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01 17:08: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七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选择题请用2B铅笔按要求涂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非选择题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水笔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第一面的指定位置。
当前,各初中学校呼吁本校七年级各班级开展以“‘语’路花开·一路精彩”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开启美妙的语文学习旅程!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活动一·走进文字感受美】
本次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和小语一起担任主持人,下面是小语同学拟定的开场白,请你根据要求帮助小语完成下面学习任务。
我们钦佩美,身边之美,美在德操。美在诲人不倦、以身作则的叶圣陶先生;美在那风雨中虽外形猥suǒ________却带给贾平凹几多感慨的小桃树;美在不畏凛冽寒风,勇攀高峰,志在俯①瞰整个神州大地的攀登者。可能我们会因为和这些美相形见②绌而忧心忡忡,请不要悲伤,不要难过,只要我们满怀希望,在闲xiá________时光中向阳而生,就会和美不期而遇。
1. 小语不能确定加点字的读音,请你帮他选出正确的读音。( )
A. ①kàn ②chuó B. ①gàn ②chù C. ①kàn ②chù D. ①gàn ②chuó
2. 小语将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了,请你帮忙补全。
猥suǒ________ 闲xiá________
【活动二·感受诗词意蕴美】
3. 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优秀的诗词作品浩如烟海,所以积累诗词要分类整合,请你帮助小语将内容整理到位。
杜甫在《望岳》中,表现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蕴含着认识达到一定高度,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这一道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陆游的《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山村的美丽风光,写景中蕴含哲理;刘禹锡的《陋室铭》中,表明作者因远离了世俗的娱乐和繁琐的公务,而感到无比喜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感受自然哲思美】
4. 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物语皆哲语。小语邀请同学们帮助“自然哲思”学习小组搜集材料并进行分类,请你参与此项活动并完成下列学习任务。请大家读下面的材料,说说你的发现。
物 角度一 角度二
竹 看起来挺拔粗壮,但肚子里没有货,所以成不了栋梁材。 内空外直,风过不折,雨过不浊,千磨万击仍坚韧。
迎春花 为了争第一,开那么早,在冷风中瑟瑟发抖,出风头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小小的花朵,却不惧春寒,敢于争先,成为春的使者。
你的发现:________________
5. 综合性学习。
学习语文,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外生活中。七年级(3)班正在开展以“品味生活中的语文”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解字义:汉字是最古老的而又最具有生命力的文字,它蕴含着我们老祖宗的无穷智慧,以及丰富的人生哲理。很多汉字,从它的字形就可以看出人生真谛。请仿照示例,从下面三个汉字中任选一个,用简洁的语言,说出它蕴含的深刻道理。
舒 道 海
示例:“路”——就在各自足下。
“路”字的左边是一个“足”,右边是一个“各”——人生之路,就在我们“各”自的“足”下,所以,每个人都能走出一条人生之路来,但要自己走,不能指望别人。
(2)析广告:每一个汉字都有自己的生命,下面是一则公益广告语,请品析这则广告创意的巧妙之处。
人品+良品=食品
(3)组对联:下面是拆乱了的与中华文化有关的一副对联,请你运用学过的对联知识,重组成一副完整的对联。
传统 的 精华 学习 里 经典 继承 之 中 国学
【活动五·群英荟萃共阅读】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共16分)
小语推荐下文入选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外读物,请你阅读并完成以下任务。
苦楝(liàn)花开
苏万娥
①四月,家乡的苦楝树开花了。
②一丛丛紫色的花穗点缀在绿叶丛中,像无数紫色的小星星,在绿波中一闪一闪。
③第一次看到苦楝开花,很是惊讶。
④苦楝树生命力强,家乡贫瘠的土地上到处都可见它的踪影,但我却一直不太喜欢它,因为它有一股清清苦苦的味道。它的木质也不是很结实,农民一般把它当作烧火柴。普通的苦楝树实在引不起我的关注。在农村,像苦楝一样的杂树很多,多了它也不影响什么,于是,农人便让它在田坎地边自由生长。
⑤人间四月芳菲尽,苦楝树才默默地吐出自己的花蕊。它不与百花争艳,花开后也没有蜜蜂和蝴蝶来围着它飞舞。但想不到默默无闻的苦楝树,花竟然这样美。
⑥苦楝树给我印象最深是在冬天。几阵北风后,一树绿叶枯黄,萎落,光秃秃的苦楝树枝丫上,只剩下一团团如铜钱般大小的苦楝,圆圆的,黄黄的,在冬日里别是一番风景。苦楝味苦,不能食用,鸟雀也不来啄食,所以,它总以高挂一树枝头的繁果示人。树下,熟透的苦楝落满了一地,冬季少雨,常常一冬不腐。
⑦在农村,苦楝唯一的作用是打片壳儿(用布头儿或旧布粘成的用来做鞋底的布板)。冬日,农活不多。遇到天晴时,母亲就会让姐姐和我去苦楝树下拾点苦楝回来。捡满一篼子,回到家,母亲把苦楝洗净,晾干,剥皮后放入热米汤中搓呀搓,让米汤变成苦楝浆,然后沥去苦楝核,放进盆子里。苦楝清苦的味道就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⑧父亲早已把从屋里卸下的一块门板洗干净,放在地坝中间的两根高板凳上。母亲从屋里拿出洗干净的旧衣物拆成的碎布片,就开始打片壳儿。母亲先在门板上刷一层苦楝浆,仔细地贴上一层旧布,再刷一层苦楝浆,再贴一层旧布。如此贴上四五层后,就放在冬阳下晒干。姐姐和我站在旁边,有些不解,家里糊东西常常用糨糊,为什么打片壳儿母亲却独独要用苦楝浆呢?我问母亲,母亲总是笑笑,说,这是老祖宗传下的方法。
⑨等门板上的片壳儿晒干,母亲就把它撕下来放进衣柜。没事的晚上,姐姐和我围在灶前的火塘烤火,母亲就端出针线篓,找出鞋样子,再拿出片壳儿,就着昏黄的灯光,在收拾干净的饭桌上铺开,开始为全家人做布鞋。剪刀飞舞,片壳儿变成了一块块鞋样;穿针引线,母亲把亮闪闪的大头针在头发上一擦,开始纳鞋底,做鞋面。当母亲用剪刀剪断最后一个针脚线,说一声,好了,我们便欢呼起来,争先恐后地试起新鞋来。双手背在身后,挺直小小的腰板,神气活现地在屋里走来走去……
⑩穿上新鞋的日子是快乐的,虽然它隐隐泛着苦楝清苦的味道。我们穿着母亲做的布鞋,踏着母亲纳的千层底,慢慢慢慢长大……剩下的苦楝核,母亲把它倒在地坝边。晒干后,闲来无聊的我们用洋大针把它穿起来,做成跳房子的玩具。苦楝核,在我们脚下黑木炭画成的框子里快乐地奔跑、跳跃……
后来,方便适用的皮鞋和运动鞋穿上了姐姐和我的脚,母亲的手工布鞋逐渐退出了我们的生活,家乡的苦楝也慢慢淡出了我们的视线。没有人捡拾的它,仍在家乡的田坎地边一茬茬花开,一茬茬果熟,走过自己的春秋,长成自己的风景,看岁月流转,任时光缱绻。
前两年的一个春日,在回老家的路上,我看到一个邻队孃孃背着一个福背兜在捡苦楝。寒暄之余,我问她拾苦楝来做什么。孃孃说,街上有人收,五毛钱一斤,苦楝能杀虫,能防蛀,听说商家收来制作驱蚊药的。
杀虫防蛀?我怔住了,母亲说的老祖宗方法原来是这个原因哪!告别孃孃,走过一路的田坎,我发现苦楝树上和树下,都没有了苦楝那黄乎乎、圆嘟嘟的身影。苦楝,因为有用,被人捡拾一空。苦楝树,默默地站在田坎地边,光秃秃的枝丫伸向高远的天空……
家,就在前方的不远处,母亲和苦楝的面影,以前流经的岁月又浮现在了我的眼前……
四月,阳光灿烂。家乡的苦楝树又繁花朵朵。
无人赏花花自开。苦楝,在偏僻的角落尽情绽放自己的花期。
(刊载于2023年6月10日,有删改)
【推荐理由一:内容详实】
6. 请你写出文章中围绕苦楝树发生的几件事。
【推荐理由二:语言生动】
7. 本文的语言非常生动,请你根据提示的赏析角度,给下面的两个句子各做一条赏析式批注。
(1)人间四月芳菲尽,苦楝树才默默地吐出自己的花蕊。它不与百花争艳,花开后也没有蜜蜂和蝴蝶来围着它飞舞。(从修辞手法角度)
(2)母亲就端出针线篓,找出鞋样子,再拿出片壳儿,就着昏黄的灯光,在收拾干净的饭桌上铺开,开始为全家人做布鞋。(从描写方法角度)
【推荐理由三:情感真挚】
8. 文章的情感富于变化,开篇说“我”一直不太喜欢苦楝树,后面却又赞美苦楝树,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安排有何妙处。
【推荐理由四:寄意于物】
9. 苦楝本无意,但作者用它来暗示自己的情思,于是苦楝就有了某种寓意,成为作者情感意愿的寄托。请结合全文,说说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共11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风雪夜归人
①大年三十,大何一再坚持,急着赶回家。可这半路上要是一直拦不到车,怎么办?
②大何是连队指导员,连队驻扎在高原之上,离家十几年,身子骨差不多镶嵌进了那座营盘。这还是头一次休年假,要不是连长与士兵们推推搡搡把大何撵下山,大何从来没有想过在万家团圆之夜,离开与他同生共死的兵。
③听说大何要回来,拿他当宝贝儿子待的岳母高兴极了,在电话里告诉他准备安排一家子好好来个大团圆。大何从小没了亲娘,如果没有如山的军令,岳母说什么,在大何这里,那就是天!尽管眼角有些湿润,大何想了想,还是在电话里拒绝了岳母的邀请。难得回家团圆,他和妻子小丽商量好了,这个大年夜要与盛妈妈一起过。
④这个想法,是大何突然接到小丽的视频后做出的决定。要不然,这个春节大何有可能继续坚守营地。大何早早地做通小丽的思想工作,让她带孩子来营地一回。这些年来,小丽做的那道“平安糕”,一年不落地快递过来,那可是盛妈妈传授的绝活儿。当年的盛兵,连同营地里的好些兵们,都念上了这口“妈妈的味道”,那一副副馋相让人忍俊不禁……
⑤那年,盛妈妈第一次来队,是大何奉命回家接的。路上一直瞒着,直到哨所,盛妈妈才知道再也见不到盛兵了,瘫倒半天,最后还是挺直了身子,说:“从今往后,你们都是我的儿。妈妈来了一趟大西北,等于多了几十个好儿子,值了。以后只要过年,妈妈就给你们做‘平安糕’,吃一口,不想家……”
⑥一晃十多年过去了,那天的场景大何始终历历在目。小丽每次来队,他俩都要带上“平安糕”赶往盛兵那里。这个习惯,或者说是传统,他们坚守了整整十年……
⑦雪花一片片地往下抛,像是慷慨地馈赠着“平安糕”。回家的路那么漫长,好不容易擦身而过的几辆车,有的还是货车,任大何几次挥舞双手,都没有一辆车想要停下。哦,我的盛妈妈!哦,盛兵!哦,我的连队!还有那个看不真切的哨所……
⑧小丽心细,昨天打电话说已经提前赶到了福利院,说是要早早地陪盛妈妈过年。“这会不会是老人家的最后一个春节?千万别是啊。”电话那头的小丽不安地说着。怕小丽着急,大何给小丽打了视频,就着雪光和清冷的路灯,大何看到了手机里一张一脸泪水的脸。
⑨视频里小丽哭得脸比大何的还花。“妈妈念叨的那个,放哪儿了?”
⑩“在这儿,在这儿。暖着呢,让妈妈再坚持一会儿。”头一次,大何先挂了视频,大何怕小丽受不了,更怕自己受不了。他仿佛又看到了那年的场景,面对着哭晕过去的盛妈妈,大何和一个连队的官兵,敬着军礼的右臂像是被冻住一般,冰河炸裂似的一声声喊着:
“妈妈,您看啊,一连就是您的家!”
“妈妈,您听啊,以后,养老送终,有我们!”
“妈妈,从今往后,我陪您一起——过年!”这一句,是大何喊出来的。
“过——年!!”这一句,是大何的一连吼出来的。
“过——年!!!”这一句,是大西北那一座座峰峦的山呼海啸。
也就是永远记得的那天,一百多号官兵与盛妈妈一起,一双双手,边哭边抠着,给盛兵垒起了一座坟茔。后来,每到万家团圆的除夕,一连总有士兵上去,带上“平安糕”,喊几声“盛班长”还有“盛老兵”,再捧几抔黑土,如同添置了一身军装似的,覆盖在盛兵身上。
这次,大何把从盛兵的坟上抠下的那一捧土,一直揣在内衣口袋里,那是贴近心窝的地方。前天,小丽的手机视频里,盛妈妈边哭边喘着粗气,说她可能没多少日子了,“等我百年之后,让大何在我坟上带一把土,撒在盛兵身上,算是当娘的摸着儿的头;再从盛兵身上捎回一捧土堆到我身边,是当儿的牵着娘的手……”
“妈妈,别这样啊,不会的,永远不会的!”
“这个年,我们一连陪您一起过!”
“等等儿子,等等我,等等我们……好吗?”大何迎着汹涌澎湃的飞雪,一个劲儿地往前飞跑。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有了撕心裂肺的痛。于是,大何目视前方,边跑边喊着,像是出操时呼出的号子:“妈妈,过——年———好——啊——”
(作者:程多宝。有删改)
【任务一:品语言】
10. 有特色的语言往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请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任务二:探写法】
11. 本文构思巧妙,层层设置悬念,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结合本文内容分析这种写法,说说其表达效果。
【任务三:悟内涵】
12. 校电影社团准备根据《风雪夜归人》改编一部微电影,在设计脚本时,导演决定给“平安糕”多设几个特写镜头,请结合全文分析导演这样做的原因。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余少好音声,长而玩之。以为物有盛衰,而此无变;滋味有厌,而此不倦。可以异养神气,宣和情志,处穷独而不闷者,莫近于音声也。是故复之而不足,则吟咏以肆志①,吟咏之不足,则寄言以广意。然八音②之器,歌舞之象,历世才士,并为之赋颂。其体制风流,莫不相袭。称其材干,则以危苦为上;赋其声音,则以悲哀为主;美其感化,则以垂涕为贵。丽则丽矣,然未尽其理也。众器之中,琴德最优。故缀叙所怀,以为之赋。
(选自嵇康《琴赋》,有删改)
【注释】①肆志:抒发心志。②八音:古代称金、石、丝、竹、匏、土、革、木为八音,代指各种乐器。
【任务一:明词义】
13. 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方法 词语 提示 解释
成语联想法 (1)香远益清 多多益善 (1)________
课内迁移法 (2)余少好音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论语>十二章》) (2)________
查阅字典法 (3)可爱者甚蕃 ①茂盛;②繁多 (3)________(填序号)
【任务二:疏文意】
14. 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任务三:探主旨】
15. 《爱莲说》中作者通过写菊花和牡丹衬托出莲的美好品质,表现了作者的君子品行,为此小语制作了一份结构图,请你完善。
【任务四:找关联】
16. 甲文表达了周敦颐对莲花喜爱,乙文表达了嵇康对音乐的喜爱,请简要分析他们各自喜爱这两者的原因。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7. 下面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歌前两句描绘了“白日斜”和“吟鞭东指”两幅实景,相辅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时心境的真实写照。
B. “白日斜”点明离别时间和“离愁”产生的背景,“天涯”写诗人将去遥远的地方,烘托了诗人的无限离愁。
C. 后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移情于物,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慨,但在悲愤中仍怀有希望。
D. 诗人从落花、春泥展开联想,表现他虽然脱离官场,但依然关心国家命运,不忘报国之志。
18. 离愁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主题,此诗中诗人是如何写离愁的?掉落的花瓣并非冷酷无情,而是消融在泥土中以更好地保护盛开的鲜花,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很多如“落红”一般的人物,请你试找出一位并简要分析。
四、整本书阅读(任选一题进行作答)(共5分)
19. 《海底两万里》的结尾处写道:“有一天学术进步,这海底是要变为可以自由通行的。”如果有可能实现海底旅行,你最想亲历书中哪一个章节里的情景?请选择一项,结合小说内容和你的阅读感受简要说明。
A.《在海底平原上散步》 B.《价值千万珍珠》 C.《沉没的大陆》 D.《章鱼》
20. 《孤勇者》中唱道“以最卑微的梦/致那黑夜中的呜咽与怒吼”,展现了平凡之人面对困难所展示出来的无畏与勇敢。你认为能否用这首歌作为尼摩船长的代表曲?请说明理由。
【活动六·群策群力共写作】
五、作文(任选一题进行作答)(50分)
21.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阅读下面的漫画,你是否想到了类似的经历?或者你有什么想法和感触?请你选好角度,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题目自拟,不套作,不抄袭,不泄露个人信息。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一帘细雨瞬间平息猛烈的狂风,一抹微笑无声融化心灵的冰雪,一盆洗脚水悄然让辛劳的母亲泪水盈眶,这是真、善、美的力量;细小的溪流汇成了浩瀚的江河,弱小的水滴穿透了坚硬的岩石,渺小的蚂蚁抱团冲出了火墙的包围,这是日积月累、锲而不舍、同舟共济的力量;梅“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是勇敢坚韧、不屈不挠、洁身自好精神品格的力量……
请以“ 的力量”为题,补充题目空缺部分再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600字;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如有需要,请用“xxx”代替。
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七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选择题请用2B铅笔按要求涂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非选择题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水笔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第一面的指定位置。
当前,各初中学校呼吁本校七年级各班级开展以“‘语’路花开·一路精彩”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开启美妙的语文学习旅程!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活动一·走进文字感受美】
【1~2题答案】
【答案】1. C 2. ①. 琐 ②. 暇
【活动二·感受诗词意蕴美】
【3题答案】
【答案】 ①. 会当凌绝顶 ②. 一览众山小 ③. 不畏浮云遮望眼 ④. 自缘身在最高层 ⑤. 山重水复疑无路 ⑥. 柳暗花明又一村 ⑦. 无丝竹之乱耳 ⑧. 无案牍之劳形
【活动三·感受自然哲思美】
【4题答案】
【答案】示例:同一物的同一特点,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可以寄寓不同的人生感悟。
【5题答案】
【答案】(1)示例:舒——舍得给予别人,自己就能收获快乐。“舒”字,左边是舍得的“舍”,右边是给予的“予”,就是舍得给予的意思。所谓“舒心”,就是“舍得给予别人,自己就能收获快乐”。道——首要的,是迈开脚去走。“道”字,由一个“走”字底和一个首要的“首”字组成。这告诉我们,要走出一条人生之“道”来,首要的,是迈开脚去走理想很重要,信念很重要,毅力很重要,坚持很重要,机会很重要……但如果你不迈开脚去走,不去行动,这一切都将归于零。(意思相近即可)
(2)利用拆字组合的方法,把“食”折成“人”和“良”字,广告强调做“食品”要靠“人品”和质量过关的“良品”。(意思相近即可)
(3)学习国学里的经典,继承传统中之精华
【活动五·群英荟萃共阅读】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共16分)
【6~9题答案】
【答案】6. ①“我”和姐姐拾苦楝,母亲熬制苦楝浆;②母亲用熬好的苦楝浆打片壳儿;③“我们”用苦楝核做成跳房子的玩具;④邻队孃孃捡拾苦楝卖给商家制作驱蚊药。
7. (1)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苦楝树以人的动作情态,同时形象地写出了苦楝树低调不张扬的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苦楝树的赞美之情。
(2)运用动作描写,通过写母亲为家人做布鞋的一系列准备动作,表现了母亲做布鞋前准备工作的充分,体现了母亲为家人做布鞋的认真态度。
8. 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突出强调了苦楝树身上所蕴含的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也借苦楝表达了对童年生活和故乡的怀念,以及对母亲的眷恋,同时使作者的感情更加丰富、真实可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9. 作者通过描写苦楝不因外物影响而改变自身的特点,抒发了自己对苦楝低调不张扬、坚持自我和坚韧顽强的精神品质的赞扬。同时通过回忆自己曾经捡拾苦楝、母亲用苦楝浆为家人做布鞋以及“我们”用苦楝核做玩具等往事,表达了对家乡、母亲和童年时光的怀念之情。
(二)(共11分)
【10~12题答案】
【答案】10. 示例:第 段,用短句呼告,句末用感叹号,表达了大何和战士们对盛妈妈的心疼、敬爱,以及替战友赡养老人的决心;第 — 段,先写呼喊的内容,再写声音来源,由个体到群体再到连绵的大山,而且连用感叹号,情感热烈;“喊”“吼”“呼”“啸”等动词富有变化,表达的情感强烈,具有感人的力量。
11. 示例一:开篇设置悬念,写大何急着赶回家,却不和家人团聚,而是要陪盛妈妈过年。让读者不由得猜想盛妈妈是谁?为什么急着回去与她一起过年?直至后文大何回忆往事,交代原因,才知道他是带着全连战士的心意把逝去的战友的妈妈当亲人。这样写,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情节更曲折生动,更能突出文章主题。
示例二:从未休过年假的大何接到妻子小丽的视频后决定回家过年,让读者不由得猜想他做出这一决定的原因,直至第 段揭示视频内容,才知道是因为盛妈妈感觉自己时日不多,哭着说出了自己的心愿,才让大何着急、担心。这样写,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情节更曲折生动,更能突出文章主题。
12. ①“平安糕”寄寓了浓浓的亲情。有驻守边关的盛兵及战士们对家人、家乡的思念,也有盛妈妈、小丽等军属对守边战士的关爱。②“平安糕”饱含着浓浓的战友情。它承载着大何和士兵们对盛兵的怀念,对逝去战友的敬重。③“平安糕”饱含着对驻守边关的军人们平安、对祖国安宁的美好祝愿,以及对边关战士的赞美。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13~16题答案】
【答案】13. ①. 更加 ②. 喜爱 ③. ②
14. 我只喜爱莲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15. (1)隐逸者 (2)不像牡丹以富贵媚人 (3)不消极避世,不追求功名富贵,矢志不渝、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16. 周敦颐独爱莲花,是因为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通达等,与他所追求的君子品格相契合。嵇康喜爱音乐,是因为他从音乐中感受到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还因为音乐可以助其颐养精神、宣泄情感、排遣寂寞。
【17~18题答案】
【答案】17. C 18. 第一问示例:用“浩荡”形容离愁的广大无边,用带有象征色彩的“白日斜”点明离愁产生的背景。
第二问示例:《驿路梨花》中的解放军战士。他们为了方便过路人,搭建小木屋,从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他们是如“落红”一般的人
四、整本书阅读(任选一题进行作答)(共5分)
【19题答案】
【答案】示例一:选A。《在海底平原上散步》这一节里,阿龙纳斯一行三人第一次穿上潜水服,走出诺第留斯号(鹦鹉螺号),跟随尼摩船长欣赏海底美景。海水非常清澈,阳光照射下来,可以看见各种美丽的植虫动物和软体动物,脚踩海底草坪非常柔软。我在阅读时就对这五彩缤纷的海底世界充满了向往。
示例二:选B。《价值千万珍珠》这一节里,尼摩船长带阿龙纳斯三人来到印度洋的球母沙洲,数以百万计的珠母在这里繁殖,场面壮观,他们还见识了洞穴里一只孕育着价值千万的珍珠的珠母。最后尼摩船长在黑鲨嘴下救起采珠人并送他珍珠,尼摩船长无与伦比的胆略和对一个落难者无私的帮助让我钦佩和感动,我希望在这里游览时能再一次感受到阅读时的那种激动。
示例三:选C。《沉没的大陆》这一节里,尼摩船长与阿龙纳斯在黑夜中来到了一个传说中沉没的古老城市的废墟,废墟上还有熔岩在喷发。一个古老的地名唤起了他们对历史的回忆,在此陷入沉思。我希望我也能像他们一样,在广袤的废墟上思考悠久的历史和短暂的人生,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
示例四:选D。《章鱼》这一节快要接近海底旅行的尾声了,在经历了缺氧的生死考验后,他们又一次遇到了危险,七只巨大的章鱼围困了诺第留斯号(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领大家与章鱼搏斗,一名船员不幸被章鱼卷走,船长流下了眼泪。读到这里,我觉得海底旅行是勇敢者的行动,我喜欢冒险,希望能感受那一份惊心动魄。
【20题答案】
【答案】示例:我认为可以。《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搜集海底的金银财宝,支援被压迫民族,进行正义斗争。当祖国沦为殖民地后,他带领少数志同道合的人潜入海底,用反抗的行动和不满的言论,支持和唤醒被压迫民族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决心。表面看来,尼摩船长似乎是个与世隔绝、心如死灰的隐士,但他内心迸发出的炽热情感和他的反抗精神,无一不彰显了他是一个在反抗殖民主义斗争的烈火中成长起来的民族志士。我认为他是当之无愧的孤勇者。
【活动六·群策群力共写作】
五、作文(任选一题进行作答)(50分)
【21题答案】
【答案】例文:
致未来自己的一封信
亲爱的未来的我:
展信安!此刻,我望着漫画里“从新开始吧,不是重新开始”的字句,笔尖悬停,满心期许地想和你聊聊“从新”这件事,聊聊成长路上那些带着旧时光温度,却又能开出新花的故事。
你还记得吗?高中时那场校园演讲比赛,我攥着满是褶皱的演讲稿,站在聚光灯下,大脑瞬间空白。声音颤抖得像风中落叶,连自己都听不清在说什么。
那之后的一个月,礼堂的台阶成了我的“禁地”,只要靠近,满心的尴尬就会涌上来,觉得自己永远都搞不定演讲这事儿。可后来啊,我逼着自己把失败的视频反复看,用红笔标卡壳的地方,用蓝笔注声音颤抖的段落,才发现,不是紧张毁了一切,是我连内容都没讲明白。我重新写稿,把大道理拆成同桌听了都会笑的小故事;每天早读后跑去空教室,对着镜子练手势、调表情。再站上台时,我居然能笑着和台下对视,那一刻我才懂,“从新”不是删掉过去的糗事,而是带着那些尴尬,把自己打磨得更像样。
“重新开始”像是粗暴地擦掉画布重画,想否定所有旧笔触;但“从新开始”不同,它是在旧色彩里调出新篇章。就像学吉他那阵,错音不是该被抹去的错误,反倒成了即兴创作的灵感;演讲失败的尴尬,也成了后来从容表达的底气。那些过去的挫折、欢笑,甚至难堪,都是调色盘上独一无二的颜料,“从新”的妙处,就是和过去和解,踩着经历往上走。
未来的我,不管你此刻正面对职场的瓶颈,还是生活的迷茫,别忘“从新”的力量。别把过去当累赘,摔过的跤、流过的汗,都是为“从新”攒的底气。愿你在风雨里,笑着翻开“过去”这本旧书,把每一次经历酿成酒,敬往后一次又一次“从新”出发的旅程。
此刻,我在信纸上写下这些,期待与“从新”成长后的你相遇。记住呀,人生从不需要“重新”清零,“从新”出发,就是最好的开始。
祝好!
过去的你
×年×月×日
【22题答案】
【答案】例文:
美的力量
古代的“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说的是音乐美;四大美女“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则讲的是视觉美;陶铸的“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则使人感受到了心灵美。这就是美,超越了思想,穿越了时空,我们无时无处不感受到美的力量。
河北有一首民歌,讲的是孟姜女哭倒了千里长城,这自然是夸张的手法,但它却折射出音乐美的力量。“朋友,你见过黄河吗……”这首《黄河大合唱》激起了多少英雄儿女对祖国的赤诚之心。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又奏出了多少人心中的呐喊——我是不会向命运屈服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则是奏出了恋爱男女心中的纯情美,听了使人如痴如醉。听,这就是美的力量。
徐悲鸿的马为人耳熟能详,他的马给人以“遥看群息动,伫立待奔雷”之感,更有“山河百战归民主,铲尽崎岖大道之平”之意味。被称为“神秘的微笑”的蒙娜丽莎,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那梦幻般的妩媚微笑使多少人陶醉其中。凡高的自画像,则有“似诉平生不得志”之意。希腊神话的普罗旺斯则是英俊潇洒,风度翩翩,迷倒众多女神。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雕塑通过健美的肌肉线条,凝聚的目光传达着作者对这位英勇少年的赞美。站在敦煌飞天的壁画前,我自豪,13亿中国人在今天终于实现了飞天的梦想,茫茫宇宙也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欣赏着T台上模特儿展示的华美的丝绸服装,我的思绪飞向茫茫大漠,我仿佛看到了古丝绸之路上满载丝绸和瓷器的驼队在穿越时空,这条风沙漫漫的古道把古老的中国文化传向世界。看,这就是美的力量。
我曾思索过什么是心灵美。我想,像越王勾践那样卧薪尝胆,发愤图强是一种心灵美;像诸葛亮那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一种心灵美;像徐本禹那样不求名利,把青春献给西部农村教育事业是一种心灵美;像汶川大地震中的救灾英雄那样,不顾个人安危,全力抢救伤员是一种心灵美……再多的言辞也无法描绘出心灵美的全部,但你可以用心感受出它给你的冲击与震撼。
美是一种力量,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是美的力量让我们明辨出善与恶,是美的力量使我们感受到情与感。拜美所赐,我们心中不再孤独;拜美所赐,我们心中充满光明。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