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7.1.1 有序数对(课件31张PPT+教案+练习等9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7.1.1 有序数对(课件31张PPT+教案+练习等9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7-01 10:15:17

文档简介

学情分析
(1)学生已具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有基础性的了解,能够在方格纸上用数对以及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学生的认知特点
七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用数学语言符号表达思维对象、思维结构的能力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因此我选择的教学素材是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和小学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并借助多媒体这一教学辅助工具来进行素材的呈现。21教育网
效果分析
课后通过限时训练的批阅;个别谈话;检查学生学案完成情况;以及作业完成情况多种方式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行检查。检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学习的效果,从而提出改进的措施,
1.分析学生。
(1)学生的基础知识较好、基本技能较高。掌握知识的能力较高,限时训练成绩达标率较高。
(2)学生学习主动、热情,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合作学习的热情较高。
(3)多数学生有的良好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比一个学生的智力因素更重要。习惯不好的学生,在合作的氛围下,会慢慢改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学生的差异性较大,部分学生运算能力较差,限时作业的最后一题,完成不好,通过作业补救校正。
2.分析教师。
(1)在备课方面,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①我努力掌握数学学科《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基本理念及所教年级具体教学目标与要求;备课详细、实用,能依据教学目标与要求在教学设计中认真落实课程基本理念。
②我采用电子备课形式,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2)在上课方面。
①我上课努力将课程基本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行为。
②教学目标达成较好、课堂气氛热烈、教学效果较好。
教师是学生的第一责任人。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学生。学生的学习成绩怎样,总
能从教师身上找到根源与佐证。以后努力钻研教材,提高自身素质。
附表 限时训练完成情况
达标人数100%
24
达标人数80%
10
达标人数60%
4
达标人数60%以下
0
?
课后反思
本节课旨在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感受有序数对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使学生明确有序数对的意义和作用。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上,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初步感知如何确定一个位置,同时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也作用于生活;在教学素材的选取上,尽量选取学生熟悉的,能够激起兴趣的例子及习题,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有序数对;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学生合作交流等方式相结合。同时在教学中,采用文字表述、游戏的不同方式。使原本枯燥的、抽象的数学通过与实际联系,变得有趣、易懂。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考虑学生的现有知识经验。
《有序数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从实际生活中感受有序数对的意义,并会确定平面内物体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通过有序数对确定位置,让学生感受二维空间观,发展符号感及抽象思维能力,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拓展应用”的数学学习过程。21cnjy.com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创造性思维意识。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及应用于生活的意识,更好的激发学习兴趣。【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有序数对的含义及平面内确定点的方法,达到“数”与“形”的统一。
难点:“有序数对”中“有序”的含义,并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激发兴趣
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子:电影院票、天安门广场上出现了壮观的背景图案、确定一个国家的位置、地球仪的警卫度、神舟十号的成功发射等图片导入课题。21教育网
【设计意图:用学生比较熟悉的事例引入,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唤起全体学生的共鸣,使他们能很快地投入到学习的情境中。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时时处处都闪现着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2·1·c·n·j·y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自主思考,合作交流
问题1:《开门大吉》节目组要在我们班抽取一位幸运之星参加他们的节目
(1)只给一个数据“第2列”或第3排,你能确定是谁吗?
(2)给出两个数据“第2列,第3排”,你能确定是谁了吗?
问题2:如果在平面上确定一个位置,你认为至少需要几个数据?
【设计意图:体会确定一个同学在教室的位置至少需要一对数;通过“第3排第2列”进行讨论,让学生认识它的不足,补充完善,即从左向右数,从前向后数等.再次描述自己的位置,从而体会到:①数对中数应有一定的顺序,是非常必要的。②在每一对数对中每一个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根据学生的讨论、发言马上引出本节课题和本节课要达到什么目标,把课堂教学推进,把学生的思维推向深入。】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 建立概念
问题3:假设你在第二列第三排,怎样简单的表示你的位置呢?
如果我们约定:“列数在前,排数在后”,“第2列第3排”表示成(2,3),那么 “第3列第2排”呢?
【设计意图:实现由数:(2,3)到形的转变:平面内的点,从而重点得以突破】
思考:观察数对(2,3) (3,2)及它们表示的位置,你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学生动脑去思考、探究、归纳,真正体会和巩固“有序数对”的含义及“有序”的重要性,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体现了“数学化”的过程,从而难点得以突破。】
3. 归纳总结
有序数对: 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 ,记作( , )。
【设计意图:经历用数对寻找位置的过程逐渐加深学生对有序数对的理解,使学生感受有序的必要性,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数学经验。】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1、做一做
进入《开门大吉》节目组,以知识竞赛的形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下列数据不能确定物体具体位置的是( )
A.5楼6号 B.北偏东30° C.第三大街20号 D.东经118 ° ,北纬36 °
3、七年级(5)班教室的座位共有6排8列,其中小明的座位在2排5列,简记为(2,5),王红的座位在5排3列,可记为( ) A.(6,8) B.(8,6) C.(5,3) D.(3,5)www.21-cn-jy.com
4、图中五角星五个顶点的位置如何表示?
A(0,0)
B(2,1)
C( , )21·世纪*教育网
D( , )21*cnjy*com
E( , )
F( , )
G( , )
【设计意图:学习了新知识以后需要进一步加深练习,提高能力,熟练掌握知识。本环节旨在把枯燥的数学问题游戏化、生动化,不断激起学生的兴趣,全员参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终目的为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智慧大闯关
1、英雄战怪兽
“怪兽吃豆豆”是一种计算机游戏,图中的●标志表示“怪兽”先后经过的几个位置,如果用(1,2)表示“怪兽”经过的第2个位置,那么你能用同样的方式表示出图中“怪兽”经过的其他几个位置吗?【版权所有:21教育】
2、小猪吃苹果
如图所示,如果用(2,3)表示小猪的初始位置,请用有序数对表示小猪寻找苹果过程中停留的位置.

3、找宝藏
如图所示,进行“找宝”游戏,如果宝藏藏在(3,3)字母牌的下面, 那么宝藏应该在字母______的下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4、我是小棋手
如图是中国象棋一次对局时的部分示意图,若”帅”所在的位置用有序数对(5,1)表示,
(1)请你用有序数对表示其它棋子的位置.
(2)我们知道马行“日”字,图中的“马”下一步可以走到的位置有几个?分别如何表示?
【设计意图:用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游戏,使学生认识到有序数对的作用:能准确确定物体的位置。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通过这些新颖有趣的活动调动学生进一步参与活动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的见解,并拓宽知识面。】21·cn·jy·com
五、深入理解,拓展延伸
1.将正整数如图所示的规律排列,若有序实数对( m,n)表示从上到下第m排,从左到右第n个数,如(4,3)表示9,则表示40的有序数对是( ).www-2-1-cnjy-com

2..如图,甲处表示2街与5巷的十字路口,乙处表示5街与 2巷的十字路口.如果用(2,5)表示甲处的位置,那么“(2,5)(3,5)(4,5)(5,5)(5,4)(5,3) (5,2)”表示从甲处到乙处的一种路线。请你用有序数对写出几种由从甲处到乙处的一种路线。
3.聪明的你能读出图中的A,B,C三点的经纬度吗?(用有序数对表示,经度在前,纬度在后)
4.如图(1,3)表示第一列第三排,请你用彩笔把以下位置的五角星涂上颜色,看看是什么图案?
(1,5)(2,6)(3,6)(4,5)(5,6)
(6,6)(7,5)(7,4)(6,3)(5,2)
(4,1)(3,2)(2,3)(1,4)
5.如右上图,方块中有25个汉字,用(C,3)表示“天”那么按下列要求排列会组成一句什么话,把它写出来。2-1-c-n-j-y
(1)(A,5 ) (A,3) (C,4) (E,5) (B,1) (C,2) (B,4)  21*cnjy*com
(2)(B,4) (C,2) (D,4) (C,5) (A,1) (D,3) (E,1)【来源:21cnj*y.co*m】
【设计意图:深化理解,拓展思维,题1一题多解,发散思维;题2为学生创设一个充分展现创造力的空间,更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与创新的机会,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感受数学美;题3学会破解密码,解除密码的神秘感,增强学习信心。】
六、反思小结,完善知识体系
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有什么感受?
2. 谈谈你这节课的表现,还有什么疑问?还想继续研究什么?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设计意图:“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通过学生的回顾学习历程,逐步完善新的认知结构,提高数学素养。】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七、布置作业
分层作业:必做题: 同步学习开放性作业
选做题:同步学习拓展性学习
同时希望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多读课外书,给自己充电,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提升能力。请同学们利用有序数对的知识在你的方格纸上设计一个用有序数对描述的图形。
【设计意图:作业设计体现了分层教学的思想,使层度不同的学生都有收获;让学生进行自由设计,通过设计用有序数对描述图形,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活动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充分展现创造力的空间,更大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际与创新的机会。】【出处:21教育名师】