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5张PPT。 第25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垄断了原子弹,拥有1200多万军队,
30艘航空母舰1000多艘其他战舰
近500个军事基地美国白宫 工业生产量占世界2/3?
外贸出口额占世界1/3?
黄金储备量占世界3/4美国独占鳌头控制操纵联合国依据材料分析战后美国的战略意图是什么?它建立在什么基础上?思考一下称霸世界;世界上最强大的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苏联克里姆林宫我与争锋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重大贡献和显示出的巨大能量,使它在全世界赢得了很高的威望。 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整个军事实力仅次于美国;驻军欧亚许多地区;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53年苏联氢弹爆炸成功。苏联空前强大据材料分析苏联的的意图? 苏联极力扩大自己在世界的影响美苏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图片反映分析美国和苏联在意识形态上的观点成什么状况?消灭
苏联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消灭美国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铁幕演说
1946年,英国
前首相丘吉尔访
问美国,在富尔
敦发表演说,称
苏联进行扩张,“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
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后面,座落着中欧
和东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
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丘吉尔的演说为美苏冷战起到了什么作用?丘吉尔为冷战推波助澜一、冷战兴起的背景1、二战胜利后,美苏失去了合作的基础2、美国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3、苏联努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4、美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5、英国对冷战的兴起推波助澜我来总结6、美苏彼此间的不信任什么是两极格局?
两极格局是怎样形成的呢?美苏主导的两大集团,相互敌视、对峙,但是又不能击败对手的世界权力划分形势。雅尔塔体系——奠定框架美苏冷战——最终确立泛指美苏之间除直接的军事行动外的其他一切敌对形式。包括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等。 两极格局是
随着美苏“冷战”的发
展而最终形成的,冷战是美苏两级
对抗的主要形式为什么“冷战”成为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1.直接诉诸战争并不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
2.刚刚饱尝世界大战之苦的各国人民所反对;
3.双方均拥有核武器,一旦核战争爆发,双方将两败俱伤。 1947年9月成立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报纸(中文版)。思考:杜鲁门主义的内容是什么? 为什么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之门开启? 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的局势,……几乎所有国家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极权主义之种子……在贫穷与争斗之劣土中蔓延及生长,……重大责任落到我们头上。
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相信我们必须协助自由国家人民依照其自己的方式,造成其本身的命运。
——1947年杜鲁门国会演说政治对抗从1948年年到1950,共有16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经互会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包含着美国鲜明的政治和经济目的,要“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法案规定,接受援助的国家,其经济计划应受美国监督,应撤消关税壁垒,降低关税税率等。分析美国是慈善家吗?马歇尔计划要解决欧洲什么问题?美国实行此计划想达到什么目的?建立一个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对抗的社会主义世界市场标志着
战后欧洲在经济上
的分裂,世界出现了
两种不同的经济体系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分别说出北约、华约组织主要集中在什么地区,针对谁?北约主要集中在西欧和南欧,针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对抗苏联和华约
华约主要集中在东欧和苏联,针对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对抗北约北约(1949年)华约(1955年)冷战的表现杜鲁门主义
(标志)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马歇尔计划 经济互助委员会北约 华约 我来总结冷战下的战后国际关系图说历史1)主要特征全面“冷战”与局部 “热战”相交织,世界长期不得安宁。2)主要事件(1)全面“冷战”:①欧洲:德国的分裂(1949)
东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社会主义国家)
西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资本主义国家)
德国分裂的主要标志—— 柏林墙的修筑(1961) 柏林分区占领德国一分为二苏占区美英法 占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国的分裂(1949)和柏林墙 1949年-1961年8月12日大约有269万东德人通过东、西柏林的81个通道纷纷逃向西部,占当时东德人口的1/6。
1961年8月13日民主德国决定封锁西柏林四周的边界,随后关闭勃兰登堡门,在分界线上建筑了隔离设施,总长达154公里,通称“柏林墙”。
它的外围是一道3.5米高的通电铁丝网,铁丝网与柏林墙之间有50米宽的空地,在这长160多公里、宽50米的无人地带设有300个观察炮楼、22个暗堡,数千个电子眼和250只警犬。柏林墙高4米,宽50公分,墙的上端还焊接着光滑的圆形铁筒,使人无法攀登。
1961年8月22日,民主德国政治局做出决定,边防兵对越墙逃跑者可以强行禁止,包括开枪。两天后第一个越墙者被打死。
1961年10月27日美苏两方十几辆坦克在柏林墙两侧相隔100米对峙十几个小时,第三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美国及其西方的盟国此时并不想同苏联发生军事冲突,就接受了“柏林墙”这一既成事实。登台眺望亲人居住的地方 想看看墙的另一侧大国强权的产物,美苏“冷战”的产物1948年8月,美国扶植朝鲜半岛南部建立大韩民国。同年9月,苏联扶植朝鲜半岛北部建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大韩民国(南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北朝鲜)北纬38度线②亚洲:朝鲜的分裂(1948):③美洲: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肯尼迪 赫鲁晓夫 (2)局部热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朝鲜战争(1950—1953)越南战争(1961—1975)①朝鲜战争(1950—1953) :二战后以美苏冷战为背景的第一次 大规模局部战争。
②越南战争(1961—1975) :二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局部战争。1953年7月27日,
朝鲜停战签字仪式
就在板门店举行。板门店共同警卫区。图中前排的铁皮房就是军事停战委员会谈判会场,朝鲜军事分界线横穿其中。美国人永远挥之不去的噩梦——越南战争(1961年—1975年) 1961年美国发动了所谓“特种战争。1965年, “特种战争上升为”局部战争”,美国海军陆战队在越南岘港登陆。 越南战争从1961年至1975年共历时14年,是二战后持续时间最长、最激烈的大规模局部战争。美国在越战期间先后投入250多万部队,动用了除核武器外的所有尖端武器,期间被击落击毁各种飞机7000余架,耗资2000多亿美元,死亡5.6万人,伤30万人以上。五角大楼前的反越战示威1966年美国飞机轰炸河内冷战的影响1.在半个世纪里没有发生新的世界 大战(核恐怖平衡)
2.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1.使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
2.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3.破坏了世界的和平,造成了一些
国家的分裂积极
影响消极
影响图说历史总结下啊自主复习1、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其对抗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2、美苏“冷战”有哪些具体表现?3、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巩固一下课堂巩固练习1、“冷战”局面的形成是由于:
⑴美国试图称霸世界
⑵苏联努力扩展自己的势力
⑶欧亚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⑷美苏展开核军备竞赛
A、⑴⑵ B、⑵⑶⑷
C、⑴⑵⑷ D、⑵⑷A2.标志“冷战”正式开始的是:
A.“马歇尔计划” 的提出
B.两大军事集团的出现
C.两大阵营的出现
D.“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D3、“这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中
的“这”是指:
A.马歇尔计划 B.北约的成立
C.经互会的成立 D.华约的成立A 4、杜鲁门曾说过: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
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 其含义不包括:
A 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B 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
C 其目的都是反苏反共
D 都是为了美国自身利益B5.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德国分裂
B.杜鲁门主义出现
C.北约组织建立
D.华沙条约组织成立D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冷战”政策
最显著的特点是:
A、帮助欧洲复兴,稳定资本主义
B、支持希腊反动政权,阻止共产党上台
C、组织北约加强与苏联抗争的力量
D、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不诉 诸武力D雪白的和平鸽飞向蓝天
大地上的孩子携手许愿
火红的太阳为我们祝福
我们一齐祈盼愿望实现
雪白的和平鸽飞过田园
处处能看到我们的笑脸
与朋友们一起欢乐游戏
不分国界我们笑声连连
和平鸽停靠在橄榄枝间
我们奔跑在金黄的沙滩
我们希望歌声传遍世界
让我们的快乐变成永远两级格局的形成教学设计
(一)导入:
这是美国总统里根1987年访问联邦德国时发表的演讲,题目是《推到这堵墙》。曾经的这堵墙长150多公里,现存仅仅1.3公里,这堵墙让德国柏林成为了一座将20世纪的沧桑全部记录下来的城市,在他的肌理脉络当中,世纪初的繁华,世纪中的战事,政治上的冷漠,还有世纪末的重生,都一一铺陈,留给后人一副孤僻,冷峻,理性的面孔,也正是这堵墙在1962年和1989年两次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杂志的封面,它的兴建和倒下都是20世纪重大的标志性事件,它是美苏两大阵营对峙的缩影。
(二)师生互动
教师:展示幻灯片《两极格局对峙的形成》,然后提问
通过第一项大家能得出什么结论?——美国拥有一流的军事实力
通过第二项大家能得出什么结论?——美国拥有超强的经济实力
通过第三项大家能得出什么结论?——美国通过控制联合国对全球施加其政治影响力
结论:美国独占鳌头(点击展示)
教师:展示幻灯片,并提问。
“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强大。……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杜鲁门
教师点评:美国凭借自己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想称霸全球.
教师:展示幻灯片,并提问
通过第一项大家能得出什么结论?——苏联拥同美国对抗的军事实力
通过第二项大家能得出什么结论?——苏联拥有较高的政治影响力
通过第三项大家能得出什么结论?——苏联人掌握了核武器,腰杆子很硬
结论:苏联人通过反法西斯战争空前强大
教师:展示幻灯片,并提问
“这次战争和过去不同了:无论谁占领了土地,也就在那里强加它自己的社会制度。不可能有别的情况。”
——斯大林
看完后请大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苏联人的意图是什么?
教师点评:面对美国人的全球战略,苏联人依靠自己的实力做出了最好的回答,那就是扩大影响,这样美国和苏联的战略就出现了冲突,而下面的一副图片是这种冲突变得更加紧张!!
教师:展示幻灯片,并提问.
教师点评:这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冲突背后实际上是国家利益的冲突,美国人想让全球采用美国的制度,苏联人想输出革命让全球变成赤色,这种利益和制度的冲突必然产生对抗。而此时的英国人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向美国人推销自己的战略构想,让美国人找到了道德上和战略上的制高点,这位是谁呢?教师:展示幻灯片,并提问
教师:展示幻灯片,总结一下冷战的背景
教师:展示幻灯片,回顾总结。审视一下美苏两级的战略对抗和冷战兴起的关系?同时什么是冷战呢?
两级格局:美苏主导的两大集团,相互敌视、对峙,但是又不能击败对手的世界权力划分形势
两级格局形成的过程:雅尔塔体系——奠定框架;美苏冷战——最终确立
教师点评:两极格局是随着美苏“冷战”的发展而最终形成的,它是美苏两级 对抗的主要形式。“冷战”和采取“冷战”的原因?
含义:泛指美苏之间除直接的军事行动外的其他一切敌对形式。包括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等。
原因:
1.直接诉诸战争并不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
2.刚刚饱尝世界大战之苦的各国人民所反对;
3.双方均拥有核武器,一旦核战争爆发,双方将两败俱伤。
教师点评:既然美国人接受了英国人的推销那么他怎么实现这种称霸和反苏反共的战略构想的呢?
请结合材料思考下面的问题——
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的局势,……几乎所有国家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极权主义之种子……在贫穷与争斗之劣土中蔓延及生长,……重大责任落到我们头上。
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相信我们必须协助自由国家人民依照其自己的方式,造成其本身的命运。
——1947年杜鲁门国会演说
教师点评:通过干涉别国内政,控制它国,达到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称霸世界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两国的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它的出台意味着美国对外政策已彻底摆脱了孤立主义的影响,开始由局部扩张转变为全球扩张面对美国人的这种围堵苏联人针锋相对,做出了最坚决的反应, 苏联1947年9月成立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它的出现就意味着美苏在政治上的对抗开始!
教师:展示幻灯片,阅读文字,回答问题
从1948年年到1950,共有16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马歇尔计划包含着美国鲜明的政治和经济目的,要“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法案规定,接受援助的国家,其经济计划应受美国监督,应撤消关税壁垒,降低关税税率等。
分析美国是慈善家吗?马歇尔计划要解决欧洲什么问题?美国实行此计划想达到什么目的?
教师点评: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建立一个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对抗的社会主义世界市场 苏联人迅速成立了经互会。这样战后欧洲就出现了经济上的分裂局面,一个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系的对立。
教师展示幻灯片,并提问:分别说出北约、华约组织主要集中在什么地区,针对谁?北约主要集中在西欧和南欧,针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对抗苏联和华约。华约主要集中在东欧和苏联,针对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对抗北约
教师点评:苏联人为了保障国家安全,控制东欧,在军事上与美国针锋相对,成立了华约。这样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就出现了全方位对抗的局面。而这种对抗的重点在欧洲前沿在柏林。
教师展示幻灯片,并归纳两级格局对峙的表现。
教师点评:在长达半个世纪的美苏冷战两极对峙中, 国际关系可谓跌宕起伏, 突发事件层出不穷。
国际关系呈现冷热不均,交织进行的局面,其中冷战是主要的形式。
冷战中,在欧洲:造成了德国分裂和柏林墙问题
1945 年德国投降后,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由于四国尤其是美、苏之间对德方针分歧严重,各占领区实行不同的占领政策。苏占区逐步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西占区着重于重建资本主义。随着美、苏关系的恶化和冷战的爆发,美国为了称霸欧洲并利用德国遏制苏联,采取扶植和分裂德国的政策。
1949 年9 月20 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正式成立。同年10 月7 日,在苏占区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两个德国形成。
教师点评:东西德国在对峙中度过,直到柏林墙的出现。自此后,隔着一度墙,亲人相隔一方,墙的两侧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大国强权政治,早就这一悲剧的出现。
在亚洲:我们的出现了朝鲜的分裂。现如今朝鲜仍然处于战争状态。
在美洲:出现了美苏掰手腕的一幕,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古巴导弹危机。
教师点评:美苏在全球的争夺始终没有停止,双方争夺的重点是欧洲,在形式上双方始终避免热战,在亚洲的地区,他们之间才有了真正的军事交锋,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冷战下的局部的热战。
教师展示并且提问。这两场战争的影响是什么?
教师展示并且归纳
教师引导:故事讲到这里我们回到我们的柏林墙。
1989年11月9日这道矗立了28年零91天的柏林墙轰然倒塌,结束了一个东西分割的冷战时代,这道由钢筋水泥浇筑更有重兵、坦克、电网布陈,把守森严的坚固围墙,一夜之间就这样化为灰烬,有人说它是历史的吊诡,但更多的人把它视为一段痛彻心扉的集体记忆,它承载了太多有关生与死,有关红与黑,有关是与非的生存寓言,即便是在20年后的今天人们恐怕也不会选择将它忘却,甚至更多了一些记忆它的理由。
让我们共同来朗诵下面这首诗
和平颂
雪白的和平鸽飞向蓝天
大地上的孩子携手许愿
火红的太阳为我们祝福
我们一齐祈盼愿望实现
雪白的和平鸽飞过田园
处处能看到我们的笑脸
与朋友们一起欢乐游戏
不分国界我们笑声连连
和平鸽停靠在橄榄枝间
我们奔跑在金黄的沙滩
我们希望歌声传遍世界
让我们的快乐变成永远
评测练习
1、“冷战”局面的形成是由于 ( )
⑴美国试图称霸世界 ⑵苏联努力扩展自己的势力
⑶欧亚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⑷美苏展开核军备竞赛
A、⑴⑵ B、⑵⑶⑷
C、⑴⑵⑷ D、⑵⑷
2.标志“冷战”正式开始的是( )
A.“马歇尔计划” 的提出
B.两大军事集团的出现
C.两大阵营的出现
D.“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3、“这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中的“这”是指
A.马歇尔计划 B.北约的成立
C.经互会的成立 D.华约的成立
4、杜鲁门曾说过: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 其含义不包括( )
A 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B 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
C 其目的都是反苏反共
D 都是为了美国自身利益
5.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德国分裂
B.杜鲁门主义出现
C.北约组织建立
D.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冷战”政策最显著的特点是( )
A、帮助欧洲复兴,稳定资本主义
B、支持希腊反动政权,阻止共产党上台
C、组织北约加强与苏联抗争的力量
D、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不诉诸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