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一单元 细胞的分子组成、结构及物质运输
第3讲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复习目标 1.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的关系; 2.归纳演绎蛋白质的合成及 有关计算,通过分析蛋白质与核酸的关系图培养模型构建能力; 3.了解蛋白质在人体 健康及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考点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A基础知识重点疑难
1. 蛋白质的主要功能
主要功能 实例
作为结构蛋白 羽毛、肌肉、头发、蛛丝
催化作用 绝大多数酶
运输功能 载体蛋白、血红蛋白
调节作用 胰岛素 、生长激素等蛋白质激素
免疫作用 抗体
笔记:肌肉中的肌动蛋白参与肌肉的收缩和运动
催化作用
运输功能
胰岛素
抗体
2. 蛋白质的结构
组成蛋
白质的
氨基酸 元素组成 C、H、O、N等
结构 通式
特点 至少有一个 氨基 和一个 羧基 ; 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 碳原子上②
种类 按能否在人体
内合成 能: 非必需氨基酸 (13种)
不能: 必需氨基酸 (8种)
氨基
羧基
非必需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
氨基酸的脱水
缩合
蛋白质的结构
层次
蛋白质结构多
样性的原因④ 氨基酸的 种类 不同,构成的肽链不同
氨基酸的 数目 不同,构成的肽链不同
氨基酸的 排列顺序 不同,构成的肽链不同
种类
数目
排列顺序
蛋白质
结构多
样性的
原因④ 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 空间结构 不同,构成 的蛋白质不同
笔记:①R基决定氨基酸的种类 ②判断某一氨基酸是否为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依 据 ③由几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来,就称为几肽 ④4个方面只要一个方面不同,蛋白 质结构就不同
空间结构
独特结构
2. 明辨蛋白质的盐析、变性和水解
(1)盐析:是由溶解度的变化引起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没有发生变化。
(2)变性:是高温、过酸、过碱、重金属盐等因素导致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了不可 逆的变化,肽链变得松散,丧失了生物活性,但是肽键一般不断裂。
(3)水解:在蛋白酶等作用下,肽键断裂,蛋白质分解为短肽和氨基酸。
3. 必需氨基酸是人体细胞中不能合成的氨基酸,必须从食物中获得,因此在评价各种 食物中蛋白质成分的营养价值时,注重其中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
4. 几种常考蛋白质的分布和功能
名称 分布或来源 功能
大多数酶 细胞内或细胞外 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催化 作用)
载体蛋白 生物膜 运输某些物质(如离子、氨基 酸等)
通道蛋白 生物膜 运输水、K+、Na+等
某些激素(如生长激素、 胰岛素) 由内分泌腺细胞合成并分泌 至内环境 传递信息,调节生命活动
名称 分布或来源 功能
抗体 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至内环 境中 免疫作用
细胞因子 主要由辅助性T细胞合成并分 泌至内环境中 促进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 分裂、分化
血红蛋白 红细胞内 运输O2和部分CO2
糖蛋白 细胞膜表面 保护、润滑、识别等作用
结构蛋白 细胞膜、
肌细胞等 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成分
5. 有关蛋白质结构的计算规律
(1)利用蛋白质的结构图解掌握相应的计算规律
结合示意图可得出如下规律(假设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由n个氨基酸分别 形成1条链状多肽或m条链状多肽时):
形成肽链数 形成肽键数 脱去水分子数 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
1 n-1 n-1 na-18(n-1)
m n-m n-m na-18(n-m)
提醒 (1)计算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时,除了考虑水分子的减少外,还要考虑其他化学 变化过程,如肽链上出现一个二硫键(—S—S—,由两个—SH脱H形成)时,要再减去 2(两个氢原子),若无特殊说明,不考虑二硫键。
(2)若为环状多肽,则可将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公式na-18(n-1)中的肽链数(1)视为零, 再进行相关计算。
(3)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
笔记:等于各氨基酸中氨基或羧基的总数-肽键数
(2)利用原子守恒法计算肽链中的原子数。在一个氨基酸中,若不考虑R基,则含有2个 碳原子、2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氮原子(即C2H4O2N—R)。在脱水缩合形成多肽 时,要失去部分氢、氧原子,但是碳原子、氮原子的数目不会减少。其相关数量关系 如下:
①碳原子数=氨基酸的分子数×2+R基上的碳原子数。
②氢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氢原子的总数-脱去的水分子数×2。
③氧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氧原子的总数-脱去的水分子数。
④氮原子数=肽链数+肽键数+R基上的氮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氮原子的总数。
提醒 由于R基上的碳原子数难以确定,且氢原子数较多,因此多以氮原子数或氧原 子数的计算为突破口,计算氨基酸的分子式或氨基酸个数最为简便。
(3)多肽中除去氨基酸的有关计算
①若除去多肽内部的一个氨基酸,需水解掉两个肽键;若除去多肽一端的一个氨基 酸,需水解掉1个肽键。
②每水解1个肽键,则需要1分子水参与,肽键数减少1个,生成物与原多肽相比氧原子 增加1个,氢原子增加2个,氨基增加1个,羧基增加1个。
不限
一个
×
×
×
√
√
×
×
√
√
√
[情境推理]
1. (2018·全国卷Ⅲ节选)通常,变性的蛋白质易被蛋白酶水解,原因是 。
提示:蛋白质变性使肽键暴露,暴露的肽键易与蛋白酶接触,使蛋白质降解
2. (必修1 P32“拓展应用3”改编)评价蛋白质营养价值时,格外注重 ,这是因 为 。
提示: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 必需氨基酸在人体中不能合成,只能从食物中获取
3. (必修1 P33“生物科学史话”改编)中国科学家摘取人工合成蛋白质桂冠的关键实验 思路是 。
提示:先把天然胰岛素的两条链拆开,摸索出将两条链合在一起的方法。然后再分别 合成两条链,最后将两条人工链合在一起
A. 色氨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都是人体的必需氨基酸
B. 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可使驴肉味更鲜,主要与它们的R基有关
C. 若筋和肉中的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相同,则它们一定是同种蛋白质
D. 肥肉中的N含量比瘦肉中的高,碳链中碳原子数也更多
B
解析:谷氨酸和天冬氨酸是人体的非必需氨基酸,A项错误;氨基酸理化性质的不同 在于R基的差异,B项正确;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和肽链 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的不同均会导致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据此可推 测,即使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相同,它们也不一定是同一种蛋白质,C 项错误;肥肉富含脂肪,瘦肉富含蛋白质,瘦肉中的N含量比肥肉的更高,蛋白质是 生物大分子,碳链中碳原子数比脂肪的更多,D项错误。
A. 钙调蛋白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
B. Ca2+是钙调蛋白的基本组成单位
C. 钙调蛋白球形结构的形成与氢键有关
D. 钙调蛋白结合Ca2+后,空间结构可能发生变化
B
解析:钙调蛋白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A正确;Ca2+不 是钙调蛋白的基本组成单位,钙调蛋白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B错误;氨基酸之 间能够形成氢键等,从而使得肽链能够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分子,钙调蛋白球形结构的形成与氢键有关,C正确;小鼠钙调蛋白两端有近似对称 的球形结构,每个球形结构可结合2个Ca2+,钙调蛋白结合Ca2+后,空间结构可能发 生变化,D正确。
氨基酸
错误
A. 淀粉酶在0 ℃时空间结构会被破坏
B. 磷酸化可能引起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变化
C. 氨基酸种类的改变可能影响蛋白质空间结构
D. 载体蛋白在转运分子时其自身构象会发生改变
解析:低温不会使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淀粉酶本质为蛋白质,A错误。
A
低
没有
错误
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A. 该多肽含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各1个
B. 该多肽中含S的氨基酸的分子式为C3H9O2NS
C. 该多肽水解后可产生4种氨基酸
D. 该多肽在形成过程中失去了3分子水
D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该多肽含有1个游离的氨基,与最左侧氨基酸的C原子相连;有 2个游离的羧基,1个羧基与最右侧氨基酸的C原子相连,1个羧基位于最左侧氨基酸的 R基中,A错误;由图可知,含S的氨基酸的R基为—CH2SH,结合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可知,含S的氨基酸的分子式为C3H7O2NS,B错误;氨基酸的种类由R基决定。由题图 可知,氨基酸的R基分别是—CH2—CH2—COOH、—CH3、—CH2SH、—CH3,有3 种,因此该多肽水解后可产生3种氨基酸,C错误;由题图可知,该多肽含有3个肽 键,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因此该多肽在形成过程中失去了3分子水,D正确。
C3H7O2NS
错误
A. 缬氨酸的R基可表示为—CH(CH3)2,该多肽的肽键有19个
B. 该多肽中缬氨酸的位置分别是第7、8、14、19位
C. 该多肽链至少含有1个游离的—COOH和5个游离的—NH2
D. 酶1完全作用后形成的肽链中氧原子数目比原多肽的多了4个
B
解析:缬氨酸(C5H11NO2)的R基为—C3H7,可表示为—CH(CH3)2,由题图可知,该多 肽有19个氨基酸,该多肽的肽键有19-1=18(个),A错误;根据图示信息,蛋白酶1作 用于缬氨酸(第7、8、14、19位氨基酸)氨基端的肽键后,形成了三个短肽A、B、C, 说明该多肽中缬氨酸的位置分别是第7、8、14、19位,B正确;不考虑肽链的氨基酸R 基上的基团,该肽链至少含1个游离的—COOH和1个游离的—NH2,C错误;酶1一共 断开4个肽键(分别位于第6和7、7和8、13和14、18和19位氨基酸之间),其中的第7位 和第19位缬氨酸会脱离肽链,即此过程增加了4个氧原子(水解消耗的水),脱落下来的 2个缬氨酸带走4个氧原子,因此酶1完全作用后形成的肽链中氧原子数目和原多肽的相 同,D错误。
分步推理 找答案
错误 第3讲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复习目标 1.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的关系; 2.归纳演绎蛋白质的合成及有关计算,通过分析蛋白质与核酸的关系图培养模型构建能力; 3.了解蛋白质在人体健康及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考点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A基础知识重点疑难
1.蛋白质的主要功能
主要功能 实例
作为结构蛋白 羽毛、肌肉、头发、蛛丝
催化作用 绝大多数酶
运输功能 载体蛋白、血红蛋白
调节作用 胰岛素 、生长激素等蛋白质激素
免疫作用 抗体
笔记:肌肉中的肌动蛋白参与肌肉的收缩和运动
2.蛋白质的结构
组成蛋 白质的 氨基酸 元素组成 C、H、O、N等
结构 通式
特点 至少有一个 氨基 和一个 羧基 ;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②
种类 按能否 在人体 内合成 能: 非必需氨基酸 (13种)
不能: 必需氨基酸 (8种)
氨基酸 的脱水 缩合
蛋白质 的结构 层次 C、H、O、N等元素氨基酸多肽③蛋白质
蛋白质 结构多 样性的 原因④ 氨基酸的 种类 不同,构成的肽链不同
氨基酸的 数目 不同,构成的肽链不同
氨基酸的 排列顺序 不同,构成的肽链不同
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 空间结构 不同,构成的蛋白质不同
笔记:①R基决定氨基酸的种类 ②判断某一氨基酸是否为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依据 ③由几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来,就称为几肽 ④4个方面只要一个方面不同,蛋白质结构就不同
3.结构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的关系
每一种蛋白质分子都有与它所承担功能相适应的 独特结构 ,如果氨基酸序列改变或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就可能会影响其功能。
笔记:蛋白质结构的改变并不是一定会造成失活,例如载体蛋白每次转运物质时都会发生空间结构的可逆性改变
提醒 1.不同生物及同一生物不同细胞中蛋白质不同的原因
(1)同一生物不同细胞蛋白质不同的直接原因是mRNA不同,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不同生物蛋白质不同的根本原因是DNA(基因或遗传信息)的特异性。
2.明辨蛋白质的盐析、变性和水解
(1)盐析:是由溶解度的变化引起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没有发生变化。
(2)变性:是高温、过酸、过碱、重金属盐等因素导致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了不可逆的变化,肽链变得松散,丧失了生物活性,但是肽键一般不断裂。
(3)水解:在蛋白酶等作用下,肽键断裂,蛋白质分解为短肽和氨基酸。
3.必需氨基酸是人体细胞中不能合成的氨基酸,必须从食物中获得,因此在评价各种食物中蛋白质成分的营养价值时,注重其中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
4.几种常考蛋白质的分布和功能
名称 分布或来源 功能
大多数酶 细胞内或细胞外 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催化作用)
载体蛋白 生物膜 运输某些物质(如离子、氨基酸等)
通道蛋白 生物膜 运输水、K+、Na+等
某些激素(如生长激素、胰岛素) 由内分泌腺细胞合成并分泌至内环境 传递信息,调节生命活动
抗体 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至内环境中 免疫作用
细胞因子 主要由辅助性T细胞合成并分泌至内环境中 促进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分化
血红蛋白 红细胞内 运输O2和部分CO2
糖蛋白 细胞膜表面 保护、润滑、识别等作用
结构蛋白 细胞膜、 肌细胞等 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成分
5.有关蛋白质结构的计算规律
(1)利用蛋白质的结构图解掌握相应的计算规律
结合示意图可得出如下规律(假设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由n个氨基酸分别形成1条链状多肽或m条链状多肽时):
形成肽链数 形成肽键数 脱去水分子数 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
1 n-1 n-1 na-18(n-1)
m n-m n-m na-18(n-m)
提醒 (1)计算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时,除了考虑水分子的减少外,还要考虑其他化学变化过程,如肽链上出现一个二硫键(—S—S—,由两个—SH脱H形成)时,要再减去2(两个氢原子),若无特殊说明,不考虑二硫键。
(2)若为环状多肽,则可将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公式na-18(n-1)中的肽链数(1)视为零,再进行相关计算。
(3)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
笔记:等于各氨基酸中氨基或羧基的总数-肽键数
(2)利用原子守恒法计算肽链中的原子数。在一个氨基酸中,若不考虑R基,则含有2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氮原子(即C2H4O2N—R)。在脱水缩合形成多肽时,要失去部分氢、氧原子,但是碳原子、氮原子的数目不会减少。其相关数量关系如下:
①碳原子数=氨基酸的分子数×2+R基上的碳原子数。
②氢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氢原子的总数-脱去的水分子数×2。
③氧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氧原子的总数-脱去的水分子数。
④氮原子数=肽链数+肽键数+R基上的氮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氮原子的总数。
提醒 由于R基上的碳原子数难以确定,且氢原子数较多,因此多以氮原子数或氧原子数的计算为突破口,计算氨基酸的分子式或氨基酸个数最为简便。
(3)多肽中除去氨基酸的有关计算
①若除去多肽内部的一个氨基酸,需水解掉两个肽键;若除去多肽一端的一个氨基酸,需水解掉1个肽键。
②每水解1个肽键,则需要1分子水参与,肽键数减少1个,生成物与原多肽相比氧原子增加1个,氢原子增加2个,氨基增加1个,羧基增加1个。
(4)多肽种类的计算题。以21种氨基酸构成四肽的种类为例:
①若每种氨基酸数目 不限 ,可形成四肽的种类有214种。
②若每种氨基酸只有 一个 ,可形成四肽的种类有(21×20×19×18)种。
B拆解真题情境推理
[判断正误]
1.(2024·湖北卷)高温处理后的抗体,失去了与抗原结合的能力,体现了生物学中“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
2.(2024·新课标卷)大豆中的蛋白质含有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
3.(2023·湖北卷)蛋白质变性可导致部分肽键断裂。(×)
4.(2022·湖南卷)胶原蛋白的氮元素主要存在于氨基中。(×)
5.(2020·全国卷Ⅰ)高温可破坏病原体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煮沸处理餐具可杀死病原体。(√)
6.(2023·河北卷)氨基酸种类的改变可能影响蛋白质空间结构。(√)
7.(2023·湖北卷)加热变性的蛋白质不能恢复原有的结构和性质。(√)
[情境推理]
1.(2018·全国卷Ⅲ节选)通常,变性的蛋白质易被蛋白酶水解,原因是 。
提示:蛋白质变性使肽键暴露,暴露的肽键易与蛋白酶接触,使蛋白质降解
2.(必修1 P32“拓展应用3”改编)评价蛋白质营养价值时,格外注重 ,这是因为 。
提示: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 必需氨基酸在人体中不能合成,只能从食物中获取
3.(必修1 P33“生物科学史话”改编)中国科学家摘取人工合成蛋白质桂冠的关键实验思路是 。
提示:先把天然胰岛素的两条链拆开,摸索出将两条链合在一起的方法。然后再分别合成两条链,最后将两条人工链合在一起
C升华思维实战演练
氨基酸的结构及种类
1.(2025·江苏南京模拟)色氨酸可作为评定肉品质量的重要指标,其在驴肉中的含量高于猪肉和牛肉中的,驴肉中鲜味氨基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的含量也高于牛肉中的,故驴肉不仅营养价值高,味道也更鲜美。选购驴肉时,以“有筋(韧带)有肉,有肥有瘦”为佳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B )
A.色氨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都是人体的必需氨基酸
B.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可使驴肉味更鲜,主要与它们的R基有关
C.若筋和肉中的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相同,则它们一定是同种蛋白质
D.肥肉中的N含量比瘦肉中的高,碳链中碳原子数也更多
解析:谷氨酸和天冬氨酸是人体的非必需氨基酸,A项错误;氨基酸理化性质的不同在于R基的差异,B项正确;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和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的不同均会导致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据此可推测,即使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相同,它们也不一定是同一种蛋白质,C项错误;肥肉富含脂肪,瘦肉富含蛋白质,瘦肉中的N含量比肥肉的更高,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碳链中碳原子数比脂肪的更多,D项错误。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2024·黑吉辽卷)钙调蛋白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的Ca2+感受器。小鼠钙调蛋白两端有近似对称的球形结构,每个球形结构可结合2个Ca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
A.钙调蛋白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
B.Ca2+是钙调蛋白的基本组成单位
C.钙调蛋白球形结构的形成与氢键有关
D.钙调蛋白结合Ca2+后,空间结构可能发生变化
解析:钙调蛋白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A正确;Ca2+不是钙调蛋白的基本组成单位,钙调蛋白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B错误;氨基酸之间能够形成氢键等,从而使得肽链能够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钙调蛋白球形结构的形成与氢键有关,C正确;小鼠钙调蛋白两端有近似对称的球形结构,每个球形结构可结合2个Ca2+,钙调蛋白结合Ca2+后,空间结构可能发生变化,D正确。
溯源教材 找答案: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为 氨基酸 ,由以上可以推断B 错误
3.(2023·河北卷)关于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淀粉酶在0 ℃时空间结构会被破坏
B.磷酸化可能引起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变化
C.氨基酸种类的改变可能影响蛋白质空间结构
D.载体蛋白在转运分子时其自身构象会发生改变
解析:低温不会使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淀粉酶本质为蛋白质,A错误。
溯源教材 找答案:低温时淀粉酶的空间结构稳定,活性 低 ,但 没有 变性,由以上可以推断A 错误
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4.(2025·河南三门峡期末)下列有关如图中所示多肽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该多肽含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各1个
B.该多肽中含S的氨基酸的分子式为C3H9O2NS
C.该多肽水解后可产生4种氨基酸
D.该多肽在形成过程中失去了3分子水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该多肽含有1个游离的氨基,与最左侧氨基酸的C原子相连;有2个游离的羧基,1个羧基与最右侧氨基酸的C原子相连,1个羧基位于最左侧氨基酸的R基中,A错误;由图可知,含S的氨基酸的R基为—CH2SH,结合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含S的氨基酸的分子式为C3H7O2NS,B错误;氨基酸的种类由R基决定。由题图可知,氨基酸的R基分别是—CH2—CH2—COOH、—CH3、—CH2SH、—CH3,有3种,因此该多肽水解后可产生3种氨基酸,C错误;由题图可知,该多肽含有3个肽键,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因此该多肽在形成过程中失去了3分子水,D正确。
转换视角 找答案:含S氨基酸的R基为—CH2SH,结合氨基酸结构通式,可知其结构式为,进一步统计其分子式为 C3H7O2NS ,由以上可以推断B 错误 。
5.(2025·吉林白城高三期中)某直链多肽含4个缬氨酸(C5H11NO2),蛋白酶1作用于缬氨酸氨基端的肽键,蛋白酶2作用于缬氨酸羧基端的肽键。该多肽分别经酶1和酶2作用后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B )
A.缬氨酸的R基可表示为—CH(CH3)2,该多肽的肽键有19个
B.该多肽中缬氨酸的位置分别是第7、8、14、19位
C.该多肽链至少含有1个游离的—COOH和5个游离的—NH2
D.酶1完全作用后形成的肽链中氧原子数目比原多肽的多了4个
解析:缬氨酸(C5H11NO2)的R基为—C3H7,可表示为—CH(CH3)2,由题图可知,该多肽有19个氨基酸,该多肽的肽键有19-1=18(个),A错误;根据图示信息,蛋白酶1作用于缬氨酸(第7、8、14、19位氨基酸)氨基端的肽键后,形成了三个短肽A、B、C,说明该多肽中缬氨酸的位置分别是第7、8、14、19位,B正确;不考虑肽链的氨基酸R基上的基团,该肽链至少含1个游离的—COOH和1个游离的—NH2,C错误;酶1一共断开4个肽键(分别位于第6和7、7和8、13和14、18和19位氨基酸之间),其中的第7位和第19位缬氨酸会脱离肽链,即此过程增加了4个氧原子(水解消耗的水),脱落下来的2个缬氨酸带走4个氧原子,因此酶1完全作用后形成的肽链中氧原子数目和原多肽的相同,D错误。
分步推理 找答案
由以上可以推断A 错误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