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三模生物试卷(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德州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三模生物试卷(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8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6-30 22:16: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东省德州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RNA-蛋白质复合物(RNP)在细胞中发挥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RNP彻底水解可得到磷酸、核糖、碱基和氨基酸
B.在真核细胞中,RNP存在于细胞质中而不存在于细胞核中
C.RNP中的蛋白质与RNA通过氢键、磷酸二酯键等化学键结合
D.高温使RNP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是RNA的磷酸二酯键断裂和蛋白质变性
2.糖原贮积症Ⅱ型(GSDⅡ)是一种GAA基因缺陷引起的疾病。患者溶酶体内GAA酶活性缺乏或降低,使糖原无法在溶酶体中正常分解而大量堆积,导致溶酶体肿胀破裂,引发细胞异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高尔基体对GAA酶进行分拣和运输时,依赖囊泡上与靶膜特异性识别的蛋白质
B.GSDⅡ患者的溶酶体会因糖原堆积导致渗透压下降,大量吸水引起肿胀甚至破裂
C.GSDⅡ患者溶酶体肿胀破裂使细胞自噬功能受阻,导致细胞代谢废物积累
D.通过基因治疗将正常GAA基因导入GSDⅡ患者细胞,可缓解该病的症状
3.磷酸转移酶系统(PTS)由酶Ⅰ、酶Ⅱ和HPr蛋白组成,是普遍存在于细菌中的葡萄糖转运系统,其转运机制如图所示,PE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TS的存在使细菌在低糖的环境中仍能高效摄取葡萄糖
B.酶ⅡC的结构改变影响葡萄糖的跨膜运输及其磷酸化过程
C.细胞通过PTS吸收葡萄糖的过程需消耗PEP水解产生的能量
D.若PEP供应不足,PTS的转运效率会降低,但糖的磷酸化不受影响
4.核小体是染色质的结构单位,每个核小体由一段DNA缠绕组蛋白八聚体形成。研究发现,含有组蛋白变体H2A.Z的核小体能结合甲基化酶SUV420H1,促进核小体上的组蛋白发生甲基化修饰。带有甲基化修饰的核小体能招募复制起始位点识别蛋白ORC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小体可能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B.一条染色质中只含有一个含组蛋白变体H2A.Z的核小体
C.DNA复制起始位点被识别后,解旋酶才能与复制起始位点结合
D.能促进甲基化酶SUV420H1活性的药物,可用于肿瘤的治疗
5.利用抗锈病基因E和绿色荧光基因G、抗除草剂基因F和红色荧光基因R分别构建串联基因E-G和F-R,并将它们导入玉米细胞,培育出纯合的抗锈病、抗除草剂(双抗)转基因玉米。用该纯合双抗转基因玉米与野生型植株杂交,对F1的花粉粒的荧光颜色进行统计,结果为:双荧光4100个、绿荧光900个、红荧光900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纯合双抗转基因玉米的E与F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B.F1形成花粉时,处于减数分裂Ⅱ时期的细胞,有一半可以发出荧光
C.F1形成花粉时,基因E和基因F所在的染色体片段之间发生了互换
D.F1产生的花粉中,基因重组型花粉粒的占比约为18%
6.果蝇翅的形状有全翅和残翅,其中全翅又分为长翅与小翅两种表型,已知全翅与残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长翅与小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研究人员利用纯合果蝇进行如下所示的杂交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P F1 F2
残翅(♀)×小翅(♂) 长翅(♀、♂) 长翅(♀)508、长翅(♂)246、小翅(♂)239 残翅(♀)153、残翅(♂)83
A.果蝇翅的形状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
B.控制残翅的基因对长翅和小翅基因的表现有遮盖作用
C.若要确定某小翅雌蝇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残翅雄蝇进行杂交
D.F2长翅果蝇自由交配,后代中长翅雄蝇占1/3
7.TPP核糖开关是存在于细菌中的TPP合成相关基因的mRNA5′端非翻译区的一段序列,可特异性结合TPP。当TPP浓度较高时,TPP会与TPP核糖开关结合,使其构象改变并导致RNA聚合酶提前脱落。抗生素X的结构与TPP相似,可竞争性结合TPP核糖开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PP核糖开关能与tRNA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B.TPP核糖开关通过影响翻译过程来调控基因表达
C.TPP核糖开关调控TPP合成代谢的过程存在正反馈调节
D.细菌因基因突变使核糖开关无法结合TPP,则会对X产生耐药性
8.为研究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控机制,给成年小鼠注射抗促甲状腺激素血清,一段时间后测定其血液中相关激素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的抑制作用减弱
B.该鼠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降低
C.该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D.该鼠大脑发育程度低于正常小鼠
9.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的PD-1与正常细胞表面的PD-L1结合后,细胞毒性T细胞受到抑制。PD-L1抗体可用于治疗多种癌症,接受PD-L1抗体治疗后,机体免疫增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需要辅助性T细胞、靶细胞等的参与
B.癌细胞可通过降低PD-L1的表达量来逃避细胞毒性T细胞的攻击
C.若PD-1基因发生突变,可能会引发机体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D.PD-L1抗体阻断PD-1与PD-L1的结合,解除对细胞毒性T细胞的抑制
10.茉莉酸是一种植物激素,当植物受到病原体侵染时可引发植物防御反应,而M25蛋白是茉莉酸引发植物防御反应的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蛋白,当M16蛋白失活时,M25的含量显著下降。研究者以野生型和M16功能缺失突变体为材料,对M25蛋白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茉莉酸发挥作用时需要与其特异性受体结合
B.图1结果说明茉莉酸能提高M25蛋白的稳定性
C.该实验可说明茉莉酸的作用与M16无关
D.该实验既利用了“加法原理”,又利用了“减法原理”
11.巧家五针松的种子无法借助风力传播,幼苗一般分布在母树周围,该植物只分布于云南省巧家县白鹤滩镇杨家湾村不足1平方公里的狭窄区域内,为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研究人员对该种群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种群的种群数量可通过逐个计数法进行调查
B.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种群数量会逐渐减少
C.该种群的幼年个体很少,与母树遮挡阳光有关
D.为保护五针松,应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减少人类干扰
12.与“单一种莲”模式相比,“莲虾共养”生态种养模式显著降低了藕蛆(一种蛀食莲藕根茎的寄生性害虫)的生物量,提高了藕产量。小龙虾除了捕食藕蛆外,还以水草、水下莲藕的嫩芽、烂根、腐叶为食。小龙虾在底泥中打洞,可以增强底泥的透气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莲虾共养”模式能够增加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提高恢复力稳定性
B.小龙虾可作为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和分解者,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莲虾共养”模式中藕产量的提高与小龙虾捕食藕蛆、水草、钻洞均有关
D.生物防治优化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方向,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13.玫瑰醋的生产流程主要包括浸米、蒸饭、发花(糖化)、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过程中定期翻缸)、加盐后熟等步骤,发花过程存在红曲霉、米曲霉等优势糖化菌的生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发花过程中霉菌产生的蛋白酶、淀粉酶有利于有机物的分解
B.酒精发酵前可对原料进行灭菌处理,以利于酒精发酵
C.翻缸有利于控制发酵液的温度和增加含氧量,有利于醋酸发酵
D.玫瑰醋中除醋酸外,还含有氨基酸等物质使其口感柔和鲜甜
14.人鼠杂种细胞在持续分裂过程中仅保留鼠的染色体而人类染色体则逐渐丢失,只剩一条或几条。在HAT培养基上,同时含有T、H基因的细胞才能存活和增殖。科研人员将H基因缺陷的人细胞和T基因缺陷的小鼠细胞诱导融合后置于HAT培养基上培养,对存活下来的细胞中含有的人染色体的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存在三种情况:只含一条17号染色体、含有一条17号和一条3号染色体、含有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17号染色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融合时,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重新排布
B.可用电融合法或PEG融合法诱导人鼠细胞的融合
C.有些杂种融合细胞不能在HAT上存活和繁殖
D.根据结果可初步判断H基因位于17号染色体上
15.研究人员将两个外源基因导入蓝细菌,获得转基因菌株,并将其注入野生型酵母中构建了酵母/蓝细菌嵌合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PCR扩增某外源基因时,第n轮循环需要消耗2n个引物
B.将外源基因导入蓝细菌时需要用Ca2+处理蓝细菌
C.构建酵母/蓝细菌嵌合体时,可直接诱导蓝细菌和酵母细胞融合
D.在筛选酵母/蓝细菌嵌合体时,培养基中不需要加入有机碳源
16.戈谢病患者体内葡萄糖脑苷脂酶(GCASE)不同程度缺陷,表现为患病程度不同。G是正常基因,G1基因导致GCASE轻度缺陷,G2基因导致GCASE重度缺陷。图1是戈谢病患者的家系图,对部分个体的相关基因进行PCR后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戈谢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戈谢病的根本原因是G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缺失
C.Ⅲ2的致病基因来源于Ⅰ1或Ⅰ2、Ⅰ3或Ⅰ4
D.根据Ⅱ5的患病程度不能确定其基因型
二、多选题
17.磷脂酰丝氨酸(PS)为分布在细胞膜胞质侧的一种特殊磷脂。当血小板内Ca2+浓度升高时,细胞膜上的TMEM16F被Ca2+激活,形成亲水性通道和Cl-通道,PS通过亲水性通道翻转到胞外,提供凝血因子的锚定位点,促进凝血。同时,Cl-可通过Cl-通道外流使膜电位发生改变,促进Ca2+内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MEM16F介导的磷脂翻转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
B.TMEM16F被Ca2+激活后运输Cl-时需要与Cl-结合
C.细胞膜两侧的Cl-和Ca2+浓度差均能影响到凝血过程
D.TMEM16F突变导致磷脂翻转缺陷,会引发出血性疾病
18.神经元中的突触小泡通过膜上的Ⅴ型质子泵实现对神经递质的装载。研究者将突触小泡与内含荧光标记物的脂质体小泡融合,用含神经递质的缓冲液孵育融合小泡,对融合小泡进行了下图所示实验。其中荧光标记物在酸性条件下荧光淬灭,酸性条件解除时恢复荧光,实验过程中在箭头标示时间一次性的施加所示试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通过差速离心法分离出含突触小泡的细胞组分
B.施加ATP后,曲线下降的原因是Ⅴ型质子泵将H 泵入小泡内
C.抑制Ⅴ型质子泵的功能有利于突触前膜对神经递质的释放
D.添加Ⅴ型质子泵抑制剂后,荧光恢复的原因是H 逆浓度梯度出小泡
19.在獐子岛海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中,Ⅰ~Ⅴ各营养级能量流动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单位:t/(km ·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营养级Ⅰ到Ⅱ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7.3%
B.图中数据能说明能量流动是单向的,并且逐级递减
C.碎屑中的能量最终去向都是被分解者利用
D.增加营养级Ⅱ的养殖密度必然使流向人类的能量增多
20.TCBS琼脂培养基(盐度较高)是一种用于选择性分离致病性弧菌(如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的培养基,其关键成分如表所示。溴麝香草酚蓝为酸碱指示剂,酸性时为黄色,碱性时为蓝色。已知蔗糖代谢会产生乳酸,在碳源不足的情况下,乳酸可被继续分解供能。研究人员将某水体涂布于TCBS琼脂培养基上,24h后观察到平板上出现了黄色和蓝色两种菌落。48h后观察到黄色菌落变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配方(每升) 酵母膏粉 蛋白胨 蔗糖 氯化钠 琼脂 溴麝香草酚蓝 pH
含量 5g 10g 20g 10g 15g 0.04g 8.6
A.为避免高温对pH的影响,应该在培养基灭菌之后调pH
B.该培养基能抑制不耐盐细菌的生长,但不能抑制真菌的生长
C.不同颜色菌落的出现说明不同弧菌利用蔗糖的能力不同
D.黄色菌落一段时间后变蓝与乳酸被分解供能有关
三、解答题
21.拟南芥中核糖-5-磷酸异构酶(RPI2)参与植物光合作用,RPI2缺失会导致光合速率降低。为研究大豆中RPI2的作用,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了大豆PRI2基因过表达株系(OE)和基因缺失株系(KO),并测得相关数据如下图所示:
注:WT表示对照组;气孔导度表示气孔的开放程度
(1)RPI2能够参与RuBP的合成,RuBP固定CO2的过程 (填“消耗”或“不消耗”)能量,该过程发生的场所是 。从光反应与暗反应之间的关系分析,RPI2缺失会使光反应速率降低的原因是 。
(2)根据实验结果可知,RPI2基因 (填“是”或“不是”)主要通过气孔导度影响大豆光合作用,判断依据是 。
(3)为进一步研究RPI2基因的作用,科研人员进一步测定大豆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编码蔗糖转运蛋白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以及蔗糖含量,结果如表:
株系 叶绿素含量(mg/g) 编码蔗糖转运蛋 白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叶片蔗糖含量(mg/g)
WT 2.06±0.03 1.01 12.5±0.6
OE 3.12±0.01 4.23 15.0±0.4
KO 1.35±0.03 0.82 11.1±0.3
结合表格数据分析,PRI2基因导致大豆净光合速率发生相应变化的机理是 。
22.某热带雨林因农业扩张被部分砍伐,生态学家为评估砍伐对鸟类群落的影响,选取未砍伐原始林(对照)和砍伐5年后的次生林进行对比调查,记录鸟类物种及个体数量如下表所示。
未砍伐原始林 砍伐后次生林
物种 个体数 物种 个体数
绿咬鹃 12 家麻雀 ?
红嘴巨嘴鸟 8 椋鸟 10
蓝头鹦鹉 10 其他2种 1~2
其他5种 5~7 总物种数(S):4种 总个体数(N):50
总物种数(S):8种 总个体数(N):60 注:家麻雀为入侵物种,适应砍伐后的开放环境
(1)次生林中鸟类群落的分层现象较为 (填"简单"或"复杂"),原因是 。
(2)Berger-Parker指数是指群落中最大优势种的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次生林中鸟类群落的Berger-Parker指数为0.7,则家麻雀个体数为 只。与原始林相比,次生林的 稳定性低,原因是 。
(3)总初级生产量与总呼吸量的比值(P/R)是用来描述生态系统发育程度的参数指标。科研人员调查原始林与次生林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量(P)与生态系统总呼吸量(R),结果如下图所示。
热带雨林砍伐后导致群落发生了 演替。根据P/R值分析,次生林处于不断发育状态,理由是 。
23.β-防御素是由S基因编码的一种免疫蛋白,在人体的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重组酵母中S基因的表达水平低,因此科研人员构建了S基因多拷贝的表达载体,将其转入酵母菌中获得重组菌株,实现了S基因的高表达,载体构建流程如下图所示。KEX2蛋白酶能够专一性地识别并切割赖氨酸-精氨酸(对应的密码子分别是AAA、AGA)双碱性氨基酸的羧基端肽键,确保目标蛋白的正确加工和释放。

注:5′AOX1:甲醇诱导型启动子;3′AOX1:终止子;Zeocin:博来霉素抗性基因
α-factor:α-信号肽序列,表达的信号肽能引导与其融合的蛋白移动到内质网,信号肽被切除后蛋白才能分泌到细胞外;限制酶及其识别序列:SacⅡ5′-GAGCT↓C-3′BglⅡ5′-A↓GATCT-3′XhoⅠ5′-C↓TCGAG-3′ XbaⅠ5′-T↓CTAGA-3′ BamHⅠ5′-G↓GATCC-3′S基因编码序列:5′ATGCAGTAC……CGGTCTTAG3′
(1)为保证S基因和载体正向连接,并使酵母细胞分泌出β-防御素,利用PCR技术对S基因进行扩增时,使用的S基因的上游引物序列应为5′ 3′(写出15个碱基),该引物的作用有 。
(2)S基因表达盒能与只用BamHⅠ酶切后的P-S1质粒连接获得P-S2质粒(含2个拷贝S基因表达盒的P质粒),从限制酶的角度分析,两者能够连接的原因是 。再利用P-S2质粒重复以上操作获得P-S4质粒(含4个S基因表达盒的P质粒)。用BamHⅠ和BglⅡ双酶切P-S4质粒,可获得长度为 的DNA片段。
(3)在荧光定量PCR实验中,随着PCR反应的进行,产物不断累积,荧光信号也逐渐增强。当荧光信号达到预设的阈值时,此时所对应的循环数即为CT值。提取分别导入P-S1、P-S2、P-S4质粒的酵母细胞的DNA进行荧光定量PCR扩增S基因,则CT值最小的是导入 的酵母细胞。
(4)为筛选出转化成功的酵母细胞并获取β-防御素,应该在含有 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5)与大肠杆菌相比,酵母作为S基因的受体细胞的优势有 。
四、实验题
24.柳穿鱼是一种二倍体雌雄同体植物。柳穿鱼花的花瓣形状有长型和短型,与V基因有关,花瓣的分布有两侧对称和辐射对称,与L基因有关。当长型花瓣呈两侧对称分布时,花呈鱼形;长型花瓣呈辐射对称分布时,花呈星形;短型花瓣无论如何分布,最终使花呈圆形。野生型柳穿鱼为鱼形花,突变型有星形花和圆形花两种。研究人员以纯合的野生型A与某种纯合的圆形花突变型P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表现为鱼形花,F2表型及比例约为鱼形花∶星形花∶圆形花=11∶1∶4。
(1)柳穿鱼花瓣形状性状的遗传 (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理由是 。推测V基因和L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应为 。
(2)图1为野生型柳穿鱼的L基因非模板链的碱基序列(省略部分不含解题所需信息),开辐射对称花的突变型和野生型在基因上仅存在一个碱基的差异,在2228位上用碱基G取代了A。据图可推测,突变型花瓣的分布呈辐射对称的原因不是由于L基因突变导致其编码的蛋白质的结构发生了变化,而是L基因的表达情况不同,理由是 。(可能用到的密码子:起始密码子AUG;终止密码子UAG、UGA、UAA)为证实该推测,还需要对两者发育过程中的 (填物质)进行检测。
(3)L基因中限制酶PstI和HindⅢ的酶切位点如图2所示。用PstI和HindⅢ对亲本和F2中鱼形花和星形花植株的L基因进行双酶切(若酶切位点附近发生甲基化,则无法酶切),再进行电泳,结果如图3所示。据图分析可知,L基因中 (填“HindⅢ”、“PstⅠ”或“HindⅢ和PstⅠ”)酶切位点附近发生甲基化。F2中1~6号植株中,表型为星形花的为 。
(4)现有一种新的柳穿鱼突变型Q,花瓣形状表现为短花瓣,由突变基因w控制。为确定w基因和突变型P中的v基因的关系,可利用上述柳穿鱼植株设计杂交实验进行研究。请写出杂交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得出结论 。(不考虑互换)
25.呋塞米是一种利尿剂,研究认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肾小管对Na+的重吸收有关。某小组利用大鼠进行实验验证呋塞米的效应并探究其作用机理。
(1)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位于 ,参与水平衡调节的抗利尿激素由 分泌。
(2)实验时选择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大鼠为实验材料,目的是 。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大鼠进行处理,培养相同时间后,需要检测两组大鼠的 。若呋塞米通过抑制Na+重吸收起作用,推测呋塞米能够利尿的机理是 。
(3)临床上,呋塞米与醛固酮拮抗剂联合用药利尿效果更好,从激素调节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
参考答案
1.A
2.B
3.D
4.C
5.D
6.D
7.D
8.A
9.B
10.C
11.D
12.A
13.B
14.D
15.C
16.C
17.AB
18.CD
19.ACD
20.CD
21.(1) 不消耗 叶绿体基质 RPI2缺失导致RuBP减少,暗反应过程减弱,NADPH与ATP积累,抑制了光反应进行
(2) 不是 KO组气孔导度低,但胞间CO2浓度高(OE组气孔导度高,但胞间CO2浓度低)
(3)PRI2基因可使叶绿素含量增多,增强光反应;同时通过提高编码蔗糖转运蛋白基因的表达量,促进蔗糖的运输
22.(1) 简单 次生林的植物分层简单,为动物提供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较少
(2) 35 抵抗力 次生林物种丰富度低,食物网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
(3) 次生 P/R大于1,说明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不断积累,生态系统继续发育
23.(1) CTCGAGAAAAGAATG 引入酶切位点;引入KEX2蛋白酶的切割位点;使DNA聚合酶能够在引物的3′端连接脱氧核苷酸
(2) BamH Ⅰ和Bgl Ⅱ酶切后产生了相同的黏性末端 6684bp和2000bp
(3)P-S4质粒
(4)博来霉素和甲醇
(5)酵母菌含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能够对多肽链进行正确的加工并分泌到细胞外
24.(1) 遵循 F2鱼形花和星形花与圆形花的比例为3∶1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2) 碱基替换发生在非编码区(碱基替换未发生在ATG到TAG之间) RNA和蛋白质
(3) PstⅠ 2、4、6
(4)实验思路:将突变型Q与突变型P杂交得F1,F1自交得F2,观察并统计F1和F2的表型和比例
预期结果和结论:①若F1全为长花瓣,且F2长花瓣∶短花瓣=9∶7,则突变基因v和w分布在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F1和F2全为短花瓣,则突变基因v和w为同一基因突变而来的
③若F1全为长花瓣,F2长花瓣∶短花瓣=1∶1,则突变基因v和w分布在同一条染色体的不同位点上
25.(1) 下丘脑 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
(2) 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 单位时间内的尿量及尿液中Na+含量 呋塞米抑制肾小管对Na+的重吸收,导致水的重吸收减少,从而使尿量增多
(3)呋塞米可降低血钠浓度,促进醛固酮的分泌,醛固酮能促进Na+的重吸收,因此使用呋塞米与醛固酮拮抗剂联合用药利尿效果更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