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核心素养期末卷(六)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得分
积累运用
一、看图猜成语,汉字真有趣。(3分)
二、阅读语段,完成练习。(12分)
英雄是什么 英雄是高耸的灯塔,是一直永远摧毁不了的信仰。狼烟四起,转战南北,纵横(弛 驰)骋, 家国的将士,是英雄;山河破碎,在反动派的监(jiān jiàn)视下仍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 喊叫)的觉醒者,是英雄;灾情(严重 严酷),不顾个人得失,tuán jié( )一心共克时艰的民众,是英雄;隐姓埋名,在大漠深山“坐得十年冷bǎn dèng( )”,潜心研究的科研人员,是英雄;响应号召,毫不 juàn liàn( )优渥的城市生活,扎根农村助力乡村振兴的当代大学生,是英雄;听到呼救,眼疾手快托起落水孩童的见义勇为者,是英雄;边境线上,冒着酷暑,踏着风雪,誓死 每一寸国土的戍边战士,是英雄;他国发生哗变,万里bēn fù( ),
侨民归国的海军将士,是英雄;国际舞台,坚决 国家主权神圣不可qīn fàn( )的外交人员,是英雄……只要有傲骨,有担当,我们也可以成为英雄。
1、用“\”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字词和读音。(2分)
2、根据拼音和语境写词语,注意把字写美观。(5分)
3、根据“疾”的义项,下列句子中的“疾”与“眼疾手快”中的“疾”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疾:①疾病:积劳成~。②痛苦:~苦。③憎恨。④急速;猛烈
A.汽车在平坦的高速公路上疾驰。
B.海瑞是一个疾恶如仇的清官。
C.我们要勇于承认错误,不要讳疾忌医。
D.封建君王不顾百姓疾苦,横征暴敛。
4、在文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守卫 保卫 保护 保持 B.捍卫 保卫 护卫 保全
C.保卫 捍卫 保护 维持 D.保卫 守卫 护卫 捍卫
5、文中画“ ”的句子存在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1分)
三、选择题。(12分)
1、关于下列字谜的谜底,答案正确的一项是( )。(2分)
(1)十张口,一颗心。 (2)有我一只黑狗,不叫不吼。
(3)点点成金 (4)守门员
A.思、墨、全、闯 B.思、默、全、闪
C.古、默、全、问 D.思、默、冰、闪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奶奶虽然年逾花甲,但身体十分硬朗。
B.爸爸已近不惑之年,工作、家庭压力都很大。
C.妹妹正值豆蔻年华,在幼儿园里乖巧懂事。
D.姐姐年已及笄,能够照顾好自己了。
3、将下列句子依次填入语段中的横线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 ;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 ;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诚意, ;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功, 。
①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 ②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
③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 ④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 D.④③②①
4、下列诗句中,运用了以动衬静手法的一项是( )。(2分)
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B.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C.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D.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5、下列句子中使用的歇后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有些江湖医生身穿白大褂,胸挂听诊器,其实是猪鼻子插葱——装像(象)。
B.父母多次劝他好好学习,但他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C.这事你可怨不着我,因为咱们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
D.我弟弟哭起来声音可大了,简直就是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6、关于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祖父的园子》选自萧红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呼兰河传》,文中表达了“我”对祖父深沉的热爱与依恋,对童年生活的深深怀念。
B.在《威尼斯的小艇》中,作者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方式写出了威尼斯的美。
C.《青山处处埋忠骨》中通过对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表现了毛主席作为一位父亲的真实情感和身为国家领导人的伟大胸怀。
D.《月是故乡明》中“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蕴含着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从“清晨的校园”和“深夜的小山村”两个场景中,任选一个,写出景物的动态或静态之美。(2分)
:
2、读例句,运用适当的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的内心。(2分)
例: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得知同桌即将转学:
3、看例句,体会它在表达上的特点,根据给出的情境再照样子写一写。(2分)
例: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
在绿色的田野上,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分)
1、读诗文可以怡情。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古诗文中有“童孙未解供耕织, ”的天真童趣;有“ ,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报国之志;有“谁言寸草心, ”的感激之情和“ ,唯见长江天际流”的离别之谊;有“月出惊山鸟, ”的幽静春山和“绿遍山原白满川, ”的田野风光;还有“ ,仁之端也”的仁义道德,有“孔指以示儿曰:‘ 。’儿应声答曰:‘ 。’”的聪明机智。
2、这个学期,我们认识了许多有趣的人物,有 的刘伯承, 的严监生, 的刷子李等。
阅读理解
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8分)
【材料一】三星堆博物馆票务指南
票种 票价 购票须知
普通票 72元/张 /
优惠票 65元/张 1.记者:凭本人由新闻出版署或广电总局颁发的记者证购买; 2.未带团导游:凭本人导游证购买。
36元/张 学生: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凭本人有效学生证购买。
讲解票 120元/场 1.中文讲解:每场讲解最多限20名游客;2.预约中文一级讲解员 240元/场(节假日不接受预约)。
160元/场 1.英文讲解:每场讲解最多限20名游客;2.预约英文一级讲解员320元/场(节假日不接受预约)。
【材料二】欢迎关注!我馆全年基本开馆,唯除夕下午闭馆半天。三星堆文化是一支新石器时代晚期至西周初的地域性文化,有一座360万平方米的古城及大量举世无双的艺术珍品。三星堆文物绝大部分为正规考古发掘,流失民间者罕见。三星堆文化来源复杂,除了与中原夏商、长江中游文化关系密切之外,还有部分元素尚不清楚。但目前看来与所谓玛雅、外星人没有任何关联。
(摘自公众号介绍)
1、认真阅读材料,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4分)
(1)三星堆博物馆除春节外,全年开放。( )
(2)三星堆文化是一支新石器时代晚期至西周初的地域性文化。( )
(3)三星堆文化与中原夏商、长江中游文化关系密切,目前看来与所谓玛雅、外星人没有任何关联。( )
(4)如果有人18:00入馆,那么只能参观青铜馆。( )
2、假如你们一家三口在“五一”期间将去三星堆博物馆参观,想对三星堆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妈妈希望能有讲解员讲解,请你结合材料一设计合理的购票方案,并预估购票所需费用。(3分)
3、请你为三星堆博物馆写一句宣传语,号召更多人到四川旅游,感受三星堆文化的神奇。(1分)
七、对比阅读。(11分)
片段一:
第一场,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齐威王的马遥遥领先。田忌输了,但他不动声色,一点儿都不着急。
接着,第二场比赛开始了。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田忌微微一笑。
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田忌满意地笑了。
比赛结束了。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片段二:
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
——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1、课文《田忌赛马》是根据司马迁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相关内容改写的,请对比阅读以上两个片段,从片段二中找出与片段一对应的内容,用“ ”画出来。(1分)
2、认真阅读,请结合片段一画横线的词语,运用批注的方式,在批注框内写一写自己的阅读体会。(2分)
3、第一场比赛后,田忌输了,但他一点儿都不着急。从他的神态中,你认为下列不是他的心理活动的一项是( )。(2分)
A.齐威王果然是出上等马。
B.没办法,反正是输,急也没用。
C.千万不能让齐威王知道我是故意这样安排的。
D.我不能表现出高兴的样子,以免打草惊蛇。
4、读片段一,回答问题。(4分)
(1)将齐威王与田忌三场赛马的对阵情况连一连。(3分)
(2)孙膑之所以建议田忌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是因为
。(请用片段二中的原句来回答)(1分)
5、跨越时空,照亮昨天、今天和明天。写一写你从《田忌赛马》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2分)
八、现代文阅读理解。(12分)
麦 场
①我的年少时光,是在麦场中度过 智能批改+错题本 视频讲解的。记忆中最初碾麦子的场景是父亲牵着我家的骡子套着石头碎子,一圈一圈地碾压,我们拿着扫把在边上把那些碾压出局的麦穗尽量扫进去。天气很热,父亲不时地用脖子上的毛巾擦汗。骡子也是,我看见它大张着鼻孔,喘着粗气奋力前行,身上到处都是一条条汗水路子。牵着骡子反复碾压,直到看见麦穗和麦秆发白,变得柔软,父亲才牵着骡子走出麦场在一边歇着,喝口茶,用草帽当作扇子,古铜色的褶子脸上洋溢着满满的笑。
②这时候母亲拿着一种叫作木权的工具开始拾麦秆。只见母亲把木杈反扣在麦秆上,轻轻地拾那些没有麦粒的麦秆子,母亲拾成堆,我和姐姐抱出麦场。天气很热,麦场上压碎的麦秆子像浮尘一样到处都是,落在我们的头上和脖子里,我们满身的汗水和那些浮尘黏在一起,真是奇痒无比。
③这样的工序进行三次,那些麦粒就彻底脱离了麦秆。姐姐用推板往前推那些麦粒,母亲用扫把在后面扫,父亲用木锹把麦粒堆到一起。金色的夕阳下,我们的麦粒堆成形。只见父亲把嘴唇隆成圆形,开始一边扬场一边吹口哨,那可不是一般的口哨,那是庄稼人和风的暗号。
④父亲站在麦粒堆边,手里紧握着簸箕,俨然是一位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将军。随着风向,扬起一木锹带有麦秆屑和麦粒的粮食,那些麦粒黄灿灿地落在附近光滑的地面上,麦秆和麦屑就远远地被风吹起。整套动作下来,干净麻利,令人目不暇接。
⑤装麦子是我们最高兴的时候。父亲捧起麦粒,闭上眼睛,闻着麦香很是陶醉。我们会迫不及待地抓起麦粒吹一下,仰起头把那些麦粒吃在嘴里,越嚼越香。
⑥然而我们的麦粒还没来得及清理,大雨突然造访。以防万一,父亲不得不在雨中看守麦场,那幅场景,我记忆犹新。
⑦那个夜晚,父亲的身影让我觉得,庄稼人是这个世界上最辛苦最伟大的人。每当我有过不去的坎,父亲在雨夜的身影都会浮现在脑海,让我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与接受生活的风雨。
1、【初读·梳理】选文回忆作者年幼时一家人 → →堆麦子→ 的过程,但 这件事使“我”记忆犹新,获得了新的启示:
。(5分)
2、【析读·细节】从第⑤段加点词“陶醉”里,“我们”体会到父亲 的心情,从加点词“迫不及待”能体会到“我们” 的心情。(2分)
3、【朗读·配乐】为画横线句配乐并完成朗读设计。(3分)
A.低沉舒缓的钢琴曲 B.紧张急促的鼓乐曲 C.悠扬明亮的提琴曲
【设计思路】我选择 (填序号)做背景音乐,
4、【研读·情感】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综合实践
九、综合性实践。(6分)
小宇搜集了关于“和”的资料,请你和他一起完成“和:垒起‘最中国’的时代价值”的汉字寻根主题研究吧。
1、【字体演变】请根据汉字演变顺序,为下列的“和”字按照时间先后排序。(填序号)(2分)
2、【字义溯源】现在的“和”是一个形声字,从“口”,“禾”声。口是用来吃饭的,禾代表粮食。“和”的本意可以理解为: 。(1分)
3、【词语运用】请你在横线处填入合适的词语或句子。(3分)
和气生财 家和万事兴 君子和而不同
在中国,到处充满“和”的鲜活场景。人与人相处,讲究“ ”;家庭生活中,人们常说“ ”;生意场上,更讲究“ ”。
习作天地
十、习作。(25分)
阅读右面的漫画,写一写。要求:写清楚漫画的内容,
能联系生活中的人或事写出漫画带给你的思考和启示,题
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参考答案
一、举一反三 心中有数 多此一举
二、1、弛 jiàn 喊叫 严酷
2、团结 板凳 眷恋 摔跤 奔赴
3、A
4、D
5、潜心研究的科研人员,是英雄
三、1、B
2、C
3、C
4、D
5、D
6、D
四、1、清晨的校园 清晨,校园里的树像士兵一样一动不动,小鸟还在树
上甜甜地睡着,只有教室里传出了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
畅想:
2、小明听老师说同桌要转学了,顿时愣在原地,瞪大双眼,一动不动,半天才缓过神来。
3、绿色的小草,绿色的树木,连湖水都泛着绿色。那绿色的竹子,简直像是用绿色的颜料画出的。
五、也傍桑阴学种瓜,黄沙百战穿金甲,报得三春晖,孤帆远影碧空尽,时鸣春涧中,子规声里雨如烟,恻隐之心,此是君家果,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意志坚定,爱财如命,技艺高超
六、1、(1)×(2)√(3)√(4)√
2、购买两张普通票加一张学生票,再购买一张中文讲解的讲解票。预估购票所需费用为300元。
3、走近三星堆,梦回古蜀国。
七、1、“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
2、可以感受到田忌在比赛中面对输赢的态度和情绪变化:从对取胜胸有成竹到取得优势的轻松和喜悦和最后赢得了比赛后的满足和喜悦。
3、B
4、(1)上等马——中等马 中等马——下等马 下等马——上等马
(2)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
5、调查研究,分析事物,积极开动脑筋,运用智谋是事情成功的关键。
八、1、碾麦子 拾麦秆 装麦子 父亲夜晚看守麦场 要鼓起勇气面对生活的风雨
2、喜悦 急切
3、A 朗读时,语速要减慢,“反复”“直到”“才”“满满”等词,突出父亲劳作的细心与辛劳,表现父亲虽辛苦但满是收获的喜悦心情。
4、作者回忆了童年时期在麦场的经历,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通过写雨夜父亲的身影,写出了对父亲的敬佩之情。
九、1、④②③①
2、人人都有饭吃,天下就和平;如果没有饭吃,天下就乱了
3、君子和而不同 家和万事兴 和气生财
十、 是6还是9
古人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诗句,苏轼在看庐山时,在不同的方位看到的景色也不一样,就如同这幅漫画。
画上的两个人站在相反的位置上,一个人说那个数字是6,另一个人说那个数字是9,两人意见不一致,喋喋不休。换位思考不就行了吗
今天上午,我和高雯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话是不是关于学习的谚语争吵了起来。我说:“没听李哲说吗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谚语。”她反驳说:“潘老师又没认可。我们俩都是从单一方面来看问题,而没有顾全面。”“李哲提出看法肯定有根据的,潘老师不管认可不认可都有理可寻。我们在做学问,只有老师才能根据实际情况得出比较正确的答案,因此应当多听老师的。”
又比如,美术课上尹超、杨洁、王韦华及我玩了一次原告被告的小游戏。尹超当原告,杨洁当被告。原告告被告不让他进去,被告说原告嘴里老有不干不净的话。两人争论不休,都独看一面,所以闹了很长时间还没闹出个结果来,不欢而散。
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学语文,我们要多多拓展,多看课外书,不能只学书本上的一点点皮毛;学数学,我们要一题多解,不能只学会一种方法就完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丰富自己的大脑,使自己成为一个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上通天文下晓地理的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