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同步检测+课件(共29张)+课件素材 (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同步检测+课件(共29张)+课件素材 (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6-30 19:23:49

文档简介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学习目标】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兴衰历程的重大事件包括背景、过程、纲领、影响,识记《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相关内容。
2.分析民主革命时期的农民起义具有反封建反侵略的进步性以及局限性。
3.学习分析《天朝田亩制度》,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学习评价天京变乱,加强集体主义教育。
【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点拨为辅,材料分析法,情境设置法、启发讲授法,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活动整体设计思路】
结合本节课的特点,我将课堂设置为“暗夜沉沉 勾画天国梦” “征途漫漫 探寻天国梦 ”“ 任重道远 反思天国梦”三个环节。通过这些有吸引力并具概括性的标题,层层深化知识,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分组进行积极的思考和讨论,理解掌握知识,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在融洽的氛围中完成整个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追寻梦想切入主题,从“中国梦”“学子梦”入手,引出本课的主题“农民梦”,去体味农民的梦想与追求。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时代主题作为切入点,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导课更加直观简练、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
展示课标要求
首先请同学们一起大声齐读课标要求,了解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下面我们进入第一篇章:暗夜沉沉 勾画天国梦
第一幕 暗夜沉沉 勾画天国梦
探寻天国之因:结合一段视频阅读教材54页第一自然段归纳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设计意图:以新颖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的直观感受,提高学生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感受天国之路:请学生阅读课本54-56页,结合屏幕上的地图,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讲述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过程并概括重大事件。
大屏幕展示:太平天国进军路线图
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对照大屏幕落实太平天国重大事件。
设计意图:展示学生风采,以新颖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天国兴衰的直观感受。
农民阶级的天国之梦是怎样一步一步打造起来的?
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第二篇章:征途漫漫 探寻天国梦
第二幕 征途漫漫 探寻天国梦
首先,我们进入视角一:宗教构梦——洪秀全与“拜上帝教”
通过洪秀全的生平经历,对他进行心理探析。
展示两段材料:
洪秀全为了宣传拜上帝教,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写出《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文章。
“上帝人人当拜,上帝对天下的人都是一样的,因而人人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他指出:“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
——“拜上帝教”教义
思考:拜上帝教思想来源有哪些?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把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
得出结论:指导思想不先进。
视角二:政策筑梦----《天朝田亩制度》
展示材料: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 ……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凡收成者,(除留足口粮外)余则归圣库。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圣库。
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摘自《天朝田亩制度》
穿越时空,通过当时人们的议论来思考以下问题:
材料反映的土地分配原则是什么?
这样的土地分配原则有何进步性?
你认为这样的分配原则能否实现?说说理由。
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分析:
以往的农民起义多少都涉及了土地问题,但大都停留在口号层面上,而《天朝田亩制度》是在农民建立政权之后,作为纲领性文件正式颁布,将土地问题上升到制度层面,所以说这是中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这些是该制度革命性所在。
无法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而且缺乏实现的条件,这是该制度空想性所在。
在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潮流下,太平天国仍固守着小农经济,这是其落后性所在。
过渡:虽然《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思想上的落后性,但他们中也有个别先进分子敏锐看到了西方文明的先进之处,提出了一个社会改革新方案——《资政新篇》。
政策筑梦----《资政新篇》
设置情景模拟,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学习的积极性。
1859年某日,天京街头张贴告示,引人围观:
小官吏:看好了,这是干王新拟发的《资政新篇》。规定,天国开新学堂,办大工厂,哎,可怜俺,以后上任需尔等选举,日子难过喽!
大牛:开厂?俺听说那是大鼻子老外搞的玩意,咱中国人从来没搞过,肯定不行!
二狗:不知道新学堂都学些什么?大牛,你们家铁蛋14岁了吧?要不送学堂读书去?
大牛:哎,还记得黑皮不?几年前参军了,前天来我家,说城防吃紧,俺和俺家铁蛋都得去扛枪打仗呢。
二狗:到处打仗这《新篇》还咋推行?看来也是个唬弄人的货啊!
问题1 《资政新篇》是谁拟发的?主要有哪些内容?
问题2 根据二狗的观点,《资政新篇》能否推行?为什么?
设计意图:带着问题进行情景模拟,使学生的课堂活动更有目的性。学生主动进行角色扮演,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过渡:根据以上探究内容,我们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项 目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是否受农民欢迎


反映哪个阶层的
什么愿望
农民阶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
没有实行的原因
?绝对平均,战乱
战乱,不能满足农民得到土地的要求
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规律
?不顺应
顺应
联系
?二者在反封建方面是一致的,只是出发点不同。
《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都没有真正实现,得出:纲领文件不科学
下面我们看视角三:内乱毁梦——封王与变乱
前期领导核心
天王(洪秀全)
东王(杨秀清)
南王 北王 西王 翼王
展示图片:天王府模型 天王的宝座
教师: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的领导人革命进取心逐渐减退,腐朽思想开始滋生。在天京,诸王模仿封建统治者大兴土木、建筑王宫。从《天王府》画面上可以看出天王府的威严和等级的森严,天王身居宫中,生活奢靡;东王外出,仪仗达千人之多;各王还通过家族、部下等关系结成派系集团,分别控制军队、争权夺势,终于在1856年秋演化为一场大变乱。思考天京变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即小富即安,容易满足是天京变乱的根本原因。
教师讲解经过、投影:
教师分析影响: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从战略进攻走向战略防御的转折点。经过这场变乱,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出现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危险局面。敌人得到了喘息之机,重建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太平天国的军事斗争开始转入防御阶段。
展示材料:
建都天京后,太平军上层领导集团拆毁大批民房,修建豪华宫殿;生活奢侈,妻妾成群。太平天国从天王到普通士兵,等级森严。
城周围十余里,墙高数丈,内外两重,外曰太阳城,内曰金龙城,殿曰金龙殿,苑曰后林苑,雕琢精巧,金碧辉煌。
──张德坚《贼情汇纂》
思考:材料体现什么?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
等级森严的天国秩序 生活腐化的领导集团 得出结论:坚强核心难形成
通过以上三个视角,总结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指导思想不先进、纲领文件不科学、坚强核心难形成
过渡:轰轰烈烈、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它为什么会失败?我们又该如何评价?
下面进入第三篇章:任重道远 反思天国梦
第三幕 任重道远 反思天国梦
反思一:偶然与必然
“现在说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自我军两位勇猛王爵英王、翼王死后,我军确受重大损失,但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
——引自《洪仁?允觥?
洪仁?衔??教旃?О艿母?驹?蚴恰把笕酥??保?阃?庹飧龉鄣懵?? 为什么?
展示图片,激活学生思维,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回答。
主观原因: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
反思二:进步与倒退
阅读材料,概括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与局限性?
它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在反封建主义的同时,又担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对后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有深远影响。
太平天国是一次伟大的农民运动。它建立了政权,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坚持战斗14年,势力发展到18省,先后攻取600多座城市,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
——网友评论
太平天国的领袖还主张与各国通商贸易,后期又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范文澜说:“自从太平天国革命揭开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序幕。”
冯友兰:洪秀全和太平天国如果统一了中国,那就要使中国倒退几个世纪!
马克思: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
1851年至1864年,中国人口锐减40%,绝对死亡人数一亿六千万。而太平天国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损失至少在一亿以上,直接造成的过量死亡人口达七千万以上。
——《大国无兵》设计意图:让学生多角度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评价。
反思三: 推动与阻碍
有人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有人认为太平天国运动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你同意哪种观点,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教师点拨近代化的内涵,学生分组讨论,展示讨论成果,最后展示答案。
观点一:推动近代化
理由:1、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其任务是推翻封建统治,争取民族独立。
2、《资政新编》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观点二:阻碍近代化
理由: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资本主义已成为时代潮流,而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却旨在建立小农经济的绝对平均的天国,因而是不利于中国近代化的。
【课堂小结】
展示本节课知识结构,使学生从总体上加深对本节课的理解。

天国之因
暗夜沉沉 勾画天国梦(背景)
天国之路

宗教构梦

太平天国运动 征途漫漫 探寻天国梦(过程) 政策筑梦
内乱毁梦

偶然与必然
任重道远 反思天国梦(评价)
进步与倒退

推动与阻碍
课堂总结
展示图片:通过展示中国近代史继太平天国运动之后中国仁人志士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一系列实践和现代史中国一代又一代领导人关注农民生活、农村建设的图片,体味近代、现代农民梦的不同内涵及结局,升华本节课的主题。
【评测练习】
1.(2015·辽宁大连高一第一学期期末·6)1862年,英国人在上海的《华北捷报》载:“太平革命是一场血污的运动……它不是反清的革命,而只是反对一切安乐的、富有的以及和平的人民的血腥的‘十字军’……谁能说尽太平军给中国社会和物质繁荣所带来的痛苦与破坏?”该报刊的观点(  )
A.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有利于近代化的主流因素
B.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摧毁文明阻碍发展的一面
C.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要打碎旧世界的坚定决心
D.完全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斗争
2.(2015·福建宁德一模·2)直接导致表1所示人口数量变动的历史事件应是(  )
表1 江苏人口数量变动(部分)
时间
数量
地点
1851年
1865年
苏州府
654.1万
228.9万
江宁府
452.9万
108.7万
镇江府
247.5万
51.9万
A.太平天国运动???????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义和团运动
3.(2015·湖南张家界高一第一学期期末·10)有位学者指出: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在于“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土地问题”。下列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
A.《中国土地法大纲》????B.《天朝田亩制度》
C.《土地法令》?????? D.《资政新篇》
4.(2015·河南新郑高一第一学期期末·16)太平天国政权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军政合一的政权机构;一度宣布废除私营商业、经营公营商业(后又恢复私营商业);实行“圣库制度”;设立诸匠营与“百工衙”;实行官营手工业制度;社会习俗上“废除买卖婚姻”,规定“凡天下婚姻不论财”。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
A.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B.是空想性与进步性的统一体
C.具有日益脱离广大农民群众的趋势????D.政权的性质日益趋于封建化
5.(2015·广东湛江高一第一学期期末·7)史学界一般认为,太平天国有两个革命纲领,一个适应了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另一个适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其中,适应当时世界发展潮流的纲领是(  )
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
C.《定国是诏》?????????? D.《海国图志》
6.(2015·新疆一模·27)《中英天津条约》规定英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往来,但一直到60年代外国轮船才得以进入长江航线。外国轮船未能按时进入主要是由于(  )
A.轮船招商局的创办??????????B.太平天国战事的影响
C.地方官员的极力阻挠?????????D.清政府固守闭关锁国政策
7.(2015·江西南昌高三1月调研·8)“不论他们停留在某一占领地区的时间多么长,那里的景况总是和平的满足的;只有在那些他们停留时间很短就马上撤走的地区,由于清军或趁火打劫的地痞流氓与成群结队的土匪强盗接踵而至,才遭到破坏毁灭。以上就是我的亲身体验。”下列选项对材料所描述事件的分析评价正确的是(  )
A.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农民革命运动????B.提出过符合当时世界潮流的主张
C.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D.结束了2000多年封建帝制
8.(2015·江苏南通一模·5)俄国外交官普提雅廷在写给俄国外交部的文件中说:“英约内的条款,规定长江沿岸于内战终止之后,沿长江帝国内部航行的开放,明白表示了英国内阁蓄意要居中镇压叛乱,在中国最富庶的工厂区内,这一乱事现在是英国扩张商业的唯一障碍了。”文件中的“这一乱事”应是指(  )
A.虎门销烟????????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9.(2015·江西赣州高三期末·15)有学者认为《资政新篇》的价值在于,它在近代条件下给农民革命提示了一条摆脱封建羁绊,甩开落后空想,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这反映了《资政新篇》(  )
A.有着超前意义并符合历史发展潮流????B.体现了传统社会的平均主义心态
C.克服了农民阶级局限并具有可行性????D.获得了广大下层民众的理解支持
10.(2015·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实验中学一模·28)英国人呤唎在《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中写道:太平天国军民每隔七天要做礼拜,由长官和书手站在正中,众人分别站立两旁,诵赞美诗;一人朗诵黄表奏章,众人跪拜,读完后,焚化黄表。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太平天国是基督教化的运动?????????B.传播基督教是太平天国重要内容
C.宗教是太平天国革命的外衣?????????D.传教士为太平天国制造舆论声势
11.(2015·江西南昌一模·28)《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包括社会组织、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献,从经济学的视角看,其重大价值在于(  )
A.提出顺应世界潮流的政治体制变革主张
B.变土地私人所有制为“天下人同耕”的公有制
C.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异曲同工
D.打破土地兼并局面以实现“耕者有其田”理想
12.(2015·北京顺义高三期末·13)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著书立说,探索救国救民途径,与图3中数字对应正确的著作是(  )
A.①《应诏统筹全局折》???????B.②《民报》发刊词
C.③《资政新篇》????????? D.④《变法通议》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女,算其家人口多少,人多则多分,人少则少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大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农民全年收获)除足斯25家每人所食可接靳谷外,余则国库……(凡25家)中所有婚娶弥同喜事,俱用国库,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皆一式。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太平天国革命不仅借助外来的思想武器,动员、鼓舞、组织了革命力量,而且在自己的政治纲领中,表现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因素。
---《中国近代政治思想》
材料三:《资政新篇》全文除前言外有四部分:“用人察失类”部分,主要讲“禁朋党之弊”,加中央集权。“风风类”部分,主要讲通过教化破除愚昧、骄奢等旧的思想习俗,倡导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法法类”部分,集中提出了28条政治经济改革的立法主张,为全文重点。“刑刑类”部分,着重讲刑事立法司法。
请回答:
(1)对材料一中《天朝田亩制度》所述的观点怎样评价?《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结合材料一,说说材料二中“空想” 的表现。
(3)材料三中洪仁?蚝樾闳?岢龅氖┱?ㄒ橛泻翁氐悖空庥氩牧弦恢械氖┱?倭煸诰?弥髡庞泻吻?穑?
(4)综上所述,体现了太平天国运动的什么特点?
14、某研究课题小组在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研究中搜集到了以下几组史料,阅读后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 ——洪秀全《原道醒世训》,1843年
材料二 逆贼洪秀全、杨秀清称乱以来,於今五年矣。荼毒生灵数百余万,蹂躏州县五千余里,所过之境…一概抢掠罄尽,寸草不留。…此其残忍惨酷,凡有血气者未有闻之而不痛慷者也。……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
——曾国藩《讨粤匪檄》,1854年
材料三 1862年,“借师助剿”前夕,英国在上海的舆论喉舌《华北捷报》载:“太平革命是一场血污的运动……它不是反清的革命,而只是反对一切安乐的、富有的以及和平的人民的血腥的‘十字军’……谁能说尽太平军给中国社会和物质繁荣所带来的痛苦与破坏?他们所造成的损失真是无法计算的!他们所犯下的罪行真是罄竹难书的!”
材料四 1863年,英国传教士致函《香港日报》编辑说:“关于叛军(太平军)情况及叛军性格的可怕记述,早就使我急欲访问南京,亲自去观察一下这些记述究竟有多少真实性……南京城外商业兴旺。古老的城垣里面,田地耕种良好,田乡也一样。小麦、大麦、大豆均极富饶。城内的居民生活显然较扬子江沿岸诸城优裕。新的商店和优美的房屋正在建筑中。居民一般衣着良好。妇女们来来往往,从事于南方妇女所做的日常工作,老人们则带领孙儿玩耍。我们到了任何地方都受到了尊敬和友好的接待。”
——朱学勤主编《中华文明史》2006年出版
(1)材料一中洪秀全表达了一种什么思想观念?
(2)材料二的作者是怎样否定太平天国的?他为什么对太平天国运动持否定态度?
(3)在对太平天国进行评价时有下列两种观点:
观点一:“(洪)秀全以匹夫倡革命,中国危亡实兆于此。” ──[清]赵尔巽《清史稿》
观点二:“太平天国是由社会下层民众发起的一次对现存腐朽的封建社会制度的正义抗争。”
上述材料中可以用来支持观点一的有哪些?可以用来支持观点二的有哪些?
(4)在对同一历史问题研究中,往往会形成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观点,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5)结合上述史料及你对太平天国运动的了解,简要评述一下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作用和历史局限性。
参考答案
1-5 BABBB 6-10 BBBAC
11-12 DC
13、(1)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只是一种空想。
核心思想: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2)空想性: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建立理想的大同社会,违背了社会的发展规律,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3)特点:从政治、经济、文教、外交等方面全面向西方学习,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区别:经济主张不同:《天朝田亩制度》主张消灭私有,实行绝对的平均主义;《资政新篇》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即前者主张消灭私有制,后者主张发展私有制。
(4)特点:一是肩负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任务;二是利用宗教发动和组织群众;三是主张向西方学习。
14、(1)原始的平等、平均观念(天下大同思想)。
(2)否定:烧杀掳掠;抛弃儒家传统文化。理由:站在清朝统治阶级的立场上。
(3)支持观点一的材料:材料二、三;支持观点二的材料:材料一、四。
(4)阶级立场;研究方法;史料占有;时代局限等。(答对3个要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即可)
(5)进步作用:反封建反侵略,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和西方殖民者的侵略;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平均土地,反映了农民的愿望和利益要求,触及了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冲击了腐朽的封建思想;提出近代中国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等等。历史局限性:缺乏先进的革命理论的指导;天京变乱反映出其明显的农民阶级小农意识的狭隘性;不加区分的毁灭道观、寺庙、龙王庙、孔庙和焚烧书籍,客观上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极大破坏;客观上对当时的社会生产和财富造成极大破坏,等。(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相关内容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