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 2024-2025 学年七年级下学期
期末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2 分)
1-5:C D B A B
6-10:C D A A D
11-15:C B C D B
16-18:B D C
二、非选择题(共 39 分)
19.(12 分)
(1)表现:大兴屯田,垦田面积扩大;兴修水利工程多。
原因:政府重视农业发展。(4 分)
(2)职能:查验货物、征收关税。
态度:鼓励海外贸易;影响:促进海外贸易繁荣。(4 分)
(3)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特点:和平友好往来、赠送礼物与贸易结合。
作用:加强中外经济交流,推动贸易发展。(4 分)
20.(14 分)
(1)示例:大运河是隋朝开凿的水利工程,是古代世界最长运河,促进南北经济交流。(4
分)
(2)先秦:③;唐朝:④;宋朝:⑤;元朝:⑥。
体裁:小说;作者:李白。(6 分)
(3)发明者:毕昇。共同作用:促进文化传播。(3 分)
(4)学习传承,取其精华。(1 分)
21.(13 分)
(1)措施:收精兵(杯酒释兵权)、削实权(派文臣任知州)、制钱谷(设转运使)。(3 分)
(2)趋势:从分裂走向统一。
意义:有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民族交融。(4 分)
(3)观点:中央政府通过制度创新加强边疆管理,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论述: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清朝设台湾府加强管辖;元朝设北庭都元帅府、清朝设
伊犁将军管理新疆;元朝设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清朝设驻藏办事大臣管理西藏。这些措施巩
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交融。(6 分)9.忽必烈接受汉人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
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上述措施的实行(
A.推动了元朝统一全国的进程
B.加强了对中原汉族的管理
C.结束了蒙古草原混战的局面
D.使元朝实现了长治久安
10.从秦朝的“半两钱”到汉朝的“五铢钱”,再到宋朝的“交子”,货币发生了由笨重到轻便的变
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造纸技术的成熟B.治铸工艺的进步
C.交通运输的便利
D.商业贸易的发展
11,有学者描写宋代泉州:“出自阿拉伯半岛到婆罗洲一线的珍珠、香料、棉布、胡椒、珍稀木材、
海货以及舶来的食物与药品(比如海参与燕窝)纷至沓来:陶瓷、丝织品、钱币和其他金属制
品流溢而出。”这反映了(
A.民族交融推动榷场贸易
B.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C.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兴盛
D.全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12.整理绘制时间轴有助于理清历史发展的脉络。下面时间轴反映的主题是(
上品无寒门
春风得意马蹄疾
男儿欲遂平生志
头白空摩八股文
下品无士族
一日看尽长安花
五经勤向窗前读
何能私塾接青云
魏晋南北朝
唐朝
宋朝
明清
A.古代商业的繁荣发展
B.古代选官制度的变迁
C.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D.军事力量的不断增强
13.明末起义农民的“均田免粮”思想,完全不同于地主阶级的所谓“均平”思想,它是在此以前
的历次起义农民经济思想的发展。这场“起义”是(
)
A.黄巢起义
B.白莲教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陈胜、吴广起义
14.某班设计主题为“民族脊梁·不朽英魂”的板报,
右图历史人物所在版块的标题应是(
A.锐意改革促发展
B.悬壶济世医天下
C.传播文化助交流
D.抗击侵略卫主权
成维光像
郑成功像
15.乾隆帝曾说:“天朝法制森严,尔国船只到彼,定当立时驱逐出洋,未免尔国夷商徒劳往返”!
这表明,当时(
A.闭关政策有所松动
B.具有一定的防范意识
C.天朝物产丰富充盈
D.严刑峻法激化了矛盾
16.顺治时期,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一切军国大事。康熙时期,南书房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令。雍
正帝时设立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这说明清初(
A.内阁制度缺陷明显
B.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C.行政效能大为提高
D.中枢机构逐渐消亡
17.根据《南宁通史·古代卷》中记载,道光时期,白山司有水田4000亩,旱地田2.2万余亩。宾
州境内的土地基本上开垦殆尽,人们开始围湖造田。明镜湖位于宾州城东,清朝中期还是一片
浩淼的莲塘,到光绪年间,已被开辟为水田。此材料反映出()
A.由于长期开发,西南地区耕地减少
B.政府重视农业,大力鼓励开垦荒地
C.边疆地区农业经济发达,超过内地
D.乾隆时期西南地区己得到充分开发
18.五育并举旨在培养出德、智、体、美、劳都具备的现代化人才,同学们通过学校教育,既要具
备一定的思想理论水平,也要拥有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争取达到“知行合一”。与这一思想理
念契合的思想家是()
A.柳宗元
B.朱熹
C.王守仁
D.顾炎武
七年级历史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