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升初数学暑假专项提升
专题1 扇形统计图
(5个知识点+7个易错点+40题强化练)
【知识点回顾】
1、用一个圆表示总数量,用圆中每个扇形分别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比。这样的统计图叫作扇形统计图。
2、扇形统计图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量,用圆内大小不同的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比,知道了整个圆表示的量,就可以求出各部分的数量。
3、总数量×各部分数量所占总数量的百分比=各部分的数量。
4、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1)算出各部分百分比。
(2)根据百分比算除算出各部分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3)在圆中按照圆心角度数画出各个扇形,标明所表示的各部分数量的名称和所占的百分比,也可以用图例标明。
5、灵活选用合适的统计图对相关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描述和分析数据:
要清楚地描述数据的多少,选用条形统计图;
要清楚地反映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选用折线统计图;
要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选用扇形统计图。
每种统计图都有各自的优势,对具体数据处理时,要充分利用它们的特点,以达到合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目的,进而作出合理的预测和判断。
【易错点解析】
易错点一:对扇形统计图中各部分量占总量的百分比的大小判断错误。
判断:下图是某超市各种商品存放率的统计图,存放食品类的商品最多。( )
【错误答案】正确
【错解分析】错误解答错在将其他看作一类进行分析,实际上其他占总数的55%,大于食品的25%,所以其他类中很可能有大于25%的商品。超市中的商品分类很多,有的商品占有量较少不便于统计,因此将这些较少的统称为其他,实际上并不属于一类。
【正确答案】错误
易错点2:当调查数据的百分比之和大于1时,不能用扇形统计图表示。
判断:下面的调查结果可以用扇形统计图表示。( )
【错误答案】错误
【错解分析】虽然上面的调查结果反应的是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的关系,但是各部分占的百分比之和大于100%,也就是说有的同学参加了两项或更多项的社团活动,这就不能用扇形统计图。
【正确解答】正确
易错点3:被扇形统计图中的表面信息迷惑、误导。
某校六(1)班的全体同学最喜欢的球类运动用扇形统计图表示,请你判断下面的说法。
(1)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喜欢各种球类的具体人数。( )
(2)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全班的总人数。( )
【错误答案】(1)正确(2)正确
【错解分析】扇形统计图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各组数据占总数的百分比,各个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但不能判断出喜欢各种球类的具体人数,更看不出全班的总人数,因此(1)题和(2)题的说法是错误的。
【正确解答】(1)错误(2)错误
易错点4:误认为不同扇形统计图中相同的百分比表示的数量相等。
下面是两家水果店周日的水果销售量统计图。已知嘉园水果店周日销售苹果100千克,那么莉莉水果店周日销售苹果多少千克?
【错误答案】100千克
【错解分析】错误解答错在对扇形统计图没有完全理解,虽然题目中两家水果店销售的几种水果所占的百分比相同,但是两个百分比的整体“1”不一定相同,因此以上统计图只能说明每种水果销售量的百分比相同,而不能说明销售量一定相等。
【正确解答】不能确定。
易错点5:不了解每种统计图的特点,选错统计图。
填空:营养学家要想表示每人每天需要摄人各种营养成分所占总摄入量的百分比,应该用( )统计图。
【错误答案】折线
【错解分析】此题错在不理解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各种统计图的特点不同,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条形统计图重点突出每个信息的具体量,扇形统计图能够清楚地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比,折线统计图能够清楚地表示某一种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本题是要表示各种营养成分所占总摄入量的百分比,应选用扇形统计图。
【正确答案】扇形
易错点6:分段统计时易忽略数据段的起点和终点。
判断:分段统计数据时,数据段的范围不包含起点和终点的数。( )
【错误答案】正确
【错解分析】在进行分段统计数据的个数时,数据段起点和终点的数也在统计范围之内,即这一数据段也包含这两个数,统计时可以采用画“√” ”"△”等方式标注,最后采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这个数据段内数据的个数。
【正确解答】错误
易错点7: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掌握不牢。
判断: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时,先连线,再描点。( )
【错误答案】正确
【错解分析】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时,我们要用不同颜色(或虚实)的线条来区别两种不同的事物,然后描点并写上数据,接着用直尺顺次连接各点。
【正确解答】错误
【真题强化练】
一、填空题
1.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 );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出( ),而且能表示出( );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 )之间的关系。
2.如图是光明小学六年级植树情况统计图,如果六(2)班比六(3)班多植树33棵,则六年级一共植树( )棵,六(4)班植树( )棵。
3.李叔叔在一块蔬菜地里种植了4种不同的蔬菜,各种蔬菜的种植面积分布如图,其中黄瓜的种植面积是80平方米,萝卜的种植面积是( )平方米,番茄比黄瓜多种植( )%。
4.如图是光明小学六年级同学最喜欢的社团情况统计。最喜欢文学类的人数占( )%,已知最喜欢艺术类的有80人,那么六年级同学一共有( )人。
5.如图是六(3)班同学上学交通方式统计图。
这是一幅( )统计图,从图中看出交通方式是( )的同学最多。如果步行上学有18人,那该班共有( )名同学。
6.紫竹小学对六年级学生进行了英语测试,测试结果统计如图,已知有12人不及格,则优秀有( )人。
7.某小学环境保护兴趣小组对一周学校产生的垃圾,进行了分类统计(如图),可回收垃圾占全部垃圾的( ),如果全校一周共产生垃圾2吨,那么该校产生的有害垃圾有( )千克。
8.三个手工小组折纸飞机的数量情况如下面的统计图。
(1)甲组折的纸飞机数量占总数量的( )%。
(2)如果一共折了64架,那么乙组折了( )架,丙组折了( )架。
9.如图是奇思家6月份生活费用支出情况统计图。已知奇思家这个月服装类支出500元,赡养老人类支出( )元,水电气支出比赡养老人类支出少( )元。
10.为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我们要限用超薄塑料袋。某课外实践小组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对本城区居民家庭使用超薄塑料袋的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统计情况如下图,其中A为“不再使用”,B为“明显减少了使用量”,C为“没有明显变化”。
(1)本次抽样调查了( )户家庭。
(2)图中a=( ),c=( )。
(3)若被调查的家庭占全城区家庭数的10%,那么该城区大约有( )户家庭不再使用超薄塑料袋。
11.如图是一件毛衣各成分的统计图,根据图回答问题。
(1)( )的含量最多,( )的含量最少。
(2)兔毛含量比涤纶少占这件毛衣的( )%。
(3)如果这件毛衣重500克,羊毛有( )克,兔毛有( )克。
12.如图表示的是李大伯蔬菜基地四种蔬菜种植面积的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
(1)茄子的种植面积占总数的( )%,如果茄子的种植面积是300平方米,那么蔬菜基地的总面积是( )平方米。
(2)黄瓜的种植面积与白菜的种植面积的比是( ),如果黄瓜的种植面积是21平方米,那么白菜的种植面积是( )平方米。
13.看图回答问题。
(1)由( )统计图可知,六(2)班同学喜欢( )这项运动的人数最多。
(2)由( )统计图可知,六(2)班同学一周中每天运动超过1小时的人数是怎样变化的。
(3)由( )统计图可知,六(2)班同学平均每天运动时间在( )的人数最多,在( )的人数最少。
二、选择题
14.六年级一班在某次考试中对某道单选题的答题情况统计如下图所示,根据统计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选C的有26人 B.选B的有4人
C.选A的有8人 D.该班有50人参加考试
15.要反映近30年世界人口的变化情况,应选择( )。
A.统计表 B.条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D.扇形统计图
16.下面是两个家庭2023年全年支出情况的统计图。下列分析和判断错误的是( )。
A.甲家庭的衣着支出大于教育支出 B.乙家庭的食品支出一定比甲家庭多
C.两个家庭的其他支出有可能一样多 D.两个家庭的全年支出无法比较
17.一次六年级知识竞赛后,评委组根据得分情况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若80分以上为优秀,则本次竞赛的优秀率为( )。
A. B. C. D.
18.我们有时候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一个数、数量及数量关系,下面表述错误的是( )。
A. B.
C. D.
19.一个花园种了三种花,每种花的占地面积如下图所示。如果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各种花的占地面积情况,那么下面统计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20.下图是红星小学六年级同学球类运动统计图。已知喜欢羽毛球的有125人,喜欢足球的有( )人。
A.500 B.250 C.90 D.35
21.如图是某校学生参加各种兴趣小组的人数占总人数百分比的情况,其中音乐组对应扇形的圆心角是( )。
A.120° B.108° C.90° D.60°
22.如图是某小学六(1)班最喜欢上的课程情况统计图,则阴影部分表示的是( )。
A.最喜欢语文课的有25人
B.不喜欢语文课的有25人
C.最喜欢语文课的人数占全班学生人数的25%
D.不喜欢语文课的人数占全班学生人数的25%
23.陈东调查他家12月份各种支出情况,将收集的数据制成如图的统计图,这幅统计图可以解决的问题是( )。
A.他们家每个月的收入是多少?
B.陈东过年能得到多少压岁钱?
C.他们家12月份的食品开支是多少元?
D.他们家12月份还购房贷款占总开支的百分比。
24.以下情况最适合用扇形统计图来表示的是( )。
A.某公司半年销售业绩变化情况
B.某图书馆各类图书的本数
C.某月各类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百分比
D.一年中晴天、雨天的天数
25.下面是红旗农场一块试验田种植蔬菜情况统计图。从图中获得的信息有误的是( )。
A.如果总面积为500平方米,那么茄子的种植面积是70平方米
B.如果黄瓜的种植面积是60平方米,那么总面积就是200平方米
C.黄瓜与茄子的种植面积和不到总面积的一半
D.西红柿的种植面积最大,土豆的种植面积最小
三、操作题
26.某校对本校低、中、高三个年级段近视学生人数进行了统计,绘制成如图①和图②所示的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面的问题。
(1)把图②补充完整。
(2)列式计算出低年级段和中年级段的近视人数,并将图①补充完整。
四、解答题
27.下图是某农场里饲养三种家禽的扇形统计图。
已知兔的数量是325只,则该农场共养家禽( )只,鸭有( )只;鹅的数量占兔的数量的( )。
28.下图是清水农场三种蔬菜种植面积的扇形统计图,已知茄子的种植面积是140平方米,黄瓜的种植面积是多少平方米?青椒的种植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9.实验小学六年级600名同学每人捐一本图书建立年级图书廊,捐书情况如图。后来,学校赠送六年级一些科普书放入图书廊,这时,科普书的本数达到了图书总数的20%,学校后来赠送六年级多少本科普书?
30.李梅收集了本班所有女生50米跑的测试成绩,制成统计图(如图)。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良好的人数占本班女生人数的( )%。
(2)良好的人数比优秀的人数多3人,全班一共有女生多少人?
31.百货商厦2022年销售某品牌运动服的情况统计如图。
(1)根据XL号运动服的销售量,估计XXL号运动服的销售量约占全年销售量的百分之几?
(2)如果这个商厦全年销售该品牌运动服4800套,那么销售了S号运动服多少套?
32.希望小学开展了演讲、舞蹈、航模、合唱、机器人五个社团,王老师对六年级同学进行了参加社团情况的调查,并根据调查的结果绘制了以下两幅统计图。(每人只参加一项)
(1)王老师一共调查了( )人。
(2)请你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参加机器人社团的人数比参加航模社团的人数多( )%。
33.某超市2023年各月的销售额情况统计如下。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销售额/万元 27 19 22 21 27 17 16 21 20 27 23 24
(1)全年销售额共( )万元,平均每月的销售额为( )万元,平均每季度的销售额为( )万元。
(2)要反映这个超市2023年各月的销售额情况,制成( )统计图比较合适。如果统计图纵轴上一格代表4万元,那么表示9月份销售额要画( )格。
34.下图是某学校教师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统计图。
(1)最喜欢《新闻联播》的教师占百分之几?
(2)最喜欢《今日说法》的教师比最喜欢《星光大道》的多20人,这个学校一共有教师多少人?
(3)最喜欢《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的教师一共有多少人?
35.星光学校学生晴天上学的交通出行方式大致情况用如图两个统计图来描述。
(1)该学校一共有学生多少人?
(2)请补充完整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3)每到下雨天,为了安全起见,自行车、步行出行的分别减少10%、25%且都改为汽车出行,那么雨天汽车出行一共有多少人?
36.某工厂对50名工人上班采用的交通方式进行了调查,画出如下统计图。
(1)采用哪种交通方式上班的工人最多?有多少人?
(2)步行上班的工人有多少人?坐公交车的呢?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
37.你们班同学的课外阅读习惯怎么样?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了解?
(1)参考下面的问题,确定一项调查内容,并设计调查表。
※经常阅读课外书籍吗? ※每周大约花多长时间阅读课外书籍? ※每周一般要去图书室(馆)几次? ※本学期借阅或购买了多少本课外书籍?
(2)收集、整理数据,在第112页的方格纸上制成统计表或统计图。
(3)根据统计结果,你怎样评价自己班同学的课外阅读习惯?
(4)如果要比较不同班级或不同年级同学的课外阅读习惯,可以怎样开展调查?
38.端午节期间,学校就学生对端午节文化习俗的了解情况进行了随机调查(了解程度:A.很了解;B.比较了解;C.了解较少;D.不了解),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统计图。
(1)调查时,如果在学校中任意抽样,那么( )是最好的。
A.从每个班中抽10名学生。
B.从女子舞蹈队中选一些队员。
C.从男子排球队中选一些队员。
D.选一些对端午节文化有了解的学生。
(2)本次调查共调查了( )人,被调查的学生中对端午节文化习俗“很了解”的占总人数的( )%。
(3)本次调查中对端午节文化习俗“了解较少”的学生有( )人。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9.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倡导低碳、环保的绿色出行理念,解放路小学六年级学生对家长进行了以“你最经常的出行方式”为主题的调查活动(被调查人只能选择一种出行方式),下面是根据调查数据制成的统计图。
(1)此项活动中共调查了( )人,乘公交车出行的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 )%。
(2)私家车出行的有( )人,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这次的调查中,步行出行的人数比私家车出行的人数少( )%。
40.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杭州举行。如图是近几届亚运会竞赛项目数量的统计情况:
第14~19届亚运会竞赛项目数量统计表
届数 第14届 第15届 第16届 第17届 第18届 第19届
项目数 36 40 42 35 41 40
(1)请根据上面的统计表把统计图补充完整。
(2)在第14~19届亚运会中,竞赛项目最多的是第( )届,第17届的竞赛项目数是第19届的。
(3)第19届亚运会中国代表队共获得383块奖牌,其中金牌201块,银牌111块,铜牌71块。小芳根据这些信息打算绘制扇形统计图,需要计算“各种奖牌数量分别占总数的百分之几”,请你帮她解决其中的一个问题(除不尽的百分号前面保留一位小数)。
我要解决的问题:( )的数量占奖牌总数的百分之几?
我的解答:
试卷第1页,共3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试卷第1页,共3页
《专题1 扇形统计图-2025年小升初数学暑假专项提升(苏教版)》参考答案:
1. 数量的多少 数量的多少 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总数
【详解】如图: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2. 300 45
【分析】把光明小学植树棵数看作单位“1”,用六(2)班植树棵数占总棵数的百分比-六(3)班植树棵数占总棵数的百分比,即(36%-25%),求出六(2)班比六(3)班多植树棵数占总棵数的百分比,对应的是六(2)班比六(3)班多植树33棵,求单位“1”,用33÷(36%-25%),求出六年级植树总棵数,再用植树总棵数×六(4)班植树棵数占总棵数的百分比,即可解答。
【详解】33÷(36%-25%)
=33÷11%
=300(棵)
300×15%=45(棵)
光明小学六年级植树情况统计图,如果六(2)班比六(3)班多植树33棵,则六年级一共植树300棵,六(4)班植树45棵。
3. 96 75
【分析】以这块地的面积为单位“1”,已知黄瓜的种植面积是80平方米,占这块地的面积的20%,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求出这块地的面积。
萝卜的种植面积占这块地的(1-35%-20%-21%),根据求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这块地的面积×(1-35%-20%-21%),求出萝卜的种植面积。
已知番茄种植面积占这块地的35%,用这块地的面积×35%,求出番茄的种植面积。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用除法计算,以黄瓜的种植面积为单位“1”,用番茄比黄瓜多种植的面积÷黄瓜的种植面积即可求出番茄比黄瓜多种植百分之几。
【详解】80÷20%=400(平方米)
400×(1-35%-20%-21%)
=400×24%
=96(平方米)
400×35%=140(平方米)
(140-80)÷80
=60÷80
=0.75
=75%
因此,萝卜的种植面积是96平方米,番茄比黄瓜多种植75%。
4. 10 320
【分析】(1)分析题目,把光明小学六年级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根据喜欢艺术类的人数所在扇形的圆心角是90°可知,喜欢艺术类的人数占总人数的,即25%,先用1分别减去喜欢体育类、喜欢艺术类、喜欢其他类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即可得到喜欢文学类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2)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用喜欢艺术类的人数除以喜欢艺术类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即可得到六年级的总人数。
【详解】1-15%-50%-25%
=85%-50%-25%
=35%-25%
=10%
80÷25%=320(人)
最喜欢文学类的人数占10%,已知最喜欢艺术类的有80人,那么六年级同学一共有320人。
5. 扇形 步行 40
【分析】本题通过扇形统计图展示六(3)班同学上学交通方式的占比情况,基于统计图的特征和已知数据进行相关计算与判断。
【详解】①从图的形状和呈现形式看,它是用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比,所以这是一幅扇形统计图;
②观察扇形统计图中各交通方式所占百分比,步行占45%,电瓶车占21%,汽车占22%,其他占12%,因为45%>22%>21%>12%,所以交通方式是步行的同学最多;
③已知步行上学的有18人,且步行人数占班级总人数的45%,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18÷45%=18÷0.45=40(名),所以该班共有40名同学。
6.58
【分析】分析题目,把六年级进行英语测试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不及格的人数12人占总人数的6%,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出总人数,再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用总人数乘优秀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即可得到优秀的人数。
【详解】12÷6%=200(人)
200×29%=58(人)
紫竹小学对六年级学生进行了英语测试,测试结果统计如图,已知有12人不及格,则优秀有58人。
7. 10 100
【分析】把学校产生的全部垃圾看作单位“1”,用1减去其它垃圾占全部垃圾的百分比,减去厨余垃圾占全部垃圾的百分比,减去有害垃圾占全部垃圾的百分比,求出可回收垃圾占全部垃圾的百分比。
再用全部垃圾的重量×有害垃圾占全部垃圾的百分比,即可求出该校产生有害垃圾的重量,据此解答,注意单位名数的换算。
【详解】1-55%-30%-5%
=45%-30%-5%
=15%-5%
=10%
2×5%=0.1(吨)
0.1吨=100千克
某小学环境保护兴趣小组对一周学校产生的垃圾,进行了分类统计(如图),可回收垃圾占全部垃圾的10,如果全校一周共产生垃圾2吨,那么该校产生的有害垃圾有100千克。
8.(1)62.5
(2) 16 8
【分析】(1)观察扇形统计图,即可确定甲组折的纸飞机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比;
(2)从图中可知,乙组、丙组折的纸飞机数量分别占总数量的25%、12.5%,将总数量看作单位“1”,单位“1”已知,用总数量乘25%、12.5%,即可求出乙组、丙组折的数量。
【详解】(1)甲组折的纸飞机数量占总数量的62.5%。
(2)64×25%
=64×0.25
=16(架)
64×12.5%
=64×0.125
=8(架)
乙组折了16架,丙组折了8架。
9. 800 550
【分析】已知服装支出500元,服装支出占总支出的10%,也就是总支出的10%是500元,要求总支出,用除法计算,即总支出=服装支出金额:服装支出所占百分比;因为赡养老人支出占总支出的16%,求赡养老人支出,就是求5000元的16%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水电气支出占总支出的5%,求水电气支出,就是求5000元的5%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再用赡养老人支出金额减去水电气支出金额即可解答。
【详解】500÷10%×16%
=5000×16%
=800(元)
5000×16%-5000×5%
=(16%-5%)×5000
=11%×5000
=550(元)
所以赡养老人类支出800元,水电气支出比赡养老人类支出少550元。
10.(1)4000
(2) 2800 400
(3)28000
【分析】(1)根据扇形统计图及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可知,把抽样调查的总户数看作单位“1”,明显减少了使用量的户数有800户,占调查总户数的,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用800除以其对应的百分率。
(2)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调查总户数分别乘a和c对应的百分率,即可得解。
(3)由题意可知,把全城区家庭数看作单位“1”,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用调查总户数除以10%,得到全城区家庭数,再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全城区家庭数乘70%即可得解。
【详解】(1)
(户)
本次抽样调查了4000户家庭。
(2)(户)
(户)
图中a=2800,c=400。
(3)
(户)
若被调查的家庭占全城区家庭数的10%,那么该城区大约有28000户家庭不再使用超薄塑料袋。
11.(1) 羊毛 棉
(2)17
(3) 300 40
【分析】(1)比较毛衣各成分占的百分比,即可解答;
(2)用涤纶占的百分比-兔毛占的百分比,即可求出兔毛含量比涤纶少占这件毛衣的百分之几;
(3)把毛衣的重量看作单位“1”,羊毛占60%,兔毛占8%;用毛衣的重量×60%,求出羊毛的重量;用毛衣的重量×8%,求出兔毛的重量,据此解答。
【详解】(1)60%>25%>8%>7%,即羊毛的含量>涤纶的含量>兔毛的含量>棉的含量。
羊毛的含量最多,棉的含量最少。
(2)25%-8%=17%
兔毛含量比涤纶少占这件毛衣的17%。
(3)500×60%=300(克)
500×8%=40(克)
如果这件毛衣重500克,羊毛有300克,兔毛有40克。
12.(1) 15 2000
(2) 7∶8 24
【分析】(1)将蔬菜基地的总面积看作单位“1”,1-黄瓜对应百分率-白菜对应百分率-萝卜对应百分率=茄子对应百分率;茄子种植面积÷对应百分率=种植总面积,据此列式计算;
(2)两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根据比的意义,写出黄瓜和白菜对应百分率的比,化简是黄瓜的种植面积与白菜的种植面积的比;将比的前后项看成份数,黄瓜种植面积÷对应份数×白菜对应份数=白菜种植面积。
【详解】(1)1-28%-32%-25%=15%
300÷15%=300÷0.15=2000(平方米)
茄子的种植面积占总数的15%,如果茄子的种植面积是300平方米,那么蔬菜基地的总面积是2000平方米。
(2)28%∶32%=28∶32=(28÷4)∶(32÷4)=7∶8
21÷7×8
=3×8
=24(平方米)
黄瓜的种植面积与白菜的种植面积的比是7∶8,如果黄瓜的种植面积是21平方米,那么白菜的种植面积是24平方米。
13.(1) 扇形 乒乓球
(2)折线
(3) 条形 0.5小时以下 1.5~2小时
【分析】(1)扇形统计图统计的是喜欢的运动项目,比较各项目对应百分率即可。
(2)折线统计图统计的是每天运动超过1小时的人数,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3)条形统计图统计的是平均每天运动时间,观察条形统计图,直条越长表示人数越多,直条越短表示人数越少,据此分析。
【详解】(1)30%>22.5%>20%>15%>12.5%
由扇形统计图可知,六(2)班同学喜欢乒乓球这项运动的人数最多。
(2)由折线统计图可知,六(2)班同学一周中每天运动超过1小时的人数是怎样变化的。
(3)由条形统计图可知,六(2)班同学平均每天运动时间在0.5小时以下的人数最多,在1.5~2小时的人数最少。
14.A
【分析】A.总人数看作单位“1”,选D的人数÷对应百分率=总人数,总人数×选C的对应百分率=选C的人数;
B.将总人数看作单位“1”,总人数×选B的对应百分率=选B的人数;
C.将总人数看作单位“1”,总人数×选A的对应百分率=选A的人数;
D.总人数看作单位“1”,选D的人数÷对应百分率=总人数。
【详解】A.总人数:10÷20%=10÷0.2=50(人)
50×56%=50×0.56=28(人)
选C的有28人,选项说法错误;
B.50×8%=50×0.8=4(人)
选B的有4人,说法正确;
C.50×16%=50×0.16=8(人)
选A的有8人,说法正确;
D.10÷20%=10÷0.2=50(人)
该班有50人参加考试,说法正确。
判断错误的是选C的有26人。
故答案为:A
15.C
【分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都能清楚地看出统计的结果,统计表用表格呈现数据,条形统计图用直条呈现数据。
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扇形统计图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详解】要反映近30年世界人口的变化情况,应选择(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C
16.B
【分析】A.从图中可知,甲家庭的衣着支出占25%,甲家庭的教育支出占23%,比较这两个百分比的大小,即可得解。
B.根据百分数乘法的意义可得:甲家庭全年总支出×31%=甲家庭的食品支出,乙家庭全年总支出×34%=乙家庭的食品支出,因为不知道两个家庭各自的全年总支出,所以不能确定哪个家庭的食品支出更多。
C.因为不知道两个家庭各自的全年总支出,所以两个家庭的其他支出可能一样多,也可能不一样多。
D.题目没有明确两个家庭的全年支出,所以无法比较。
【详解】A.25%>23%,甲家庭的衣着支出大于教育支出,原题说法正确;
B.乙家庭的食品支出可能比甲家庭多,原题说法错误;
C.两个家庭的其他支出有可能一样多,原题说法正确;
D.两个家庭的全年支出无法比较,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17.C
【分析】把总人数看作单位“1”,从扇形统计图中可知,70分以下的扇形圆心角是90°,整个圆的圆心角是360°,用90°÷360°求出70分以下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若80分以上为优秀,求本次竞赛的优秀率,就是求80分以上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用总人数“1”减去70~79分、70分以下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即可。
【详解】70分以下的人数占总人数的:
90°÷360°×100%
=0.25×100%
=25%
80分以上的人数占总人数的:
1-25%-45%=30%
则本次竞赛的优秀率为30%。
故答案为:C
18.D
【分析】A.观察整体与涂色部分,涂色与空白都各占一半;
B.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用总量÷份数,即可求出每份是多少公顷;
C.把整个圆的大小看作单位“”1,先平均分成2份,良占,再把剩下的平均分成2份,优占1份,也就是,把剩下的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
D.根据正方形的面积比=边长比的平方;据此解答。
【详解】A.图中1被平均分成了5份,涂色部分占一半,所以可表示为0.5,表达正确。
B.图中4公顷被分成了五份,4÷5=公顷,其中的一份表示为公顷,表达正确。
C.图中根据面积大小关系可以判断表达是正确的。
D.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长和宽的比都是2∶3,因为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所以它们的面积比是4∶9,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19.C
【分析】把花园总面积看作单位“1”,从扇形统计图中可知,迎春花的占地面积是总面积的即50%,菊花和月季的占地面积各是总面积的即25%;那么在条形统计图中,迎春花的条形应最高,菊花和月季的条形一样高,且是迎春花条形高度的一半,据此找出正确的条形统计图。
【详解】
A.,菊花和月季的条形高度不是迎春花的一半,不符合题意;
B.,菊花和月季的条形不一样高,不符合题意;
C.,菊花和月季的条形是迎春花的一半,符合题意;
D.,月季的条形与迎春花的条形一样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0.D
【分析】把六年级喜欢球类同学总人数看作单位“1”,喜欢羽毛球同学人数占总人数的25%,对应的是125人,求单位“1”,用125÷25%,求出喜欢球类同学的总人数。
用1减去喜欢羽毛球同学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减去喜欢乒乓球同学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减去喜欢篮球同学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求出喜欢足球同学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再用喜欢球类同学总人数乘喜欢足球同学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即可求出喜欢足球同学的人数,据此解答。
【详解】125÷25%×(1-25%-50%-18%)
=125÷25%×7%
=500×7%
=35(人)
喜欢足球的有35人。
故答案为:D
21.C
【分析】将总人数看作单位“1”,1-体育组对应百分率-美术组对应百分率-科技组对应百分率=音乐组对应百分率,周角度数是360°,周角度数×音乐组对应百分率=音乐组对应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详解】360°×(1-40%-23%-12%)
=360°×0.25
=90°
音乐组对应扇形的圆心角是90°。
故答案为:C
22.C
【分析】通过观察扇形统计图可知,阴影部分表示的是最喜欢上语文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率,把六(1)班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用单位“1”分别减去最喜欢上数学、其他、外语、音乐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率,求出最喜欢上语文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率即可解答。
【详解】1-12%-5%-28%-30%=25%
阴影部分表示最喜欢语文的人数占全校学生人数的25%。
故答案为:C
23.D
【分析】若想得出某部分对应的金额数量,需要知道某部分的百分比及其对应的金额数量,或者总开支的多少,观察题干找出符合要求的选项即可解答本题。
【详解】观察题目所给图片,可知没有给出某部分对应的金额数量,故只能得出各部分对应的所占百分比。综合选项,只有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4.C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并且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 ;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但一般不能直接从图中得到具体的数据,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A.表示某公司半年销售业绩变化情况,适合用折线统计图;
B.表示某图书馆各类图书的本数,适合用条形统计图;
C.表示某月各类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百分比,适合用扇形统计图;
D.表示一年中晴天、雨天的天数,适合用条形统计图。
故答案为:C
25.D
【分析】通过观察统计图,把总面积看作单位“1”,茄子的种植面积是总面积的14%,根据百分数乘法的意义,总面积×14%=茄子的种植面积;黄瓜的种植面积是总面积的30%,根据百分数除法的意义,黄瓜的种植面积÷30%=总面积;黄瓜与茄子的种植面积和占总面积的(14%+30%),也就是44%,小于总面积的一半;用1-41%-30%-14%即可求出土豆的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率,然后比较每个部分的百分率,即可知哪个种植面积大,哪个种植面积小。
【详解】A.500×14%=70(平方米)
如果总面积为500平方米,那么茄子的种植面积是70平方米;原题干说法正确。
B.60÷30%=200(平方米)
如果黄瓜的种植面积是60平方米,那么总面积就是200平方米;原题干说法正确。
C.14%+30%=44%
44%<50%
黄瓜与茄子的种植面积和不到总面积的一半,原题干说法正确。
D.1-41%-30%-14%=15%
41%>30%>15%>14%
西红柿的种植面积最大,茄子的种植面积最小;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26.(1)(2)见详解
【分析】(1)把本校低、中、高三个年级段近视学生总人数看作单位“1”,用1减去高年级段占的百分率,再减去低年级段占总人数的百分率,求出中年级段占总人数的百分率,据此把图②补充完整。
(2)由①可知高年级段近视人数为120人,由扇形统计图可知,高年级段近视人数占统计人数的60%,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据此用120÷60%列式求出总人数,用总人数乘低年级和中年级各自的占比,从而得出人数来补全图①。
【详解】(1)1-60%-10%
=40%-10%
=30%
(2)120÷60%=200(人)
200×10%=20(人)
200×30%=60(人)
(1)(2)如图:
27. 500 100
【分析】由题意可知:兔的数量占三种家禽的65%,已知兔的数量是325只,三种家禽的总数是单位“1”且未知,因此用兔的数量除以它所对应的分率即可求出单位“1”;再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让家禽总数乘鸭所占分率即可求出鸭的数量;同理可以求出鹅的数量,最后用鹅的数量除以兔的数量即可求出鹅的数量占兔的数量的几分之几。
【详解】家禽总数:325÷65%=500(只)
鸭的数量:500×20%=100(只)
鹅的数量:500×15%=75(只)
鹅的数量占兔的数量的几分之几:75÷325==
所以该农场共养家禽500只,鸭有100只;鹅的数量占兔的数量的。
28.黄瓜100平方米;青椒160平方米
【分析】把三种蔬菜种植的总面积看作单位“1”,已知茄子的种植面积是140平方米占总面积的35%,单位“1”未知,用茄子的种植面积除以35%,即可求出总面积;
从扇形统计图中可知,表示黄瓜种植面积的圆心角是90°,整个圆的圆周角是360°,用90°除以360°,即可求出黄瓜的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之几;再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出黄瓜的种植面积;
根据减法的意义,用总面积“1”减去茄子、黄瓜的种植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百分比,即是青椒的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之几,再根据百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青椒的种植面积。
【详解】总面积:
140÷35%
=140÷0.35
=400(平方米)
黄瓜的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
90°÷360°×100%
=0.25×100%
=25%
黄瓜的种植面积:
400×25%
=400×0.25
=100(平方米)
青椒的种植面积
400×(1-35%-25%)
=400×(1-0.35-0.25)
=400×0.4
=160(平方米)
答:黄瓜的种植面积是100平方米,青椒的种植面积是160平方米。
29.75本
【分析】从“600名同学每人捐一本”可知,这时图书总数为600本。从扇形统计图可知:其它书共占35%+25%+30%=90%,科普书则占1-90%=10%。学校赠送一些科普书后吗,科普书增加了,图书总数就增加了,科普书的本数达到了图书总数增加后的20%,那么其它书共占图书总数增加后的1-20%=80%。先用600×(35%+25%+30%)求出其它书的总数,再用其它书的总数÷80%,求出增加后的图书总数,最后求出前后总数差,即赠送的科普书。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600×(35%+25%+30%)÷(1-20%)-600
=600×90%÷80%-600
=675-600
=75(本)
答:学校后来赠送六年级75本科普书。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而通过不变量求增加后的总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30.(1)45;(2)20人
【分析】(1)把女生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用单位“1”减去优秀、不及格、及格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率,就是良好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率。
(2)已知良好的人数比优秀的人数多3人,用良好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率减去优秀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率,求出良好的人数比优秀的人数多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再用多的人数除以多的百分率即可解答。
【详解】(1)1-30%-5%-20%
=70%-5%-20%
=65%-20%
=45%
良好的人数占本班女生人数的45%。
(2)45%-30%=15%
3÷15%=20(人)
答:全班一共有女生20人。
31.(1)8%;
(2)1056套
【分析】(1)观察扇形统计图,XL所占扇形的面积大约是XXL所占扇形面积的2倍,再结合XL运动服的销售量占总销量的16%用除法列式计算;
(2)把全年的总销量看作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用全年的总销量乘22%就是销售的S号运动服的套数。
【详解】(1)16%÷2=8%
答:根据XL号运动服的销售量,估计XXL号运动服的销售量约占全年销售量的8%。
(2)4800×22%=4800×0.22=1056(套)
答:如果这个商厦全年销售该品牌运动服4800套,那么销售了S号运动服1056套。
32.(1)200
(2)画图见详解
(3)25
【分析】(1)据扇形统计图可知,把调查人数看作单位“1”,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一共调查人数=演讲人数÷10%,由此列式计算;
(2)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航模人数=调查人数×20%,合唱人数=调查人数-20-30-50-航模人数,由此作图;
(3)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用两数的差除以另一个数,参加机器人社团的人数比参加航模社团的人数多百分之几=(参加机器人社团的人数-参加航模社团的人数)÷参加航模社团的人数×100%,由此列式计算。
【详解】(1)20÷10%=200(人)
王老师一共调查了200人。
(2)200×20%=40(人)
200-20-30-40-50=60(人)
如图:
(3)(50-40)÷40×100%
=10÷40×100%
=0.25×100%
=25%
参加机器人社团的人数比参加航模社团的人数多25%。
33.(1) 264 22 66
(2) 条形 5
【分析】(1)全年销售额就是求12个月的销售额之和;平均每月的销售额就是全年销售额除以12个月,三个月一季度,全年四个季度,用全年销售额除以4就是每季的销售额;
(2)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还能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表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9月份的销售额是20万元,用20÷4,求出要画几格,据此解答。
【详解】(1)27+19+22+21+27+17+16+21+20+27+23+24=264(万元)
264÷12=22(万元)
264÷4=66(万元)
全年销售额共264万元,平均每月的销售额为22万元,平均每季度的销售额为66万元。
(2)20÷4=5(格)
要反映这个超市2023年各月的销售额情况,制成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如果统计图纵轴上一格代表4万元,那么表示9月份销售额要画5格。
34.(1)32%;
(2)200人;
(3)120人
【分析】(1)把总人数看作单位“1”,用1分别减去最喜欢《焦点访谈》、《星光大道》、《今日说法》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率即可得到最喜欢《新闻联播》的教师占百分之多少;
(2)根据扇形统计图可知,最喜欢《今日说法》的教师比最喜欢《星光大道》的教师多总人数的(25%-15%),再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用20除以(25%-15%)即可得到教师的总人数;
(3)根据扇形统计图可知,最喜欢《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的教师占总人数的(32%+28%),再用总人数乘(32%+28%)即可解答。
【详解】(1)1-28%-15%-25%
=72%-15%-25%
=57%-25%
=32%
答:最喜欢《新闻联播》的教师占32%。
(2)20÷(25%-15%)
=20÷10%
=20÷0.1
=200(人)
答:这个学校一共有教师200人。
(3)200×(32%+28%)
=200×60%
=200×0.6
=120(人)
答:最喜欢《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的教师一共有120人。
35.(1)1200人;
(2)见详解;
(3)423人
【分析】(1)分析题目,把学生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用选择汽车上学的人数除以选择汽车上学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数即可求出总人数;
(2)先求步行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数,用步行的人数除以总人数乘100%;求骑摩托车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数,用骑摩托车的人数除以总人数乘100%;求骑自行车的人数,用总人数乘骑自行车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即可;
(3)求雨天汽车出行的总人数,用自行车和步行人数分别乘它们各自减少的百分数,再把它们相加,最后加上汽车出行的人数即可。
【详解】(1)300÷25%=1200(人)
答:该学校一共有学生1200人。
(2)420÷1200=0.35=35%
300÷1200=0.25=25%
1200×15%=180(人)
(3)180×10%+420×25%+300
=18+105+300
=423(人)
答:雨天汽车出行一共有423人。
36.(1)骑自行车;20人
(2)15人;10人
(3)骑自行车上班的人数比步行上班的人数多几人?5人
【分析】(1)将总人数看作单位“1”,比较各种交通方式的对应百分率,即可确定采用哪种交通方式上班的工人最多;单位“1”已知,总人数×最大对应百分率=相应人数;
(2)将总人数看作单位“1”,单位“1”已知,总人数×步行对应百分率=步行上班的人数;总人数×坐公交车的对应百分率=坐公交车的人数;
(3)结合扇形统计图中的信息,可以提问:如骑自行车上班的人数比步行上班的人数多几人?
将总人数看作单位“1”,单位“1”已知,总人数×骑自行车和步行对应百分率的差=骑自行车比步行上班多的人数。
【详解】(1)40%>30%>20%>10%
50×40%
=50×0.4
=20(人)
答:骑自行车上班的工人最多,有20人。
(2)50×30%
=50×0.3
=15(人)
50×20%
=50×0.2
=10(人)
答:步行上班的工人有15人,坐公交车的有10人。
(3)骑自行车上班的人数比步行上班的人数多几人?(答案不唯一)
50×(40%-30%)
=50×(0.4-0.3)
=50×0.1
=5(人)
答:骑自行车上班的人数比步行上班的人数多5人。
37.(1)见详解;
(2)见详解;
(3)总体来说大多数同学还没有养成经常阅读的好习惯。(答案不唯一)
(4)可以分别调查不同年级的相同人数。(答案不唯一)
【分析】通过题目给出的四个问题,可以提出同学经常阅读课外书籍这种问题,并在班内做出统计,得到一个调查表,并根据调查表结果画出统计图,同时根据统计图评价阅读习惯。想调查不同年级同学阅读习惯,可以用这个调查表调查两个不同年级相同的人数,得出的调查结果即可。
【详解】(1)经常阅读课外书籍吗?(答案不唯一)
阅读频率 经常 不经常 偶尔 从不
人数 5 15 15 2
(2)
(3)总体来说大多数同学还没有养成经常阅读的好习惯。(答案不唯一)
(4)可以分别调查不同年级的相同人数。(答案不唯一)
38.(1)A
(2) 400 35
(3)80;作图见详解
【分析】(1)抽样调查时,样本要具有代表性,据此选择。
(2)从两幅统计图中可知,对端午节文化习俗“比较了解”的有160人,占调查总人数的40%,把调查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单位“1”未知,根据百分数除法的意义求出调查总人数;已知对端午节文化习俗“很了解”的有140人,用“很了解”的人数除以总人数,即是被调查的学生中对端午节文化习俗“很了解”的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
(3)用调查的总人数减去对端午节文化习俗“很了解”、“比较了解”、“不了解”的人数,即是对端午节文化习俗“了解较少”的人数,据此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详解】(1)调查时,如果在学校中任意抽样,那么从每个班中抽10名学生是最好的。
故答案为:A
(2)160÷40%
=160÷0.4
=400(人)
140÷400
=0.35
=35%
本次调查共调查了400人,被调查的学生中对端午节文化习俗“很了解”的占总人数的35%。
(3)400-140-160-20
=260-160-20
=100-20
=80(人)
本次调查中对端午节文化习俗“了解较少”的学生有80人。
39.(1)200;19
(2)80;图见详解
(3)75
【分析】(1)从两幅统计图中可知,步行的有20人,占总调查人数的10%,把总调查人数看作单位“1”,单位“1”未知,用步行的人数除以10%,求出总调查人数;
已知乘公交车出行的有38人,用乘公交车出行的人数除以总调查人数,求出乘公交车出行的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百分之几。
(2)用总调查人数减去步行、电动车、公交车出行的人数,即是私家车出行的人数。
(3)求步行出行的人数比私家车出行的人数少百分之几,先用减法求出少的人数,再除以私家车出行的人数即可。
【详解】(1)20÷10%
=20÷0.1
=200(人)
38÷200×100%
=0.19×100%
=19%
此项活动中共调查了(200)人,乘公交车出行的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19)%。
(2)200-20-62-38=80(人)
私家车出行的有(80)人。
条形统计图如下:
(3)(80-20)÷80×100%
=60÷80×100%
=0.75×100%
=75%
这次的调查中,步行出行的人数比私家车出行的人数少(75)%。
40.(1)画图见详解;(2);(3)52.5%
【分析】(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在统计图中对应的届数上方画出高度与项目数相符的直条,以此来补充完整条形统计图。
(2)通过观察统计表中的项目数数据,找出其中最大的数对应的届数,就是竞赛项目最多的届数。求第17届竞赛项目数是第19届的几分之几,用第17届项目数除以第19届项目数即可。
(3)求某种奖牌数量占奖牌总数的百分之几,用该种奖牌数量除以奖牌总数,再将结果转化为百分数,这是百分数意义中求部分占总体百分比的应用。
【详解】(1)统计图如下:
(2)比较各届项目数36、40、42、35、41、40大小,可得42最大,所以竞赛项目最多的是第16届,第17届项目数是35,第19届项目数是40,35÷40=,即第17届的竞赛项目数是第19届的。
(3)我要解决的问题:金牌的数量占奖牌总数的百分之几?(答案不唯一)
我的解答:201÷383≈0.525=52.5%
答:金牌的数量占奖牌总数的52.5%。
答案第1页,共2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