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7课 综合探究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检测+课件(共27张)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7课 综合探究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检测+课件(共27张)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6-30 18:16:19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导 语 中国是亚洲地区最早建立起“共和国”的国家,从20世纪初至今天,共产生过13部宪法草案和宪法。清末民初,一大批仁人志士以在中国实现宪政民主政治为毕生追求目标,为此,他们前仆后继,牺牲奋斗。
让我们一同来沉思近代百年中国民主宪政史的屈辱与光荣、苦难和奋斗吧……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革的艰难历程天朝梦断
析背景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挽救民族危亡19世纪中后期——国之困境寻梦之旅
探抗争一、帝制的挣扎1、制夷之梦问题1:林则徐、魏源是鸦片战争时期的抵抗派的代表人物,他们认为中国失败的原因何在?并由此提出了什么主张?“技不如人” “师夷长技以制夷” 问题2、有人说:林、魏二人对西方的认识肤浅,学习的只是皮毛,而且没有付诸实践,不值一提。你是否同意这一看法?揭开了中国近代探索救国真理的序幕 2、洋务之梦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 “中学”指中国传统制度和文化;“西学”指西方的先进技术。“体”是主体是根本;“用”是利用是手段。 问题3: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的屋子和材料分别是什么?屋子指清政府的封建专制统治。材料是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3、维新之梦 君主者偏权于上,民主者偏权于下,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
——郑观应《盛世危言·议院》

问题4:郑观应等思想家觉得中国适合何种政体?“君民共主制”物质文明政治制度启蒙“维新变法”代表人物 材料一:“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适合)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国安得不强?”“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1898年材料一中康梁维新派的思想核心是什么?主张建立何种政体? 立宪法、开国会,三权分立,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材料二:一曰大誓群臣以革旧维新,而采天下舆论,取万国之良法;二曰开制度局于宫中,征天下通才二十人为参与,将一切政事制度重新商定;三曰设待诏所,许天下人上书。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变法的方式是什么?与材料一相比思想主张有何不同?不再提开国会、设议院,转而主张尊崇君权材料一:“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适合)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国安得不强?”“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1898年行动比思想落后清政府走上宪政之路的步骤①1905年 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②1906年 “预备仿行立宪”
③1908年 《钦定宪法大纲》
④1911年 “皇族内阁”请思考:清政府实行宪政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利用宪法维护君主专制骗局4、清政府宪政之梦二、民主的努力1、民主政体的建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维护民主的斗争:
⑴宋教仁之死
⑵中华民国约法1、民主政体的建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问:《临时约法》体现了哪些思想?维护中国的何种政体?请思考:袁世凯为什么要刺杀宋教仁?2、维护民主的斗争 (2)《中华民国约法》请思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中华民国约法》有何不同? 1914年5月,袁世凯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大总统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由大总统统帅陆海军,制定官制,任免官员,宣布开战媾和……总之,总统的权力无限扩大,“事实上无异于独裁者”共和国徒具虚名 由责任内阁制改为总统共和制鉴往知今
深反思洋务派地主阶级物质文明政治制度早期维新派“君民共主制”维新派君主立宪制革命派民主共和制封建君主专制抵抗派资产阶级思想清政府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革的艰难历程我心豪迈
中国梦梦逝之思共和之梦再造文明之梦教学设计:
1、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可是距今一百年前 (1901年)西方列强给中华民族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新世纪贺礼是( )
A、甲午中日战争 B、鸦片战争
C、《辛丑条约》 D、血腥镇压义和团运
2、梁启超说:“我支那四千余年之大梦唤醒,实自家务战败,割台湾、偿二百余兆以后始也。”这里“大梦唤醒”的表现是( )
A、民族资产阶级开始领导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B、认识到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真正实现富强
C、认识到清政府的腐朽,反清斗争风起云涌
D、认识到日本的先进性,大批知识分子赴日留学
3、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该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4. 对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理解正确的是
A. 以传统封建制度为立国之本 B. 以“师夷长技”为富国强兵之路
C. 在不触动封建制度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D. 学习西方现技术和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4、下列著作宣传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是
A、 B、 C、 D、
5、康有为以儒家的学说和西方进化论作为改革社会的理论基础,严复以“优胜劣汰”的社会进化论作为改革社会的理论基础。这表明他们两人
①所接受的文化教育不同 ②所受的外界影响不同
③所主张的社会改革目的不同 ④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6、下列哪一项内容不能体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性质
A.主权在民 B.人民平等自由
C.确立三权分立政体 D.承认不平等条约
7、《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质意义在于
A.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 B.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确立了民主共和国的原则 D.中华民国代表人民的利益
8、中华民国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原因是
A.实行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 B.在美国支持下建立
C.废除了君主专制制度 D.确立了国民的权利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