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教案
【教学目标】
1语言运用.通过联系生活、观察图片等方法,随文认识“压、垂”等字。正确书写“垂”字。
2文化自信.朗读课文,借助学习任务,感受雷雨前后天气现象和动植物的变化。
3审美创造.结合语境,在朗读、比较、连结的过程中,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生动。
【学习重点】
1.认识“压、垂”等生字,会写“垂”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4-6自然段。
【学习难点】
能说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
【教学过程】
板块一:气象主播我来当
1.情境导入
刚刚我们听到小雨同学播报了班级天气,你想成为这样的气象小主播吗?想要成为小主播我们还要通过今天的考验哦,成为气象小主播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要有敏锐的观察力,那就让我们进入今天的第一个任务,观察观察气象吧。
2.揭示课题
(1)齐读课题——16《雷雨》
板块二:观察顺序我知道
1.自读课文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标出自然段序号。
(2)给这三幅图找到课文中对应的段落。
2.理清顺序
(1)这三幅图分别对应课文的那几个自然段呢?说说你的理由哦!
(2)现在我把这三幅图画请到黑板上,谁来把它们的名字送到相对应的位置上?
(板贴: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
板块三:雷雨变化我观察
(1)教学1--3自然段。
1.自由朗读1-3自然段,圈画出作者观察到了雷雨前的哪些事物。(乌云、叶子、蝉、大风、树枝、蜘蛛、闪电、雷声)
2.讲解“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交流感受。
①识记“压”的字形,庄→压。
②演一演“压”的动作。
③引导体会:如果你抬头看见厚厚的乌云重重地压下来,你有什么感觉?(有点害怕,透不过气来......)
3.讲解“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出”,交流感受。
①师提问,叶子和蝉为什么一动不动?(因为有这么沉的云压过来,压得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压得蝉是一声不叫。)
4.“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交流感受。
①指导朗读。读出风的狂猛,齐读、自由读。
②引导思考:为什么是“垂下来”,而不是“掉下来”“落下来”?
③引导学生对比理解:在生活中,什么时候用“垂”。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蜘蛛垂下来的时候,被一根蛛丝连着,体会“垂”字用得正确,用得好。
(2)学习生字“垂”。
5.引导回忆《要下雨了》一课中,下雨前动物们在做些什么?
小结下雨前的感受:大雨来临前天气闷热。
(二)教学4--6自然段。
1.出示视频,引导提问:雨会一直下得这样大吗?
2.感受“渐渐地”,雨慢慢变小的过程。
3.配音朗读课文
(三)教学7--8自然段。
1.齐读7-8自然段,圈画出段落中出现的事物。(雨、太阳、彩虹、蝉、蜘蛛、池塘、青蛙)
3.引导思考:雨后的景象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4.欣赏图片“雨停了,太阳出来了”。
5.欣赏图片“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①引导想象:彩虹像什么一样挂在天空?你有什么感受?(一条彩带、一座彩桥......)
②理解“挂”字。含义:用手把东西挂起来。体现出立体美。
6.配音朗读课文
(四)对比雷雨前后变化
1.现在我们要用放大镜,更加仔细地观察,有什么事物是雷雨前和雷雨后都有的?
2.雷雨前后蜘蛛和蝉宝宝在想什么?心情有什么变化?
3.总结雷雨前后雨和动物的变化。
板块四:雷雨“天气”我播报
看来大家的观察力都很不错哦,接下来我们还要学会准确的播报天气才行呢,一起来试试吧。
1.出示小主播评选标准
2.小组交流,尝试播报雷雨气候
3.请同学上台播报雷雨气候
4.拓展:孩子们,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天气现象等着你们去探索,相信你们也不止见过雷雨,生活中你一定还见过——毛毛雨、阵雨、暴雨。
5游戏:雨点变奏曲,感受不同的雨天现象。
小结:今天我们一起探索了自然界中雷雨景象,拥有了敏锐的观察力,能够正确的播报天气,恭喜大家成为了一名合格且优秀的气象小主播。带着你们这双善于观察的眼睛,联系自己的经验,回家和爸爸妈妈播报一次下雨的天气吧。
3.作业布置:
请你根据课文中的描述,画一画“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这三幅图吧!
4.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