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秋高考生物复习专题研究8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模型及相关实验(课件+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秋高考生物复习专题研究8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模型及相关实验(课件+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6-30 10:53:14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七单元 稳态与调节
专题研究8 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模型及相关实验
类型一 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三种模型
方式 图解 实验
神经
调节 实例:缩手反射
信号分子:神经递质
体液
调节 实例:血糖浓度升高 胰岛B细胞 胰岛素 血糖浓度 降低
信号分子:激素等化学物质
类型一 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三种模型
方式 图解 实验
神经—体
液调节 实例:下丘脑有关神经 肾上腺 肾上腺素 靶细 胞
信号分子:神经递质、激素
D
A. 调节过程①和②中,后天形成的是过程②
B. 食物刺激神经中枢,通过传出神经引起胃
窦分泌胃泌素,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
C. 胃酸刺激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通过体
液运输,作用于胰腺
D. 图中反映出胰腺细胞接受信号分子的受体有3种
解析:过程①中食物刺激引起胃窦分泌胃泌素,属于非条件反射;过程②中视、嗅信 号刺激引发的反射有大脑皮层的参与,属于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A正 确;食物刺激神经中枢,通过传出神经引起胃窦分泌胃泌素,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神 经调节,B正确;胃酸刺激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分泌的促胰液素通过体液运输作 用于胰腺,使其分泌胰液,C正确;图中反映出胰腺细胞接受信号分子的受体有胃泌 素受体、促胰液素受体、胆囊收缩素受体和神经递质受体,共4种受体,D错误。
类型二 激素作用于细胞的两种模式
1. 激素分子作用于细胞膜上的受体
2. 激素分子作用于细胞内的受体
D
A. 肾上腺素与肝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结合后,直接参
与细胞中肝糖原的分解
B. 肝糖原分解过程中不需要消耗ATP,腺苷酸环
化酶可以催化一系列酶促反应
C. 肾上腺素随着体液定向运输到靶细胞发挥作用
D. 肾上腺素除了可以作为激素发挥图示调节作用外,在神经调节中还可以作为神经递 质发挥作用
解析:肾上腺素属于激素,激素不能直接参与细胞代谢,只是起调节作用,A错误; 酶具有专一性,故腺苷酸环化酶不能催化一系列酶促反应,由图可知,腺苷酸环化酶 可以引发一系列酶促反应,B错误;激素随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但只对靶器官或靶 细胞起作用,C错误;肾上腺素既可作为升高血糖的激素,也可在神经调节中作为神 经递质,D正确。
溯源教材 找答案:激素是 分子,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由以上可以推断 A 。
信息 
错误 
类型三 动物激素功能的实验探究
1. 一般思路
2. 常用方法
研究动物激素生理功能的常用方法有饲喂法、摘除法、阉割移植法、注射法等,注射 法和饲喂法在使用时要注意相关激素的化学本质。
处理方法 异常反应 结论(功能) 适用性
饲 喂 法 用甲状 腺激素 制剂饲 喂蝌蚪 ①短时间内发育 成小型青蛙 ①②⑤说明甲状腺激素 能促进幼小动物的发育
③④说明甲状腺激素可 促进新陈代谢,加快体 内物质的氧化分解⑥说明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只适用于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非蛋白质类或多肽类激素
摘 除 法 摘除蝌 蚪的甲 状腺 ②发育停止(小蝌 蚪→大蝌蚪,不 变态)
③身体臃肿 理论上各种内分泌腺均能通过摘除法证明其产生的激素的功能
处理方法 异常反应 结论(功能) 适用性
摘 除 法 摘除小 狗的甲 状腺 ④身体臃肿,基 础代谢低
⑤发育停止
⑥呆笨、萎靡 ①②⑤说明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幼小动物的发育③④说明甲状腺激素可促进新陈代谢,加快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⑥说明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理论上各种内分泌腺均能通过摘除法 证明其产生的激素的功能
处理方法 异常反应 结论(功能) 适用性
阉割法

移植法 割除公鸡睾丸 →移植卵巢 雄性第二性征逐 渐消退→逐渐出 现雌性第二性征 雌(雄)激素能激发并维持雌(雄)性第二性征 适用于性腺
注射法 给小白鼠注射 一定剂量的胰 岛素 小白鼠反应迟 钝,活动减少, 甚至昏迷 胰岛素能够降低血糖浓 度,较大剂量注射时, 会出现低血糖而昏迷 适用于蛋白质类及多肽类激素
切除法

注射法 切除小狗垂体 →注射一定量 的生长激素 生长停滞→逐渐 恢复生长 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促 进动物的生长 理论上各种内分泌腺都能用切除法→ 注射法
提醒 (1)根据激素的化学本质,选择不同的实验方法。下丘脑、垂体和胰岛分泌的激 素多为多肽或蛋白质类,多肽、蛋白质类激素易被消化酶所分解,故一般采用注射 法,不宜口服。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等固醇类激素和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氨 基酸衍生物类激素既可以口服,也可以注射。
(2)实验设计时要注意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变量个数,保证单一变量。
(3)进行注射实验时空白对照组应注射生理盐水(不可用蒸馏水),进行饲喂实验时,空 白对照组可添加蒸馏水。
[应用3](2025·湖北襄阳模拟)垂体和下丘脑发生病变都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现有 甲、乙两人都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通过给两人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激素(TRH),分别测定每个人注射前30 min和注射后30 min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 来鉴别病变的部位是垂体还是下丘脑。测定结果如表。
组别 TSH浓度(mU·L-1)
注射前 注射后
健康人 9 30
甲 2 29
乙 1 2
解析:(1)由表可知,甲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后,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显著升 高,恢复到正常水平,说明甲个体的垂体未发生病变,发生病变的部位是分泌促甲状 腺激素释放激素的下丘脑。
解析:(2)促甲状腺激素(TSH)可作为信使(信号分子)传递信息,促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所以促甲状腺激素(TSH)作用的靶细胞是甲状腺细胞。
下丘脑 
甲注射TRH
后TSH浓度上升恢复正常水平,说明垂体未发生病变,因此是下丘脑病变 
信使(信号分子) 
甲状
腺细胞 
(3)给小鼠注射TSH,会使下丘脑的TRH分泌减少。基于对甲状腺激素分泌分级调节的 认识,对此现象的解释有两种观点:
观点1认为:TSH直接对下丘脑进行负反馈调节;
观点2认为:TSH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进行负 反馈调节。
设计思
路:选取健康的生理状态相同的成年小鼠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分别测定血液中TRH
的含量。甲组小鼠摘除甲状腺,乙组小鼠不做处理(或假手术),向两组小鼠注射等量
的促甲状腺激素,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再次测定甲、乙组小鼠血液中
TRH的含量。结果与结论:如果甲组TRH含量不减少(或增加),乙组TRH含量减少,
表明观点2正确;如果甲组和乙组TRH含量均明显减少且减少量相同,则表明观点1正
确;如果甲、乙组TRH含量均明显减少,且乙组减少量更大,则表明TSH和甲状腺激
素对TRH的分泌均具有负反馈调节作用 
解析:(3)两个观点的区别在于有没有通过甲状腺,故可以通过切除甲状腺来判断是否 存在负反馈调节。实验设计如下:选取健康的生理状态相同的成年小鼠随机分为甲、 乙两组,分别测定血液中TRH的含量。甲组小鼠摘除甲状腺,乙组小鼠不做处理(或假 手术),向两组小鼠注射等量的促甲状腺激素,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再次 测定甲、乙组小鼠血液中TRH的含量。若观点1成立,TSH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 节,甲组切除甲状腺对负反馈调节无影响,则甲组和乙组TRH含量均明显减少且减少 量相同;若观点2成立,TSH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进 行反馈调节,甲组切除甲状腺后没有负反馈调节,甲组TRH含量不减少(或增加),而 乙组存在负反馈调节,乙组TRH含量减少;如果甲、乙组TRH含量均明显减少,且乙 组减少量更大,则表明TSH和甲状腺激素对TRH的分泌均具有负反馈调节作用。专题研究8 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模型及相关实验
类型一 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三种模型
方式 图解 实验
神经 调节 实例:缩手反射 信号分子:神经递质
体液 调节 实例:血糖浓度升高胰岛B细胞胰岛素血糖浓度降低 信号分子:激素等化学物质
神经—体 液调节 实例:下丘脑有关神经肾上腺肾上腺素靶细胞 信号分子:神经递质、激素
[应用1](2025·山东青岛期中)人和高等动物胰液的分泌受神经—体液调节,进食可引起胰液大量分泌,过程如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D )
A.调节过程①和②中,后天形成的是过程②
B.食物刺激神经中枢,通过传出神经引起胃窦分泌胃泌素,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
C.胃酸刺激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胰腺
D.图中反映出胰腺细胞接受信号分子的受体有3种
解析:过程①中食物刺激引起胃窦分泌胃泌素,属于非条件反射;过程②中视、嗅信号刺激引发的反射有大脑皮层的参与,属于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A正确;食物刺激神经中枢,通过传出神经引起胃窦分泌胃泌素,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B正确;胃酸刺激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分泌的促胰液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胰腺,使其分泌胰液,C正确;图中反映出胰腺细胞接受信号分子的受体有胃泌素受体、促胰液素受体、胆囊收缩素受体和神经递质受体,共4种受体,D错误。
类型二 激素作用于细胞的两种模式
1.激素分子作用于细胞膜上的受体
2.激素分子作用于细胞内的受体
[应用2](2025·江西吉安联考)肾上腺素对肝细胞的调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肾上腺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肾上腺素与肝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结合后,直接参与细胞中肝糖原的分解
B.肝糖原分解过程中不需要消耗ATP,腺苷酸环化酶可以催化一系列酶促反应
C.肾上腺素随着体液定向运输到靶细胞发挥作用
D.肾上腺素除了可以作为激素发挥图示调节作用外,在神经调节中还可以作为神经递质发挥作用
解析:肾上腺素属于激素,激素不能直接参与细胞代谢,只是起调节作用,A错误;酶具有专一性,故腺苷酸环化酶不能催化一系列酶促反应,由图可知,腺苷酸环化酶可以引发一系列酶促反应,B错误;激素随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但只对靶器官或靶细胞起作用,C错误;肾上腺素既可作为升高血糖的激素,也可在神经调节中作为神经递质,D正确。
溯源教材 找答案:激素是 信息 分子,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由以上可以推断A 错误 。
类型三 动物激素功能的实验探究
1.一般思路
2.常用方法
研究动物激素生理功能的常用方法有饲喂法、摘除法、阉割移植法、注射法等,注射法和饲喂法在使用时要注意相关激素的化学本质。
处理方法 异常反应 结论(功能) 适用性
饲喂法 用甲状腺激素制剂饲喂蝌蚪 ①短时间内发育成小型青蛙 ①②⑤说明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幼小动物的发育 ③④说明甲状腺激素可促进新陈代谢,加快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 ⑥说明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只适用于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非蛋白质类或多肽类激素
摘除法 摘除蝌蚪的甲状腺 ②发育停止(小蝌蚪→大蝌蚪,不变态) ③身体臃肿 理论上各种内分泌腺均能通过摘除法证明其产生的激素的功能
摘除小狗的甲状腺 ④身体臃肿,基础代谢低 ⑤发育停止 ⑥呆笨、萎靡
阉割法 ↓ 移植法 割除公鸡睾丸→移植卵巢 雄性第二性征逐渐消退→逐渐出现雌性第二性征 雌(雄)激素能激发并维持雌(雄)性第二性征 适用于性腺
注射法 给小白鼠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 小白鼠反应迟钝,活动减少,甚至昏迷 胰岛素能够降低血糖浓度,较大剂量注射时,会出现低血糖而昏迷 适用于蛋白质类及多肽类激素
切除法 ↓ 注射法 切除小狗垂体→注射一定量的生长激素 生长停滞→逐渐恢复生长 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促进动物的生长 理论上各种内分泌腺都能用切除法→注射法
提醒 (1)根据激素的化学本质,选择不同的实验方法。下丘脑、垂体和胰岛分泌的激素多为多肽或蛋白质类,多肽、蛋白质类激素易被消化酶所分解,故一般采用注射法,不宜口服。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等固醇类激素和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既可以口服,也可以注射。
(2)实验设计时要注意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变量个数,保证单一变量。
(3)进行注射实验时空白对照组应注射生理盐水(不可用蒸馏水),进行饲喂实验时,空白对照组可添加蒸馏水。
[应用3](2025·湖北襄阳模拟)垂体和下丘脑发生病变都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现有甲、乙两人都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通过给两人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分别测定每个人注射前30 min和注射后30 min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来鉴别病变的部位是垂体还是下丘脑。测定结果如表。
组别 TSH浓度(mU·L-1)
注射前 注射后
健康人 9 30
甲 2 29
乙 1 2
(1)由上述结果可以推测,甲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下丘脑 ,判断理由是 甲注射TRH后TSH浓度上升恢复正常水平,说明垂体未发生病变,因此是下丘脑病变 。
解析:(1)由表可知,甲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后,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显著升高,恢复到正常水平,说明甲个体的垂体未发生病变,发生病变的部位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下丘脑。
(2)促甲状腺激素(TSH)可作为 信使(信号分子) 传递信息,其作用的靶细胞是 甲状腺细胞 。
解析:(2)促甲状腺激素(TSH)可作为信使(信号分子)传递信息,促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所以促甲状腺激素(TSH)作用的靶细胞是甲状腺细胞。
(3)给小鼠注射TSH,会使下丘脑的TRH分泌减少。基于对甲状腺激素分泌分级调节的认识,对此现象的解释有两种观点:
观点1认为:TSH直接对下丘脑进行负反馈调节;
观点2认为:TSH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进行负反馈调节。
生理学实验常用摘除某腺体或组织的方法来研究生命活动的机制,请运用摘除法探究上述两种观点的正确与否,写出实验设计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设计思路:选取健康的生理状态相同的成年小鼠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分别测定血液中TRH的含量。甲组小鼠摘除甲状腺,乙组小鼠不做处理(或假手术),向两组小鼠注射等量的促甲状腺激素,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再次测定甲、乙组小鼠血液中TRH的含量。结果与结论:如果甲组TRH含量不减少(或增加),乙组TRH含量减少,表明观点2正确;如果甲组和乙组TRH含量均明显减少且减少量相同,则表明观点1正确;如果甲、乙组TRH含量均明显减少,且乙组减少量更大,则表明TSH和甲状腺激素对TRH的分泌均具有负反馈调节作用 。
解析:(3)两个观点的区别在于有没有通过甲状腺,故可以通过切除甲状腺来判断是否存在负反馈调节。实验设计如下:选取健康的生理状态相同的成年小鼠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分别测定血液中TRH的含量。甲组小鼠摘除甲状腺,乙组小鼠不做处理(或假手术),向两组小鼠注射等量的促甲状腺激素,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再次测定甲、乙组小鼠血液中TRH的含量。若观点1成立,TSH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甲组切除甲状腺对负反馈调节无影响,则甲组和乙组TRH含量均明显减少且减少量相同;若观点2成立,TSH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甲组切除甲状腺后没有负反馈调节,甲组TRH含量不减少(或增加),而乙组存在负反馈调节,乙组TRH含量减少;如果甲、乙组TRH含量均明显减少,且乙组减少量更大,则表明TSH和甲状腺激素对TRH的分泌均具有负反馈调节作用。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