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教学设计+同步检测(无答案)+课件(共31张)(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教学设计+同步检测(无答案)+课件(共31张)(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7-01 23:02:27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导入语 :
柏林墙,历史上一道难以抹去的丑陋疤痕。一堵堵墙,像一把尖刀插在一座座城市的中央,硬是把一个民族分成了两半。
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和世界人民一起赢得了二战的胜利,世界人民经历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的灾难后,在治疗战争创伤的同时祈求世界和平,然而“二战”结束了,战时反法同盟却反目成仇,形成了两极对峙格局,这节课我们一起探讨第24课两级对峙格局的形成。
预习反馈:
分别展示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并分析预习出现的问题,有的放矢的进行下一步的学习。
讲授新课
师:下面我们通过一组图片,数据和史料分析得出冷战的原因。
生:
A、国家利益的冲突(最根本);
B、美苏两国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
C、两国(领导人)之间存在严重的猜疑和不信任,夸大了对方对本国的威胁;
D、英国推波助澜的作用(丘吉尔“铁幕”演说);
师:以上诸多导致美苏关系恶化的原因中哪个又更为重要呢?那么如何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你认为应该把意识形态作为处理国家之关系的原则吗?
生:不应该。各个国家由于历史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地理环境等因素不同,都有权利选择
适合自己的政治制度,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不但应该,而且可以和平共处。
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应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
涉、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周恩来总理)
师:美国冷战政策的对象 生: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师:形式 生: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
师:为何不直接热战?(通过一组图片分析得出)
生:大战刚歇,人心思和平;美苏(军事)力量大致相当;
引导学生分析实质:反共反苏,稳定资本主义,确立美国的全球霸权。
师:“冷战”的表现(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对抗)
阵营
领域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政治
“杜鲁门主义”(1947)
欧洲共产党
工人党情报局(1947)
经济
“马歇尔计划”(1947)
“经互会”(1949)
军事
“北约”(1949)
12国
“华约”(1955)
8国
师: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全面对峙)。给世界带来了什么的影响。
通过六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注意从正反两方面去分析)
生:1、美苏两极格局主宰世界;(传统国际格局以欧洲为中心)
2、美苏对抗,进行核军备竞赛,世界受核战争的威胁;两大集团势均力敌,避免世界大战爆发;
3、为争夺势力范围,美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表现:A、柏林危机(1948)与德国分裂(1949-1990);
B、朝鲜战争及影响;1950-1953
中美关系彻底破裂,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政策,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
美苏冷战中,美国执行的是重欧轻亚的全球战略,而此时却将朝鲜战争扩大到中国,并将大量资源和人力虚耗在一个次要的地区与一个次要的敌人上,因此后来美国陆军上将布莱德利将军认为:“朝鲜战争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打的一场错误的战争”。
C、越南战争及影响;(1961—1975)
越南战争耗费了美国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导致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落,苏联军
事实力上大体上赶上了美国;
小组评价
课堂小结
学生自己做出知识树。利用投影进行反馈优秀小结。
结束语
一座座柏林墙倒塌了,而一座座柏林墙还继续存在,墙总要被翻越,被打破。当墙的两侧的众人都有了彼此的期待,那一面面的后墙也就成了纸墙----一捅即破。
感情升华
2012年12月17日,美国《星条旗报》发表文章称,美中之间的互不信任处在历史最高点,中国、美国及美国盟国正在太平洋进行一场真刀真枪的比赛,美中正在爆发新的冷战。
怎么看?
学生各抒已见,闪耀自己智慧的光芒。
师:任儿东西南北风,我自咬定青山不放松。不管别人的说法,坚持走自己的发展道路,维护世界和平。
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课。
巩固练习案
1. .二战后,美苏首先在哪一问题上产生了突出矛盾 A.处理战败国和解决战争遗留问题B.战后世界的领导权 C.在联合国中的地位 D.苏联与土耳其关系及对希腊国内民主运动的态度 2.“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 A.进行反共反苏的舆论宣传?B.实施马歇尔计划 C.建立北约组织D.实行军事援助 3.二战后初期,美国称霸野心一时得以实现的有①确立美元在世界资本货币体系中的统治地位②操纵联合国③对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加以扶植和控制④控制广大“中间地带”,即亚非拉国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④ 4.冷战结束后,世界民族矛盾和地区冲突有所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A.大国在地区争端中的“中立政策”??? B.两极格局的相对均衡状态被打破 C.社会制度的矛盾相对缓和??????? D.“人权”问题日益严重 5.20世纪中后期,史学上有“冷战”时期之称,这一概念反映了: A.南南合作的兴起 B.多极化发展趋势 C.美苏争霸的特点 D.民族解放的潮流 6.下列关于“两极格局”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雏形在二战结束初期开始出现?????? B.两大集团的斗争方式主要是“冷战” C.客观上维持了世界的相对稳定??????? D.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其结束的标志 7.“冷战”局面的形成是由于①美国试图称霸世界②苏联实力增强及社会主义力量的扩展③北约和华约的建立④杜鲁门主义出台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④ 8. 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表现不包括 A.向西欧提供经济援助?????????????? B.支持联邦德国崛起 C.以联合国名义直接出兵朝鲜????????? D.成立军事政治集团——北约组织 9. 二战结束后出现两极新格局的根本原因是 A.以欧洲为中心的格局被战争打破  B.美苏政治军事力量形成抗衡 C.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D.美苏意识形态方面的对立,国家利益的对立 10. 北约组织与华约组织的共同之处是 A.都是由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  ??????? B.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 C.都是区域经济集团        ??????? D.政治经济一体化集团①②③④ 11. 美国在朝鲜和越南进行的战争都是①利用当地分裂局面插手别国内政②打着联合 国旗号实行侵略③提供援助并派兵直接参战④乘机对中国进行武力侵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 杜鲁门曾说过: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其含义不包括 A.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B.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 C.其目的都是反苏反共???????? D.都是为了美国自身利益
课件31张PPT。 岳麓版
两级对峙格局的形成
眺望封锁墙外的亲人一道道“柏林墙”“柏林墙”之二 朝鲜半岛的三八线“柏林墙”之三 中国台湾海峡领土分崩,骨肉分离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优秀小组:
6组+4 3组+3
1组+3 5组+2
4组+1 2组+1
7组+1
8组+1
优秀个人:
刘文彦 蔡志豪
孔林静 李一凡
仇硕 高志文
徐丽 李皓莹
庄严 秦檬萌 预习反馈学习目标及线索
两极
对峙原因:
形式:冷战
表现:政治、经济、军事等
影响:消极、积极昔日盟友今成敌二战中的美苏士兵 思考:二战中,美苏成为盟友的基础是什么?二战后这种基础还存在吗?
“战时, 要保持团结
并不太难,因为有一
个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益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分裂。”
——斯大林·1945于雅尔塔思考:二战后,美苏存在怎样的不同的利益关系?1.失去了战时同盟基础2.世界战略和国家利益
的冲突:
(1)美国称霸世界
(2)苏联扩张范围昔日盟友今成敌美国所恃何长图称霸:美国白宫 控制操纵联合国工业生产量占世界
外贸出口额占世界
黄金储备量占世界
多万军队,
艘航空母舰
多艘其他战舰
近 个军事基地

掌握原子弹技术
53.4% ?32.4%74.5% 1200 301000500国防预算超800亿美元数字历史年均生产 门火炮年均生产 发炮弹年均生产 辆坦克年均生产 架飞机军队苏联所恃何长图争锋:1949年原子弹爆炸成功,1953年氢弹爆炸成功。数字历史1140万12万19390万3万4万英国首相丘吉尔:“我的一边坐着……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苏英美德黑兰会议1.失去了战时同盟基础2.世界战略和国家利益
的冲突材料二 苏联“狂热地坚信,它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的妥协。它坚信,如果苏联政权要得到巩固,那么搞乱我国社会的内部和谐,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损害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权威,这种做法是可取和必要的”。 ——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1946年) “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和平是不会有的。苏联人民必须对战争有所准备。” ——斯大林3.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
对立,猜疑、不信任政治力量发生改变美国成为
资本主义
世界霸主苏联实力
大大增强妄图
称霸世界扩大
世界影响社会制度
意识形态国家利益第二次世界大战国家利益的冲突——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丘吉尔1946年3月发表演说:“从波罗的海到亚得里亚海,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所有这些名城及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而且还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铁幕演说经济封锁建立军事集团军备竞赛攻击对方社会制度外交对抗攻击对方价值观方 式对峙方式?——“冷战”二战集中营中堆积如山的尸骨一片废墟的德国城市 思考:为什么不采用直接的战争方式呢?势均力敌战争残酷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共产党与工人党情报局经互会1949 北约1955 华约对峙表现?——“冷战”表现 细品:杜鲁门主义杜鲁门 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相信我们必须协助自由国家人民依照其自己的方式,造成其本身的命运。……美国要在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
——杜鲁门在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国会上的演说 思考:
“自由国家”指什么国家?
“外来压力”指的是什么国家?
美国外交政策开始出现什么特点?公开反苏反共 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冷战
开始 (1948年--1950年)
16个国家接受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
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及影响
援助欧洲恢复经济(直接)
加强对西欧控制(间接)
遏制苏联 称霸世界(深远) 丘吉尔称“马歇尔计划”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冷战”表现二者的目的和实质相同:都是为了遏制苏联(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二者的区别: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的反苏反共;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联合欧洲各国共同反苏反共。杜鲁门曾说过: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 。你如何认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海报1949年“冷战”表现冷战时期苏联宣传画:
苏联人对美国人说
“你最好别惹我!” “冷战”表现苏 联波 兰民德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德国奥地利瑞士瑞 典芬 兰法 国意 大 利土 耳 其西 班 牙希 腊丹麦英 国 冰岛挪 威荷兰比利时葡萄牙爱尔兰阿尔巴尼亚中立国北约成员国华约成员国如何评价冷战对峙影响?消极影响1、世界被分裂成两部分
2、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下
3、破坏了世界和平积极影响1、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对峙影响1950年美国发动朝鲜战争1961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冷战”中的热战知识结构
两极
对峙原因:
形式:冷战为主
表现:政治、经济、军事等
影响:消极、积极热战为辅1989年柏林墙被拆除 柏林墙拆除20年后,许多前东德居民认为,前西德接管了他们的文化和政治;而前西德民众说,他们已经厌烦前东德人对前共产主义时代的缠绵怀念。
——凤凰网 1991年12月25日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悄然降下,
俄罗斯国旗缓缓升起,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最终瓦解,
冷战结束。过去·现在·未来 2012年12月17日,美国《星条旗报》发表文章称,美中之间的互不信任处在历史最高点,中国、美国及美国盟国正在太平洋进行一场真刀真枪的比赛,美中正在爆发新的冷战。 期待摒弃“零和”的冷战思维,客观理性看待对方发展,尊重彼此对发展道路的选择,坚持互利双赢、共同发展。
——胡锦涛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