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1700多年前魏晋时期的名人,是“竹林七贤”之一。据说他能直视太阳而不目眩,六七岁时,曾被魏明帝称为“奇童”。
róng
最早的字形见于商代的甲骨文,“戎”由两部分组成,“戈”指的是长柄兵器,“十”指的是上战场时所穿的盔甲,这个字的本义就是兵器的总称。
王戎不取道旁李
道路旁李子树上的李子
不摘
王戎不摘道路旁李子树上的李子。
?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三遍。
要求:
读准每一个字,努力把句子读通顺,
遇到读不顺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初读课文
戎 尝 诸 折 竞 唯
竞赛
竟然
识记生字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再读要求:读准停顿,读出节奏
读注释
看插图
想象画面
联系上下文
1、结合注释,自己先想一想这篇课文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字可以用 标出来。
2、组内讨论解决标 字的意思,联系上下文,每人一句说说课文的意思。
3、不通顺的地方可以结合实际或者通过想象,加入恰当的语言。
小组合作,读懂小古文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读懂小古文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玩耍。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他们)看见路边李树上果实累累,压得树枝都弯下去了,
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许多孩子都争先恐后地奔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李树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取之,信然。
摘下李子一尝,的确如此。
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述完整。
王戎七岁 尝与诸小儿游
李树多子折枝
诸儿取之 唯戎不动
人问 戎答
取之 信然
老师用白话讲故事,
同学们用古文讲故事。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根据提示背诵课文
《支公好鹤》
《真假曹操》
《王述吃鸡蛋》
推荐阅读
《孔融认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