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百变团花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1)了解团花的基本特点。
(2)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团花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感知、思考、探索及发散思维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剪好的团花进行再创造,以更好、更有创意地美化我们的生活。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欣赏及学习制作团花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2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同时,他们对于简单的事物有所掌握,同时对熟悉的知识有所感悟,具备表演的欲望。我们各科的老师可以在自己的课堂上让学生表演简单的动作,以讲故事的方法加以想象,添加上简单的图案,使赋有内容。也可以根据上课需要用不同的形式用感官来让学生加深知识理解。
3重点难点
重点:团花的特点及设计制作方法。
难点:纹样的设计及镂空的面积大小。
4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
1、欣赏分析。
2、合作探究。(分组发已做好的四折法剪法的团花。)
3、揭示课题:百变团花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培养崇尚美好、热爱生活、尊重创造和热爱祖国艺术品质。
二、欣赏剪纸作品,认知剪纸作品的图案的特点。
1、介绍剪纸的有关知识。
团花的历史极为悠久,对称原理在剪纸中的灵活运用,更使着古老的艺术充满迷人的魅力。
2、欣赏剪纸作品:《对马团花》,《菊花团花》感受团花剪纸艺术的魅力。
3、欣赏剪纸作品:《喜上眉梢》,《连年有余》感受团花剪纸赋予的美好寓意。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剪纸作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及表达美好寓意的愿望。
4、找团花,团花的特点:团花是中心对称图形。
5、方法探究 ①:对边、对角四折法。教师演示,学生练习。
②:剪边线
③:剪花纹
④:传统纹样
【设计意图】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团花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感知、思考、探索和发散思维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动手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三、设计实践
1、实践内容:每人剪几朵大小、花纹、外形都有变化的团花。
2、评选标准:1)中心对称外形完整
2)花纹好看又有新意
3、参考纹样:请注意安全和卫生
【设计意图】实践制作团花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动手的能力。培养学生耐心细致,讲卫生的好习惯。
四、展示评价
展示:同学们你们看,我们的手多巧!一会儿功夫,我们就做出了这么多漂亮的艺术结晶。
1、讲评自己作品,谈谈收获。2、评评你喜欢的作品,谈谈感受。
五、课后拓展:
1、百变团花怎样百变:三折法、五折法、花纹。
2、团花应用
总结:剪纸作品的内容源于生活,鼓励学生热爱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剪纸艺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崇尚美好、热爱生活、尊重创造和热爱祖国艺术、尊重世界各国艺术品质。
课件23张PPT。方法探究百变尝试团花应用团花知识百变团花设计实践 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灵巧的双手创造出了民间剪纸。 团花是剪纸的一种,早在1千多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对马团花 南北朝菊花团花 南北朝你知道吗试一试团花是中心对称图形,它造型优美,花纹繁多,色彩艳丽.123645方法探究 - - - 对边四折法 中心点方法探究 - - - 对边四折法中心点方法探究 - - - 对边四折法 中心点看懂了吗?这就是对边四折法! 方法探究 - - - 对角四折法 中心点方法探究 - - - 对角四折法 中心点方法探究 - - - 对角四折法 中心点看懂了吗?这就是对角四折法! 方法探究 - - - 剪边线 边线弧度不同,团花圆度不同。①②③中心点中心点中心点方法探究 - - - 剪花纹 你更喜欢那一个团花,为什么?①②③参考纹样 这些纹样是我们的祖先受生活中的事物启发创作出来的,你能在生活中找到它们的影子吗?百变尝试 - - - 变花纹 不同的花纹、大小、排列形式配合不同的折法,团花作品就会产生丰富的变化! 学生作品百变尝试 原来不同折法使花纹更加千变万化啦!四折法 三折法 五折法三折法
五折法设计实践 实践内容:
每人剪几朵大小、花纹、外形都有变化的团花。
评选标准:
1)中心对称外形完整
2)花纹好看又有新意请注意安全和卫生,祝你成功哦! 这些团花的图案是什么? 为什么要选这样的图案? 喜鹊站在梅花枝梢上,即组成了“喜上眉(梅)梢”的吉祥图案! “鱼”与“余”谐音,“莲”与“连”谐音。即组成了“连年有余”寓意生活永远富裕美好。 团花的图案内容多寓意人们美好的愿望。 喜上眉梢连年有余团花应用团花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