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捏泥巴 课件+教案 (4)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捏泥巴 课件+教案 (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6-07-01 14:18:39

文档简介

第3课 捏泥巴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践的操作掌握基本的泥塑、泥条盘筑等方法制作陶艺作品。提高学生的形体塑造能力。
2、通过泥塑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在有限的时间内制作出一件自己满意的陶艺作品。体会玩陶的乐趣,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
2学情分析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多为七、八岁,自主意识逐渐形成,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动手能力及创造力没有机会发挥。泥塑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雕塑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活动本身就是一项很好的、既能锻炼其动手能力又能体现其创新创造能力的活动项目。针对学生好奇心强,并有初步的造型能力和接受新生事物较快的特点,开展一个以泥塑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认知三维世界的学习和释放空间;帮助学生,通过“玩泥巴”来了解泥土特性,体验自然世界中存在的乐趣。
3重点难点
重点:在活动中让学生放飞其创造欲,提高动手能力和审美意识,让同学们在动手中找到童趣。
难点:学习、运用泥塑、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出完美的形象,在完美的基础上体现其设计思想,真正在制作过程中体验创造的快乐。
4教学过程
一、课前组织:
学生按顺序进入教室,强调一下活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二、激趣导入:
1、创设情景:咱们看看这些小朋友在玩什么呢?
(课件:人们制作泥塑的场面)
2、交流感想 :
(1)、同桌说说,看了他们的制作的情景有什么感受吗?谁跟大家谈谈你的想法?
(2)、适时给予评价,并有目的地进行引导——玩泥巴真有趣
3、确定主题:(课件:电子板书《捏泥巴》)
三、欣赏感受:
1、老师汇报资料:
老师通过网络搜集并整理了一些信息,请大家看一下,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已经尝试着用泥来捏制各种美观实用的生活用品,捏泥巴就是“泥塑”,泥塑在民间广泛流行,是从宋代开始,捏泥塑在农村普遍盛行,“泥塑”是用泥巴进行塑造,来表现物体的立体形态和艺术效果,随着社会的进步,泥塑又与现代陶瓷技术相结合,组成了精美的工艺品。
(课件:泥塑图片)
2、泥塑基本技法:
(1)、感受泥性,探究泥的特性。
(可塑性、结合性、收缩性、烧结性和耐高温性。)
(2)、教师介绍塑造的五个基本方法:
如何运用基本的泥塑技法
(课件:板书压、搓、揉、粘、捏、粘、刻)
(3)、演示几种泥塑基本技法
(课件:盘泥条步骤图)
四、合作探究动手实践:
1、想一想,玩一玩:
泥巴可以搓泥条盘筑,还可以手捏成形。
2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自己选主题,进行创意制作。
作业要求:
运用自己学到的方法,结合自己的想象,捏一件自己喜欢的小泥塑。
指导要点:
(1)作品要有创新。
(2)制作注意方法。
(3)作品的用途功能。
3、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老师根据学生做的进度进行巡回指导。
4、在《泥娃娃》音乐的伴奏下,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造型表现。
五、作品展评
(1)学生互赏作品,边看边说出自己看了作品后的想法和感受。
(2)泥塑大赛 :最佳设计奖! 最佳超速奖!
(3)拍摄作品
六、活动总结、拓展延伸
找同学说说你的作品的设计思路和功能,并说出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教师归纳总结学生的作品,概括本节课的内容。
课件11张PPT。捏泥巴陶器烧造流程说一说,橡皮泥是怎样变成漂亮的容器的?比一比,这些作品和我们的有什么不同?
做一做,运用刚才所学的方法,小组合作完成一套造型美观有趣、色彩丰富的容器。
先看看同学们都做了哪些容器?
先看看同学们都做了哪些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