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捏泥巴 课件+教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捏泥巴 课件+教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6-07-01 14:18:15

文档简介

第3课 捏泥巴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在学生活动中,探究各种泥器物的制作方法,体验泥的特性,感受捏泥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2、通过捏泥,体会陶艺的捏制成形方法,尝试制作各种泥器皿。
3、通过捏泥巴、玩泥巴,了解祖国古今的陶艺作品,激发创作欲望。通过对玩泥巴过程知识及技巧的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及创作能力。
2学情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如何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泥的特性,体验泥塑的乐趣,学习简单的陶艺制作方法,体会中国陶艺的悠久历史文化,并以生活用品为题材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简单的陶艺制作方法,体会中国陶艺的历史文化,引导学生以生活为源泉进行创作。
难点:小器皿的捏制方法及造型设计。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激趣导入
1、请同学们欣赏动画短片《女娲造人》,并思考以下问题:(1)短片中讲的是谁在干什么?(2)我们用泥巴还能做什么?
2、板书课题:捏泥巴。
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
1、欣赏教材作品。欣赏教材第六页的原始时代的陶艺作品,引出容器的概念,启发学生思考以下问题:①这些器物分别是做什么用的?②古代的先人们是用什么方法塑造的?先由学生畅谈自己的看法或见解,教师再做小结。
2、介绍陶器。简单介绍我国陶器的种类和制作工艺,体会中国陶艺悠久的历史文化。
3、引出彩泥。彩泥色彩丰富,操作便捷,干净卫生,更适合二年级学生使用。
4、欣赏彩泥作品。课件展示色彩丰富、造型优美的彩泥容器作品,引导学生思考:①这些造型受到了生活中哪些东西的启发?②都是怎样制作的?小组讨论,让每个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或见解,思考怎样的创作手法能由泥团变成容器。讨论结束后,由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讨论结果,随后,教师总结变形方法(压、搓、揉、捏)和造型方法(手捏法、盘条法、板泥法)。
5、装饰容器。怎么样让我们的小容器更漂亮呢?请同学们说说自己想怎样装饰自己的小容器。鼓励学生大胆创意,制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6、创意比拼。让学生说说自己想做什么造型的容器,采用哪些方法制作。通过课堂倾听,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对思路还未完全打开的同学进行启发诱导。
活动3【作业】布置作业
运用自己学到的方法,结合自己的想象,小组合作捏一组色彩丰富、造型新颖的小容器。教师巡视,对制作过程中有困难的同学进行辅导。
课件16张PPT。 捏 泥 巴人美版二年级上册
泥巴的特性:
A: 可塑性
B: 结合性
C:收缩性
D: 烧制性
E: 耐高温性 泥塑的四个基本技法: 泥塑新增加的二个技法:粘刻 盘泥条步骤法: 合作探究、动手实践
1、想一想、玩一玩;
泥巴可以……,还可以……
2、以组为单位分工合作;
自行选主题,进行创意制作; 作业要求:
1、要有创新;
2、注意方法;
3、作品的功能; 泥塑大赛:
A: 最佳设计奖 B:最佳超速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