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训练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训练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4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6-30 09:06: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训练题(含答案)
选择题
1.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会议还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这次会议是(  )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历史谱写着歌曲,歌曲凝聚着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有一首歌这样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对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解读正确的是(  )
A.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获得了民族解放
B.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当家做主
C.中国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D.中国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3.《彭德怀自述》中有这样一段记录:“它既要来侵略,我就要反侵略。不同美帝国主义见过高低,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是困难的。”与这段记录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土地改革 B.抗美援朝
C.万隆会议 D.日内瓦会议
4.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福建籍志愿军战士吴雄奎、林水实不畏强敌,以钢铁般的意志浴血奋战。材料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勇于改革,不断进取 B.艰苦创业,百折不挠
C.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D.保家卫国,舍生忘死
5.《最寒冷的冬天》中写道:“中国人用简陋的武器,凭借他们的独创性、战士的勇敢,在朝鲜半岛与美国人平分秋色。战争结束后,世界各国不得不正视这个正在缓缓升起的东方大国。”这表明该“战争”(  )
A.显示出中国强大的国防力量
B.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外交环境
C.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
D.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6.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云霄县、东山县的干部群众用“肩挑锄挖”的方式,劈开24座山头,修成了一条人工渠。它彰显的时代精神是(  )
A.助人为乐 B.严谨求真
C.勤政为民 D.艰苦创业
7.1960年到1969年,河南林县县委带领数十万英雄儿女,在太行山上,仅凭双手和简陋的工具,建成全长1500千米的红旗渠。其中体现的精神,被概括为“红旗渠精神”。红旗渠精神形成的历史时代是(  )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8.斤重的钻杆砸伤了腿,他拄着双拐继续指挥;他用自己的身体做搅拌机,成功制服了油田井喷。房东心疼地说:“你可真是个铁人啊!”文中“他”的事迹体现出的精神是(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乐于助人,勤奋好学
C.追求真理,改革创新 D.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9.与1952年相比,1957年我国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近210%,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83%,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35.5%提高到45%。这说明“一五”计划期间(  )
A.预定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 B.工农业比例协调发展
C.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 D.工业结构得到了改善
10、1954年宪法草案正式公布后,全国人民进行了历时两个多月的讨论,共有1.5 亿余人参与,提出118万多条修改、补充意见。对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
A.民族实现独立 B.经济急需发展
C.人民当家做主 D.政权亟待巩固
11.如图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历程。开启第三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中共二十大的召开
12.“过去报纸一登全是革命,全是斗争。(1979年)我第一次看到《人民日报》竟然登载如何养牛的文章,(感觉)气候真是要变了!”材料中的“变”是指(  )
A.土地由地主私有变成农民私有
B.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
C.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计划经济转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3.脱贫攻坚是“十三五”时期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下表中安徽凤阳县农业生产实现了三年三大步,最终告别贫困的原因是( )
三年三大步 产量
1980年产粮 5.02亿千克
1981年产粮 6.70亿千克
1982年产粮 7.15亿千克
A.实行土地改革
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实施西部大开发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4.如图是北京市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于1984年发行的股票。该公司的前身是北京天桥百货商场(国营企业),改革后成为中国第一家多种经济成分入股集资的商业联合企业。据此可知(  )
A.公私合营事业取得重大成果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探索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对外开放取得重大阶段成果
15.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那么1992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得出上述结论的依据是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  )
A.对外开放的伟大决策
B.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关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6.2023年4月1日,马英九先生携家人来到湖南省湘潭县,在马家祖墓前祭拜祖父马立安,表达慎终追远之意。回乡途中,遇到当地群众问候:“欢迎回家!”马英九用湖南方言回应:“湘潭伢子回来了!”这说明海峡两岸(  )
A.结束敌对状态 B.实现“三通”
C.逐渐走向统一 D.同根同源
17.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规定:“各民族自治区自治机关须保障自治区内的一切人民,不问民族成分如何,均享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思想、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讯、人身、居住、迁徙、宗教信仰及示威游行的自由权。”这表明,我国(  )
A.正式实施民族区域自治
B.提倡民主协商的精神
C.从法律上保障公民权利
D.奉行民族平等的原则
18、在20世纪80年代初,大陆的统一观已经有了创新性的发展,首创了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该“理论”指的是(  )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20世纪80年代初,关于香港回归后的管理,邓小平强调“一国两制”“港人治港”“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来治理香港”。这些方针(  )
A.解决了中英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
B.践行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改变了香港民众原有的生活方式
D.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20.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于2023年2月8日上午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就近期两岸热点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我们的对台大政方针是一贯的、明确的,不会因岛内政局而变化。”我们对台的基本方针是(  )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一国两制、港人治港”
C.“和平统一、高度自治” D.“武力统一、一国两制”
21.它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材料中的“它”是(  )
A B C D
22.某校学生举办“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图片展。请在下列选项中为该图片展选择恰当的标语(  )
A.铸就钢铁长城
B.传承民族精神
C.坚持独立自主
D.维护民族团结
23.周恩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成立大会上说:“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这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坚持(  )
A.互惠互利 B.独立自主
C.肝胆相照 D.合作共赢
24.国际社会曾高度评价了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差异的外交概念”,该“外交概念”是指(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实行全方位的大国外交
D.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
2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后,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迅速增多,中国对外贸易开始活跃,美国对中国的孤立政策开始被冲破”。材料表述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  )
A.背景 B.过程
C.内容 D.影响
26.他的研究被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森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他也是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他”是(  )
A.邓稼先 B.袁隆平
C.钱学森 D.王淦昌
27.在经历了190次失败之后,她和她领导的团队发现191号青
蒿乙醚中性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她”就是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药学家(  )
A.屠呦呦 B.华罗庚
C.钱三强 D.陈景润
28.据统计,1956年举行的比较重要的全国性的学术会议有50多次,多于过去的任何一年。科学工作者发表的学术论文和报告共有2000篇以上,也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年。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B.“双百”方针贯彻执行
C.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的召开 D.“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29.聂荣臻元帅说:“许多科学家说,‘文革’归‘文革’,氢弹归氢弹。他们还在拼命干……”爆炸原子弹两年八个月后(即1967年6月17日),我国就成功爆炸了一枚氢弹,速度比苏英法快。材料反映了(  )
A.科学家们的奉献精神和无比的智慧
B.“文革”对我国的总体影响不大
C.制造氢弹比制造原子弹要容易一些
D.我国得到了苏英法等国家的支持
30、1970年英国《约克郡邮报》在社论中说:“这个围绕地球旋转的装置的最重要的作用,是最清楚地表明了中国现在是一个强国”此社论评论的是(  )
A.中程导弹技术研制成功
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D.载人航天愿望顺利实现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习近平
材料二:美国占领朝鲜与我隔江相望,威胁我东北;又控制我台湾……老虎是要吃人的……向它让步是不行的……不同美帝国主义见过高低,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是困难的。
——摘编自《彭德怀自述》
材料三:漫画《家乡喜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指的是哪一事件?如何理解“开启了新纪元”?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决定参战的原因。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3)材料三的漫画与哪一事件有关?该事件有何意义?
材料二和材料三所反映事件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32、阅读材料后判断。
材料 1957年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在这一年内,我们将有充分的可能完成和超额完成国民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造,在1956年已经基本完成。农业合作化已经健康地在全国范围内基本上实现,手工业合作化也已基本上完成,资本主义工商业已经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空前高涨。……1956年是我国国民经济趋于全面高涨的一年。生产和建设都有了很大的增长,人民生活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所有这些,都为胜利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摘编自《人民日报》(1957年1月1日)
  以下表述是从上述材料信息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写“A”;违背了上述材料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写“B”;是上述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写“C”。
(1)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    
(2)1957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3)三大改造使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   
(4)一五计划期间,我国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5)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为胜利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奠定基础。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给材料一拟个恰当的标题:___ 。将材料一中有编号的历史事件进行归类,属于“对内改革”的是___________;属于“对外开放”的是_____________。(填写编号即可)
材料二: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江泽民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相关史实,请你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34、某校八年级同学举办科技展“星辰大海,逐梦启航”。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展板一科技·提升国防】
只有抓住当前带动或制约我国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发展的高速计算机、航天与天基信息系统、航空与船用发动机等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才能不断提升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整体水平。
【展板二科技·改变生活】
使用订餐APP,我们可以随意挑选各种美食,用手机订外卖;一个小小的遥控器,可以打开车库门,打开屋内灯光;通过自动订票机轻松购车票,避免排队,节约了时间。
(1)展板一中图一是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请写出它的名称。根据展板一,归纳科学技术在我国国防建设中的作用。
(2)参照展板二,再举一例科学技术并说明它是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3)通过此次科技展,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
1-5BBBDD 6-10DCDDC 11-15BCDBC 16-20DDCDA 21-25DABBD 26-30BABAC
31、(1)事件:新中国成立。理解: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2)原因:中国安全受到威胁。性质: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3)事件:土地改革。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
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4)巩固新生政权。
32、 (1)A (2)B (3)C (4)C (5)A
33.(1)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或改革开放 ①③⑦  ②④⑤⑥
(2)【示例】观点: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论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实行改革开放后,他提出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共十二大上他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观点;中共十三大上他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共十三大根据他的设想,作出了“三步走”战略部署;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4、(1)名称:辽宁舰。作用:科学技术的突破可以提升我国的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整体水平,增强我国的军事实力。
(2)扫码支付改变了人们的付款方式,更便捷更安全;线上教学和辅导,既节约又高效;高铁、飞机、共享单车等使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等。
(3)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科学技术的突破,大大提高了国家实力,便捷了我们的生活,科学家为国家科技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我们要大力促进技术创新,培养科技人才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