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教学设计+同步检测+课件(共20张) (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优课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教学设计+同步检测+课件(共20张) (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7-01 15:48:58

文档简介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教学设计】
一、学生课前学习活动设计:
学生课前通读本节教材,并下发编制的第2课学案,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进行大体把握。
二、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课堂教学活动
学生课堂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视频导入、
学习目标、
宏观把握、
课题解读
教师播放电视剧《秦始皇》主题歌视频,学生观看,同时提出问题:歌曲体现了秦王的什么功绩?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又实行了什么制度来巩固统一局面呢?今天,我们就学习第2课《大一统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板书)
展示学习目标并解读,宏观把握教材,进行课题解读。
1、认真观看聆听思考
2、回答问题3、浏览教材四个子目,在课本上记录。
1、通过播放视频,以直观生动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视频的磅礴气势又带给学生极大的感染力。同时引出课题。 2、使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和主体线索。
讲授新课:
一、雄图并九州,秦王扫六合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背景
1、教师过渡:在实现大一统之前,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如何呢?
2、学生主动回答后,教师总结点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并起、逐鹿中原,宗法分封制破坏,诸侯争霸,社会动荡。一句话概括时代特征:大分裂、大动荡、大变革。
3、统一的过程、影响:秦王嬴政雄才大略,先后攻破韩赵魏楚燕齐,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结束了数百年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实现了大一统。可见,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PPT展示灭六国顺序)
阅读教材,
提取信息。
积极思考
主动回答。
1、关于统一背景,采用了将教材材料化的方法,意在培养高一学生解读史料的能力,明确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对于统一六国的过程、意义,一笔带过,让学生明确: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增强学生维护国家统一的意识。
二、皇帝统百官,郡县辖万代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内容
(一)图解概念:教师PPT图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这一历史概念和发展历程,同时板书五项内容。
(二)皇帝制度:
1、设计【走进历史】环节,补充图文材料,概括皇帝制度的特点。
2、教师强调:秦首创了皇帝制度,其核心是皇权的至高无上,体现了权力的不可僭越和皇位的不可转移,被其后的封建王朝沿用。
(三)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度:
1、 教师过渡:建立了皇权的至高无上,是不是皇帝可以高枕无忧、没有烦恼了呢?请看“皇帝的烦恼之一”:世人都说皇帝好,政事繁杂处理不了!设问:假如你是秦始皇,你会怎么解决这一烦恼呢?
2、学生板演示意图后,教师强调:三公九卿制度以皇权为中心,体现家天下的特点。
(四)地方制度——郡县制
【活动1】 : 课堂小辩论
1、展示情境:[秦朝廷的一次廷议]
时间: 秦统一之初(BC213年)
地点:秦朝皇宫大殿
双方:廷尉 李斯 VS 丞相 王绾 裁判: 秦始皇
2、小辩论活动流程:
(1)师生共同解读文言文材料,分析出正反双方的论点。
(2)PPT展示辩论要求:
①阅读教材P8第三目的1、2、3自然段(包括小字),结合分封制的相关内容,写出辩论词。(正方:1—5组 反方:6—9组) ②辩论开头语:“陛下,臣以为……”,组长负责,记录答案要点并指定发言人 ③仪态大方,声音洪亮。 ④时间:5分钟
3、教师点拨易错易混点:郡县制并不是秦朝开始实行的,而是春秋产生,战国普遍,秦朝全国全国推行,得出结论:制度的确立有着继承性和创新性。
【活动2】[小组合作探究]
比较郡县制和分封制的异同。
1、教师展示郡县制与分封制异同的表格,进行方法指导:如何做比较类的题型?
2、对小组合作探究提出要求:(PPT)
①小组长负责,明确分工,并记录答案要点。 ②课堂展示时要声音洪亮,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3、课堂展示后,教师点拨升华:
郡县制与分封制最大的区别是分封制是世袭传承,而郡县制官吏由中央任免。所以,郡县制实行后,发生了两个重要的变化:由贵族血缘政治(世卿世禄制)转变为官僚政治;由家天下转变为公天下。
(五)考察、选拨官吏的制度和秦律:
1、设问:秦朝考查选拨官吏的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秦律的特点和实质是什么?
2、教师强调:考察选拨官吏的标准由血缘到才能、政绩;细密严苛的秦律实质是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是人治而不是现代意义的法治。
(六)知识归纳,规律总结:
教师展示《秦朝从中央到地方官僚机构的示意图》,学生自主思考,回答、总结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征: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地方服从中央;中央权力集中到皇帝,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皇权至上。
认真倾听,
并回答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五项内容。
学生阅读教材第二目和补充材料概括始皇帝的来历和皇帝制度的特征。
学生自主画出三公九卿制度的示意图,一生板演,并指出三公九卿制有哪些特点?
1、学生分组讨论,课堂展示、辩论,裁判秦始皇说明采纳的观点,并依据材料说明理由。
2、整理巩固。
1.学生自主填写答案要点。
2、学生进行小组交流,
课堂展示。
3.学生整理巩固。
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回答
学生思考
回答,自主
进行规律
总结。
使学生大体对这一重要历史概念具有初步的了解,为理解其内容做好铺垫。
突出皇帝制度这一重点内容,明确这一历史概念由来和特点,培养学生走进历史、解读史料的能力,锻炼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科素养。
识记、再现基础知识,
理解三公九卿制度
的特点。
1、郡县制是本课的重点内容,充分运用课后“解析与探究”模拟当时廷议场景,设计成课堂小辩论的形式,生动形象,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以教师示范的方法,解读文言文材料,有助于培养学生解读文言文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形式,对郡县制与西周分封制两项制度进行比较,并对比较题型进行方法指导。
明确选官制度的进步性和秦律的实质。
通过学生自主总结规律,再次夯实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重要概念的理解。
三、立国虽二代,遗制越千年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影响
1、设计活动,展示情境——【模拟法庭】
时间:2016年3月 原告:秦朝孟姜女
被告:秦朝秦始皇 律师:全体同学
[温馨提示]你想为谁辩护?请同学们依据下列图片和课本最后一段自由选择担任原告律师或被告律师,为原告或者被告写出辩护词。
2、展示答案,教师点拨:评价历史事物时,要按照辩证客观、一分为二的方法。秦朝虽二世而亡,但其灭亡是由于暴政,而不在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跨越千年,打破西周贵族分封制,奠定了此后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对后世的政治、经济、思想影响深远。
1、学生根据图片与课本最后一段,写出辩护词。
2、课堂交流、展示。
3、整理巩固
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课标要求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处理本部分时,依托学生耳熟能详的“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补充了图片材料,设计了“历史模拟法庭”的活动,增加了内容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总结
升华
教师展示系列图片,回顾本课主要内容,同时解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带给我们的启示:
那千古一帝的秦始皇,那制度创新的中央集权,那巍峨壮丽的万里长城,多少,都湮没在了历史的洪流中,又给今天留下了多少的启示和借鉴!
今天,我们要实行民主,防止专制;今天,我们要加强监督,防止腐败;今天,我们要依法治国,公平公正;今天,我们要关注民生,为民谋利,共同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师生情感
互动。
通过展示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图片,与今天民主、反腐、法治、民生等图片对比,既回顾了本课主要内容,又直观地让学生得出对今天的启示,进行了情感和认识的升华。
三、课堂学生学习效果评测设计:
本课教学设计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测贯穿于整节课的学习过程中:
1、通过解读文本、动手画出示意图等评测学生识记能力;
2、通过课堂辩论、知识归纳等评测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类似知识点的比较,评测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迁移能力;
4、通过历史模拟法庭,检测学生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5、通过总结启示评测学生的情感达成情况。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评测练习】
1、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 B.贵族政治取代了官僚政治
C.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D.废除封建政治,建立了分封制度
2.《史记》记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
A.天子至尊,皇权至上?????????????? B.皇位世袭,君权神授
C.收藏玉玺,皇帝喜好?????????????? D.皇帝防范丞相擅权
3、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袭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
A.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C.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4、明末清初有思想家认为“郡县之弊在迁转太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据此,对郡县制和分封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郡县制不利于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B.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
C.二者均有弊无利???????????????? ??????? D.二者均易形成皇权专制
5.《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
A、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B、确定了后世2000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
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 D、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
6、(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人的经典都强调人在社会中的生活,尤其是强调家庭成员之间、国王与臣属之间的关系。这种对现世的强烈偏好为政治组织和政治稳定提供了一个坚固的、根本的基础。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伴随经济变革而来的是重大的政治变革,即封建分封制转变为中央集权制。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商品化为各封建国家的统治者提供了建立中央集权所必需的财政资源。……其结果是,诸侯们能够把从前分给贵族们的封地转变为由他们自己的中央政府派官员管理的行政单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
请回答:
(1)造成材料一中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阐释。(6分)
(2)归纳材料二的基本观点。(2分)
(3)材料三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你如何评价?(4分)
(4)上述材料反映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
1—5、CACBB
6、.(1)原因:材料中现象是由中国传统的分封制和宗法制促成的:(2分)
阐释:分封制强调国王与臣属之间的关系;宗法制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4分)
(2)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逐渐瓦解,宗法制、分封制趋于崩溃。(2分)
(3) 问题:秦完成全国统一后实行中央集权制度。(2分)
评价:中央集权制度促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对后世影响深远。(2分)
(4) 基本线索:从宗法制、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体现了古代政治制度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演变。(4分)
课件20张PPT。视频体现了秦始皇的什么功绩?畅所欲言 【视频】电视剧《秦始皇》主题歌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学习目标:
1.了解秦朝统一的背景。
2.熟记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皇帝制度的由来、特点,三公九卿的名称、职责,郡县制的目的、特点、影响)
3.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和影响。课标要求: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
了解中国古代集权制度的形成和影响。【宏观把握】一、雄图并九州,秦王扫六合
——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建立的前提
二、皇帝统百官,郡县辖万代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内容
三、遗制越千年,功过任评说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影响
一条主线:秦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背景、内容、影响。(3)商鞅变法,秦国日强(1)宗法分封破坏,周王室衰微(2)群雄并起,割据称霸一、雄图并九州,秦王扫六合 走进历史:大一统实现之前的社会状况如何?结合课本第一目相关内容,简要回答。(找出每一段的中心句)(4)秦王嬴政,雄才大略
时代主题:大分裂、大动荡、大变革远交近攻,各个击破2.统一的过程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问题(分封制破坏)周王室衰微应加强王权诸侯争霸
地方分裂应限制地方,
加强中央集权
专制主义
中央
集权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指全国军、政、财权统归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 决策方式国家结构
形式我说了算
(君主专制)图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历程:战国萌芽——秦朝确立——西汉巩固
——隋唐完善——宋元加强——明清强化二.皇帝统百官,郡县辖万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内容【走进历史】请阅读教材P7第二目第2——5自然段(包括小字),并结合以下材料,概括“始皇帝”的来历和皇帝制度的特征。 材料二:“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丞相诸大臣皆守成事,倚办于上”。

材料三:




材料四:秦始皇还采纳群臣的建议,自称“朕”,皇帝的命令称为制或诏,任何人对皇帝的名字都要避讳。
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神化皇权皇帝独尊1、皇帝制度:“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传国玉玺材料一 嬴政认为自己“功过五帝,地广三王”,决定从中各取一字,称皇帝。 还规定:“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哎,世人都说皇帝好,政事繁杂处理不了!寡人就是不吃不喝不眠不休,一个人也难以处理好!!!假如你是嬴政,你会如何做呢?二.皇帝统百官,郡县辖万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内容皇帝的烦恼之一皇帝御史
大夫丞
相太
尉九卿(牵制)(统率)(统率)(虚设)直接控制特点1:以皇权为中心。
特点2:分工明确,互不相属,互相牵制。思考: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有什么特点?2、建立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特点3:家国同治,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动动脑
世人都说皇帝好,地方辽阔管不了!二.皇帝统百官,郡县辖万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内容皇帝的烦恼之二北达长城南到南海西到陇西东到大海“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chou),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音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反方:王绾正方:李斯实行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二.皇帝统百官,郡县辖万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内容3、地方制度:郡县制 秦朝廷的一次朝议时间: 秦统一之初(BC213年) 地点:秦朝皇宫大殿
双方:廷尉 李斯 VS 丞相 王绾 裁判: 秦始皇
观点:【辩论要求】1、阅读教材P8第三目的1、2、3自然段(包括小字),结合分封制的相关内容,写出辩论词,注意要证据充分,文通字顺,时间为5分钟 。 (正方:1—5组 反方:6—9组) 2、辩论开头语:“陛下,臣以为应当实行郡县制/分封制,理由如下…”。 3、仪态大方,声音洪亮。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实行郡县制裁判秦始皇:易错易混点拨郡县制并不是秦朝开始实施的。1、春秋后期:郡县制起源;
2、战国时期:广泛实行郡县制;
3、秦朝:在全国推行并日趋成熟,具有继承性和创新性。合作探究:
世袭产生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皇帝任免按地域划分容易造成分裂割据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诸侯国相对独立地方绝对服从中央都是地方行政制度
都是为了巩固统治
都在一定时期内起过积极作用:巩固国家统一划分依据影响
传承制度中央与地方关系贵族政治(世卿世禄制) 官僚政治; 家天下 公天下性质:
目的:
影响:[方法指导]—比较题的方法:
找准参照物;找准比较的角度。集中集中权力高度集中皇帝三公九卿中央地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郡县制皇帝制皇权至上地方服从中央【知识小结】三、遗制越千年,功过任评说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影响时间:2016年3月
原告:秦朝孟姜女
被告:秦朝秦始皇
律师:全体同学温馨提示:
你想为谁辩护?请同学们依据下列图片和课本最后一段,自由选择担任原告律师或被告律师,为原告或者被告写出辩护词。【模拟法庭】圆形方孔钱秦权秦小篆秦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焚书坑儒【模拟法庭】 请同学们依据图片和课本最后一段,自由选择担任原告律师或被告律师,写出原告孟姜女或者被告秦始皇的辩护词。积极对秦:
政治: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形成中国历史上 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经济: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文化: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发展。
民族关系: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形成
对后世: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导致了专制暴政,激化了社会矛盾,促使秦朝短命而亡。 消极:三、遗制越千年,功过任评说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影响规律总结: 一分为二; 分清主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