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6.5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
乘法分配律,学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2、感受乘法分配律的价值,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在交流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重点:理解并合理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难点:领会乘法分配律的内涵,用对并算对。
一、情境引入:
如图,求整个大长方形的面积。
方法1:
43×58+34×58+23×58=
方法2:
(43+34+23)×58=
2494+1972+1334=5800
100×58=5800
有时,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比较简便!
探索新知:
32元
58元
买102副中国象棋。
一共要付多少元?
32×102=
(元)
可以用竖式计算。
100 副是3200元,2副是64元,一共是......元。
先算100 个32,再算2个32,……
得数是多少呢?任选一个方法计算一下吧!
得数,3264
能完成下面的计算吗?
32×102
= 32×(100+2)
= 32× +32×
= 3200+64
= 3264
100
2
这样算简便吗?
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简便,乘法分配律
46×12 + 54×12
= (46+54)×12
= 100 ×12
= 1200
乘法分配律
归纳小结:
乘法分配律的左右两边,选择哪一种形式不是固定的。而是对比考虑,怎样更容易凑整,能够凑整,才考虑选择。所以,凑整,变得更好算是进行简便运算转变的前提。
试一试:
1、在 里填数,在 里填运算符号。
(40+7)×12 =
29×56 + 56×31 =( )
40
+
7
×
×
12
12
29
31
+
×
56
2、算一算,比一比,体验怎样更简便。
=512+288
=800
64×8+36×8 (64+36)×8
=100x8
=800
像右边那样,先凑整更好算。
二、例题讲解:
43×201 304×22
=43×(200+1)
=43 ×200+43
=8600+43
=8643
=(300+4)×22
=300 ×22+4 ×22
=6600+88
=6688
例1、用简便方法计算。
例2、一套课桌椅,桌子每张56元,椅子每张24元,
购买这样的16套,一共需要多少元?
用你觉得更好算的方法来解决。
(56+24)x16
=80x16
=1280(元)
答:购买这样的16套共需要1280元。
三、基础强化:
1、下面算式中,与32×49的得数相同的算式为( )。
A.32×40+9 B.32×50-32 C.32×50+32
2、小虎在计算11×(☆+5)时,错算成了11×☆十5,
结果比正确结果( )。
A.少50 B.少10 C.多10
3、小亮在计算(6+ )×24时,漏掉了小括号。
他计算出的结果与正确的结果相差( )。
5、一块长方形菜地,长是64米,宽是26米,请用两种方法计算它的周长,并说说两种算法的联系。
4、用简便方法计算。
38×7+62×7 16×29+16×21
四、拓展提高:
1、用简便方法计算。
(1)53×42+45×42 -98×41
(2)720×53+470×72
五、总结反思:
1、乘法分配律的推广运用:
(a+b+c)×d=a×d+b×d+c×d。
2、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用:
a×c+b×c=(a+b)×c
3、乘法分配律变形运用:
(a-b)×c=a×c-b×c。
4、乘法分配律的左右两边,选择哪一种形式
不是固定的。而是对比考虑,怎样更容易凑整,
能够凑整,才考虑选择。所以凑整,变得更好算,
是进行简便运算转变的前提。
六、随堂检测:
5×23+5×37 152×8+148×8
3、用简便方法计算。
1、如果〇-△=8,那么125×〇-125×△=( )。
2、欢欢在计算(200-25)ר时,漏看了小括号,
算出的结果是100,这题正确的结果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