家回忆一下。
小结:孩子们,你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你们可真会自己的生活实际来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出示书中方法: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中的道理。板书:联系生活
过渡:刚才我们在故事厅已经学会了用预测、品句段、联系生活实际、明道理的方法去读懂故事,也知道了怎么向别人说好故事,想不想自己来读一个故事?
2.小组合作读故事。
师:那现在你们分小组自己去故事厅,用上刚刚我们说的方法想读哪个故事就读哪个故事。(计时5分钟)
自学提示:
(1)选一选:小组内商量在故事厅选一个感兴趣的故事。
(2)读一读:小组每位成员自由读一读这个故事。
(3)说一说:在小组内说一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和生活中类似的人和事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4)演一演:组长指导分好角色,抓住故事中印象深刻的句段演一演。
师:请三组学生汇报
(你们可真会品句段)(你们可真会联系生活实际)......
小结:你们现在不仅能自己读懂故事感悟其中的道理还能绘声绘色地把故事分享给身边的人了。老师为你们点赞!
接到预警:距离寓言馆下班关闭时间还有3分钟,请游客合理安排时间,我们下次再约!
真可惜,故事厅里还有许多故事(出示书中图片),真恨不得带大家一起全部看完,但由于时间关系米老师不能带大家继续读故事了。这本书我也只能剧透到这了,带着你们的这份喜爱和今天学到的方法回家继续读故事吧!
六、板块五-制定阅读计划
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好的阅读计划可以有效地提高我们的阅读效率。 这本人教版的《伊索寓言》里收录了125则伊索寓言故事。在阅读指导页也教了我们怎么做计划,这本书里的阅读指导页还有很多小提示,我们可千万不要忽略。
2.师:欣赏别人做的阅读计划,按照我们以往的阅读经验,你打算几天看完这本《伊索寓言》呢?
刚才米老师留意到大家读一个故事大概是5分钟。每天我们在家的阅读时间大概是30——40分钟。你们根据自己平时的阅读速度想想每天读几个比较合理。一起来制订一个阅读计划吧!(拿出座位里的计划表)展示说一说。
七、作业布置
1.按计划阅读《伊索寓言》,练习说一说自己喜欢的故事
2.读一读其他寓言故事,如:《中国古代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等。
板书设计
伊索寓言导读课
读封面 做计划 预测
读目录 读阅读指导 品句段
联系生活、明道理
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以生为本,趣思结合
1. 情境贯穿,激活阅读期待
“动物魔袋”小游戏贴合低龄学生兴趣,通过肢体模仿与词语联想快速破冰,自然引出“动物寓言”主题;“伊索寓言馆”的情境化设计(作者厅、封面厅等)将抽象的阅读方法转化为“展厅探秘”的具象任务,降低认知难度,激发探索欲。
2. 策略渗透自然,注重方法迁移
从“读封面(获取基础信息)→看目录(预测故事方向)→品句段(理解内容)→明道理(提炼寓意)→联系生活(迁移运用)”,形成完整的阅读方法论链条。例如,在目录厅引导学生观察“动物为主人公”的规律,渗透“通过标题预测内容”的策略;故事厅通过“预测→验证→精读→感悟”的流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抓关键句理解故事”的方法,避免了策略教学的生硬灌输。
3. 互动形式多样,关注全员参与
采用“个人回答→小组讨论→全班展示”的多层次互动,如“猜动物动作”“选喜欢的封面”“谈帮助经历”等环节,兼顾不同性格学生的表达需求。尤其在“品句段演故事”中,通过朗读指导(加表情、动作)和即时评价(“你就是小伊索”),强化了学生的参与感与成就感。
二、这节导读课以“兴趣”为支点,成功撬动了学生对伊索寓言的阅读热情,且在“阅读策略落地”“情感价值引导”方面表现突出。但仍有不足:
1. 学情把握:分层任务设计不足
问题:教学流程统一,未充分考虑学生阅读能力差异。例如,基础薄弱学生可能在“预测情节”“提炼寓意”时存在困难,而能力较强学生可能觉得“故事分析”深度不够。
2. 评价方式:多元评价体系待完善
问题: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互评、自评较少;评价维度集中于“回答准确性”,忽视“思维过程”“合作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